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10)
卷八 治諸風方 (10)
1. 犀角湯
治熱毒流入四肢、歷節腫痛方。
犀角(二兩),羚羊角(一兩),前胡,黃芩,梔子仁,射干(各三兩),大黃,升麻(各四兩),豉(一升)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由熱毒導致的四肢腫痛問題。
所需藥材有:犀牛角二兩,羚羊角一兩,前胡、黃芩、梔子仁、射干各三兩,大黃、升麻各四兩,以及豉一升。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然後加入九升的水進行熬煮,最後煮至剩三升藥汁後,將藥渣濾掉。所得的藥汁分三次服用。
2. 石膏湯
逐風毒方。
石膏(雞子大三枚),雞子(二枚),甘草(一尺),麻黃(三兩),杏仁(四十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三升,破雞子納水中烊,令相得,納藥煮取一升。服之覆取汗,汗不出,燒石熨,取汗出為佳。
白話文:
這是[石膏湯]的處方,用來驅除風毒的方法。
所需材料有:石膏,大小如雞蛋的三塊;雞蛋,兩顆;甘草,長度約一尺;麻黃,分量為三兩;杏仁,四十粒。
將以上五種材料切碎,然後加入三公升的水,將雞蛋打入水中溶解,使之充分混合,再放入藥材一起熬煮,直至濃縮至一公升。服用後應蓋被子讓身體出汗,如果不出汗,可用熱石熨燙身體,直到出汗為止,這樣效果最好。
3. 松膏
治歷節諸風百節痠痛不可忍方。
松脂三十斤煉五十遍,酒煮十遍,不能五十遍,二十遍亦可,煉酥三升,溫和松脂三升,熟攪令極調勻。旦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數數食麵粥為佳,慎血腥生冷物、醋、果子,百日以後瘥。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各種風濕、關節疼痛難耐的藥方,名為[松膏]。
製備方式如下:取三十斤的松脂,需反覆煉製五十次,再用酒煮十次。若無法做到五十次,至少也要二十次。另外準備三升的煉酥,與溫和過的三升松脂混合,充分攪拌至非常均勻。
服用方法:每日清晨空腹時,用酒送服一立方寸大小的藥膏,一天三次。在服藥期間,多食用面粥最佳。需避免食用血腥、生冷的食物、醋及水果。大約一百天後,病情應會好轉。
4. 松節酒
治歷節風四肢疼痛猶如解落方。
松節(三十斤),豬椒葉(三十斤,碎銼,各用水四石煮,取一石)
上二味澄清合漬,干曲五斤候發,以糯米四石五斗釀之,依家醞法四酘,勿令傷冷熱,第一酘時下後諸藥。
柏子仁,天雄,萆薢,川芎(各五兩),秦艽(六兩),人參,茵芋(各四兩),防風(十兩),磁石(十二兩末),獨活(十五兩)
上十味㕮咀,納飯中炊,如常酘法,酘足訖封,頭四七日壓取清,適性服之,勿至醉吐。
白話文:
【松節酒】
這款酒用來治療關節炎,四肢疼痛有如肢體分解的感覺。
所需材料如下: 松樹節(30斤),豬椒葉(30斤,切碎,各自用水4石煮沸,然後取1石的汁液)
以上兩種材料的汁液需澄清並混合,加入5斤的乾麴,待發酵。再加入4石5斗的糯米進行釀製,依照一般的家庭釀酒方法進行四次的醞釀過程,注意不要讓酒溫過冷或過熱,在第一次醞釀的時候添加以下藥材。
柏子仁、天雄、萆薢、川芎(各5兩),秦艽(6兩),人參、茵芋(各4兩),防風(10兩),磁石(12兩研磨成粉末),獨活(15兩)
以上十種藥材切碎,與飯一起蒸熟,按照一般的醞釀方法進行醞釀,醞釀完畢後密封,大約7天後,壓榨出酒液,按個人酒量飲用,但不可飲至醉吐。
5. 松膏酒
治歷節風方。
松膏一升,酒三升,浸七日,每服一合,日再,數劑愈。
白話文:
這是[松膏酒]的處方,用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
方法是:使用一公升的松樹脂膏,加入三公升的酒,浸泡七天後,每次服用約30毫升,一天兩次,連續服用幾劑後病情會有所改善。
6. 松葉酒
松葉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漬三七日,服一合,日五六度。
白話文:
【松葉酒】
使用三十斤的松葉,與二石五斗的酒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三七二十一天。每日可服用一合,一天可分五六次服用。
7. 偏風第四
(方十二首,針灸法五首)
白話文:
