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治諸風方 (2)

1. 諸風第二

(方二十九首,灸法三十六首)

白話文:

藥方:二十九首 灸法:三十六首

2. 小續命湯

治猝中風欲死,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強不能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

諸風服之皆驗,不虛方令人。

白話文:

對於各種中風急症,服用此方皆有效果,絕非欺騙人命的方子。

麻黃,防己(崔氏《外臺》不用),人參,黃芩,桂心,白芍藥,甘草,川芎,杏仁(各一兩),防風(一兩半),附子(一枚),生薑(五兩)

白話文:

麻黃、人參、黃芩、桂心、白芍藥、甘草、川芎、杏仁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附子一枚 生薑五兩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三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劑必佳。取汗隨人風輕重虛實也。有人腳弱,服此方至六七劑得瘥。有風疹家,天陰節變,輒合服之,可以防喑。〔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遠志。如骨節煩疼,本有熱者,去附子倍芍藥。

白話文:

將上面的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十二升水煮沸。先煮麻黃三滾,除去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沸後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效果會非常好。如果服用後沒有痊癒,可以再服用三到四劑,一定會有效果。服藥後出汗的情況因人而異,取決於風邪輕重和身體虛實。有的人腳部無力,服用此方六到七劑後便痊癒。有風疹體質的人,在天氣轉陰時節變化的時候,可以服用此方來預防口不能言。 如果患者神情恍惚,可以加入茯神和遠志。如果患者骨節疼痛,本身有熱證,則去掉附子,加倍芍藥。

(《小品》《千金翼》同。深師《古今錄驗》有白朮,不用杏仁。《救急》無川芎、杏仁,只十味。延年無防風。)〕

白話文:

(《小品》《千金翼》中的版本相同。孫思邈的《古今錄驗》中加入了白朮,但沒有杏仁。《救急方》中沒有川芎和杏仁,只有十味藥。而《延年方》中沒有防風。)

治中風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側,四肢緩急,遺矢便利。此與大續命湯同,偏宜產後失血並老小人。

白話文:

治療中風後行動不便、感覺受損(不知痛處)、偏癱無法轉身、四肢活動受限、大小便失禁。

這種情況與大續命湯的方子類似,但更適用於產後失血或年老體虛的人。

麻黃,桂心,甘草(各二兩),生薑(五兩),人參,川芎,白朮(前方用杏仁),附子,防己,芍藥,黃芩(各一兩),防風(一兩半)

白話文:

麻黃、肉桂心、甘草(各 90 克),生薑(225 克),人參、川芎、白朮(如果前方用杏仁,則不加白朮)、附子、防己、芍藥、黃芩(各 45 克),防風(68 克)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錄驗》無桂心,名續命湯,胡洽《千金翼》同。)

又方,治風歷年歲或歌、或哭、或大笑,言語無所不及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二種藥材粉碎,加入一斗二升的水,煮沸後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古今錄驗》中沒有桂心,稱為「續命湯」,胡洽的《千金翼》記載的也相同。)

又方,治療風歷多年,患者或高歌、或痛哭、或大笑,言語無所不至的藥方。

麻黃(三兩),人參,桂心,白朮(各二兩),芍藥,甘草,防己,黃芩,川芎,當歸(各一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覆取汗。

白話文:

麻黃(120克),人參,桂心,白朮(各80克),芍藥,甘草,防己,黃芩,川芎,當歸(各40克)

將十味藥材搗碎煎煮,加水一斗二升,煮至三升,分三天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服用後蓋上被子發汗。

3. 大續命湯

治肝癘風猝然喑啞。依古法用大小續命二湯通治五臟偏枯賊風方。

白話文:

治療肝經風熱導致的突發性失聲。根據古法,使用大小續命湯治療五臟偏枯賊風的方劑。

麻黃(八兩),石膏(四兩),桂心,乾薑,川芎(各二兩),當歸,黃芩(各一兩),杏仁(七十枚),荊瀝(一升)

白話文:

麻黃(320克),石膏(160克),桂心,乾薑,川芎(各80克),當歸,黃芩(各40克),杏仁(70枚),荊瀝(400毫升)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兩沸,掠去沫,下諸藥煮取四升,去滓。又下荊瀝煮數沸,分四服,能言。未瘥後服小續命湯。舊無荊瀝,今增之,效如神。(《千金翼》有甘草。)

又方,治大風經臟,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癢不自知方。

白話文:

用九味藥材搗碎,加入一斗水,先將麻黃煮兩沸,去除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取四升藥湯,過濾後去除藥渣。再加入荊瀝煮沸幾次,分成四次服用,服後能說話。病情未癒者,再服用小續命湯。過去的配方中沒有荊瀝,現在加入後效用極佳。(《千金翼》方中還有甘草。)

又是另一方,治療嚴重中風導致內臟受損,忽然間不能說話,四肢癱軟下垂,皮膚肌肉疼痛癢卻不自覺。

獨活,麻黃(各三兩),川芎,防風,當歸,葛根,生薑,桂心,茯苓,附子,細辛,甘草(各一兩)

