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九 傷寒方上 (8)

回本書目錄

卷九 傷寒方上 (8)

1. 發汗丸第六

(方二首)

白話文:

[發汗丸第六]這部分的內容包含了兩種藥方。

(方一)

(方二) 同樣地,第二個藥方也因原始資料中未詳細描述,故無法轉譯其詳情。

2. 神丹丸

治傷寒敕澀,惡寒發熱,體疼者方。

附子,烏頭(各四兩),人參,茯苓,半夏(各五兩),硃砂(一兩)

上六味末之,蜜丸,以真丹為色,先食服,如大豆二丸,生薑湯下,日三,須臾進熱粥二升許,重覆出汗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復服如前法。若得汗足應解而不解者,當服桂枝湯。此藥多毒,熱者令飲水,寒者溫飲解之。治瘧先發服二丸。(《要略》用細辛不用人參別有射罔棗大一枚、名赤丸,主寒氣厥逆。)

白話文:

[神丹丸]

這個處方是用來治療因受寒而引起的身體不適,包括畏寒、發燒和全身疼痛。

藥材成分及其份量如下:附子與烏頭各160克,人參、茯苓及半夏各200克,硃砂40克。

將以上六種藥材研磨成粉,再加入蜂蜜製成丸狀,並以硃砂為顏色調劑。服用時,應在飯前服用,每次兩顆大小如同大豆的丸子,用生薑湯送服,每日三次。服藥後不久,應進食約兩杯熱粥,然後蓋被發汗。如果發汗不足,或者汗出不多且症狀未見好轉,可依照之前的用法再次服用。倘若汗出足夠,但病況仍未見改善,則應改服桂枝湯。

需要注意的是,此藥含有較多的毒性成分,如果患者感到身體燥熱,應讓其飲水;若感到寒冷,則應提供溫熱的飲料來緩解。此藥也能用於預防瘧疾,可在發病前服用兩丸。

另外,《要略》中記載了另一種名為「赤丸」的藥方,其中使用了細辛,而不是人參,另加了一枚棗大的射罔,主要用於治療由寒氣引起的厥逆症狀。

3. 麥奴丸

治傷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胸中,口噤不能言,惟欲飲水,為壞傷寒。醫所不能治成為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溫,以杖發其口開灌藥咽中,藥得下即愈。麥奴丸一曰黑奴丸,二曰水解丸。

釜底墨,灶突墨,梁上塵,麥奴,黃芩,大黃,芒硝(各一兩),麻黃(二兩)

上八味末之,蜜丸,如彈子大,以新汲水五合研一丸破漬置水中,當藥消盡服之,病者渴欲飲水,極意不問升數,欲止復強飲,能多飲為善,不欲飲水當強飲。服藥須臾當寒,寒竟汗出便解。若服藥日移五尺許不汗復服如前法,不過再三服佳,小麥黑勃名麥奴。

白話文:

【麥奴丸】

主治:用於治療傷寒病已經五、六天以上仍未見好轉的情況,體內熱氣集中在胸部,導致患者嘴巴緊閉無法說話,只想喝水,這種情況被稱作壞傷寒。即便是醫生也難以治療,病情嚴重到幾乎是等同於死亡,患者的精力與生命力似乎耗盡,但心臟部位仍有微溫。此時,應使用棍棒輕輕撬開其口,將藥丸灌入喉嚨中,只要藥丸能順利吞下,病患即可康復。

麥奴丸還有其他兩個名字,分別叫做黑奴丸和水解丸。

藥方成分包括:鍋底墨、爐竈上的墨、屋樑上的灰塵、麥奴(即發黴的小麥)、黃芩、大黃、芒硝(以上各一兩)、麻黃(二兩)。

將上述八種成分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狀,大小類似彈珠。取新打來的清水五合,研碎一丸放入水中,待藥丸完全溶解後服用。病人如果非常口渴想喝水,就儘量讓他喝,不用計較喝了幾升水。即使他不想喝水,也要強迫他喝下去。喝得越多越好。服藥後不久,病人會感到寒冷,等到全身發冷完畢,隨後就會出汗,病也就跟著好了。如果服藥後,過了一天左右仍沒有出汗的跡象,就按原方法再服一次藥。通常不用再服超過兩、三次藥,病情就會有所改善。而所謂的麥奴,就是指發黴的小麥。

4. 宜吐第七

(例一首,方二首)

例曰:大法春宜吐,凡服吐藥,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而脈寸口浮,胸中硬滿,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以內有久痰,宜吐之。

病胸上諸寒,胸中鬱郁而痛不能食,欲得使人按之,反有涎出,下利日十餘行,而其人脈遲,寸脈微滑者,此宜吐之,吐之利即止。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慍慍然欲吐,復不能吐者,宜吐之,宿食在上脘宜吐之。

病手足逆冷脈乍結者,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以病在胸中,宜吐之。

白話文:

[合適催吐的情況第七]

(說明一段,方法兩種)

