《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一 肝臟 (1)
卷十一 肝臟 (1)
1. 肝臟脈論第一
論曰:夫人稟天地而生,故內有五臟六腑、精氣骨髓、筋脈;外有四肢九竅、皮毛爪齒、咽喉唇舌、肛門胞囊。以此總而成軀。故將息得理,則百脈安和;役用非宜,即為五勞、七傷、六極之患。有方可救,雖病無他;無法可憑,奄然永往。所以此之中帙卷。卷皆備述五臟六腑等血脈根源,循環流注,與九竅應會處所。
白話文:
經文說:人是由天地萬物所滋養而生的,因此身體內部有五臟六腑、精氣骨髓、筋脈;外部有四肢九竅、皮毛爪齒、咽喉脣舌、肛門胞囊。這些共同組成了人的身體。如果保養得當,則體內氣血通暢,身體健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就會導致五勞、七傷、六極等疾病。在有辦法治療的情況下,即使生病也不會有大礙;如果沒有辦法治療,就會突然去世。因此,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講述了五臟六腑等血脈的根源、經絡的循環流注,以及與九竅的相應部位。
並論五臟六腑等輕重、大小、長短、闊狹、受盛多少。仍列對治方法,丸散酒煎湯膏摩熨及灸針孔穴並窮於此矣。其能留心於醫術者,可考而行之。其冷熱、虛實、風氣、准藥性而用之,則內外百疴無所逃矣。凡五臟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約時為五行,在人為五藏,五藏者,精神魂魄意也。
論陰陽,察虛實,知病源,用補瀉,應稟三百六十五節,終會通十二經焉。
白話文:
各種中藥的性質和作用,以及人體臟腑的不同重量、大小、長度、寬度和容量。還包括各種治療方法,如丸藥、散劑、酒劑、煎劑、湯劑、膏劑、按摩、敷熨和針灸。這一切已經非常全面了,只要用心於醫術的人,都可以考量並實踐它們。
根據中醫的理論,五臟對應著天上的五顆行星和地上的五座名山,在體內則對應著五臟。五臟蘊藏著人的精神、魂魄、意念。
現代醫學註釋:
這裡所說的「五臟」,是指中醫理論中的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並非現代醫學中的「內臟」。
論斷陰陽,察看虛實,瞭解病因,使用補瀉療法,應對天地的三百六十五節氣,最終貫通十二經絡。
論曰:肝主魂,為郎官,隨神往來,謂之魂,魂者,肝之藏也。目者,肝之官,肝氣通於目,目和則能辨五色矣;左目甲,右目乙,循環紫宮,榮華於爪;外主筋,內主血;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有六童子、三玉女守之;神名藍藍,主藏魂,號為魂臟,隨節應會。
白話文:
中醫典籍中記載:肝臟主管人的魂魄,猶如人體中的侍從官,跟隨著神明而活動,這就是所謂的魂。魂魄是肝臟藏匿之物。眼睛是肝臟所主管的器官,肝氣流動通達於眼睛,眼睛健康才能分辨各種顏色。左眼屬於甲乙中的「甲」,右眼屬於「乙」,肝氣循環經過紫宮,使指甲生長健康。肝臟在體外與筋脈相連,在體內與血液相連。肝臟的重量為四斤四兩,左邊有三瓣肝葉,右邊有四瓣肝葉,總共有七瓣肝葉。肝臟有六個童子和三個仙女守護著。肝臟中的神靈稱為「藍藍」,負責藏匿魂魄,所以肝臟又被稱為「魂臟」,隨著季節變化而有不同的功能。
故云肝藏血,血舍魂,在氣為語,在液為淚;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肝氣虛則夢見園苑生草得其時,夢伏樹下不敢起;肝氣盛則夢怒,厥氣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
凡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白話文:
因此有古語說:肝臟儲藏血液,血液依附神魂。在氣的表現上為言語,在液體的表現上為眼淚。肝氣虛弱則會表現出恐懼,肝氣旺盛則會表現出憤怒。肝氣虛弱的人會夢見園圃裡的草木生長得很茂盛,到了採收的時間,自己卻躲在樹下不敢動。肝氣旺盛的人會夢見發怒、生氣。邪氣侵犯肝臟,會導致人夢見山林和樹木。
凡人臥著時,血液回歸於肝臟,肝臟得到血液的滋養,因此能視物;雙腳得到血液的滋養,因此能走路;手掌得到血液的滋養,因此能握東西;手指得到血液的滋養,因此能捏東西。
凡肝臟象木,與膽合為腑,其經足厥陰,與少陽為表裡,其脈弦。相於冬,旺於春。春時萬物始生,其氣來濡而弱,寬而虛,故脈為弦,濡即不可發汗,弱則不可下,寬者開,開者通,通者利,故名曰寬而虛。
白話文:
肝臟屬木,與膽互為表裡,經絡為足厥陰,與少陽經相表裡,脈象為弦脈。與冬天相應,春天最旺。春天萬物初生,肝氣開始濡養和發散,舒展虛弱,所以脈象為弦脈。如果肝氣濡養太弱,就不能發汗;如果肝氣太弱,就不能下瀉;舒展則開通,開通則通暢,通暢則利於運行,所以肝氣被稱為「舒展虛弱」。
