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指南》~ 卷下 (2)
卷下 (2)
1. 濕溫中焦篇
(溫疫同法。暑溫伏暑附)
濕熱上焦未清。因中陽素虛。或誤用攻下。以致神識如蒙。舌滑脈緩者。裡虛內陷也。人參瀉心湯主之(按濕證亦舌滑脈濡緩不可以此定為虛象。必須細加審辨。實系因虛邪陷者方可用此方。若辨認未真。萬勿輕用。)
人參瀉心湯
人參(一錢),乾薑(一錢),黃連(八分),黃芩(一錢),枳實(五分),生白芍(一錢),
白話文:
溫疫與暑溫、伏暑皆同法。濕熱上焦未清,因體內陽氣不足,或誤用攻下藥物,導致神志不清,舌苔光滑、脈象緩弱,這都是氣虛內陷的表現。可以用人參瀉心湯治療。不過,濕證也可能導致舌苔光滑、脈象緩弱,不能因此就判定為虛象。需仔細辨證,只有確診為虛邪內陷的情況才能使用此方,切勿輕率使用。
人參瀉心湯的組成:人參一錢、乾薑一錢、黃連八分、黃芩一錢、枳實五分、生白芍一錢。
水煎服。
溫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飢不食機竅不靈者。三香湯主之。
三香湯
栝蔞皮(二錢),桔梗(二錢),黑山梔(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鬱金(一錢五分),香豆豉(一錢五分),降香末(一錢八分),
水煎服。
吸受穢濕。三焦分布。熱蒸頭脹身痛嘔逆。舌苔白渴不多飲。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者。表裡經絡臟腑。俱為濕熱所困也。先服牛黃丸。繼服茯苓皮湯。
白話文:
將藥材水煎後服用。
溫熱之邪從口鼻入侵,由募原穴直走中道。如果患者不飢不食,機竅不靈,可以用三香湯來治療。
三香湯的藥方:栝蔞皮二錢,桔梗二錢,黑山梔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鬱金一錢五分,香豆豉一錢五分,降香末一錢八分。
將藥材水煎後服用。
如果患者吸受穢濕,三焦分布,出現熱蒸頭脹、身痛嘔逆、舌苔白渴不多飲、小便不通、神識昏迷等症狀,說明表裡經絡臟腑俱為濕熱所困。先服用牛黃丸,再服用茯苓皮湯。
牛黃丸(見前)
苓皮湯
茯苓皮(三錢),生苡仁(三錢),豬苓(二錢),大腹皮(二錢),白通草(二錢),淡竹葉(一錢五分)
水煎服。
陽明濕溫。氣壅為噦者。濕熱阻遏胃氣也。新制橘茹湯主之。
新制橘茹湯
橘皮(三錢),竹茹(三錢),柿蒂(七個),薑汁(三茶匙沖)
白話文:
苓皮湯
(前文已說明牛黃丸的內容)
藥方:
- 茯苓皮(三錢)
- 生苡仁(三錢)
- 豬苓(二錢)
- 大腹皮(二錢)
- 白通草(二錢)
- 淡竹葉(一錢五分)
水煎服。
適用症狀:
陽明濕溫,氣壅為噦者。濕熱阻遏胃氣也。新制橘茹湯主之。
新制橘茹湯:
- 橘皮(三錢)
- 竹茹(三錢)
- 柿蒂(七個)
- 薑汁(三茶匙沖)
水煎溫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三焦濕鬱。脘連腹脹。大便不爽者。升降失司。表裡俱病也。一加正氣散主之。濕鬱三焦。舌白脘悶身痛便溏。脈象模糊者。經絡著濕也。二加正氣散主之。穢濕著里。舌黃脘悶。氣機不宣者。濕將化熱也。三加正氣散主之。穢濕著里。舌白滑。脈右緩者。濕阻氣分也。四加正氣散主之。
穢濕著里。脘悶便泄者。脾胃俱傷也。五加正氣散主之。(末二條證屬寒濕。因同用正氣散。故列於此。)
白話文:
水煎溫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三焦濕鬱,脘腹連續脹滿,大便不順暢,這是升降失調,表裡俱病。一加正氣散主治。濕鬱三焦,舌苔白膩,脘悶身痛,大便稀溏,脈象模糊,這是經絡受濕。二加正氣散主治。穢濕停留在裡,舌苔黃膩,脘悶,氣機不暢,這是濕將化熱。三加正氣散主治。穢濕停留在裡,舌苔白滑,脈象右邊緩弱,這是濕阻氣分。四加正氣散主治。
穢濕停留在裡,脘悶,大便泄瀉,這是脾胃俱傷。五加正氣散主治。(末二條症狀屬於寒濕,因同用正氣散,故列於此。)
一加正氣散