說明如下:根據一般原則,在春季使用催吐療法較為合適。服用催吐藥物時,一旦達到治療效果,應立即停止,不必完全用完全部藥劑。

若病情類似於桂枝症狀,但並無頭痛或頸部僵硬,只是脈象顯示寸口處浮動,且胸部感覺硬滿,有氣上沖至咽喉導致呼吸困難,這可能是因為長期積痰所致,適合進行催吐療法。

若胸部上方出現各種寒冷感,胸口有悶痛無法進食,希望他人幫忙按壓,反而會有口水分泌,每天有十多次的腹瀉,而脈象顯示遲緩,寸脈處微顯滑動,這種情況也適合進行催吐療法,催吐後腹瀉應該會停止。

在少陰病症中,食物一入口就馬上想吐,心中感到煩悶想要嘔吐卻又吐不出來,或者因為宿食停留在上脘部位,這也是適合進行催吐療法的情況。

若出現手腳冰冷,脈搏時斷時續的情況,這是因為異常氣流聚集在胸中,導致心下滿脹且煩躁,餓了卻無法進食,由於病因在胸中,因此適合進行催吐療法。

5. 瓜蒂散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堅,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宜吐之方。

瓜蒂,赤小豆(各一兩)

上二味治下篩,取一錢匕,香豉一合,熟湯七合煮作稀粥,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張文仲以白湯三合和服。)

白話文:

疾病呈現出類似桂枝症狀的情況,但沒有頭痛、頸部僵硬的現象,只是脈搏在手腕部分微微浮動,胸部感覺堵塞堅硬,氣悶向上沖到咽喉,使人呼吸困難,這顯示胸部有寒氣,適合用催吐法治療,以下為藥方:

所需藥材為瓜蒂和紅小豆,各一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研磨後過篩,取一錢的量,再搭配一合的香豆,以及七合的熱水煮成稀粥,然後將藥渣濾掉,取其汁液與藥粉混合,趁溫熱時一次服用。如果服用後未能催吐,可逐漸增加劑量,直到能順利吐出才停止服用。(張文仲則建議用三合的熱水來調和服用。)

6. 水道散

治時氣病,煩熱如火,狂言妄語欲走方。

甘遂(半兩),白芷(二兩),大黃(四兩),厚朴(八兩),枳實(五枚),芒硝(三合)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厚朴、枳實,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煎取二升去滓,下芒硝更煎一兩沸,分再服,得快利止。

白話文:

[水道散]

用於治療當季流行病,症狀包括身體煩熱如同被火燒,精神混亂,胡言亂語,有想要奔跑的傾向。

藥方成分:甘遂(15克),白芷(30克),大黃(60克),厚朴(120克),枳實(5個),芒硝(45毫升)。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首先用水十公升煮厚朴和枳實,煮至剩五公升後,過濾掉藥渣,然後加入大黃繼續煎煮,煮至剩兩公升後再次過濾掉藥渣,接著加入芒硝再煮沸一兩次,分成兩次服用,如果排便順暢就可以停止服用。

7. 宜下第八

(方八首)

白話文:

標題:【適合瀉下的第八章】 內容:(共八個處方)

這裡的“宜下”可能是指某種狀況下使用瀉下劑是合適的,而“第八”則表示這是第八章或者第八部分的內容。“方八首”則表示這一章節或部分中包含了八個不同的藥方或治療方法。

不過,沒有具體的藥方或治療細節,無法提供更詳細的翻譯。如果後續有具體的內容需要翻譯,請提供詳細的文字,我將樂於幫助。

8. 大承氣湯

治熱盛,腹中有燥屎,讝語者方:

大黃(四兩),厚朴(八兩),枳實(五枚),芒硝(五合)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煎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體內熱氣過盛,導致腹部有乾硬糞便,以及出現胡言亂語症狀的處方:

所需藥材如下:大黃四兩,厚朴八兩,枳實五枚,芒硝五合。

首先,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碎。然後,使用一斗的水來先煮厚朴和枳實,等到水剩下五升時,將藥渣濾掉。接著,加入大黃繼續熬煮,直到水剩餘兩升後再次濾掉藥渣。最後,加入芒硝,並用小火再煮一至兩次沸騰,完成後分成兩次溫服。如果服用後已有排便反應,則剩下的藥物就不需要再服用了。

9. 抵當丸

下血方。

水蛭,虻蟲(各二十枚),桃仁(二十二枚),大黃(三兩)

上四味為末,蜜和合,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頓服之。晬時當下血,不下更服。

白話文:

這是一張治療出血的處方,名為[抵當丸]。

所需藥材有:水蛭、虻蟲,各自二十枚;桃仁二十二枚;大黃三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混合製成丸狀,共分成四顆。取其中一丸,加入一公升的水進行煎煮,待水剩餘約七百毫升後,一次性飲用。服用後一小時左右應會開始排出血來,若無反應可再次服用。

10. 抵當湯

治同前。

水蛭,虻蟲(各三十枚),桃仁(二十三枚),大黃(三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不下更服。

白話文:

[抵當湯]的使用對象與先前所述相同。

所需藥材為:水蛭、虻蟲各三十隻,桃仁二十三顆,大黃三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入五升的水進行煎煮,直至剩餘三升的藥汁,然後濾掉藥渣。一次服用一升的藥汁,若無顯著效果,可再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