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傑

《溫病指南》~ 卷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7)

1. 濕溫下焦篇

(溫疫同法。暑溫伏暑附)

濕溫久羈。三焦瀰漫。神昏竅阻。少腹硬滿。大便不下者。濕鬱下焦氣分也。宣清導濁湯主之。

宣清導濁湯

豬苓(二錢五分),茯苓(二錢五分),寒水石(三錢),晚蠶砂(二錢),皂莢子(一錢五分,去皮),

水煎服。

濕凝氣阻。三焦俱閉。二便不通者。腎中真陽為濕所困也。半硫丸主之。

半硫丸

石硫黃,製半夏

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蒸餅為丸。梧子大。每服一二錢。白滾水送下。

濕溫病身熱久不解。口渴舌乾。忽然發痙。或手足搐搦者。津枯邪滯。厥陰風火上升也。羚羊角湯主之。(如兼大便不通。脈沉有力。舌黃起刺者。本方去牡蠣。送酒軍丸徐攻之。)

羚羊角湯

羚羊角(一錢五分),女貞子(三錢),鉤藤(一錢五分),鮮生地(三錢),石決明(三錢生用),鱉甲(三錢醋炒),生牡蠣(二錢),菊花(一錢五分),桑葉(一錢五分)

水煎服。

濕溫伏暑脅痛。或咳或不咳。或但熱不寒。或寒熱往來如瘧者。濕邪積為支飲。懸於脅下也。不可誤認柴胡證。香附旋覆花湯主之。

香附旋覆花湯

生香附(一錢五分),旋覆花(一錢五分絹包),蘇子霜(一錢五分),廣皮(一錢),半夏(二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苡仁(二錢五分),杏仁(二錢)

水煎溫服,腹滿者加厚朴。痛甚者加降香末。暑邪深入少陰消渴者。心火獨亢腎液受虧也。深入厥陰麻痹者。熱邪傷陰。筋失所養也。俱連梅湯主之。心熱煩燥神迷甚者。先服紫雪丹。再服連梅湯

連梅湯

烏梅(一錢五分去核),黃連(一錢),麥冬(一錢五分連心),生地(一錢五分),阿膠(一錢)

水煎服。脈虛大而芤者加人參。

暑邪深入厥陰。舌灰消渴。心下板實。嘔惡吐蛔。寒熱。瀉血水。甚至聲音不出。上下格拒者。土敗木乘。正虛邪熾危候也。椒梅湯主之。

椒梅湯(此方寒熱並用。以輔正驅邪為法。乃從仲景烏梅丸方化出。)

黃連(一錢),黃芩(一錢),乾薑(一錢),生白芍(一錢五分),川椒(一錢五分,炒黑),烏梅(一錢五分去核),人參(一錢),枳實(八分),半夏(一錢)

水煎服。

暑邪誤治胃口傷殘。延及中下。氣塞填胸。燥亂口渴者。邪氣內結。清濁交混。危候也。來復丹主之。

來復丹

太陰玄精石(一兩),舶上硫黃(一兩),橘紅(二錢),硝石(一兩同硫黃為末微火炒結砂子大),青皮(二錢去白),五靈脂(二錢澄去沙炒令煙盡)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送下。

暑邪久熱。寢不安。食不甘。神識不清者。陰液元氣兩傷也。三才湯主之。

三才湯

人參(二錢),天冬(一錢五分),乾地黃(三錢五分),

白話文:

【濕溫下焦篇】

如果濕溫病纏綿不去,導致三焦濕氣瀰漫,出現神智昏迷、孔竅堵塞、小腹硬滿、大便不通的情況,這是由於濕氣鬱結在下焦的氣分。這時可以使用「宣清導濁湯」來治療。

「宣清導濁湯」的成分有:豬苓(二錢五分)、茯苓(二錢五分)、寒水石(三錢)、晚蠶砂(二錢)、皁莢子(一錢五分,去皮)。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當濕氣凝聚,氣流受阻,三焦都被封閉,大小便都不通暢時,這是因為腎中的真陽被濕氣困擾。這時應使用「半硫丸」。

