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3)
卷八 治諸風方 (3)
1. 大續命散
治八風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頭眩不能自舉,起止顛倒;或臥苦驚如墮地狀,盜汗、臨事不起,婦人帶下無子。風入五臟,甚者恐怖,見鬼來收攝;或與鬼神交通,悲愁哭泣,忽忽欲走方。
麻黃,烏頭,防風,桂心,甘草,蜀椒,杏仁,石膏,人參,芍藥,當歸,䕡茹(《翼方》作川芎),黃芩,茯苓,乾薑(各一兩)
上十五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再後加,以知為度。
白話文:
【大續命散】
用於治療八種風證和十二種痹證,包括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無知覺。手腳僵硬緊張且疼痛,無法自由伸縮;頭暈目眩,無法自主抬頭,行動失常,容易跌倒;或在躺臥時經常感到驚恐,好像從高處墜落,夜間盜汗、性功能障礙,女性白帶異常,不易懷孕。若是風邪深入五臟,嚴重者會產生恐懼感,以為有鬼魅來捕獲自己;或是出現幻覺,似乎能與鬼神交流,情緒悲傷,無緣由哭泣,有時會突然想要逃跑。
藥材包含:麻黃、烏頭、防風、肉桂、甘草、蜀椒、杏仁、石膏、人參、芍藥、當歸、藁本(《翼方》中記載為川芎)、黃芩、茯苓、乾薑(每種各一兩)。
以上十五種藥材研磨過篩成粉,以酒送服一小勺,每日兩次,逐漸增加劑量,直至身體有反應為準。
2. 續命煮散
治風無輕重,皆主之方。
麻黃,川芎,獨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兩),桂心,附子,茯苓,升麻,細辛,人參,防風(各二兩),石膏(五兩),白朮(四兩)
上十五味粗篩下,以五方寸匕納小絹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薑三兩,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絕,慎風冷。大良吾嘗中風,言語蹇澀,四肢痑曳,處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絕得愈。
白話文:
這份處方叫做[續命煮散],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程度的風邪病。
藥方中的成分包括:麻黃、川芎、獨活、防己、甘草、杏仁(各90克)、桂心、附子、茯苓、升麻、細辛、人參、防風(各60克)、石膏(150克)、白朮(120克)。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粗略研磨後,放入一個小絹袋中,然後在水中加入三兩生薑,總共四升的水量來煎煮,直至煮剩二升半的藥湯,分成三次服用。每天都要持續服用,並要注意避開寒風和冷氣。我曾經因為風邪導致說話不清,四肢無力,按照這個處方,每天服用四次,連服十天十夜,最終得以康復。
3. 排風湯
治男子婦人風虛濕冷,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其肝風發則面青,心悶亂,吐逆嘔沫,脅滿頭眩重,耳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踡而臥。其心風發則面赤,翕然而熱,悲傷嗔怒,張目呼喚。其脾風發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倒錯,與亡人相隨。
其肺風發則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其腎風發則面黑,手足不遂,腰痛難以俯仰,痹冷骨疼,諸有此候,令人心驚,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安心定志,聰耳明目。通臟腑、諸風疾悉主之。
白蘚皮,白朮,芍藥,桂心,川芎,當歸,杏仁,防風,甘草(各二兩),獨活,麻黃,茯苓(各三兩),生薑(四兩)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覆取微汗,可服三劑。
白話文:
這款「排風湯」用於治療男性和女性因風邪、虛弱、濕冷導致的疾病。當邪氣侵入內臟,會使人出現胡言亂語、精神錯亂的症狀。若肝臟受風影響,臉色會變得蒼白,感覺心悶且混亂,伴有噁心嘔吐、口吐泡沫,肋骨周圍及頭部會感到脹滿和暈眩,聽力下降,身體部分肌肉僵硬,只能蜷縮著躺下。