對不起,你所提供的內容並非具體的句子或段落,而是一本書或者章節的標題和描述,這在無上下文的情況下難以翻譯。但根據字面意思, "[偏風第四]"可能意指這是關於中風(在中醫中常被稱為"偏風")的第四章或第四部分。"(方十二首,針灸法五首)"則可能說明瞭這一章或部分包含了12個治療中風的藥方,以及5種針灸治療的方法。如果需要具體的句子翻譯,請提供更詳細的內容。
8. 防風湯
治偏風甄權處療安平公方。
防風,川芎,白芷,牛膝,狗脊,萆薢,白朮(各一兩),羌活,葛根,附子(《外臺》作人參),杏仁(各二兩),薏苡仁,石膏,桂心(各三兩),麻黃(四兩),生薑(五兩)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劑覺好,更進一劑,即一度針,九劑九針即瘥。灸亦得。
針風池一穴、肩髃一穴、曲池一穴、支溝一穴、五樞一穴、陽陵泉一穴、巨虛下廉一穴。凡針七穴即瘥。
仁壽宮備身患腳奉敕,針環跳一穴、陽陵泉一穴、巨虛下廉一穴、陽輔一穴。凡針四穴即能起行。
大理趙卿患風腰腳不隨不能跪起行,針上髎一穴、環跳一穴、陽陵泉一穴、巨虛下廉一穴。凡針四穴即能跪起。
庫狄欽患偏風不得挽弓,針肩髃一穴即得挽弓。甄權所行。
治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方:
杏仁去雙仁及皮尖三斗洗,入臼搗二斗令碎,研如寒食粥法,取汁八升,煎取四升,口嘗看香滑即熟,如未及此,則為不熟,唯熟為妙,停極冷。然後納好曲一斗六升,煎取八升,第一遍酘饙也。次一炊,復取杏仁三升研取一斗二升汁,煎取六升,第二酘也。次一炊,准第二酘取杏仁汁多少為第三酘也。
若疑米不足,別更取二升杏仁研,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斟酌炊米酘之。若猶不足,更研杏仁二升,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酘之,以熟為限。一石米杏仁三斗。所以節次研杏仁者,恐並煎汁酢故也。若冬日任意並煎,准計三斗杏仁取汁一石六斗,煎取八斗四升漬曲。以分之酘饙酒熟封四七日,開澄取清,然後壓糟,糟可乾末,和酒服之,大驗秘方。
又方,蓖麻子脂一升、酒一斗銅缽盛,著酒中一日,煮之令熟,服之。
又方,灸百會,次灸本神,次灸承漿,次灸風府,次灸肩髃,次灸心俞,次灸手五里,次灸手髓孔,次灸手少陽,次灸足五里,次灸足髓孔,次灸足陽明各五百壯。
治大風半身不遂方:
蠶砂二石熟蒸,分作直袋三枚,各受七斗,熱盛一袋著患處,如冷即取余袋一依前法,數數易換,百不禁瘥止,須羊肚釀粳米、蔥白、薑、椒、豉等爛煮熱吃,日食一枚十日止。
又方,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
白話文:
【防風湯】
用於治療偏風,這是甄權為安平公調配的藥方。
藥材包括:防風、川芎、白芷、牛膝、狗脊、萆薢、白朮(各40克)、羌活、葛根、附子(《外臺》版本中為人參)、杏仁(各80克)、薏苡仁、石膏、桂心(各120克)、麻黃(160克)、生薑(200克)。
將上述16種藥材切碎,用水3000毫升煮至剩900毫升,分三次服用。服用一劑後感覺有所改善,再繼續服用一劑,同時進行一次針灸治療,連續服用九劑並配合九次針灸即可痊癒。也可以進行灸療。
針灸穴位包括:風池、肩髃、曲池、支溝、五樞、陽陵泉、巨虛下廉等七個穴位,針灸後即可痊癒。
對於不同病症的患者,針灸的穴位和次數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均能有效改善病情。
另外,還有一個治療半身不遂、失語症的藥方,主要原料為杏仁,需要去除雙仁和皮尖,先浸泡後搗碎,再研磨成粥狀,取其汁液煮沸,待其香味濃鬱、口感順滑時即為成熟。接下來加入酒麴,進行多次醃製,直到熟透為止。這個藥方的製作過程較為複雜,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研磨杏仁時不宜過多,以免汁液變酸。此外,如果米量不足,可以適當增加杏仁的用量,但需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最後,還有一個治療大風病(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療法,需要用到蠶砂和熱敷的方法。將蠶砂加熱後裝入袋子中,熱敷在患處,每次更換一袋,直到病情好轉為止。同時,飲食方面需注意食用羊肚、粳米、蔥白、薑、花椒、豆豉等食材,煮熟後熱食,每天食用一個,連續十天即可。
另外,還有一個療法是用蒸熟的鼠壤土裝入袋子中熱敷,也能達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