春脈如弦,春脈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濡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氣來實而弦,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善忘(忘當作怒),忽忽眩冒而癲疾;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兩脅胠滿。
白話文:
春天脈搏就像琴絃,表示肝功能。肝屬木,在東方,是萬物生長的開始。因此春天的脈搏會出現濡弱、輕盈、順滑、細長的特徵,稱為「弦脈」。
與此相反的脈象則表示有病。如果脈搏實而緊,表示肝氣太盛,病症在體表;如果脈搏弱而微,表示肝氣不足,病症在體內。
肝氣太盛會導致善忘、發怒、頭暈耳鳴、癲癇等疾病;肝氣不足會導致胸痛、背痛、兩脅脹滿等疾病。
肝脈來濡弱,招招如揭竿末梢曰平(《巢源》作綽綽如按琴瑟之弦,如揭長竿)。春以胃氣為本,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肝脈來急而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白話文:
肝臟的脈搏來得細弱無力,像彈琴或長竿的端點一樣,叫做「平脈」。(《巢源》中記載為「綽綽如按琴瑟之弦,如揭長竿」。)
春天以胃氣為本,肝臟的脈搏來得飽滿有力且順滑,就像順著長竿滑動一樣,叫做「肝病脈」。
肝臟的脈搏來得急促而有力,就像新張的弓弦一樣,叫做「肝死脈」。
真肝脈至內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巢源》作賾賾然),如按琴瑟弦(《巢源》作如新張弓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白話文:
真正的肝脈,跳動起來既急促又強勁,就像在刀刃上刮來颳去一樣(《巢源》作「賾賾然」),又像按壓琴瑟的琴絃(《巢源》作「如新張弓弦」)。脈色青白沒有光澤,如果指甲泛紅的話就會死亡。春天胃脈稍微緊繃,表示正常;如果是緊繃的多、胃脈的少,表示肝臟有病;如果只有緊繃而沒有胃脈,表示將死;有胃脈而泛紅,表示秋天的疾病;泛紅嚴重則表示現在的疾病。
肝藏血,血舍魂,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其精不守(一作狂妄不精,不敢正當人),令人陰縮而攣筋,兩脅肋骨舉(一作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白話文:
肝臟儲存血液,血液寄存著人的魂魄。悲傷的情緒過度激動就會損傷魂魄,魂魄受傷就會精神錯亂,精氣無法守住(一種說法是:精神錯亂不著調,不敢面對正常人),讓人蜷縮起來,筋骨抽搐,肋骨兩側無法抬起(另一種說法是:肋骨抬起),毛髮乾枯面色發黃,秋天就會死亡。
足厥陰氣絕,則筋縮引卵與舌。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故脈弗營則筋縮急,筋縮急則引卵與舌,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肝死臟,浮之弱,按之中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氣血衰竭,就會導致筋脈收縮,牽引陰囊和舌頭。厥陰經是肝經,肝臟是筋脈的集合處,筋脈聚集在陰囊,而脈絡連接著舌根。因此,脈絡不通暢,筋脈就會收縮緊張,筋脈收縮緊張就會牽引陰囊和舌頭,所以嘴脣發青,舌頭捲曲。陰囊收縮,筋脈就會率先死亡,庚金剋制辛木,屬金的肝臟衰弱,屬木的筋脈也會衰竭。
肝臟壞死,按壓後浮力較弱,按壓時感覺像繩索似的堅硬,或者按壓時彎曲如蛇形,表示為死亡徵兆。
春肝木旺,其脈弦細而長曰平,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肝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肝,子之乘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微澀而短(《千金翼》云微浮而短澀)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剋木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肝,土之陵木為微邪,雖病即瘥。心乘肝必吐利,肺乘肝即為癰腫。