藿香梗(二錢),厚朴(二錢),杏仁(二錢),茯苓皮(一錢),廣皮(二錢),神麯(一錢五分),麥芽(一錢五分),茵陳(二錢),大腹皮(一錢),
二加正氣散
藿香梗(三錢),廣皮(二錢),厚朴(二錢),茯苓皮(三錢),木防己(三錢),大豆黃卷(二錢),川通草(一錢五分),苡仁(三錢),
白話文:
一加正氣散:使用藿香梗、厚朴、杏仁、茯苓皮、廣皮、神麯、麥芽和茵陳各適量。將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熬製半小時左右即可飲用。
二加正氣散:使用藿香梗、廣皮、厚朴、茯苓皮、木防己、大豆黃卷、川通草和苡仁各適量。將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熬製半小時左右即可飲用。
三加正氣散
藿香(三錢連梗葉),茯苓(三錢),厚朴(二錢),廣皮(一錢五分),杏仁(三錢),滑石(五錢),
四加正氣散
藿香梗(三錢),厚朴(二錢),茯苓(三錢),廣皮(一錢五分),草果(一錢),山楂(五錢炒),神麯(二錢)
五加正氣散
藿香梗(二錢),廣皮(一錢五分),茯苓(三錢),厚朴(二錢),大腹皮(一錢五分),穀芽(一錢),蒼朮(二錢)
白話文:
三加正氣散用藿香、茯苓、厚朴、廣皮、杏仁和滑石;四加正氣散用藿香梗、厚朴、茯苓、廣皮、草果、山楂和神麴;五加正氣散用藿香梗、廣皮、茯苓、厚朴、大腹皮、穀芽和蒼朮。
以上俱水五杯煎二杯分二次服(今人以藿香正氣一方。統治四時感冒而時令病情各有不同。未免互有妨礙。如此變通方絲絲入扣。為學者開無限法門。宜細玩之。)
脈緩身痛。舌苔淡黃而滑。渴不多飲。或竟不渴。汗出熱解。繼而復熱者。內外合邪。脾胃經絡。兼困於濕也。黃芩滑石湯主之。
黃芩滑石湯
黃芩(一錢五分),滑石(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白蔻仁(一錢),通草(五分),豬苓(一錢五分),
水煎服。
陽明濕溫。嘔而不渴者。濕多熱少也。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嘔甚而痞者。熱邪內陷與停飲相搏也。一加半夏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以上藥材用水五杯煎煮至兩杯,分兩次服用。(現代人常用藿香正氣丸治療感冒,但四時感冒症狀各不相同,若一味套用恐有妨礙。因此,這種變通方法環環相扣,為後學者開啟了無限的治病方法,值得細細玩味。)
脈象緩慢,身體疼痛,舌苔淡黃且光滑,口渴但不想喝水,甚至不渴,出汗後發熱消退,但隨即又發熱,這是內外合邪,脾胃經絡受困於濕邪的表現。黃芩滑石湯可用於治療這種情況。
黃芩滑石湯的組成:
黃芩(一錢五分),滑石(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白蔻仁(一錢),通草(五分),豬苓(一錢五分),用水煎服。
陽明濕溫證,嘔吐但口不渴,屬於濕邪過重,熱邪不足。小半夏加茯苓湯可以用於治療這種情況。若嘔吐嚴重且胸腹痞滿,則熱邪內陷與停飲相搏,需要加半夏瀉心湯治療。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三錢),茯苓(三錢),生薑(二錢),
水煎服。
一加半夏瀉心湯
半夏(三錢),黃連(一錢),黃芩(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五分),生薑(一錢五分),
水煎服。虛者加人參大棗。
濕溫大便閉中脘微拒按而不硬。舌苔黃厚。脈象沉數者。無形濕熱。與有形渣滓相搏也。酒軍丸緩化之。(此證若用大劑攻下。必下利稀水。變為壞證。)
酒軍丸
酒煮大黃(四兩),為末水泛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錢。漸加至三錢。白開水送下。病重者每料加元明粉(一兩),
白話文:
