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九 傷寒方上 (4)
卷九 傷寒方上 (4)
1. 葳蕤湯
治風溫之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其形狀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則小便難,發其汗者必讝語,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矢便利,如此疾者,宜服之方。
白話文:
治療風溫病,脈象浮動,冒汗身重,呼吸急促,神志恍惚,只想睡覺,下瀉則小便困難,發汗則胡言亂語,灸針則耳聾口齒不清,只有嘔吐下瀉才能使大便通暢。出現這種情況的病人,應服用以下方劑。
葳蕤,白薇,麻黃,獨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各二兩),石膏(三兩)
白話文:
青藤、白花藥、麻黃、獨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各兩份),石膏(三份)
上九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熱,加朴硝一分及大黃三兩下之。(《小品方》云:葳蕤湯治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則發熱頭腦痛,咽喉干,舌強胸內疼,心胸痞滿,腰背強。)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研成碎末,加入八升水煮沸,煮至三升,濾去渣滓,分三次服用,發出汗。如果出現一寒一熱的症狀,再加入一錢朴硝和三兩大黃,以瀉下治療。(《小品方》記載:葳蕤湯用於治療冬季溫熱病和春季中風,症狀為發熱、頭腦疼痛、咽喉乾燥、舌頭僵硬、胸痛、心胸痞滿、腰背僵硬。)
2. 傷寒膏第三
(方三首)
白話文:
取黨參3錢,熟黃耆4錢,麥門冬2錢,生遠志2錢,五味子1錢,當歸3錢,白芍2錢,川芎4錢,白術3錢,茯苓2錢,酸棗仁2錢,炙甘草1錢,大棗2枚。加水兩碗煎煮,直到剩下一碗,分成三次溫熱服用。
方二
用黃芩三錢,黃連一錢五分,青皮二錢,山梔子二錢,丹皮三錢,柴胡二錢,白芍二錢,川芎二錢,木香一錢,厚朴一錢,炙甘草一錢。以水二盅煎取一盅,分二次服。
取黃芩3錢,黃連1錢5分,青皮2錢,山梔子2錢,丹皮3錢,柴胡2錢,白芍2錢,川芎2錢,木香1錢,厚朴1錢,炙甘草1錢。加水兩碗煎煮,直到剩下一碗,分成兩次服用。
方三
用芍藥一兩,當歸五錢,川芎二錢,丹參五錢,桃仁五錢(去皮),紅花二錢,沒藥二錢,乳香一錢,沒藥二錢,血竭三錢,酒一盅。以水二盅煎取一盅,分三次服。
取芍藥1兩,當歸5錢,川芎2錢,丹參5錢(去皮),桃仁5錢(去皮),紅花2錢,沒藥2錢,乳香1錢,沒藥2錢,血竭3錢,黃酒1盅。加水兩碗煎煮,直到剩下一碗,分成三次服用。
3. 青膏
治傷寒頭痛,項強,四肢煩疼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引起的头痛,脖子僵硬,四肢酸痛的方子。
當歸,川芎,蜀椒,白芷,吳茱萸,附子,烏頭,莽草(各三兩)
白話文:
當歸、川芎、蜀椒、白芷、吳茱萸、附子、烏頭、莽草(各 60 克)
上八味㕮咀,以醇苦酒漬之,再宿以豬脂四斤煎令藥色黃,絞去滓,以溫酒服棗核大三枚,日三服,取汗,不知稍增。可服可摩。如初得傷寒,一日苦頭痛背強,宜摩之佳。
白話文:
將前面提到的八味藥材研磨成粉,用醇厚苦味的酒浸泡一夜,然後用四斤豬油煎煮,直到藥材變成黃色。過濾掉渣滓,用溫酒送服三顆棗核大小的藥量,每天服用三次。服藥後要發汗,如果出汗量少可以適當增加藥量。此膏藥既可以服用,也可以外敷。對於剛開始患上傷寒,出現劇烈頭痛、背部僵硬的患者,外敷效果最佳。
4. 黃膏
治傷寒敕色頭痛項強賊風走注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燒、頭痛脖子僵硬、邪風侵襲周身方劑
大黃,附子,細辛,乾薑,蜀椒,桂心(各半兩),巴豆(五十枚)
白話文:
大黃、附子、細辛、乾薑、花椒、桂心(各 30 克),巴豆(50 枚)
