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五下 少小嬰孺方下 (1)
卷五下 少小嬰孺方下 (1)
1. 馬齒礬丸
治小兒胎寒𠸯啼,驚癇腹脹,不嗜食,大便青黃,並大人虛冷內冷,或有實不可吐下方。
用馬齒礬一斤燒半日,以棗膏和,大人服如梧子二丸,日三,小兒以意減之,以腹內溫為度,有實實去,神妙。
治小兒忽患腹痛,夭矯汗出,名曰胎寒方:
煮梨葉濃汁七合,可三四度飲之。
白話文:
【馬齒礬丸】
這藥物適用於治療小兒因胎中帶寒而頻繁哭鬧、驚癇及腹部脹滿的情況,或是食慾不佳,大便呈現青黃色的症狀。同時,也適用於成人體質虛弱、內裡偏寒的狀況,但若是身體有實證且不宜嘔吐者則不宜服用。
所需材料為一斤的馬齒礬,經過半天的燒煉後,再加入棗膏調和。成人每次服用的劑量約為兩顆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一天服用三次。對於小兒來說,則需酌量減少,直到其腹部感到溫暖為止,若體內有實證,則會隨著排泄物一同排出,此藥效用神奇。
對於小兒突然出現腹部疼痛,伴隨扭曲身體及大量出汗的情況,我們稱之為胎寒,其治療方式如下:
取梨葉煮濃汁至約七合(古時容量單位),分為三四次讓小兒飲用。
2. 半夏丸
治小兒暴腹滿欲死方。
半夏隨多少,微火炮之,搗末,酒和服如粟米粒大五丸,日三,立愈。
治小兒霍亂吐痢方:
人參(一兩),厚朴,甘草(各半兩),白朮(十八銖)
上四味㕮咀,以水二升二合,煮取半升,六十日兒服一合,百日兒分三服,期歲兒分二服,中間隔乳服之。乳母忌生冷油膩等。一方加乾薑一分或加生薑三分。
白話文:
【半夏丸】
這是治療小孩突然腹部脹滿,嚴重到好像快要死掉的處方。
半夏的用量視情況而定,先用微火烘烤後,再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成像粟米大小的丸子,一次服用五顆,一天三次,馬上就能見效。
【治小兒霍亂吐痢方】
配方為:人參一兩,厚朴、甘草各半兩,白朮十八銖。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用水二升二合煮至剩半升,六十天大的嬰兒一次服用一合,一百天大的嬰兒分成三次服用,一歲大的孩子則分成兩次服用,且應在餵奶的間隔時間服用。同時,哺乳母親應避免食用生冷及油膩的食物。另有一個配方會添加乾薑一分,或者加入生薑三分。
3. 藿香湯
治毒氣吐下,腹脹逆害乳哺方。
藿香(一兩),生薑(三兩),青竹茹,甘草(各半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每服一合,日三,有熱加升麻半兩。
治孩子霍亂已用立驗方:
人參,蘆籜(各半兩),扁豆藤(二兩),倉米(一撮)
上四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溫服。
又方,人參(一兩),木瓜(一枚),倉米(一撮)
上三味㕮咀,以水煮分服,以意量之,立效。
治小兒霍亂方:
牛涎灌口中一合。
又方,研尿滓,乳上服之。
治少小吐痢方:
亂髮(半兩燒灰),鹿角(六銖)
上二味為末,米汁服一刀圭,日三服。
治小兒癖,灸兩乳下一寸各三壯。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來治療因毒素導致嘔吐、腹瀉,以及腹部脹氣,甚至影響哺乳的處方。
藥材包括:藿香(30克)、生薑(90克)、青竹茹、甘草(各15克)。
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碎,加入40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240毫升,每次服用60毫升,一天三次。如果患者有發熱的情況,可再添加升麻(15克)。
以下是一個用於治療兒童霍亂且已見效的處方:
藥材包括:人參、蘆薈(各15克)、扁豆藤(60克)、倉米(少量)。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入40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240毫升,分次溫服。
另一個處方是:人參(30克)、木瓜(一個)、倉米(少量)。
將以上三種藥材切碎,用水煮熟後分次服用,根據患者情況調整用量,效果立顯。
以下是一個用於治療兒童霍亂的處方:
可以將牛的唾液灌入兒童口中約60毫升。
另一個處方是:將尿渣磨碎後,塗抹在母乳上讓兒童服用。
以下是一個用於治療兒童嘔吐和腹瀉的處方:
藥材包括:燒成灰的頭髮(15克)、鹿角(約24克)。
將以上兩種藥材磨成粉末,用米汁送服約3克,每日三次。
以下是一個用於治療兒童腸胃病的處方:
在兒童雙乳下方一寸的位置,分別灸療三次。
4. 癰疽瘰癧第八
(論一首,方六十三首,灸法一首)
白話文:
然而,原句中的"一首"並非真的指一首詩歌,而是用來形容一篇或一段文章的意思。所以這裏是在說有一篇理論性的討論文章,六十三種藥物配方,以及一種灸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