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指南》~ 卷下 (1)
卷下 (1)
1. 卷下
2. 濕溫上焦篇
(溫疫同法。暑溫伏暑附)
濕溫初起。頭痛惡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黃。舌白不渴。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脈弦細而濡者。邪在上焦氣分也。三仁湯主之。(按濕溫病。發表則神昏。攻下則洞泄。滋陰則濕愈重。只能以辛開淡滲徐徐療治。勿求急功。以濕邪柔膩。勢雖緩而難速愈也。)
三仁湯
杏仁(二錢五分),飛滑石(三錢),白通草(一錢),白蔻仁(一錢),竹葉(一錢),厚朴(一錢),生苡仁(三錢),半夏(二錢五分),甘瀾水煎服。苔黃有熱者蔻仁易蔻皮。邪在經絡一身牽痛者加防己(一錢五分桂枝水炒),秦艽(二錢酒炒),
濕溫惡寒足冷。服溫散藥。其寒更甚者。陽為濕鬱不能外達下行也。通陽利竅湯主之。
通陽利竅湯
蘆根(五錢),白通草(五錢)
水煎。乘熱服之。即津津得汗而解。濕溫神昏譫語。舌苔黃膩者。濕熱盤踞氣分內蒙包絡也。杏仁,芥子湯主之。
杏仁芥子湯
杏仁(三錢),白芥子(一錢五分),木通(一錢五分姜水炒),黃連(八分鹽水炒),連翹(二錢),梔子(一錢五分),滑石(三錢),蘆根(一錢五分),竹葉(一錢),茯苓(三錢)半夏(二錢)
水煎服。
濕溫神昏譫語舌赤無苔者。邪傳心包。化燥傷陰內竅將閉也。金蒲湯主之(最忌陰寒柔膩之品。)
金蒲湯
犀角(一錢五分),鬱金(一錢五分),連翹(三錢),銀花(三錢),鮮石斛(三錢),鮮菖蒲(三錢),鮮生地(二錢),鮮竹葉(一錢五分),蘆根汁(三錢沖),竹瀝(二錢沖),生薑汁(一滴沖),
水煎服。
濕溫誤表以致神昏四肢厥逆者。邪陷心包。循經入絡也。加減清宮湯煎送至寶丹。或紫雪丹。
加減清宮湯
犀角(一錢),連翹心(三錢),元參心(二錢),竹葉心(二錢),銀花(二錢),赤小豆皮(三錢)
至寶丹(見前)紫雪丹
濕證初起。神志模糊。不能言語。舌苔白膩者。寒濕相搏。內蒙清竅也。杏仁桔梗湯主之。(此條以舌苔白膩。斷為寒濕。可與前三條參觀。故附於此。)
杏仁桔梗湯
杏仁(三錢),桔梗(二錢),細辛(三分),白芥子(一錢),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通草(一錢)
水煎服。
溫疫盛行之時。陡然得病。憎寒壯熱。頭痛身痛。若不可支。午後益甚。舌苔白膩如積粉。板貼不松。脈象極數。或沉伏者。疫毒由人傳染。自口鼻入踞募原也。達原飲主之。(體弱者。先以銀翹散透解如不效。再用達原飲。)
達原飲
厚朴(一錢),草果(五分),知母(一錢),白芍(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五分),檳榔(二錢)
水二杯煎八分。午後服。(如服後煩燥者。欲作戰汗也。得汗則解。)
白話文:
濕溫上焦篇
濕溫初期症狀為頭痛、惡寒、全身沉重疼痛、面色淡黃、舌苔白、不渴、胸悶、不飢,午後發熱,脈象弦細而濡弱,這是邪氣在上焦氣分。可用三仁湯治療。(濕溫病的治療,發汗則會神志不清,攻下則會腹瀉不止,滋陰則濕邪更重,只能用辛溫解表、淡滲利濕的方法緩慢治療,不可急於求成,因為濕邪性質柔膩,即使病情緩慢,也難以快速痊癒。)
三仁湯:杏仁(2.5錢)、滑石(3錢)、通草(1錢)、白蔻仁(1錢)、竹葉(1錢)、厚朴(1錢)、薏苡仁(3錢)、半夏(2.5錢),甘草水煎服。若舌苔黃厚有熱,則白蔻仁可用白蔻皮代替;若邪氣侵犯經絡,全身疼痛,則加防己(1.5錢,桂枝水炒)、秦艽(2錢,酒炒)。
濕溫伴有惡寒、足冷,服用溫散藥物後寒症更甚,這是陽氣被濕邪鬱阻,不能外達和向下運行,可用通陽利竅湯治療。
通陽利竅湯:蘆根(5錢)、通草(5錢),水煎,趁熱服用,即可微微出汗而痊癒。
濕溫伴有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舌苔黃膩,這是濕熱盤踞在氣分,蒙蔽了心包,可用杏仁芥子湯治療。
杏仁芥子湯:杏仁(3錢)、白芥子(1.5錢)、木通(1.5錢,薑水炒)、黃連(0.8錢,鹽水炒)、連翹(2錢)、梔子(1.5錢)、滑石(3錢)、蘆根(1.5錢)、竹葉(1錢)、茯苓(3錢)、半夏(2錢),水煎服。
濕溫伴有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舌紅無苔,這是邪氣傳入心包,化燥傷陰,內竅將閉,可用金蒲湯治療。(最忌使用陰寒滋膩的藥物。)
金蒲湯:犀角(1.5錢)、鬱金(1.5錢)、連翹(3錢)、金銀花(3錢)、鮮石斛(3錢)、鮮菖蒲(3錢)、鮮生地(2錢)、鮮竹葉(1.5錢)、蘆根汁(3錢,沖服)、竹瀝(2錢,沖服)、生薑汁(1滴,沖服),水煎服。
濕溫誤用發汗藥物導致神志不清、四肢厥逆,這是邪氣陷於心包,循經絡而行,可用加減清宮湯送服至寶丹或紫雪丹。
加減清宮湯:犀角(1錢)、連翹心(3錢)、元參心(2錢)、竹葉心(2錢)、金銀花(2錢)、赤小豆皮(3錢),水煎服。
至寶丹、紫雪丹(前面已記載)。
濕證初期,神志模糊,不能言語,舌苔白膩,這是寒濕相搏,蒙蔽了清竅,可用杏仁桔梗湯治療。(此條因舌苔白膩判斷為寒濕,可與前面三條對照參考,故列於此。)
杏仁桔梗湯:杏仁(3錢)、桔梗(2錢)、細辛(0.3錢)、白芥子(1錢)、茯苓(3錢)、澤瀉(1.5錢)、通草(1錢),水煎服。
瘟疫流行時,突然發病,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病情危重,午後加重,舌苔白膩如積粉,厚膩不松,脈象極數或沉伏,這是疫毒由人傳染,從口鼻進入,侵犯募原穴,可用達原飲治療。(體弱者,先用銀翹散疏散解表,若無效再用達原飲。)
達原飲:厚朴(1錢)、草果(0.5錢)、知母(1錢)、白芍(1錢)、黃芩(1錢)、甘草(0.5錢)、檳榔(2錢),水煎,午後服用。(服後煩躁者,是將要發汗,出汗則病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