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傑

《溫病指南》~ 卷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0)

1. 風溫下焦篇

小定風珠

雞子黃(一枚生用),真阿膠(二錢),生龜板(六錢),童便(一杯),淡菜(三錢)

水五杯。先煎龜板淡菜。取二杯去滓。兌入阿膠。火上化盡。入雞子黃攪勻。再衝童便頓服。

下焦溫病。神倦瘛瘲。舌絳苔少。脈氣虛弱。時時欲脫者。熱邪久羈吸爍真陰也。大定風珠主之。(此證多因誤表誤攻而成)

大定風珠

生白芍(六錢),阿膠(三錢),生龜板(四錢),乾地黃(六錢),麻仁(二錢),五味子(二錢),生牡蠣(四錢),麥冬(六錢連心),炙甘草(四錢),雞子黃(二枚生),鱉甲(四錢生)

水八杯。煎三杯去滓。再入雞子黃攪勻。分三次服。喘者加人參。自汗者加龍骨人參小麥。悸者加茯神人參小麥。

凡壯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風珠復脈。邪少虛多者。不得用黃連阿膠湯。陰虛欲痙者。不得用青蒿鱉甲湯。

下焦溫病。痙厥神昏。舌短煩燥。如寸脈大。口氣重。目赤顴紅。壯熱者。手少陰邪熱未清也。先與牛黃丸紫雪丹之屬。開竅搜邪。再與復脈存陰。三甲潛陽。臨證細參。勿致倒亂。

牛黃丸,紫雪丹見前)復脈湯見前)

三甲復脈湯(見前)

溫邪久羈。肌膚甲錯。或因下后里通。邪欲潰。或因服存陰藥。液增欲汗。正氣已虛。不能即出。陰陽互爭而戰者。欲作戰汗也。復脈湯熱飲之。虛甚者加人參助汗外出。若其人肌肉尚盛。未至甲錯。當聽其汗自出。不可騷動。

時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不燥者。陰虧而有瘀血也。犀角地黃湯主之。

犀角地黃湯

夜熱晝涼。少腹堅滿。小便自利。大便閉。脈沉實者。邪盛而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主之。

桃仁承氣湯

大黃(二錢五分),芒硝(一錢),桃仁(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芍藥(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

水煎服。

溫病服清解藥後。脈反濡小。下利稀水。或便膿血者。熱撤裡虛也。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

赤石脂(三錢,二錢整煎一錢研細末調),炮姜(一錢五分),白粳米(三錢),水三杯煎一杯半去滓入石脂末溫服。虛者加人參。

溫病七八日後。身熱舌絳苔少。下利日數十行。完穀不化。脈虛數者。里邪已盡。脾陽下陷也。桃花粥主之。

桃花粥

人參(三錢),炙甘草(三錢),赤石脂(六錢研細末),白粳米(二合)

水十杯先煎參草。取六杯去滓再入粳米煮取三杯。以一杯兌石脂末二錢頓服之。利止。停後服。如不止。再服第二杯。每次兌石脂末二錢。或因先過用寒涼。脈不數身不熱者。加乾薑(三錢)。婦女溫病。經水適來。脈數身熱。入夜熱甚。

或譫語者。熱入血室也。法當辛涼退熱。兼清血分。清熱養榮湯主之。

清熱養榮湯

白話文:

風溫下焦篇

小定風珠

雞蛋黃一個(生用)、阿膠二錢、生龜板六錢、童尿一杯、淡菜三錢。

用五杯水,先煎龜板和淡菜,取二杯藥汁過濾,加入阿膠,加熱溶化,再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最後衝入童尿,一次服下。

適用於下焦溫病,患者神倦、抽搐、舌紅苔少、脈象虛弱,時感將要昏厥。這是因為熱邪長期停留在體內,耗傷了真陰所致。大定風珠可治療此症。(此症多因錯誤治療表證或攻邪過度而造成)

大定風珠

生白芍六錢、阿膠三錢、生龜板四錢、生地黃六錢、麻仁二錢、五味子二錢、生牡蠣四錢、麥冬六錢(連心)、炙甘草四錢、雞蛋黃兩個(生)、鱉甲四錢(生)。

用八杯水煎成三杯,過濾,再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分三次服用。呼吸困難者加人參;自汗者加龍骨、人參、小麥;心悸者加茯神、人參、小麥。

凡是壯熱未退者,不能使用定風珠和復脈湯;邪氣少而虛弱多者,不能使用黃連阿膠湯;陰虛欲痙者,不能使用青蒿鱉甲湯。

適用於下焦溫病,伴有痙攣、厥逆、神志昏迷、舌短乾燥煩躁、脈象洪大如寸口、口氣重、眼紅面赤、壯熱等症狀,這是手少陰經邪熱未清所致。應先用牛黃丸、紫雪丹等藥物開竅透邪,再用復脈湯滋陰,以及三甲復脈湯潛陽。臨床應用需細緻辨證,不可混亂。

(牛黃丸、紫雪丹、復脈湯、三甲復脈湯 前面已有記載)

溫邪久羈,皮膚甲錯(皮膚出現裂紋),或因下瀉後裡證傳導,邪氣將要外泄,或因服用滋陰藥物,體液增多而欲出汗,正氣已虛,汗液不能排出,陰陽互相爭奪而搏鬥,將要發汗。此時服用復脈湯溫服;虛甚者加人參以助汗外出。如果患者肌肉尚豐滿,未出現甲錯,應讓其汗液自然排出,不可干擾。

時常想漱口卻不想吞咽,大便黑而不太乾燥,這是陰虛而有瘀血所致,犀角地黃湯主治。

犀角地黃湯

夜間發熱白天涼,少腹堅滿,小便自利,大便不通,脈象沉實,這是邪氣盛而蓄血所致,桃仁承氣湯主治。

桃仁承氣湯

大黃二錢五分、芒硝一錢、桃仁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芍藥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

水煎服。

溫病服用清熱解毒藥物後,脈象反而細弱,下利稀水,或便血帶膿,這是熱邪已退而正氣虛弱所致,桃花湯主治。

桃花湯

赤石脂三錢(先煎二錢,取一錢研成細末調服)、炮姜一錢五分、白粳米三錢,用三杯水煎成一杯半,過濾後加入赤石脂末溫服。虛弱者加人參。

溫病七八天后,身熱、舌紅苔少、下利數十次,飲食不消化,脈象虛弱而數,這是里邪已盡,脾陽下陷所致,桃花粥主治。

桃花粥

人參三錢、炙甘草三錢、赤石脂六錢(研成細末)、白粳米二合。

用十杯水先煎人參和甘草,取六杯藥汁過濾,再加入粳米煮成三杯,取一杯兌入赤石脂末二錢頓服。如果腹瀉停止,就停藥;如果腹瀉不止,再服用第二杯,每次加入赤石脂末二錢。如果先前過度服用寒涼藥物,脈象不數,身體不發熱,加乾薑三錢。婦女溫病,月經恰好來潮,脈象數、身熱,入夜熱更甚,或出現神志不清,這是熱邪入侵血室所致,應當用辛涼藥物退熱,兼顧清血分,清熱養榮湯主治。

清熱養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