白話文:
春天肝氣旺盛,脈象細長而柔和,如果遇到脈象沉細滑濡,表示腎臟影響肝臟,肝腎相剋,雖然生病但容易治療。如果脈象浮大而洪盛,表示心臟影響肝臟,子克母為實邪,即使生病也會自行痊癒。如果脈象微澀而短(《千金翼》記載為微浮且短澀),表示肺臟影響肝臟,金克木為賊邪,十分兇險,死亡率極高。如果脈象大而緩慢,表示脾臟影響肝臟,土剋木為微邪,雖然生病但很快會痊癒。心臟影響肝臟會導致吐瀉,肺臟影響肝臟會形成癰腫。
左手關上陰絕者,無肝脈也,若癃遺溺難言,脅下有邪氣,善吐,刺足少陽,治陽。
左手關上陰實者,肝實也。苦肉中痛,動善轉筋,吐,刺足厥陰治陰。
肝脈來濯濯如倚竿,如琴瑟弦,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病,四至脫精,五至死,六至命盡,足厥陰脈也。
白話文:
左手關上脈陰絕者
沒有肝脈,如果小便困難、失禁、難以言語,脅下有邪氣,善於嘔吐,針刺足少陽經,治療陽證。
左手關上脈陰實者
肝氣鬱結。苦惱於肌肉疼痛,活動時容易抽筋,嘔吐,針刺足厥陰經,治療陰證。
肝脈來勢強勁,如倚靠木竿,如彈奏琴瑟時的琴絃
再次出現則為平脈,三次出現則為脫離經絡的病脈,四次出現則精氣脫離,五次出現則死亡,六次出現則生命終結,這是足厥陰經的脈象。
肝脈急甚為惡言(一作妄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如覆杯,緩甚為嘔,微緩為水瘕痹,大甚為內癰,善嘔衄,微大為肝痹縮,咳引少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滑甚為頹疝,微滑為遺溺,澀甚為淡飲,微澀為瘛瘲筋攣。
白話文:
肝脈急甚:
- 說話急促且含糊不清
- 輕微急促:出現氣滯,在肋骨下感覺堵塞、壓痛
- 緩慢極度:會嘔吐
- 輕微緩慢:出現水腫
肝脈大甚:
- 容易嘔吐,伴有出血
- 輕微增大:出現肝臟瘀阻,導致筋縮,咳嗽時會牽扯到小腹
肝脈小甚:
- 口渴多飲
- 輕微變小:出現消瘦症狀
肝脈滑甚:
- 下墜性疝氣(陰囊水腫)
- 輕微滑利:遺尿
肝脈澀甚:
- 口淡,口渴不多飲
- 輕微澀滯:筋攣,肌肉僵硬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濡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溢入肌膚腸胃之外也(《素問》溢入作易入)。
白話文:
當肝脈跳動得堅硬而有力,但顏色不青,可能是患有氣血下墜的疾病。如果脈搏跳動有力,且感到血在下腹聚集,會讓人喘息困難。脈搏濡潤而散亂,顏色不鮮明的,可能是患有水腫,即多喝水後,水分溢出血管,進入體表的皮膚、肌肉和腸胃等部位。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扁鵲云:肝有病則目奪精,虛則寒,寒則陰氣壯,壯則夢山樹等,實則熱,熱則陽氣壯,壯則夢怒。
肝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精氣並於肝則憂,肝虛則恐,實則怒,怒而不已,亦生憂矣。
色主春,病變於色者,取之滎。
白話文:
青脈貫穿身體,蜿蜒伸展,有積氣在心下壓迫支膈,稱為肝痹。緣於風寒濕邪,治療方法與疝氣相同,伴隨腰痛、腿腳冰冷、頭痛等症狀。
扁鵲雲:肝臟有病,會導致眼睛失神;虛弱則寒冷,寒冷則陰氣旺盛,旺盛則夢見山川樹木等;實則發熱,發熱則陽氣旺盛,旺盛則夢見發怒。
肝臟在聲音上表現為呼喊,在外表行為上表現為握拳,在情緒上表現為發怒,發怒傷肝,精氣積聚於肝則憂愁,肝虛則恐懼,實則發怒,發怒不止,也會產生憂愁。
(中略)
病先發於肝者,頭目眩,脅痛支滿;一日至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二日至胃而腹脹;三日至腎,少腹腰脊痛,脛酸;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白話文:
如果疾病首先發生在肝臟,會出現頭痛、頭暈、肋部疼痛、飽腹感;一天後影響脾臟,會導致便祕,身體疼痛,全身沉重;兩天後影響胃部,會出現腹脹;三天後影響腎臟,會出現小腹、腰部和後背疼痛,小腿肌肉痠痛;如果持續十天以上不治療,就會死亡;冬天發病的,到了夏天時,如果飲食過早,也會發病。
病在肝,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
假令肝病,西行若食雞肉得之,當以秋時發病,以庚辛日也。
家有血腥死,女子見之以明要為災,不者,若感金銀物得之。
白話文:
若患肝病,早上頭痛,下午加劇,半夜時分才會平靜。
假設肝病是因食用西行雞肉所致,應在秋季發病,庚辛日尤甚。
家中出現血腥死亡事件,女子目睹後容易招致災害,若非如此,可能是接觸金銀物品所致。
凡肝病之狀,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若欲治之,當取其經足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目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白話文:
凡是患有肝病的症狀,必定兩側腰部以下疼痛並牽連小腹,會導致人容易發怒。如果肝虛的話,眼睛就會發直看不見東西,耳朵聽不見聲音,容易恐懼,好像有人要來抓他一樣。想要治療肝病,就應該刺激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如果氣逆的話,就會出現頭痛、頭暈、耳聾耳鳴、臉頰腫脹等症狀,這時就應該進行放血治療。
肝脈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苦脅痛有氣支滿引少腹而痛,時小便難,苦目眩頭痛,腰背痛,足為寒時癃,女人月事不來,時亡時有,得之少時有所墮墜。
白話文:
肝經脈絡沉滯且快速,浮起來檢查也一樣。患者覺得兩脅疼痛,氣往上逆,脹滿導致下腹部疼痛,偶爾小便困難。經常感到頭暈頭痛,腰背疼痛,腳部遇冷時會出現小便困難。女性如果患此病,會導致月經不調,時有時無。通常是年輕時曾有墮胎或流產經歷所導致。
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脅下苦滿,或時眩冒,其脈弦長,此為可治,宜服防風竹瀝湯、秦艽散。春當刺大敦,夏刺行間,冬刺曲泉,皆補之;季夏刺太衝,秋刺中郄,皆瀉之。又當灸期門百壯,背第九椎五十壯。
白話文:
肝病
- 症狀:臉色發青,手腳麻痺疼痛,肋骨以下脹滿,偶爾頭暈目眩。
- 脈象:弦長有力。
- 判斷:病情可治。
治療
- 藥物:服用防風竹瀝湯、秦艽散。
- 針灸:
- 春季:針刺大敦穴,補益肝氣。
- 夏季:針刺行間穴,補益肝氣。
- 冬季:針刺曲泉穴,補益肝氣。
- 季夏:針刺太衝穴,瀉去熱氣。
- 秋季:針刺中郄穴,瀉去熱氣。
- 其他:
- 灸期門穴100次。
- 灸背部第9椎骨50次。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胻善瘈,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瘈。
白話文:
如果病邪在肝臟,就會造成兩脅疼痛。如果寒氣入侵,惡血瘀積在體內,就會導致股部腫痛,遇節氣變化時更加腫脹。此時,應針灸行間穴來疏導兩脅,針灸足三里穴來溫暖胃部,針灸血脈穴來化散惡血,針灸耳尖青脈穴來消除腫脹。
凡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能下,積於左脅下,則傷肝。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如阻婦狀。
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惡寒,翕翕發熱,面翕然赤,涔涔有汗,胸中煩熱。
肝中寒者,其人兩臂不舉,舌本(又作大)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時盜汗、咳,食已吐其汁。
白話文:
凡是有東西墜落,瘀血留在體內,或者是大發脾氣,氣向上衝而不下行,積聚在左肋下方,就會傷害肝臟。
肝臟有風邪的人,頭目昏花,兩脅疼痛,走路常一瘸一拐,讓人愛吃甜食,像懷孕的婦人一樣。
肝臟有寒氣的人,容易畏寒、發燒,臉色發紅,多汗,胸中煩熱。
肝臟有寒氣的人,雙臂不能舉起,舌頭根部乾燥,經常嘆氣,胸中疼痛,不能轉動身體,有時盜汗、咳嗽,吃完東西就吐出食物的汁液。
肝主胸中,喘,怒罵,其脈沉,胸中又窒,欲令人推按之,有熱鼻窒。肝傷,其人脫肉又臥口欲得張,時時手足青,目瞑,瞳仁痛,此為肝臟傷所致也。
白話文:
肝臟在人體的胸腔中,主導著胸部健康。當肝臟出現問題時,會出現喘氣、發怒謾罵的症狀,脈絡會變得沉細。胸腔會感到窒息,好像有人在用力推壓一樣。鼻腔發熱,呼吸困難。肝臟受損時,人會出現消瘦,嘴巴張不開,偶爾手腳變青,眼睛閉合,瞳孔刺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肝臟受損所導致的。
肝水者,其人腹大不能自轉側,而脅下腹中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
