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五下 少小嬰孺方下 (1)
卷五下 少小嬰孺方下 (1)
1. 鱉頭丸
治小兒痞氣,脅下腹中有積聚堅痛方。
鱉頭(一枚),甘皮(半兩),虻蟲,䗪蟲,桃仁(各十八銖)
上五味為末蜜丸,服如小豆二丸,日三,大便不利,加大黃十八銖,以知為度。
治小兒羸瘦惙惙,宜常服不妨乳方:
甘草五兩為末蜜丸,一歲兒如小豆十丸,日三,服盡即更合。
白話文:
【鱉頭丸】
這是用來治療兒童腹部痞氣,以及在脅下或腹部有硬塊疼痛的處方。
所需藥材有:鱉頭一個,甘草半兩,虻蟲、䗪蟲、桃仁各十八銖。
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加入蜂蜜製成丸狀。每次服用像兩粒小豆大小的丸藥,每日三次。如果大便不順,可再添加十八銖的大黃,但服用量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以下是用於增強體質,適合長期服用且不會影響哺乳的處方:
所需藥材有:甘草五兩,同樣研磨成粉後,加入蜂蜜製成丸狀。對於一歲大的孩子來說,每次可服用像十粒小豆大小的丸藥,每日三次。待藥物服用完畢後,可再進行製作。
2. 桂心橘皮湯
治小兒五六日不食,氣逆方。
桂心,人參(各半兩),橘皮(三兩),黍米(五合),成籜薤(五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藥,煎取二升,次下薤米,米熟藥成,稍稍服之。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小孩連續五、六天不想吃東西,並且有氣息不順的症狀。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桂心與人參各半兩,橘皮三兩,黍米五合,新鮮的薤五兩。
首先,將上述五種藥材切碎。然後,使用七升的水先煮藥材,熬煮至剩餘二升藥汁後,再加入薤和黍米,等到黍米煮熟後,整劑藥即完成。讓患者少量多次地服用此藥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