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九 傷寒方上 (9)
卷九 傷寒方上 (9)
1. 承氣湯方
枳實(五枚),芒硝(半斤),大黃(四兩),甘草(二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適寒溫分三服,如人行五里進一服,取下利為度,若不得利盡服之。
白話文:
枳實 5 枚 芒硝 半斤 大黃 4 兩 甘草 2 兩
四味藥材研磨成藥粉,以五升水煎煮,取兩升藥液,去掉藥渣,待藥液冷至適當溫度後,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後步行五里路,再服用一次,直到排便通暢為止。若排便不暢,則可將藥液全部服完。
2. 生地黃湯
治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白話文:
古文:
石膏一兩半,濃樸半兩,芒硝一兩,黃連半兩。水二升,先煮石膏,取一升五合,納諸藥,煮取一升。
治療傷寒發熱、身體虛弱氣虛、心下脹滿、胃有宿食、大便不通的方子:
- 石膏:一兩半
- 濃樸:半兩
- 芒硝:一兩
- 黃連:半兩
以上藥物放入兩升水中,先煮石膏,取出一升五合,再放入其他藥物,繼續煮,取出一升的藥汁。
生地黃(三斤),大黃(四兩),甘草(一兩),芒硝(二合),大棗(二枚)
上五味合搗,令相得,蒸五升米,下,熟絞汁,分再服。
白話文:
生地黃(約 1.5 公斤),大黃(200 公克),甘草(50 公克),芒硝(10 公克),大棗(2 枚)
將五種味藥一起搗碎,使它們相互融合。蒸五升米,將搗碎的藥物放入蒸熟的米中,絞取汁液,分兩次服用。
3. 大柴胡加葳蕤知母湯
治傷寒七八日不解,默默心煩,腹中有干屎,讝語方。
白話文:
治傷寒七八日不解,默默心煩,腹中有乾屎,譫語妄言。
治療傷寒七八天仍未痊癒,患者神志不清,心煩意亂,腹中有積存的乾結大便,胡言亂語。
柴胡(半斤),葳蕤,知母(各二兩),大黃,甘草(各一兩),人參,黃芩,芍藥(各三兩),生薑(五兩),半夏(半升)
白話文:
柴胡(250 克),葳蕤、知母(各 100 克),大黃、甘草(各 50 克),人參、黃芩、芍藥(各 150 克),生薑(250 克),半夏(250 毫升)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取下為效。(《集驗》用枳實四枚,不用芍藥。)
治傷寒頭痛壯熱百節疼痛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味藥材搗碎,用一斗水煮沸後,取三升湯汁,去掉藥渣。每日三次,各服一升,直至腹瀉通暢為止。(《集經驗方》中使用四枚枳實,不使用芍藥。)
古代文字: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傷寒頭痛壯熱百節疼痛方
組成:
- 麻黃
- 附子
- 細辛
柴胡,梔子仁,芍藥,知母(各四兩),升麻,黃芩,大青,杏仁(各三兩),石膏(八兩),香豉(一升)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若熱盛加大黃四兩。
白話文:
柴胡、梔子仁、芍藥、知母(各250克) 升麻、黃芩、大青、杏仁(各187.5克) 石膏(500克) 香豉(600毫升)
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若熱盛,加大黃四兩。
4. 駃豉丸
治傷寒留飲宿食不消方。
白話文:
古代醫文字:
湯劑:
- 小茴香一錢二分(去蒂)
- 吳茱萸一錢(去核)
- 常山一錢
- 厚朴一錢
- 白芍藥一錢
- 陳皮一錢
- 甘草半錢
- 生薑三片
- 大棗二枚
藥方:
- 小茴香 6 克(去蒂)
- 吳茱萸 3 克(去核)
- 常山 3 克
- 厚朴 3 克
- 白芍藥 3 克
- 陳皮 3 克
- 甘草 1.5 克
- 生薑 3 片
- 大棗 2 枚
功效:
此藥方用於治療傷寒後留有飲水、宿食不消。
豉(一升),杏仁(六十枚),黃芩,黃連,大黃,麻黃(各四兩),芒硝,甘遂(各三兩),巴豆(去油,二百枚)
上九味為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二丸,不得下者增之。(崔氏云此黃素方。)
白話文:
大豆(一升),杏仁(60顆),黃芩,黃連,大黃,麻黃(各120克),芒硝,甘遂(各90克),巴豆(去油,200顆)
將九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劑,如大豆大小,每次服用兩丸,若服後仍不能通便,可增加服用量。(崔氏提到這是黃素的方劑。)
5. 發汗吐下後第九
(脈證七首,方十七首,灸法一首)
白話文:
脈證七首
- 脈來沉實而長,為藏氣充實。
- 脈來浮浮弱無力,為氣虛失守。
- 脈來遲而澀,為寒氣鬱結。
- 脈來快而散,為熱氣盛旺。
- 脈來沉而遲,為陰氣凝滯。
- 脈來浮而數,為陽氣亢奮。
- 脈來弦而緊,為風氣侵襲。
方十七首
- 麻黃湯:主治發熱惡寒,脈浮緩。
- 桂枝湯:主治發熱惡寒,脈浮緊。
- 柴胡湯:主治發熱惡寒,脈弦細。
- 白虎湯:主治發熱口渴,脈浮洪。
- 芍藥甘草湯:主治腹痛無熱,脈弦細。
- 四物湯:主治血虛月經不調,脈沉細。
- 當歸補血湯:主治血虛頭暈目眩,脈沉細。
- 十全大補湯:主治氣血兩虛,脈沉細。
- 健脾丸:主治脾胃虛弱,脈濡弱。
- 六君子湯:主治脾胃虛弱,脈濡弱。
- 養陰清肺湯:主治肺陰虛,脈細數。
- 麥門冬湯:主治肺陰虛,脈細數。
- 鱉甲煎:主治心腎不交,脈細數。
- 鎮心安神湯:主治心悸失眠,脈細數。
- 平肝息風湯:主治肝風內動,脈弦緊。
