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9)

回本書目錄

卷八 治諸風方 (9)

1. 小岩蜜湯

治惡風角弓反張、飛屍入腹絞痛、悶絕往來、有時筋急,少陰傷寒、口噤不利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惡風角弓反張,飛屍入腹絞痛,悶絕往來,有時筋急,少陰傷寒,口噤不利方。

治療因惡寒導致的身體僵硬、弓腰反身、腹中絞痛如飛屍入腹、昏迷不醒或時而蘇醒、有時肌肉痙攣,以及由少陰經寒證造成的傷寒、口不能開或說話不利。

大黃(二兩),雄黃,青羊脂(各一兩),當歸乾薑,桂心,乾地黃,芍藥,甘草細辛(各四兩),吳茱萸(二兩)

白話文:

大黃(120 克),雄黃,青羊脂(各 60 克),當歸,乾薑,桂心,乾地黃,芍藥,甘草,細辛(各 240 克),吳茱萸(120 克)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六服。重者加藥,用水三斗,煮取九升,分十服。

白話文:

使用十一味的藥材煎煮,加入兩鬥水,煮沸後剩餘六升,分為六次服用。症狀較重者,需增加藥量,使用三鬥水,煮沸後剩餘九升,分為十次服用。

2. 排風湯

治諸毒風邪氣所中,口噤悶絕不識人,及身體疼煩、面目手足暴腫者方。

白話文:

治各種毒氣、風邪所侵襲,導致口不能言語、神志不清、身體疼痛和臉部、四肢浮腫。

犀角貝子升麻羚羊角(各一兩)

白話文:

犀牛角、鱉甲、升麻、羚羊角(各 30 克)

上四味治下篩為粗散,以水二升半納四方寸匕,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殺藥者,以意增之。若腫,和雞子敷上,日三度。老小可斟酌加減神良。亦可多合備用。

白話文:

這四味中藥材治療的下篩(痔瘡),要研磨得粗糙分散,用二升半的水加入四方寸大小的藥匙,煮沸後取出約一升水,去除藥渣,喝下五合(約100毫升)。如果病情嚴重,可以酌量增加用量。如果痔瘡腫脹,可以將藥液與雞蛋攪拌成膏狀敷在患處,每天三次。對於老人、小孩,可以根據情況調整用量,藥效很好。也可以多製作一些備用。

3. 烏頭湯

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腹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叫呼發作,有時使人陰縮、手足厥逆方。

烏頭(十五枚,《要略》用五枚),大棗(十枚),甘草(二兩),芍藥(四兩),桂心(六兩)老薑(一斤)

白話文:

烏頭(15 枚,如果按照《要略》中的說法,則用 5 枚),大棗(10 枚),甘草(2 兩),芍藥(4 兩),桂心(6 兩),老薑(1 斤)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五物,取三升,去滓;別取烏頭,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減五六合,納湯中煮兩小沸,去滓。服一合,日三間食,強者三合,以如醉狀為知,不知增之。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研成小塊,用七升水煮五味藥材,取三升藥液,去除藥渣。另外取烏頭,剝皮後切成四塊,加入兩升蜂蜜,用小火煎煮,直到蜂蜜減少五六合,倒入藥液中煮沸兩次,去除藥渣。每次服用一合藥液,每日三次飯後服用。體質強壯者可服用三合藥液,以有如醉酒的感覺為度,沒有醉酒的感覺可以適當增加藥量。

治賊風所中腹內攣急方: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治賊風所中腹內攣急方:

皮硝三錢,清酒一盞,煎沸,即服盡。

治療賊風所致腹內攣急的方劑:

硝石三錢重,清酒一盞,煎煮至沸,立即服下即可。

麻黃(四兩),甘草(一尺),石膏鬼箭羽(一名衛茅,各雞子大)

白話文:

麻黃(200 克),甘草(30 公分),石膏,鬼箭羽(又名衛茅,各雞蛋大小)

上四味㕮咀,以東流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白話文:

將四種中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兩升東流水煮沸,煎煮至剩下一升,一次服下。

論曰:夫歷節風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節蹉跌,變成癲病,不可不知。古今以來,無問貴賤,往往苦之,此是風之毒害者也。治之雖有湯藥而並不及松膏松節酒。若羈旅家,貧不可急辦者,宜服諸湯,猶勝不治,但於痛處灸三七壯佳。

白話文:

論證說:患有長期未治療的節氣性風濕病會導致骨節移位、腐蝕,進而引發癲癇,不可不知。從古至今,無論貧賤貴賤,都常常受其困擾。這是風毒造成的危害。治療方法雖然有湯藥,但不如松膏、松節酒有效。如果在旅途中,貧窮無法急救,宜服用湯藥,總比不治療好。但最好在疼痛部位灸三七壯。

