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九 傷寒方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九 傷寒方上 (11)

1. 青葙子丸

治傷寒後結熱在內煩渴者方。

白話文:

治傷寒後結熱在內煩渴者方

組成 麻黃一兩 桂枝半兩 白芍藥一兩 甘草二錢 生薑三錢 大棗十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青葙子(五兩),黃芩,栝蔞根,苦參(各一兩),黃柏(二兩),龍膽,梔子仁,黃連(各三兩)

白話文:

青葙子(250 公克),黃芩、栝蔞根、苦參(各 50 公克),黃柏(100 公克),龍膽、梔子仁、黃連(各 150 公克)

上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一本云餳和為丸。)

白話文:

將這八種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時,先吃七顆,一天三次,如果效果不顯著,可適當增加劑量。(另一版本的方法是用麥芽糖和丸。)

2. 大青湯

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不解及吐下後諸熱不除,及下痢不止,斑出皆治之方。

白話文:

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不解及吐下後諸熱不除,以及下痢不止、斑點出現的方劑。

大青(四兩),甘草阿膠(各二兩),豆豉(一升)

白話文:

大青(160 公克),甘草、阿膠(各 80 公克),豆豉(500 克)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煮三沸去豉,納阿膠令烊,頓服一升,日三服。欲盡復作,常使有餘,渴者當飲,但除熱止吐下,無毒。深師治勞復。(《肘後》有赤石脂三兩。胡洽《集驗》同。)

白話文:

將上方四味中藥材搗碎,用八升水煮到剩下三升,去除藥渣,再煮沸三次後去除豆豉,加入阿膠溶化,一次喝一升,一天喝三次。如果藥快喝完了就再煎,確保有剩餘。口渴的人可以喝,可以只止熱、止吐、止瀉,沒有毒性。深師用來治療勞累復發的方子。(《肘後備急方》中還加入了三兩赤石脂。胡洽《集驗方》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治傷寒後不了了朝夕有熱如瘧狀方:

白話文:

治傷寒後,餘熱未盡,時有發熱,狀似瘧疾者,方:

知母(二兩),麻黃,甘草,芍藥,黃芩,桂心(各一兩)

白話文:

知母(80 克),麻黃、甘草、芍藥、黃芩、桂心(各 40 克)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五合,日三,溫覆令微汗。若心煩不得眠,其人慾飲水,當稍稍飲之,令胃中和則愈。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搗碎,用七升水煎煮,取二升半藥液,每次服用五合(約100毫升),每天服用三次。服藥後用溫被蓋住,讓身體微微出汗。如果心煩睡不著,有口渴的感覺,可以少量喝水,直到胃部感到舒適,症狀就會好轉。

3. 灸法

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澀澀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處。第一處去心下一寸名巨闕,第二處去心下二寸名上脘,第三處去心下三寸名胃脘,各灸五十壯。然或人形大小不同,恐寸數有異,可繩度隨其長短寸數最佳,取繩從心頭骨名鳩尾頭度,取臍孔,中屈繩取半,當繩頭名胃脘。又中屈半繩更分為二分,從胃脘向上度一分即是上脘。

白話文:

疾病初期,表現為頭疼、身體發冷發熱,或感覺又冷又熱,或腰背僵硬,臉色發紅像喝醉酒了一樣,這是傷寒發病一兩天的症狀。此時應在心下部位進行強烈的艾灸,具體位置有三個:

  1. 第一處距離心下一寸,稱為巨闕穴。
  2. 第二處距離心下二寸,稱為上脘穴。
  3. 第三處距離心下三寸,稱為胃脘穴。

每個穴位艾灸 50 壯。由於不同人的體型大小不同,一寸的長度可能有所差異。可以用繩索測量,根據每個人的身長來確定準確的穴位位置。測量時,將繩索從胸骨劍突處(稱為鳩尾穴)開始,延伸至肚臍,將繩子對折,得到中間位置,該點即為胃脘穴。再將半截繩子對折,從胃脘穴向上測量,得到中間位置,該點即為上脘穴。

又上度取一分即是巨闕。大人可灸五十壯,小兒可三壯,亦隨其年灸之大小以意斟量也。

白話文:

又以上度取一分,即為巨闕穴。大人可灸五十壯,小兒可灸三壯,也可依歲數調整灸量,以個人狀況斟酌為宜。

若病者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壯。以繩度鼻正上盡髮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髮際入發中,灸繩頭名天聰,又灸兩顳顬,又灸兩風池,又灸肝俞百壯,余處各二十壯,又灸太衝三十壯,神驗。

白話文:

如果患者生病超過三四天,建議先灸胸部二十壯。用繩子從鼻樑正上方量到髮際,將繩子對半折斷,從髮際進髮中灸,灸繩頭稱為天聰,再灸兩側的太陽穴,再灸兩側的風池,再灸肝俞穴一百壯,其他穴位各二十壯,再灸太衝穴三十壯,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