上七味㕮咀,以醇苦酒漬一宿,以臘月豬脂一斤煎之,調適其火,三上三下藥成。傷寒赤色發熱,酒服如梧子大一枚。又以火摩身數百過,兼治賊風絕良。風走肌膚,遊風所在,摩之神效。此趙泉方也。
白話文:
將上方的七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醇厚的苦酒浸泡一晚。用一斤臘月豬脂煎炸,控制火候,翻炒三次藥材就製成了。患有傷寒且發熱發紅的症狀,用酒送服如梧桐子大小的一粒藥丸。另外,用火灸身體數百次,對於治療賊風(遊走性的皮膚病)更是效果顯著。當風在皮膚上遊走,用火灸所遊走之處,會有神奇的療效。這是趙泉的祕方。
5. 白膏
治傷寒頭痛,向火摩身體,酒服如杏核一枚,溫覆取汗,摩身當千過,藥力乃行,並治惡瘡、小兒頭瘡,牛領馬鞍皆治之。先以鹽湯洗之,以布拭之敷膏。癰腫火炙摩千過,日再自消者方。
白話文:
對於傷寒頭痛,靠近火源按摩身體,用酒送服約一顆杏仁大小的藥丸,然後蓋上保暖物,使身體出汗。按摩時次數應超過一千下,這樣藥效才能發揮作用。此藥方也能治療惡瘡、小兒頭瘡,以及牛領瘡和馬鞍瘡。用鹽水清洗患處後,用布擦拭乾淨再敷上藥膏。如果癰腫嚴重,可以用火炙烤併按摩一千次以上,每天重複兩次,直到自行消除為止。
天雄,烏頭,莽草,羊躑躅(各三兩)
白話文:
川烏、草烏、附子、杜鵑花(各三錢)
上四味㕮咀,以苦酒三升漬一宿,作東向露灶又作十二,聚濕土各一升許大,取成煎豬脂三斤,著銅器中,加灶上炊以葦薪令釋,納所漬藥炊令沸,下著土聚上,沸定復上,如是十二過,令土盡遍,藥成去滓。傷寒咽喉痛,含如棗核一枚,日三。摩時令勿近目。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四味藥材切碎,用三升苦酒浸泡一夜。第二天,朝東面對著露天的爐竈,準備十二塊潮濕的土塊,每塊大小約一升。將三斤豬油倒入銅器中,放入爐竈上用蘆葦柴火加熱,讓豬油融化。加入浸泡過的藥材,煮沸。將土塊放在藥湯上,煮到沸騰後,再將土塊翻面。如此重複十二次,讓土塊充分吸收藥力。藥材煮好後,將雜質濾掉。對於傷寒導致的咽喉疼痛,可以含服一塊藥丸,大小如棗核,每天三次。服用時避免接近眼睛。
6. 發汗散第四
(方十一首)
白話文:
方十一首
一、阿膠散 方:阿膠一斤,麥門冬一斤,當歸一斤,地骨皮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二、生地散 方:生地黃一斤,玄蔘一斤,麥冬一斤,當歸一斤,花粉一斤,生地骨皮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三、補血散 方:當歸一斤,川芎一斤,白芍一斤,熟地黃一斤,赤芍一斤,丹皮一斤,生地黃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四、益氣散 方:參須一斤,熟地黃一斤,白朮一斤,山藥一斤,甘草一斤,茯苓一斤,澤瀉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五、養陰散 方:生地黃一斤,玄蔘一斤,麥冬一斤,花粉一斤,沙蔘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六、滋腎散 方:熟地黃一斤,山茱萸一斤,山藥一斤,枸杞子一斤,五味子一斤,澤瀉一斤,茯苓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七、補肺散 方:黨蔘一斤,麥冬一斤,阿膠一斤,生地黃一斤,白朮一斤,參須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八、益心散 方:當歸一斤,川芎一斤,白芍一斤,赤芍一斤,丹皮一斤,五味子一斤,香附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九、去溼散 方:茯苓一斤,澤瀉一斤,豬苓一斤,扁豆一斤,薏苡仁一斤,白朮一斤,蒼朮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十、化瘀散 方:紅花一斤,桃仁一斤,丹蔘一斤,川芎一斤,當歸一斤,雞血藤一斤,桂枝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十一、清熱散 方:生地黃一斤,玄蔘一斤,麥冬一斤,花粉一斤,沙蔘一斤,地骨皮一斤。 用法:上爲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7. 度瘴發汗青散