4. 防風湯

治身體四肢節解如墮脫腫,按之皮陷、頭眩短氣,溫溫悶亂欲吐者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身四肢節解如墮脫腫,按之皮陷,頭眩短氣,溫溫悶亂欲吐者方。

治療身體四肢關節鬆弛無力,好像脫臼或腫脹,按壓皮膚會凹陷,頭暈氣促,身體溫熱悶亂欲吐的方劑。

防風白朮知母,桂心(各四兩),川芎,芍藥,杏仁甘草(各三兩),半夏生薑(各五兩)

白話文:

防風、白朮、知母、桂心(各 240 克) 川芎、芍藥、杏仁、甘草(各 180 克) 半夏、生薑(各 300 克)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古今錄驗》無半夏、杏仁、川芎。用附子二枚)

白話文:

將上述十味藥材搗碎,用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分成四次服用,白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古今錄驗》方中不含半夏、杏仁和川芎,並使用了兩枚附子)

5. 羌活湯

治中風身體疼痛、四肢緩弱不遂、及產後中風方。

白話文:

治中風身痛、四肢緩弱不遂,及產後中風方

中風身痛,四肢緩弱不遂

  • 處方:
  • 當歸、川芎、赤芍、白芍、甘草、黃芪、柴胡、葛根各3錢
  • 羌活、防風各2錢
  • 前胡、薄荷各1錢
  • 生薑、大棗各5片
  • **用法:**水煎服。

產後中風

  • 處方:
  • 當歸、川芎各2錢
  • 赤芍、白芍、桃仁、紅花各1錢
  • 香附、益母草各2錢
  • 生薑、大棗各5片
  • **用法:**水煎服。

羌活,桂心,芍藥,葛根麻黃乾地黃(各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五兩)

白話文:

羌活、桂心、芍藥、葛根、麻黃、乾地黃(各 60 克),甘草(40 克),生薑(100 克)

上八味㕮咀,以清酒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五合,日三服。

白話文:

使用八味中藥材煮成藥湯,加入清酒三升、水五升,煮沸取三升藥湯,溫熱服用五合,一天服用三次。

6. 防己湯

治風歷節四肢疼痛如槌鍛不可忍者方。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

治風歷節四肢疼痛如槌鍛不可忍者方。

治療因風寒濕邪侵入關節而引起的四肢疼痛劇烈,如遭槌打鍛鍊難以忍受的方劑。

防己茯苓白朮,桂心,生薑(各四兩),甘草(三兩),人參(二兩),烏頭(七枚)

白話文:

防己、茯苓、白朮、桂心、生薑(各 240 克) 甘草(180 克) 人參(120 克) 烏頭(7 粒)

上八味㕮咀,以苦酒一升、水一斗,煮取三升半,一服八合,日三夜一。當覺焦熱痹忽忽然,慎勿怪也。若不覺復合服,以覺乃止。凡用烏頭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翼方》不用苦酒。

白話文:

把上記八種藥材搗碎,用一升苦酒和一斗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半,每次服用八合(約 150 毫升),每天三次,晚上一次。服藥後可能會感到灼熱和痠麻,這屬正常現象,不必擔心。如果沒有感覺,可以繼續服藥,直到出現這些反應為止。凡是用烏頭,都要去除表皮,熬煮至變黑纔可用,否則有毒,應小心使用。《翼方》中不用苦酒。

治風濕體痛欲折、肉如錐刀所刺方:

白話文:

原文: 治風濕體痛欲折、肉如錐刀所刺方

治療風濕病,身體疼痛欲斷,肌肉像被錐刀刺一樣的方法

附子乾薑,芍藥,茯苓,人參,甘草,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

白話文:

附子、乾薑、芍藥、茯苓、人參、甘草、桂心(各 120 克),白朮(160 克)

上八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一方,去桂心用乾地黃二兩。)

白話文:

將八樣中藥材一起研成細末,加入八升水煮沸,煮至剩三升藥液,每天服用三次。(另一種方子,去除桂心,使用兩兩乾地黃代替。)

7. 大棗湯

治歷節疼痛方。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 羌活三兩,防風三兩,烏頭半兩,川芎二兩,秦艽三兩,續斷三兩,桃仁三兩,紅花二兩,當歸二兩,茯苓二兩,甘草一兩

治歷節疼痛方:

羌活三兩,防風三兩,烏頭半兩,川芎二兩,秦艽三兩,續斷三兩,桃仁三兩,紅花二兩,當歸二兩,茯苓二兩,甘草一兩

大棗(十五枚),附子(一枚),甘草(一尺),黃耆(四兩),生薑(二兩),麻黃(五兩)

白話文:

紅棗(15枚)、附子(1枚)、甘草(50公分)、黃耆(180公克)、生薑(90公克)、麻黃(225公克)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

白話文:

用上六味藥材研末,以七升水煮取三升的藥液,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