肝著,其病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
白話文:
肝藏水液的人,肚子發脹,無法翻身側睡,而且肋骨下方和肚子中間疼痛,時常有津液略微產生,小便通暢。
肝脹的人,肋骨下方感到飽滿疼痛,疼痛會延伸到下腹部。
肝鬱結的人,病人常想用腳踩踏胸前,在病痛加劇之前,只想要喝熱飲。
診得肝積,脈弦而細,兩脅下痛,邪氣走心下,足脛寒,脅痛引少腹,男子積疝,女子瘕淋,身無膏澤,善轉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劇,色青也。
白話文:
診斷出肝臟積病,脈象細而緊,兩肋下疼痛,邪氣進入心臟下方,腿部小腿發冷,肋痛牽引至小腹,男性患有疝氣,女性患有積塊和淋漓症狀,身體皮膚沒有光澤,容易抽筋,指甲乾枯發黑,春季症狀減輕,秋季加重,面色發青。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如龜鱉狀,久久不愈,發咳逆痎瘧連歲月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也?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適以季夏旺,旺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得之。
白話文:
肝臟積聚出來的病名為肥氣,位於左肋下,形狀像扣著的杯子,有頭有足,像烏龜或鱉形狀,很長時間都無法治好,會導致咳嗽、打嗝、瘧疾等症狀,反復發作,總不好。如果是在夏末戊己日發病,這是為什麼呢?肺部疾病傳到肝臟,肝臟應該傳到脾臟,而脾臟恰好是在夏末最旺盛的,旺盛的時候不易受邪氣侵襲,肝臟又想把病氣傳回肺臟,而肺臟不願接受,因此病氣滯留在肝臟而形成積聚。所以知道肥氣是在夏末發病的。
肝病胸滿脅脹,善恚怒叫呼,身體有熱而復惡寒,四肢不舉,面白,身體滑,其脈當弦長而急,今反短澀,其色當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剋木,為大逆,十死不治。
白話文:
肝臟疾病導致胸悶肋骨脹痛,容易發怒暴躁,身體發熱又覺得冷,四肢無力,臉色發白,皮膚光滑。脈象原本應該是弦長而且緊,現在反而短而澀,脈象顏色原本應該是綠色,現在卻發白。這是金屬剋制木頭,是一種大逆的情況,十個人有十個都無法治癒。
襄公問扁鵲曰:吾欲不診脈,察其音,觀其色,知其病生死,可得聞乎?答曰:乃聖道之大要,師所不傳,黃帝貴之,過於金玉。入門見病,觀其色、聞其呼吸,則知往來出入,吉凶之相。角音人者,主肝聲也,肝聲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經足厥陰。厥逆少陽則營衛不通,陰陽交雜,陰氣外傷,陽氣內擊,擊則寒,寒則虛,虛則猝然喑啞不聲,此為厲風入肝,續命湯主之(方在第八卷中)。
白話文:
晉國襄公問扁鵲:「我想要不診脈,只看病人的聲音和氣色,就能知道他們的病症和生死狀況,請問可以嗎?」扁鵲回答:「這是聖人醫術的精髓,是老師沒有傳授給我的。黃帝認為這比金玉還珍貴。進入病人家中,觀察病人的氣色,聽他們的呼吸,就能知道他們病情的發展,還有吉凶的徵兆。聲音像吹角一樣的人,主要表現的是肝氣。肝氣發出的聲音像彈琴,他們的情緒容易憤怒,經絡屬於足厥陰肝經。厥陰肝經逆行少陽膽經,就會導致營氣衛氣運行不暢,陰陽混雜,陰氣外傷,陽氣內攻。內攻就會導致寒冷,寒冷就會虛弱,虛弱就會突然啞啞不出聲。這是因為厲風侵入了肝臟,此時需要服用續命湯治療(具體藥方記載在第八卷中)。
但踞坐不得低頭,面目青黑,四肢緩弱,遺矢便利,甚則不可治,賒則旬月之內,桂枝酒主之(方在第八卷中)。又呼而哭,哭而反吟,此為金剋木,陰擊陽,陰氣起而陽氣伏,伏則實,實則熱,熱則喘,喘則逆,逆則悶,悶則恐畏,目視不明,語聲切急,謬說有人,此為邪熱傷肝,甚則不可治。若唇色雖青,向眼不應可治,地黃煎主之(方在下「肝虛實」篇中)。
白話文:
但是如果久坐而不能低頭,面色青黑,四肢無力,大便失禁,小便頻繁,病情嚴重時難以醫治;病程較長時,在一個月內,以桂枝酒為主(方子見於第八卷)。又如果呼喊而哭泣,哭後又反覆吟唱,這是金克木,陰氣侵犯陽氣的情況,陰氣上升而陽氣沉伏,沉伏就會造成實證,實證就會發熱,發熱就會氣喘,氣喘就會逆氣,逆氣就會胸悶,胸悶就會恐懼畏縮,目光昏暗,說話急促不清,胡言亂語說有人,這是邪熱傷肝,病情嚴重時難以醫治。如果嘴脣發青,但看向眼睛時還能有所反應,可以治療,以地黃煎為主(方子見於後面的「肝虛實」篇中)。