白話文:

川芎、防風、當歸、葛根、生薑、肉桂心、茯苓、附子、細辛、甘草(各一兩) 獨活、麻黃(各三兩)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老小半之。若初得病便自大汗者減麻黃,不汗者依方。上氣者,加吳茱萸二兩、厚朴一兩。乾嘔者,倍加附子一兩。啘者,加橘皮二兩。若胸中吸吸少氣者,加大棗十二枚。心下驚悸者,加茯苓一兩。若熱者,可除生薑加葛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洗淨後,加入約六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下兩公升。將藥汁分為五份,讓大人服用一全份,小孩服用半份。

若病人在剛發病時就大量出汗,則減少麻黃的用量。若不出汗,則按照藥方服用。

若有上氣的症狀,則加入八公克吳茱萸和四公克厚朴。

若有乾嘔的症狀,則將附子的用量加倍至八公克。

若有嘔吐的症狀,則加入八公克橘皮。

若胸中有吸吸聲且呼吸短促,則加入十二顆大棗。

若心悸不安,則加入四公克茯苓。

若發熱,則可去除生薑並加入葛根。

初得風未須加減,但且作三劑,停四五日,以後更候。視病虛實平論之行湯。行針依穴灸之。

又方,治與前大續命湯同,宜產婦及老小等方。

白話文:

一開始得到風疾,不必加減,只先做三劑,停四、五天後,再依情況判斷。依病症虛實來決定是否行湯法。治法配合針灸。

另外一方,治療方法與前面所提的「大續命湯」相同,適合產婦及老小體弱者。

麻黃,川芎(各三兩),乾薑,石膏,人參,當歸,桂心,甘草(各一兩),杏仁(四十枚)

白話文:

麻黃、川芎(各 180 克),生薑、石膏、人參、當歸、桂枝心、甘草(各 60 克),杏仁(40 粒)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外臺》名續命湯,範汪同云,是張仲景方本欠兩味。)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咀嚼成碎末,加入一斗水煮沸,煮到剩下三升藥水,分三次服用。(《外臺祕要》中稱為續命湯,範汪也認同此說,這個藥方是張仲景的原方,少了兩味藥材。)

4. 西州續命湯

治中風痱(一作入臟),身體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識人,拘急背痛不得轉側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中風痱(一作入臟),身體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識人,拘急背痛不得轉側方。

治療中風,身體不能自控,言語不清,神志不清,記憶力減退,拘急背痛,無法翻身。

麻黃(六兩),石膏(四兩),桂心(二兩),甘草,川芎,乾薑,黃芩,當歸(各一兩),杏仁(三十枚)

白話文:

麻黃 180 克 石膏 120 克 桂心 60 克 甘草 30 克 川芎 30 克 乾薑 30 克 黃芩 30 克 當歸 30 克 杏仁 30 枚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黃,再沸掠去上沫,後下諸藥,煮取四升。初服一升猶能自覺者,勿熟眠;可臥厚覆,小汗出已漸減衣,勿復大覆,可熟眠矣。前服不汗者,後復一升。汗後稍稍,五合一服,安穩乃服,勿頓服也。汗出則愈,勿復服。飲食如常無禁忌,勿見風。

白話文:

將上九味藥材咀嚼碎,用一斗二升水煮麻黃,再次沸騰後撈去浮沫,然後放入其他藥材,煎煮取四升藥湯。

初次服用一升藥湯,如果還能感覺到藥效,不要熟睡;可以蓋上厚被,微微出汗後逐漸減少衣物,不要再次蓋得太厚,可以熟睡了。如果前面服用後沒有出汗,再服用一升。

出汗後稍微休息,然後每五合服用一劑,安穩後再服,不要一下子全部喝完。出汗後即表示康復,不要再服用藥湯。

飲食與平常一樣,沒有禁忌,但不要接觸風寒。

並治上氣咳逆。若面目大腫,但得臥,服之大善。凡服此湯不下者,人口噓其背,湯則下過矣,病人先患冷汗者,不可服此湯。若虛羸人,但當稍與五合為佳。有輒行此湯與產婦及羸人,喜有死者,皆為頓服三升,傷多且湯濁不清故也。但得清澄而稍稍服,微取汗者,皆無害也。

(胡洽方《古今錄驗》名大續命湯)

白話文:

可以用來治療上氣逆咳。如果臉部腫脹得很厲害,只能躺著的話,服用這個湯會有很好的效果。所有服用這個湯後沒有下來的人,建議讓他們嘶吼,湯藥才會有效。如果病人一開始有冷汗的情況,就不適合服用這個湯。如果病人非常虛弱,可以少量與五藥合用為佳。若給產婦和虛弱的人使用這個湯,會面臨危險,因為他們的情況會迅速變壞,尤其是一次服用三升的量,容易造成傷害,且湯藥混濁不清。因此,只須清澄的湯,稍微服用,輕微出汗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