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七 風毒腳氣方 (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風毒腳氣方 (9)

1. 茱萸散

治冷風腳跛偏枯,半身不隨,晝夜呻吟,醫所不治方。

白話文:

古文: 冷風腳跛偏枯,半身不隨,晝夜呻吟,醫所不治方。

因寒風侵襲導致的腳步跛行、半身不遂,並且晝夜呻吟不止,此種情況醫生束手無策,無方可治。

吳茱萸乾薑白蘞,牡荊(千金翼作牡桂),附子天雄狗脊乾漆,薯蕷,秦艽防風(各半兩)

白話文:

吳茱萸、乾薑、白芷、牡荊(千金翼方寫作牡桂)、附子、南星、狗脊、乾漆、山藥、秦艽、防風(各二錢)

上十一味治下篩,先食服方寸匕,日三。藥入肌膚中淫淫然,三日知,一月瘥。

2. 酒醴第四

(例一首,方十七首)

白話文:

例一首

原文: 腎氣丸方。治腎氣不固,腰膝痠軟,遺精滑泄,小便不禁,夢遺。 乾地黃,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巴戟天,牛膝,仙茅,東白朮,蒼附子,杜仲,菟絲子,山藥,肉蓯蓉,熟地,蓯蓉,川斷, μο,炙甘草。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溫水送下。

腎氣丸方劑。治療腎氣虛弱,腰膝酸軟無力,遺精滑洩,小便失禁,夢中遺精。 用材:乾地黃、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巴戟天、牛膝、仙茅、東白朮、蒼附子、杜仲、菟絲子、山藥、肉蓯蓉、熟地、蓯蓉、川斷、 μο (不明藥材)、炙甘草。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7 丸,用溫水送服。

方十七首

17 首方劑。

例曰:凡合酒皆薄切藥,以絹袋盛藥納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滓服酒,盡後其滓搗,酒服方寸匕,日三。大法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白話文:

原文:

例曰:凡合酒皆薄切藥,以絹袋盛藥納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滓服酒,盡後其滓搗,酒服方寸匕,日三。大法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凡是配製藥酒都應將藥材切成薄片,用絹袋盛裝藥材後放入酒中,密封袋口,在春天和夏天放置四、五天,在秋天和冬天放置七、八天,直至藥味充分浸出為止。取出藥渣,服飲浸泡的藥酒。藥酒飲盡後,將藥渣搗碎,再加入藥酒少量服用,每日服用三次,每次約一小勺。一般來說,在冬季適合服用藥酒,到了立春時節應停止服用。

3. 石斛酒

治風虛氣滿,腳痛痹攣,弱不能行方。

白話文:

治風虛氣滿,腳痛痹攣,弱不能行方

【組成】 防風三兩,前胡二兩,白芥子八兩,防己一兩五錢,白朮四兩,柴胡一兩五錢,羌活一兩五錢

【製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服之。

【主治】風虛氣滿,腳痛痹攣,弱不能行。

【功效】祛風散寒,行氣止痛。

【用法】口服,一日兩次。

石斛丹參五加皮(各五兩),側子秦艽杜仲,山萸,牛膝(各四兩),桂心,乾薑羌活,川椒,橘皮黃耆白前川芎茵芋當歸(各三兩),苡仁(一升),防風(二兩)鍾乳(八兩,搗碎別絹袋盛,系大藥袋內)

白話文:

  • 石斛、丹參、五加皮:各 250 克
  • 何首烏、秦艽、杜仲、山茱萸、牛膝:各 200 克
  • 桂心、乾薑、羌活、川椒、橘皮、黃耆、白前、川芎、茵芋、當歸:各 150 克
  • 薏仁:500 克
  • 防風:100 克
  • 鐘乳石:400 克(搗碎,用絲綢包裹起來,放入大藥袋中)

上二十一味㕮咀,以酒四斗漬三日,初服三合,日再,稍稍加以知為度。

白話文:

二十一味藥材搗碎成末,以四斗酒浸泡三天。開始服用三分一杯,每天增加用量,漸次增加,覺得身體發熱為度。

4. 烏麻酒方

烏麻五升微熬搗碎,以酒一斗漬一宿,隨所能飲之,盡更作甚良。

白話文:

烏麻五升,用小火慢熬,搗碎後,用一斗酒浸泡一晚。可以隨意飲用,喝完後再製作,效果很好。

5. 鍾乳酒

治風虛勞損,腳疼冷痹羸瘦攣弱不能行方。

白話文:

治風虛勞損,腳疼冷痹羸瘦攣弱不能行方

方劑:

  • 黃耆 二兩
  • 熟地 一兩
  • 當歸 一兩
  • 白芍 一兩
  • 白朮 一兩
  • 茯苓 一兩
  • 黨參 一兩
  • 山藥 一兩
  • 炙甘草 半兩
  • 川芎 二錢
  • 防風 二錢
  • 獨活 二錢
  • 白芷 二錢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

補益氣血,祛風散寒,適用於風虛勞損,導致腳部疼痛、寒冷、麻木、消瘦、抽搐、虛弱,無法行走的患者。

鍾乳(八兩),丹參(六兩),石斛杜仲天冬(各五兩),牛膝,防風黃耆川芎當歸(各四兩),附子,桂心,秦艽乾薑(各三兩),山萸肉,苡仁(各一升)

白話文:

鍾乳石(500克),丹參(375克),石斛、杜仲、天冬(各312.5克),牛膝、防風、黃耆、川芎、當歸(各250克),附子、桂心、秦艽、乾薑(各187.5克),山茱萸肉、苡仁(各2升)

上十六味㕮咀,以清酒三斗漬之三日,初服三合,日再,後稍加之,以知為度。

白話文:

用十六種中藥材研磨成粉末,以三鬥清酒浸漬三日。初期服用三合(約三湯匙),每日再增加,後視個人情況逐漸增加,以身體反應為衡量標準。

6. 枸杞菖蒲酒

治緩急風,四肢不隨,行步不正,口急及四體不得屈伸方。

菖蒲(五十斤),枸杞根(一百斤)

上二味細銼,以水四石,煮取一石六斗,去滓,釀二斛米酒,熟稍稍飲之。

白話文:

方劑名稱: 治緩急風,四肢不隨,行步不正,口急及四體不得屈伸方

組成:

  • 菖蒲(五十一斤)
  • 枸杞根(一百斤)

製法:

以上兩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四石水,煮沸後取一石六鬥藥液,濾去藥渣,加入二斛米酒釀造。

用法:

將釀好的米酒煮熟,少量分次飲用。

7. 虎骨酒

治骨髓疼痛,風經五臟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骨髓痛 風經五臟方

治療骨髓疼痛,與風經相關,影響五臟的方劑

虎骨一具,炭火炙令黃色,槌刮取淨搗研,得數升清酒六升漬五宿,隨性多少稍飲之。《易》云:虎嘯風生,龍吟云起。此亦有情與無情相感,治風之效,故亦無疑。

白話文:

一整具虎骨,用炭火烤到變成黃色,用槌子敲刮乾淨後搗碎研磨,得到數升虎骨粉。加入六升清酒浸泡五天,根據自己的情況適量服用。 《易經》中說:「老虎咆哮,風就會生出;龍吟叫聲,雲就會聚起。」這也說明瞭有情與無情之間可以相互感應。虎骨酒有治療風疾的功效,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8. 蓼酒

治胃脘冷不能飲食,耳目不聰明,四肢有氣,冬臥腳冷,服此酒十日後,目既精明,體又充壯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治胃脘冷不能飲食,耳目不聰明,四肢有氣,冬臥腳冷,服此酒十日後,目既精明,體又充壯方。