肝病為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烏梅丸主之(方在第十卷中)。若其人本來少於悲恚,忽爾嗔怒,出言反常、乍寬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畏,若不即病,禍必至矣,此肝病聲之候也。若其人虛,則為寒風所傷;若實,則為熱氣所損。陽則瀉之,陰則補之。
白話文:
患有肝病的人,會面色蒼白,時常嘆息,看上去就像快要死去一樣。此時,可以使用烏梅丸來治療(配方詳見第十卷)。如果一個人平時很少生氣發怒,但突然間變得易怒,說話反常,忽而寬鬆忽而急促,說到一半還會用手遮住眼睛,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恐嚇他,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必然會招致禍患。這是肝病的聲音徵兆。如果這個人身體虛弱,則是因為寒風所傷;如果身體強壯,則是因為熱氣所傷。如果是陽證,就瀉之;如果是陰證,就補之。
青為肝,肝合筋,青如翠羽者吉。肝主目,目是肝之餘,其人木形相比,於上角蒼色,小頭長面大肩,平背直身,小手足,有材好勞,心小力多,憂勞於事,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感而生病,足厥陰。佗佗然脅廣合堅脆傾正,則肝應之。正青色小理者,則肝小,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病;粗理者則肝大,大則虛,虛則寒,逼胃迫咽,善膈中,且脅下痛。廣脅反骹者則肝高,高則實,實則肝熱,上支賁加脅下急為息賁,合脅危(一作兔)。
白話文:
青色代表肝,肝經絡與筋脈相通,青色像翠綠鳥毛一樣的人吉利。肝主導眼睛,眼睛是肝臟的餘部。這樣的人身材像樹木一樣高大,頭部較小,臉型細長,肩膀寬闊,背部平坦,身軀挺直,手腳較小。他們有才能且勤勞,心思細密,但能量大,容易為事操心勞累,耐受春夏的氣候,但耐受不了秋冬的氣候,秋冬季節容易生病,與足厥陰經相關。
脅部寬闊而堅固,與脊柱相連,向一側傾斜並保持正直的狀態,肝臟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青色正而細膩,說明肝臟較小,肝臟小則臟腑安靜,不會有脅下部位的疾病;如果青色粗糙,說明肝臟較大,肝臟大則虛弱,虛弱則寒涼,會影響胃部,迫近咽喉,容易出現膈中、脅下疼痛的症狀。
脅部寬闊,反方向傾斜的人,肝臟位置較高,肝臟高則實熱,實熱則肝臟燥熱,向上支撐賁門,導致脅下急促、呼吸困難,並與脅部偏離中線的情況相符合。
骹者則肝下,下則逼胃,脅下空,空則易受邪。脅骨堅者,則肝堅,堅則臟安難傷;脅骨弱者,則肝脆,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脅腹好相者,則肝端正,端正則和利難傷;脅骨偏舉者則肝偏傾,偏傾則脅下偏痛。
白話文:
肋骨下方是肝臟,肝臟下方靠近胃部,肋骨下是空腔,空腔容易受到邪氣侵襲。肋骨堅硬的人,肝臟也堅固,堅固則臟腑安穩且不易受傷;肋骨虛弱的人,肝臟也脆弱,脆弱則容易生病、消瘦和容易受傷;肋腹部位正的人,肝臟也端正,端正則氣血調和且不易受傷;肋骨偏向一側的人,肝臟也偏向一側,偏向一側則肋骨下方偏痛。
凡人分部陷起者,必有病生。膽少陽為肝之部,而肝氣通於內外,部亦隨而應之。沉濁為內,浮清為外,若色從外走內者,病從外生,部處起;若色從內出外者,病從內生,部處陷。納病前治陰後治陽,外病前治陽後治陰。陽主外,陰主內,凡人死生休否,則臟神前變形於外,人肝前病,目則為之無色,若肝前死,目則為之脫精,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看應增損斟酌賒促,賒則不出四百日內,促則不延旬月之間,肝病少愈而猝死。
白話文:
人的身體上如果出現局部鼓起或凹陷,一定會有疾病。膽屬少陽,為肝臟的一部分,而肝氣運行於身體內外,所以局部也會相應地出現變化。如果顏色從外側向內側擴散,說明外因引起的疾病,局部會鼓起;如果顏色從內側向外側擴散,說明內因引起的疾病,局部會凹陷。治療疾病時,先處理陰性證,後處理陽性證;治療外因性疾病時,先處理陽性證,後處理陰性證。陽證主要影響身體外側,陰證主要影響身體內側。人的生死禍福,臟腑之神會提前表現在身體外。比如肝臟生病,眼睛就會失去光彩;如果肝臟死亡,眼睛就會失去神采。如果天中穴處於身體中部,墓色在穴位處顯現,預示著會死亡且無法治癒。根據病情的應變、加減藥量、調理時間,病程可以長達四百天以上,也可以在十天內結束,肝臟疾病稍有好轉就會猝死。
何以知之?曰:青白色如拇指大,黶點見顏頰上,此必猝死。肝絕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目赤,但欲伏眠,視而不見人,汗出如水不止,(一日二日死。)面黑目青者不死,青如草滋死,吉凶之色在於分部。順順而見,青白入目必病,不出其年,若年上不應,三年之中,禍必應也。