- 木香順氣丸:主治肝氣鬱結,脈弦細。
- 活絡通痺丸:主治痺痛拘攣,脈弦緊。
灸法一首
灸法:用艾灸穴位,以溫通經絡,驅寒散結。
傷寒已解半日許,復心煩熱,其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凡發汗後飲水者,必喘,宜慎也。
白話文:
傷寒症狀緩解半天左右,又出現心煩發熱的現象,脈搏浮動且數快,可以再次使用發汗法,適合使用桂枝湯。凡是發汗後喝水的人,一定會出現喘氣的症狀,需要小心謹慎。
6. 竹葉湯
治發汗後表裡虛煩不可攻者,但當與此方。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夫汗後表裏虛煩,不可攻者,但當與此方。
如果發汗後表裡虛煩,不宜再用攻伐治療,而應使用此方。
對於在發汗後出現表裡虛煩症狀的人,不宜再採取攻伐治療,而應該使用這個方劑。
竹葉(二把),半夏(半升),麥冬(一斤),人參,甘草(各二兩),生薑四兩),石膏(一斤)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半升,米熟去之,分服一升,日三。張文仲不用生薑。
白話文:
竹葉(兩把) 半夏(半斤) 麥冬(一斤) 人參、甘草(各兩兩) 生薑(四兩) 石膏(一斤)
七種藥材用粗布包裹,用水一斗煮成六升,去除渣滓,加入半升粳米,米煮熟後去除,分三次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張文仲不用生薑。
7. 桂枝麻黃湯
服桂枝大汗後脈洪大者,與桂枝湯。若形如瘧,一日再發,汗出便解者,屬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白話文:
服用了桂枝湯後,脈搏強而有力的人,應該接著服用桂枝湯。如果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一天發作兩次,出汗後症狀就會緩解,那麼就屬於桂枝二麻黃一湯方的證型。
桂枝(一兩十七銖),麻黃(十六銖),芍藥,生薑(各一兩六銖),甘草(一兩二銖),杏仁(十六枚),大棗(五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黃再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二升,適寒溫分再服,取微汗而已。
白話文:
桂枝:17.3克 麻黃:1.6克 芍藥:16.6克 生薑:16.6克 甘草:12.2克 杏仁:8枚 大棗:5枚
七味㕮咀: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薑、大棗。
用法:用五升水煮麻黃至沸騰,去除泡沫,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取二升藥液。
服法:根據寒熱情況調整溫度,分次服用,直到微微出汗即可。
8. 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痢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表證未解,心下的部位有水氣,出現乾嘔、發熱、咳嗽,或者口渴、拉肚子、喉嚨噎塞、或小便不通暢、小腹部脹滿、或呼吸急促的方劑。
桂心,麻黃,甘草,乾薑,芍藥,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兩)
白話文:
桂枝(3 兩)、麻黃(3 兩)、甘草(3 兩)、生薑(3 兩)、芍藥(3 兩)、細辛(3 兩)、五味子(半兩)、半夏(半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十里許復服之。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痢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大熬令赤色。若噎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數用神效。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搗碎,用一斗水煮麻黃,煮沸後去掉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三升藥液。將藥液分成三劑,每隔十里路再服一劑。
如果口渴,去掉半夏,加三兩栝樓根。 如果輕微腹瀉,去掉麻黃,加一個雞蛋大小的蕘花煮成紅色。 如果噎食,加一顆附子。 如果小便不利、小腹脹滿,去掉麻黃,加四兩茯苓。 如果喘息,去掉麻黃,加半升杏仁,多次使用,效果顯著。
9. 四物甘草湯
治傷寒發汗出而喘,無大熱,與此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汗後出現喘息,沒有明顯發熱症狀的,可以用這個方劑。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石膏(半斤),杏仁(五十枚)
上四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沫,令減二升,納諸藥煎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甘草(120 克),麻黃(240 克),石膏(300 克),杏仁(50 粒)
方中四味草藥一齊切碎,用七升水先煮麻黃,去除浮沫後,煎到水量減少兩升,再放入其他藥物煎煮,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