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一 諸論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諸論 (13)

1. 論合和第七

凡濕藥,燥皆大耗,當先增分兩,須得屑乃稱之為正。其湯酒中不須如此。

凡篩丸藥,用重密絹,令細,於蜜丸即易熟。若篩散草藥,用輕疏絹,於酒中服即不泥。其石藥亦用細絹篩,令如丸藥者。

凡篩丸散藥畢,皆更合於臼中,以杵搗之數百過,視其色理和同為佳。

凡煮湯,當取井華水,極令淨潔,升斗分量勿使多少,煮之調和,候火用心,一如煉法。

凡煮湯,用微火,令小沸,其水數依方多少,大略二十兩藥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為率。皆絞去滓而後酌量也。然則利湯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者,為病須快利,是以少水而多取汁。補湯欲熟,多水而少取汁者,為病須補益,是以多水而少取汁,好詳視之,不得令水多少。

湯熟,用新布,兩人以尺木絞之,澄去垽濁。分再服、三服者,第二、第三服以紙覆,令密,勿令泄氣。欲服,以銅器於熱湯上暖之,勿令器中有水氣。

凡漬藥酒,皆須切細,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漉出,不必待至酒盡也。滓可曝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散服。

凡建中、腎瀝諸補湯滓,合兩劑加水煮竭,飲之亦敵一劑新藥。貧人當依此用。皆應先曝令燥也。

凡合膏,先以苦酒漬,令淹浹,不用多汁,密覆勿泄。云晬時者,周時也。從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煮膏當三上三下,以泄其藥勢,令藥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乃下之,取沸靜,良久乃止。寧欲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兩頭微焦黃為候,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黃色為度。

豬肪皆勿令經水,臘月者彌佳。絞膏亦以新布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堪酒煮飲之。可摩之膏,膏滓則宜以敷病上,此蓋欲兼盡其藥力故也。

凡膏中有雄黃、硃砂輩,皆別搗細研如面,須絞膏畢乃投中,以物疾攪至於凝強,勿使沉聚在下不調也。有水銀者,於凝膏中研,令消散,胡粉亦爾。

凡搗藥法,燒香灑掃淨潔,不得雜語喧呼,當使童子搗之,務令細熟,杵數可至千萬,杵過多為佳。

凡合腎氣薯蕷及諸大補五石大麝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合時煎時,並勿令婦人、小兒、產母、喪孝、痼疾,六根不具足人及雞犬六畜等見之,大忌,切宜慎之。其續命湯、麻黃等諸小湯不在禁忌之限。比來田野下里家因市得藥,隨便市上僱人搗合,非止諸不如法。至於石斛、菟絲子等難搗之藥,費人功力,賃作搗者隱主悉盜棄之。

又為塵埃穢氣入藥中,羅篩粗惡隨風飄揚,眾口嘗之,眾鼻嗅之,藥之精氣,一切都盡,與朽木不殊。又復服餌,不能盡如法,服盡之後,反加虛損,遂謗醫者,處方不效,夫如此者,非醫之咎,自緣發意甚誤,宜熟思之。

白話文:

論合和第七

所有濕潤的藥材,乾燥會大量損耗藥效,因此需要事先增加藥量,直到研磨成粉末才算是標準劑量。湯劑和酒劑則不需要這樣處理。

篩選丸藥時,要用質地緊密的細絹,這樣蜜丸更容易成型。如果篩選散劑的草藥,則要用質地輕薄疏鬆的絹,這樣服用時才不會粘稠。石藥也用細絹篩選,使其顆粒如同丸藥般細緻。

篩選丸藥和散藥後,都要再放入臼中,用杵搗磨數百次,直到顏色和質地均勻為佳。

煎煮湯劑時,要用井水,務必乾淨清潔,藥材和水的比例要精準,不可多寡不均,煎煮過程要細心調和,控制火候,如同煉丹般謹慎。

煎煮湯劑要用小火慢煮,使藥液微微沸騰,藥材和水的比例,大致上是二十兩藥材用一斗水,煎煮成四升,以此為比例。所有藥材都必須過濾掉藥渣後再根據需要酌量使用。如果需要藥效迅速起效,則用少量水煎取多量藥汁;如果需要溫和滋補,則用大量水煎取少量藥汁。需要仔細觀察病情,不可讓水量不當。

湯劑煎好後,用乾淨的布,兩人合力用木棍絞濾,去除藥渣和雜質。如果需要分二次或三次服用,則第二次和第三次服用的藥汁要用紙蓋好密封,避免藥氣散失。服用前,可用銅器放在熱湯上溫熱,但注意不要讓容器內產生水氣。

浸泡藥酒,所有藥材都必須切細,用生絹袋盛裝,然後放入酒中密封。根據季節和時間長短,觀察藥酒的濃烈程度,就可以過濾出來飲用,不必等到酒完全耗盡。藥渣可以曬乾,稍微搗碎後再次浸泡飲用,也可以直接研磨成粉末服用。

建中湯、腎氣丸等滋補湯劑的藥渣,可以將兩劑藥渣混合再加水煎煮至藥汁乾涸,飲用後效果相當於一劑新藥。貧困的人可以採用此法。所有藥渣都應該先曬乾。

製作膏劑時,先用苦酒浸泡,使藥材充分浸潤,不需要太多藥汁,密封避免藥氣外洩。「云晬時」是指一周時間。從今天早上到明天早上,也算是一夜的時間。煎熬膏劑時要三次上火三次下火,以排出藥材中的雜質,使藥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上火時要使藥液充分沸騰,然後下火,待藥液沸騰後靜置一段時間再停止。寧可藥性略微不足,如果膏劑中含有薤白,則以兩端微焦黃為度;如果含有白芷、附子,則以略微發黃為度。

豬油絕對不能沾到水,臘月製作的豬油更好。絞濾膏劑也用乾淨的布絞濾。如果膏劑可以直接服用,則膏渣也可以用酒煎煮飲用;如果膏劑是用來外敷的,則膏渣可以用來敷在患處,這是為了充分利用藥材的效力。

如果膏劑中含有雄黃、硃砂等藥材,則需將其單獨研磨成細粉,如同麵粉一樣細膩,等到絞濾膏劑完成後再加入,並用工具迅速攪拌,直至膏劑凝固,避免藥粉沉澱底部而造成不均勻。如果含有水銀,則在膏劑凝固時研磨,使其分散;胡粉也是同樣的處理方法。

搗碎藥材時,要焚香灑掃,保持環境清潔,不能說閒話喧鬧,最好讓童子來搗碎,務必搗磨細緻,搗磨次數越多越好,甚至可以達到千萬次。

配製腎氣丸、薯蕷丸以及其他大補的五石散、麝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藥物時,煎煮過程中,都不允許婦女、兒童、產婦、喪事期間的人、久病的人、六根不全的人以及雞犬等牲畜看見,這是大忌,務必謹慎。續命湯、麻黃湯等一些小劑量的湯劑則不在此禁忌之列。近年來,鄉村地區的人們購買藥材後,隨便僱傭街頭的人來搗碎和配製,這不僅方法不對,而且石斛、菟絲子等難以搗碎的藥材,費時費力,僱傭的人往往會偷偷地扔掉一部分藥材。

藥材中混入塵埃污濁之氣,篩選粗糙,隨風飄揚,很多人用嘴嘗、用鼻子聞,藥材的精氣都已經散失殆盡,如同朽木一般。服用後不能完全按照方法服用,服用後反而加重虛損,於是便誹謗醫生,說處方無效。這樣的情況,不是醫生的錯,而是病人自己一開始的想法就出了問題,應該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