白話文:
怎麼知道呢?有人說:如果出現青白色的斑點,大小像拇指,出現在顏頰上,這必定是會猝死的徵兆。
如果肝氣耗絕出現面色青黑,眼神發紅,只想要伏著睡覺,看東西看不見人,而且汗流不止,(一到兩天就會死亡。)
如果臉色發黑,眼神發青,這種情況不會死亡。但是如果青色像草叢一樣茂盛,就會死亡。吉凶的徵兆在於這些斑點的分佈。
如果這些斑點平順地出現,青白相間,會導致疾病,而且在一年之內就會發作。如果年歲不對應,那麼在三年之內,一定會應驗這個凶兆。
春、木、肝、脈、色青,主足少陽脈也,春取絡脈分肉,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之間,其脈根本並在竅陰之間,應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前上下脈,以手按之動者是也。
白話文:
春天屬木,對應肝臟,顏色是青色,主宰足少陽經。春天取絡脈分肉之間。春天是木氣開始生發的季節,肝氣也開始生發。肝氣急促,風則疾,經脈通常很深,氣血運行不暢,不能深入。所以取絡脈分肉之間,其脈絡根源在竅陰之間,應對在窗籠之前。窗籠是指耳前上下脈絡,用手按壓能感受到搏動的即是。
其筋,起於小趾次趾之上,結外踝,上循胻外廉;結於膝外廉,其支者別起於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伏兔之上;後者結於尻,其直者上䏚乘季脅,上走腋前廉,挾於膺乳,結於缺盆;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上結於鼽,其支者結於目外眥為外維。
白話文:
小腿後側筋膜,起始於小趾和次趾上方,附著於外踝,沿著小腿外側邊緣向上延伸;附著於膝關節外側邊緣,其中一部分的分支分別起始於外側腓骨,向上走行到大腿,前部分附著於伏兔穴的上方;後部分附著於臀部,其中直行的部分向上斜行跨過季脅,向上走行至腋窩前側邊緣,夾在乳房之間,附著於缺盆穴;直行的部分向上走出腋窩,穿過缺盆穴,出太陽穴前方,沿著耳後向上走行至額角,交會於頭頂上方,向下走行至下頷上方,附著於鼽穴,其中一部分的分支附著於眼角外側,成為外維筋。
其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
白話文:
這條經脈從眼中的銳利部位開始,向上到頭頂兩側,向下到耳後,沿著頸部行於小陽脈之前,到肩膀上卻交出小陽脈之後,進入凹陷的地方。它的分支從耳後進入耳朵中,從耳朵前面出來,到銳利部位後面。它的另一分支從銳利部位分開,向下到大迎穴,與小陽脈在鎖骨下會合。
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出小趾次趾之端。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歧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合足厥陰為表裡。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應在背俞,同會於手太陰。
白話文:
加頰車經絡,從下頸交會的缺盆穴以下,貫通隔膜,與肝相聯繫,屬於膽,沿著肋骨內側,經過氣街穴,繞過耳際,橫穿大腿內側的髀厭穴;經絡中的直行支線,從缺盆穴下腋,沿著胸部,經過季脅穴,下合髀厭穴,再向下沿著大腿外側,出膝蓋外側,下行到外輔骨的前方,一直下抵絕骨的末端,再下行到外踝的前方,沿著腳背向上,出小趾和次趾的末端。經絡中的分支,從腳背上分出,進入大腳趾中間,沿著大腳趾內側分叉並出其末端,再貫穿爪甲,出三毛穴,與足厥陰經絡相表裡。厥陰經絡的本穴位於行間穴上五寸,在背俞部有相應穴位,並與手太陰經絡相會合。
其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是也,別走厥陰,下絡足趺。主肝生病,病實則膽熱,熱則厥,厥則陽病,陽脈反逆大於寸口一倍,病則胸中有熱,心脅頭頷痛,缺盆腋下腫,虛則膽寒,寒則痿躄,躄則陰病,陰脈反小於寸口,病則胸中有寒,少氣口苦,身體無膏澤,外至胻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若陰陽俱靜與其俱動,如引繩俱頓者病也(此盡是足少陽膽經筋脈支別為病,今取足厥陰肝經附於後)。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別稱「光明」,在腳踝上方五寸處。它向外與足厥陰肝經相交,向下與腳背相連。