半夏加茯苓湯由半夏三錢、茯苓三錢、生薑二錢組成,水煎服。一加半夏瀉心湯則由半夏三錢、黃連一錢、黃芩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五分、生薑一錢五分組成,水煎服。虛者可加人參和紅棗。濕溫症患者若出現大便閉塞、中脘微拒按而不硬、舌苔黃厚、脈象沉數等症狀,屬於無形濕熱與有形渣滓相搏,可服用酒軍丸緩解。酒軍丸以酒煮大黃四兩製成,水泛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至二錢,逐漸加至三錢,白開水送服。病重者每料可加元明粉一兩。
脈洪滑面赤身熱頭暈。不惡寒。但惡熱。舌上黃滑苔。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閉者。暑溫轉入陽明。水結在胸也。加味小陷胸湯主之。
加味小陷胸湯
黃連(一錢),栝蔞(一錢五分),枳實(一錢),半夏(二錢),
急流水煎服。
陽明暑溫。脈滑數。不食不飢不便。濁痰凝聚。心下痞者。濕熱互結。阻滯中焦氣分也。二加半夏瀉心湯主之。
二加半夏瀉心湯
半夏(三錢),黃連(七分),黃芩(一錢),枳實(七分),杏仁(一錢),
白話文:
脈搏洪大滑利,皮膚赤熱,頭暈目眩,不畏寒,但怕熱,舌苔黃膩滑潤,口渴想喝涼水,喝了也不解渴,喝水就嘔吐,按壓胸部下方疼痛,小便量少,大便不通,這是暑熱病邪深入陽明經,水分停滯在胸部所致。可以加味小陷胸湯治療。
加味小陷胸湯:黃連一錢,栝蔞一錢五分,枳實一錢,半夏二錢,急流水煎服。
陽明經暑熱病,脈搏滑數,不思飲食,不感到飢餓,大小便不暢,濁痰停積,心窩處痞塞,這是濕熱相互糾纏,阻滯中焦氣分所致。可用二加半夏瀉心湯治療。
二加半夏瀉心湯:半夏三錢,黃連七分,黃芩一錢,枳實七分,杏仁一錢。
水煎服。虛者加人參(七分),大棗(一個),
陽明暑溫。口燥咽乾。渴欲飲水。面目俱赤。舌燥黃。脈沉實者。濕氣已化。結熱獨存也。小承氣湯主之。
小承氣湯
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者。邪在氣分也。三石湯主之。邪氣久留。舌絳苔少者。熱搏血分也。加味清宮湯主之。神識不清者。熱閉內竅也。先服紫雪丹。再服清宮湯。(照原方不加減。)
白話文:
用水煎煮後服用。體虛的人可以加入人參(七分),大棗(一個)。
陽明暑溫的症狀是口乾舌燥,口渴想喝水,臉和眼睛都紅,舌頭乾燥發黃,脈象沉而有力。這是濕氣已經化解,只剩下熱邪的情況。使用小承氣湯來治療。
暑溫蔓延到三焦,舌頭滑潤微黃,表示邪氣在氣分。使用三石湯來治療。邪氣久留,舌頭紅而舌苔很少,表示熱邪搏於血分。使用加味清宮湯來治療。神志不清,表示熱邪閉塞內竅。先服用紫雪丹,再服用清宮湯。(按照原方服用,不要增減藥量。)
三石湯
飛滑石(一錢五分),生石膏(二錢五分),寒水石(一錢五分),杏仁(一錢五分),竹茹(一錢炒),銀花(一錢五分,花露更妙),金汁(半酒杯沖),白通草(一錢),
水煎服。
加味清宮湯
即於清宮湯內加知母(三錢),銀花(二錢),竹瀝(五茶匙沖),
暑溫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悶。潮熱嘔惡。煩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濕熱交混。氣分閉結也。杏仁滑石湯主之。
白話文:
三石湯包含飛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銀花、金汁、白通草,水煎服用。加味清宮湯則是在清宮湯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銀花、竹瀝。此方适用于暑温伏暑导致三焦受损,舌苔灰白,胸闷,潮热呕恶,口渴,小便不利,出汗,尿少等症状,是因湿热交混,气分闭结而导致的。
杏仁滑石湯
杏仁(二錢),滑石(二錢),黃芩(一錢五分),橘紅(一錢),黃連(六分),鬱金(一錢五分),通草(八分),厚朴(一錢五分),半夏(二錢)
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方藥物配方: 杏仁 30 克 滑石 30 克 黃芩 24 克 橘紅 24 克 黃連 18 克 鬱金 24 克 通草 16 克 厚朴 24 克 半夏 30 克 將以上材料用水煮沸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