若是心臟受風影響,臉色會變紅,全身熱烘烘的,容易感到悲傷或憤怒,眼睛睜得很大,並會大聲呼叫。脾臟受風影響時,臉色會顯得蠟黃,身體無力,行走困難,失去對食物的味道感知,夢境與現實混淆,好像與逝去的人在一起。
肺部受風影響,臉色會變白,咳嗽時會吐出帶有膿血的痰,呼吸困難,感覺快要窒息。腎臟受風影響,臉色會變黑,手腳活動不便,腰痛到無法彎腰或挺直,全身冰冷且骨頭疼痛。這些症狀讓人感到恐懼,情緒起伏不定,常常感到困惑且記憶力減退。
服用這款藥方能安撫心神,穩定情緒,提升聽力和視力,疏通內臟,對各種風濕病有治療效果。
配方成分包括:白蘚皮、白朮、芍藥、桂心、川芎、當歸、杏仁、防風、甘草(各二兩)、獨活、麻黃、茯苓(各三兩)、生薑(四兩)。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切碎,加入十鬥水煮沸,然後小火慢燉至剩三升,每次服用一升,服用後應蓋被子讓自己微微出汗,可以連續服用三次。
4. 大八風湯
治毒風頑痹軃曳,手腳不遂,身體偏枯,或毒弱不任。或風入五臟,恍恍惚惚,多語善忘,有時恐怖。或肢節疼痛,頭眩煩悶。或腰脊強直不得俯仰,腹滿不食,咳嗽。或始遇病時猝倒悶絕,即不能語便失音,半身不隨不仁沉重,皆由體虛恃少不避風冷所致方。
當歸(一兩半),五味子,升麻(各一兩半),烏頭,黃芩,芍藥,遠志,獨活,防風,川芎,麻黃,秦艽,石斛,人參,茯苓(各一兩),杏仁(四十枚),黃耆,紫菀(各一兩),石膏(一兩),甘草,桂心,乾薑(各二兩),大豆(一升,《翼方》云二合)
上二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四升,強人分四服,羸人分六服。
白話文:
【大八風湯】
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因風毒引發的頑固性痹症,導致肢體拖垂、手腳活動不便,身體某側機能衰退,或是體力衰弱無法負荷正常活動。亦可用於風毒侵入五臟,導致精神恍惚、言語雜亂且易忘事,偶爾會感到莫名恐懼。或是關節疼痛、頭暈煩躁。或是腰背僵硬無法前後彎曲,腹部脹滿、食慾不振,伴有咳嗽。或是發病初期突然倒地失去意識,無法說話聲音消失,半身無法活動、無知覺且沉重,這些情況通常是由於體質虛弱,疏忽保暖防寒所導致。
所需藥材包括:當歸(1.5兩)、五味子、升麻(各1.5兩)、烏頭、黃芩、芍藥、遠志、獨活、防風、川芎、麻黃、秦艽、石斛、人參、茯苓(各1兩)、杏仁(40粒)、黃耆、紫菀(各1兩)、石膏(1兩)、甘草、桂心、乾薑(各2兩)、大豆(1升)。
以上共計二十三種藥材,先進行切碎處理,然後使用13升水與2升酒混合煮沸,煮至剩餘4升液體,體質強健者可分為四次服用,體質較弱者則應分成六次服用。
5. 八風散
治八風十二痹。猥退半身不遂,歷節疼痛,肌肉枯燥,皮膚瞤動,或筋緩急痛不在一處。猝起目眩,失心恍惚,妄言倒錯,身上㾦瘰,面上起疱或黃汗出,更相染漬,或燥或濕,顏色乍赤乍白,或青或黑,角弓反張,乍寒乍熱方。
麻黃,白朮(各一斤),羌活(三斤),黃芩(一斤五兩),大黃(半斤),栝蔞根,甘草,欒荊,天雄,白芷,防風,芍藥,天冬,石膏(各十兩),山萸,食茱萸,躑躅(各五升),茵芋(十四兩),附子(三十枚),細辛,乾薑,桂心(各五兩),雄黃,硃砂,丹參(各六兩)
上二十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初每日一服,三十日後,日再,五十日知,百日瘥,一年平復,長服不已佳。先食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八風散」,主要用於治療八風與十二種痹症。適用於突然半身不遂、關節疼痛、肌肉乾枯、皮膚抽動、筋肉緩急不定且痛感遊走的情況。亦適用於突然視力模糊、精神混亂、言語錯亂、身體出現結節、面部起疹或有黃汗,這些症狀可能互相影響,有的部位乾燥,有的部位濕潤,臉色時而紅、時而白、或青或黑,甚至出現角弓反張的姿態,忽冷忽熱的情況。
配方包括麻黃、白朮各一斤,羌活三斤,黃芩一斤五兩,大黃半斤,栝蔞根、甘草、欒荊、天雄、白芷、防風、芍藥、天冬、石膏各十兩,山萸、食茱萸、躑躅各五升,茵芋十四兩,附子三十枚,細辛、乾薑、桂心各五兩,雄黃、硃砂、丹參各六兩。
以上二十五種藥材研磨過篩後,取方寸大小的量,以酒送服。開始時每日服用一次,三十天後增加至每日兩次,五十天後會開始感到改善,一百天後症狀會好轉,一年後可完全康復。長期服用效果更佳。應在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