治胃寒疼痛而不能飲食,耳目不靈光,四肢痠痛,冬天睡覺腳冰冷,服用此酒十天後,視力清楚,身體也會強健的方子。

八月三日,取蓼曝燥,把之如五升大,六十把水六石,煮取一石,去滓,以釀酒如常法。隨多少飲之,已用訖效甚速。

白話文:

八月三日,採摘蓼草曬乾,碾成約五升大小的顆粒。用六十把蓼顆粒與六石水一起煮,煮到只剩下一石的量。過濾掉渣滓,按照通常的方法釀酒。可以根據需要飲用,喝完後見效非常快。

9. 小黃耆酒

治風虛痰癖,四肢偏枯,兩腳弱,手不能上頭。或小腹縮痛,脅下攣急,心下有伏水,脅下有積飲,夜喜夢,悲愁不樂,恍惚善忘,此由風虛五臟受邪所致。或久坐腰痛,耳聾猝起,眼眩頭重。或舉體流腫疼痹,飲食惡冷,澀澀惡寒,胸中痰滿,心下寒疝,藥皆主之。及婦人產後余疾,風虛積冷不除者方。

白話文:

治療由風虛痰凝引起的四肢偏癱、雙腿無力、手部無法舉過頭頂的疾病。或伴有小腹部疼痛痙攣,肋骨以下肌肉痙攣、胸口積水、肋骨以下積液、夜間做惡夢、情緒低落悲傷、精神恍惚健忘等症狀,這些症狀是由風虛導致五臟受邪所致。或久坐引起的腰痛、耳聾發作、頭暈頭重。或全身水腫疼痛麻木、飲食生冷、身體發澀怕冷、胸中有痰、心下寒疝等症狀,都適合使用本藥方治療。適用於產後女性因風虛積冷所致的疾病無法根除的情況。

黃耆附子,川椒,防風,牛膝,細辛,桂心,獨活白朮川芎甘草(各三兩),秦艽烏頭(《集驗》用山藥三兩),大黃葛根乾薑,山萸肉(各二兩),當歸(二兩半)

白話文:

黃耆、附子、川椒、防風、牛膝、細辛、桂心、獨活、白朮、川芎、甘草(各 150 克) 秦艽、烏頭(《集驗》使用山藥 150 克)、大黃、葛根、乾薑、山茱萸(各 100 克) 當歸(125 克)

上十八味㕮咀,少壯人無所熬煉,虛老人微熬之,以絹袋盛,清酒二斗漬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可先食服一合,不知可至四五合,日三服。此藥攻痹甚佳,亦不令人吐悶。小熱宜冷飲食,大虛加蓯蓉二兩,下利加女萎三兩,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英各二兩,心下多水者加茯苓人參各二兩、薯蕷三兩。酒盡,可更以酒二斗重漬滓。

白話文:

將上述 18 味藥材研磨碎。年輕人無需久熬,年長虛弱者稍稍熬煮一下。將藥材裝入絹袋中,倒入 2 鬥清酒浸泡。春夏季浸泡 5 天,秋冬季節浸泡 7 天。一開始服用 1 湯匙,可以逐漸增加至 4-5 湯匙,每日服用 3 次。此藥方對於治療痹症有顯著效果,且不會引起噁心。體質偏熱者適合搭配涼性飲食。體虛者可添加 2 兩淫羊藿。若有腹瀉症狀,可添加 3 兩女萎。健忘者可添加 2 兩石斛、菖蒲和紫石英。心臟有水腫症狀者可添加 2 兩茯苓和人參、3 兩山藥。酒液用完後,可再用 2 斗酒重新浸泡藥渣。

服之不爾可曝滓搗。下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之,服一劑得力,令人耐寒冷補虛,治諸風冷神良。

白話文:

服用此藥時不能在烈日下曝曬,搗成藥末。佐以酒服,每次方寸匕,不知功效如何,逐漸增加用量,服用一劑即可發揮效力,使人耐寒補虛,治療各種風寒,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