治傷寒敕色,惡寒發熱,頭痛項強體疼方。
白話文:
治傷寒敕色,惡寒發熱,頭痛項強體疼方
**證候:**面色青紫,惡寒發熱,頭痛、項部僵硬,全身痠痛。
方劑:
- 麻黃 9 克
- 桂枝 9 克
- 白芍 9 克
- 甘草 6 克
- 生薑 6 克
- 大棗 12 枚
煎服法:
將上述藥材加水 2 碗,煎煮至剩 1 碗,去渣取汁,溫服。
麻黃(三兩半),桔梗,細辛,吳茱萸,防風,白朮(各一兩),烏頭,乾薑,蜀椒,桂心(各一兩六銖)
白話文:
麻黃:三兩半 桔梗:一兩 細辛:一兩 吳茱萸:一兩 防風:一兩 白朮:一兩 烏頭:一兩六銖 乾薑:一兩六銖 蜀椒:一兩六銖 桂心:一兩六銖
上十味治下篩,溫酒服方寸匕,溫覆取汗,汗出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復服如法。若得汗足,如故頭痛發熱,此為內實,當服駃豉丸。若翟氏丸。如得便頭重者,可以二大豆許,納鼻孔中,覺燥涕出,一日可三四度,必愈。兼闢時行病。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材研磨過篩。用溫酒送服一湯匙,溫暖覆蓋身體發汗,出汗後停止。如果無法發汗,或者發汗少不奏效,再次按此方法服藥。如果發汗充足,還是頭痛發燒,這是因為體內實熱,應服用駃豉丸或翟氏丸。如果感到頭重,可以用兩顆黃豆大小的棉球塞入鼻孔中,感覺鼻子乾燥有鼻涕流出,一天可進行三四次,一定會痊癒。此藥方還可以治療時行病。
8. 五苓散
主時行熱病但狂言煩躁,不安,精彩言語不與人相當者方。
白話文:
時行熱病,但見神志不清,言行舉止異常,坐立不安,語言內容與常人相差甚遠。
豬苓,白朮,茯苓(各十八銖),桂心(十二銖),澤瀉(三十銖)
上五味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飲水,汗出即愈。
白話文:
豬苓、白朮、茯苓(各18克) 桂心(12克) 澤瀉(30克)
五味(酸、甘、苦、辛、鹹)入下篩,以水送服方寸匕,一日三次,多喝水,發汗後即痊癒。
9. 崔文行解散
治時氣不和傷寒發熱者方。
白話文:
治時氣不和,傷寒發熱者,一方:
人參湯:人參一兩,甘草半兩,生薑三錢,大棗十枚,水煎服。
桔梗,細辛(各四兩),白朮(八兩),烏頭(一斤)
白話文:
桔梗,細辛(各 120 克),白朮(240 克),烏頭(300 克)
上四味治下篩,若中傷寒服錢五匕,覆取汗解。若不覺,復小增之,以知為度。若時氣不和,旦服錢五匕。辟惡氣欲省病者服一服,皆酒服。
白話文:
以上這四種藥可以用來治療下痢。
如果因為受了寒而腹瀉,一次服用五錢的劑量,蓋著被子發出汗後就可以痊癒。
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可以少量多次地增加劑量,直到症狀好轉為止。
如果因為時疫而導致腹瀉,早上服用五錢的劑量。
如果想要預防疾病或減輕病情,可以服用一劑,所有藥物都用酒送服。
10. 六物青散
治傷寒敕色惡寒方。
白話文:
古文:
敕色惡寒方
治療面色蒼白惡寒的方劑
附子,白朮(各一兩六銖),防風,細辛(各一兩十八銖),桔梗,烏頭(各三兩十八銖)
白話文:
附子:1 兩 6 銖 白朮:1 兩 6 銖 防風:1 兩 18 銖 細辛:1 兩 18 銖 桔梗:3 兩 18 銖 烏頭:3 兩 18 銖
上六味治下篩,以溫酒服錢五匕,不知稍增之。服後食頃不汗出者,進溫粥一杯以發之,溫覆汗漐漐可也。勿令流離,勿出手足也,汗出止。若汗大出不止者,溫粉粉之,微者不須粉。不得汗者,當更服之。得汗而不解者,當服神丹丸。
白話文:
服用上六味丸治療下痢,用溫酒送服五個湯匙。如果不知道藥量是否足夠,可以逐漸增加。服用後一會兒,如果沒有出汗,可以喝一杯溫粥來催汗。出汗後,蓋上被子,出汗量達到微微濕透衣物的程度即可。不要讓汗液散失,也不要將手腳露在外面,直到出汗停止。如果出汗過多且無法停止,可以用溫粉擦拭身體。出汗較少者不需要擦粉。如果不出汗,應該繼續服用藥丸。出汗後但症狀沒有緩解,應服用神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