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要訣》~ 正文 (11)
正文 (11)
1. 五運鬱極乃發歌
火土金鬱待時發,水隨火後木無恆。水發雹雪土飄驟,木發毀折金清明,火發曛昧有多少,微者病已甚無刑。木達火發金鬱泄,土奪水折治之平。
【注】五郁之發,各有其時。火鬱待三氣火時而發,土鬱待四氣土時而發,金鬱待五氣金時而發,此各待旺時而發也。水鬱不待終氣水時,而每發於二氣三氣二火時者,以水陰性險,見陽初退,即進乘之,故不待水旺而發也。木鬱之發,無一定之時者,以木生風,善行數變,其氣無常,故木發無恆時也。
五發之時既已審矣,然五發徵兆,五氣微甚,天時民病,不可不知也。水發之徵,微者為寒,甚為雹雪;雹雪,寒甚也。土發之徵,微者為濕,甚為飄驟;飄驟,暴風雨也。木發之徵,微者為風,甚為毀折;毀折,摧拔也。金髮之徵,微者為燥,甚為清明;清明,冷肅也。火發之徵,微者為熱,甚為曛昧;曛昧,昏翳也。
多少者,謂有太過、不及也。不及者病微,太過者病甚。微者病已,謂本經自病也。甚者兼刑,謂兼我刑、刑我者同病也。如木氣甚,我刑者土,刑我者金,土畏我乘來齊其化,金畏我勝來同其化,故三經兼見病也。餘氣法此。木達謂木鬱達之;達者,條達舒暢之義也。凡木鬱之病,風為清斂也,宜以辛散之、疏之,以甘調之、緩之,以苦湧之、平之,但使木氣條達舒暢,皆治木鬱之法也。火發謂火鬱發之;發者,發揚解散之義也。
凡火鬱之病為寒束也。宜以辛溫發之,以辛甘揚之,以辛涼解之,以辛苦散之,但使火氣發揚解散,皆治火鬱之法也。金泄謂金鬱泄之;泄者,宣泄疏降之義也。凡金鬱之病,燥為火困也,宜以辛宣之、疏之、潤之,以苦泄之、降之、清之,但使燥氣宣通疏暢,皆治金鬱之法也。水折謂水鬱折之;折者,逐導滲通之義也。
凡水鬱之病,水為濕瘀也,宜以辛苦逐之、導之,以辛淡滲之、通之,但使水氣流通不蓄,皆治水鬱之法也。土奪謂土鬱奪之;奪者,汗、吐、下利之義也。凡土鬱之病,濕為風阻也,在外者汗之,在內者攻之,在上者吐之,在下者利之,但使土氣不致壅阻,皆治土鬱之法也。
白話文:
火、土、金的鬱悶狀態會等待特定的季節才爆發,而水則跟隨著火之後,木則沒有固定的爆發時間。水氣鬱悶爆發時,輕微的是寒冷,嚴重時會形成冰雹或大雪;土氣鬱悶爆發時,輕微的是濕度增加,嚴重時會出現暴風雨;木氣鬱悶爆發時,輕微的是風,嚴重時會造成樹木折斷;金氣鬱悶爆發時,輕微的是乾燥,嚴重時會天氣清朗且冷;火氣鬱悶爆發時,輕微的是熱,嚴重時則會天色昏暗。
這些爆發的輕重程度,與天氣變化及人體疾病有關,我們不能忽視。例如,水氣鬱悶爆發的徵兆,輕微時會感到寒冷,嚴重時則會形成冰雹或大雪;土氣鬱悶爆發的徵兆,輕微時會感到濕潤,嚴重時會出現暴風雨;木氣鬱悶爆發的徵兆,輕微時會有風,嚴重時會導致樹木折斷;金氣鬱悶爆發的徵兆,輕微時會有乾燥,嚴重時會天氣清朗且冷;火氣鬱悶爆發的徵兆,輕微時會感到熱,嚴重時則會天色昏暗。
當鬱悶爆發的程度過輕或過重,所引起的疾病也會相應地輕微或嚴重。病情輕微表示是本經絡自己生病,病情嚴重則可能影響到相關的經絡。例如,木氣鬱悶爆發過重時,可能影響到被它剋制的土氣,以及剋制它的金氣,導致三個經絡同時生病。其他經絡的疾病也遵循這個原則。