「半硫丸」的成分有:石硫黃、製半夏。將兩種藥材等量磨成細末,用蒸餅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至二錢,用開水送服。

對於濕溫病患者,如果身體長期發熱未解,口渴舌乾,突然發生抽搐,或手足抽動,這是因為津液枯竭,邪氣滯留,厥陰風火上升。這時可以使用「羚羊角湯」來治療。(若同時伴有大便不通,脈象沉且有力,舌苔黃色且起刺的情況,可將本方中的牡蠣去掉,並配合「酒軍丸」緩慢攻治。)

「羚羊角湯」的成分有:羚羊角(一錢五分)、女貞子(三錢)、鉤藤(一錢五分)、鮮生地(三錢)、石決明(三錢,生用)、鱉甲(三錢,醋炒)、生牡蠣(二錢)、菊花(一錢五分)、桑葉(一錢五分)。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濕溫或伏暑引起的脅痛,或咳嗽或不咳嗽,或只有熱沒有寒,或寒熱交替像瘧疾的患者,這是因為濕邪積聚形成支飲,懸掛在脅下。這時候不能誤認為是柴胡證狀,應使用「香附旋覆花湯」來治療。

「香附旋覆花湯」的成分有:生香附(一錢五分)、旋覆花(一錢五分,用織物包住)、蘇子霜(一錢五分)、廣皮(一錢)、半夏(二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苡仁(二錢五分)、杏仁(二錢)。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溫服。如果腹部飽滿,可加入厚朴;如果疼痛嚴重,可加入降香末。

對於暑邪深入少陰導致的消渴,這是因為心火過旺,腎液受損。對於暑邪深入厥陰導致的麻痺,這是因為熱邪傷害了陰液,導致筋絡失去養分。這兩種情況都可以使用「連梅湯」來治療。如果心臟熱度高,煩躁,神智混亂嚴重,可以先服用「紫雪丹」,再服用「連梅湯」。

「連梅湯」的成分有:烏梅(一錢五分,去核)、黃連(一錢)、麥冬(一錢五分,連心)、生地(一錢五分)、阿膠(一錢)。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脈搏虛弱大而空,可以加入人參。

對於暑邪深入厥陰,舌頭呈灰色,消渴,心下板實,噁心嘔吐,甚至吐出蛔蟲,寒熱交錯,瀉血水,甚至聲音嘶啞,上下氣道受阻的情況,這是因為脾胃功能衰弱,肝氣旺盛,正氣虛弱,邪氣熾烈的危急狀況。這時候可以使用「椒梅湯」來治療。

「椒梅湯」的成分有:黃連(一錢)、黃芩(一錢)、乾薑(一錢)、生白芍(一錢五分)、川椒(一錢五分,炒黑)、烏梅(一錢五分,去核)、人參(一錢)、枳實(八分)、半夏(一錢)。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暑邪誤治,導致胃口受損,影響中下焦,氣塞胸口,口渴燥亂的患者,這是因為邪氣在體內結聚,清濁交雜,屬於危急病情。這時候可以使用「來復丹」來治療。

「來復丹」的成分有:太陰玄精石(一兩)、舶上硫黃(一兩)、橘紅(二錢)、硝石(一兩,和硫黃一起磨成粉末,微火炒至結成砂子大小)、青皮(二錢,去白)、五靈脂(二錢,澄清去沙,炒至無煙)。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醋和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二十粒,用米湯送服。

對於暑邪長期發熱的患者,睡眠不安,食慾不佳,神智不清,這是因為陰液和元氣雙重受損。這時候可以使用「三才湯」來治療。

「三才湯」的成分有:人參(二錢)、天冬(一錢五分)、乾地黃(三錢五分)。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溫服。如果陰虛嚴重,可以加入麥冬和五味子;如果陽虛嚴重,可以加入茯苓和炙甘草。

對於暑溫病患者,如果體內有蓄血,或者熱邪進入血室,其治療方法和溫熱病相同,詳細內容請參閱上卷「風溫下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