當足少陽膽經生病時,就會導致肝臟出現問題。如果病症嚴重,膽就會發熱,發熱就會導致厥證(寒厥),寒厥就是陽氣衰弱的症狀,陽脈跳動的力量會比寸口脈強一倍。病症會表現為胸中發熱、心脇、頭部、下巴疼痛、缺盆和腋下腫脹。
如果足少陽膽經虛弱,膽就會發寒,發寒就會導致痿躄(肢體麻痺、不能活動),痿躄就是陰氣過盛的症狀,陰脈跳動的力量會比寸口脈弱。病症會表現為胸中發寒、氣短、口苦、身體瘦削、皮下組織薄弱,外至胻絕骨(小腿後側肌肉)、外踝前面以及各個關節疼痛。
如果陰陽兩經同時靜止或同時活動,就像拉緊的繩子突然斷了一樣,這也是一種病症。(這些都是足少陽膽經筋脈支別出現問題導致的疾病,現在我把它們附在足厥陰肝經後面。)
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聚毛之際,上循足趺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一本云其支者從少腹與太陰少陽結於腰髁下第三第四骨空中);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中。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閉癃。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的經脈起於大腳趾趾甲根部,沿著腳背內側往上走,距腳踝內側一寸,上距腳踝八寸時,與足太陰脾經交會於太陰脾經之後,再沿著大腿內側往上走,進入陰毛中,圍繞著生殖器抵達小腹,與胃相連,並連接肝臟和膽囊,穿過橫膈膜,分佈於兩側的肋骨之間,沿著喉嚨的後方往上走,進入下顎,連接眼睛的筋膜,再往上經過前額與督脈在頭頂交會。(另一種說法是:它的分支從小腹與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膽經交會於腰部第三、第四節脊椎骨下的空隙。)其分支從眼睛的筋膜往下經過臉頰內側,環繞嘴脣內側;另一分支從肝臟分出,穿過橫膈膜,向上注入肺臟。該經絡如果受到刺激,則會出現腰痛、無法俯仰,男性會出現陰囊疝氣,女性會出現小腹腫脹,嚴重時會出現口乾舌燥、面部浮腫無色。
肝病之人,胸悶嘔吐,拉肚子,疝氣,小便失禁或解不出。症狀嚴重者,寸口脈搏大過人迎脈。症狀較輕者,寸口脈搏反而小於人迎脈。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經上睪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猝疝,實則挺長熱,虛則暴癢,取之所別。足厥陰之筋,起於大趾之上,上結於內踝之前,上循胻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結絡諸筋。
白話文:
位於足厥陰經的分支,稱作蠡溝穴,在內踝上五寸處。這條支脈離開厥陰經後沿著少陽經向上,最後與陰莖相連。
當病氣逆行時,會導致睪丸腫脹或疝氣發作。若為實證,睪丸會挺立並發熱;若為虛證,則會出現劇烈瘙癢。治療時,可以在這條分支的位置取穴。
足厥陰經的筋絡,從大腳趾上方開始,向上連接到內踝前側。接著沿著大腿內側向上,連接到陰器上,並與其他筋絡相連。
春三月者,主肝膽青筋牽病也,其源從少陰而涉足少陽,少陽之氣始發,少陰之氣始衰,陰陽怫鬱於腠理,皮毛之病俱生,表裡之疴因起,從少陽發動反少陰,氣則臟腑受癘而生,其病相反。
白話文:
春季的三月,肝膽經脈的青筋容易出問題。這些問題源自於少陰經(腎經),然後影響到少陽經(膽經)。少陽經的氣息開始升發,少陰經的氣息開始衰退,陰陽兩氣鬱積在皮毛之間,導致皮膚和皮毛出現問題。內外疾病也因此而起,從少陽經發動,影響到少陰經。氣息受損,臟腑就會生病,而病症表現也會與通常相反。
若腑虛則為陰邪所傷,腰背強急,腳縮不伸,胻中欲折,目中生花,若臟實則為陽毒所損,澀澀前寒而後熱,頸外雙筋牽不得屈伸,頸直背強,眼赤黃,若欲轉動合身回側,故曰青筋牽病(方在傷寒上卷)。
扁鵲曰:灸肝肺二俞,主治丹毒牽病,當依源處治,調其陽,理其陰,臟腑之疾不生矣。
白話文:
如果內臟虛弱,就會被陰邪侵襲,導致腰背僵硬痠痛,腳縮著無法伸直,臀部感覺要折斷,眼睛裡出現幻影。
如果內臟實熱,就會被陽毒所傷,先感覺寒冷顫抖,然後發熱,頸部兩側的筋脈拉緊無法屈伸,脖子挺直,背部僵硬,眼睛發紅發黃。如果想轉動身體側臥,就會感到全身筋脈牽拉疼痛。這就是所謂的「青筋牽病」(記載在《傷寒論》上卷)。
扁鵲說:灸肝俞、肺俞兩個穴位,可以治療丹毒牽引引起的疾病。應根據病源處方,調和陽氣、理順陰氣,這樣臟腑就不會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