對於木氣鬱悶,可用辛散、疏導、甘調、緩和、苦湧、平衡等方法,讓木氣得以疏通,這是治療木氣鬱悶的方法。對於火氣鬱悶,可用辛溫、辛甘、辛涼、辛苦等方法,讓火氣得以釋放,這是治療火氣鬱悶的方法。對於金氣鬱悶,可用辛宣、疏導、潤澤、苦泄、下降、清涼等方法,讓金氣得以宣通,這是治療金氣鬱悶的方法。對於水氣鬱悶,可用辛苦、導引、辛淡、滲透等方法,讓水氣得以流通,這是治療水氣鬱悶的方法。對於土氣鬱悶,可用出汗、嘔吐、瀉下等方法,讓土氣得以疏散,這是治療土氣鬱悶的方法。
2. 天時地化五病二火歌
運氣天時地化同,邪正通人五臟中,五臟受邪生五病,五病能該萬病形。熱合君火暑合相,蓋以支同十二經,雖分二火原同理,不無微甚重輕情。
【注】木、火、土、金、水五運之化,不能外乎六氣風、熱、暑、濕、燥、寒。六氣之化亦不能出乎五行,故運雖有五,氣雖有六,而天之氣令地之運化皆同也。邪化正化之氣,皆通乎人之五臟之中。正化養人,邢化病人。五臟受邪,則生五臟之病。五病能該萬病情形,謂主客一定之病,主客錯雜之病,及勝復郁病,皆莫能逃乎五病之變。
猶夫天地化生萬物,皆莫能逃乎五行之屬也。五行惟火有二,在地為火,在天為熱、為暑。以熱合少陰為君火,暑合少陽為相火。蓋以地有陰陽十二支,同乎人之陰陽十二經,火雖有二,理則一也。故其德、政、令、化、災、病皆同。然不無熱微病輕、暑甚病重之情狀也。
白話文:
運氣、天時、地理與化育是相互影響的,不管是正常的環境變化或是異常的,都會影響到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五臟受到異常的影響就會產生對應的五種疾病,而這五種疾病可以涵蓋所有疾病的基本型態。
熱和夏天的高溫,分別對應著人體內的君火(心)和相火(三焦)。地面上的十二個方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人體的十二條經絡是相呼應的。雖然火有君火和相火兩種,但他們的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在程度上會有所不同,有的情況下表現得較輕微,有的則較嚴重。
【註解】五行(木、火、土、金、水)的運行和轉化,都脫離不了六氣(風、熱、暑、濕、燥、寒)的影響。同樣的,六氣的變化也無法離開五行的範疇。因此,雖然五行有五,六氣有六,但是天地之間的氣候和地上的物質運行化育都是相互影響的。
無論是正常的環境影響還是異常的,都會影響到人體的五臟。正常的環境影響會滋養人體,異常的則會使人患病。當五臟受到異常的影響,就會產生相應的五臟疾病。這五種疾病可以涵蓋所有疾病的狀態,包括主要的、次要的、複雜的以及反覆的疾病,都不會逃離五種基本疾病的變異。
就像天地間萬物的生長,都不能逃離五行的範疇一樣。五行中只有「火」這一元素有兩種,一種是在地面上的火,另一種是在天空中的熱和暑。熱和少陰(心)結合成為君火,暑和少陽(三焦)結合成為相火。因為地面上有十二個方位,與人體的十二條經絡相呼應,所以火雖有兩種,但原理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特性、功能、影響、轉化、災害、疾病都是相同的。然而,確實存在熱度輕微、疾病較輕,或是暑氣嚴重、疾病較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