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傑

《溫病指南》~ 卷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9)

1. 風溫下焦篇

(溫熱冬溫溫毒溫疫同治)

溫病久羈陽明。或已下。或未下。身熱面赤。口乾舌燥。甚則齒黑唇裂者。熱邪漸傷少陰腎水也。脈沉實者。仍可下之。若脈虛大。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者。邪熱少虛熱多也。加減復脈湯主之。溫病誤表。以致心中震震。舌強神昏者。心氣被傷津液被劫也。宜復脈湯。(舌上津回則生)

溫病六七日後耳聾者。陰火內熾。病在少陰也。宜復脈湯。(若誤認少陽證。服柴胡湯。則必死。)

勞倦內傷。復感溫病六七日外不解者。宜復脈湯。若身不熱而倦甚者加人參。

溫病已發汗而汗不出。已下而熱不退。六七日以外。脈尚躁盛者。邪正交爭也。重與復脈湯。

溫病誤用升散。脈結代。甚則兩至者。法當急救其里。所謂留人治病也。重與復脈湯。溫病汗下後。口燥咽乾。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者。少陰液虧也。與復脈湯。

加減復脈湯(照經方加減也)

炙甘草(三錢),乾地黃(三錢),生白芍(三錢),麥冬(二錢五分連心),阿膠(一錢五分),麻仁(一錢五分)

水煎服。病甚者。甘草加至五錢。地黃白芍加至四錢。麥冬加至三錢五分。

溫病誤表。以致舌強神昏。汗自出。中無所主者。心氣津液受傷過甚也。救逆湯主之。

救逆湯

即於加減復脈湯內去麻仁加生龍骨(二錢),生牡蠣(四錢),脈虛大欲散者加人參(一錢),下後大便溏甚。日三四行。脈仍數者真陽素虛而裡熱未清也。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後。如大便不溏。可與一甲復脈湯。

下焦溫病。凡大便溏者。即與一甲復脈湯(繫於復陰方中。寓固陰之意)

一甲煎

生牡蠣(一兩碾細),

水煎溫脈。

一甲復脈湯

即於加減復脈湯內去麻仁加牡蠣(五錢),

熱邪深入下焦。脈沉數。舌乾齒黑。手指蠕動者。真水受虧。不能涵木也。急防痙厥。二甲復脈湯主之。

二甲復脈湯

即於加減復脈湯內加生牡蠣(二錢五分),生鱉甲(四錢),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大動甚則心中痛者。腎虛不能濟木。肝風鴟張。心君失偶也。三甲復脈湯主之。

三甲復脈湯

即於二甲復脈湯內加生龜板(五錢)

少陰溫病。心煩不得臥者。真陰欲竭。壯火復熾也。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錢),黃芩(一錢),阿膠(三錢),白芍(一錢),雞子黃(二枚)

水八杯。先煎芩連芍三味。取三杯去滓。兌膠化盡。再入雞子黃攪勻。分三次服。

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者。邪熱深伏陰分。熱自陰來也。青蒿鱉甲湯主之。

青蒿鱉甲湯

青蒿(二錢),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知母(二錢),丹皮(三錢),

水煎服。

既厥且噦。(俗名呃忒)脈細而勁者。溫邪久踞下焦。消爍肝液。擾及衝脈也。小定風珠主之。

白話文:

風溫下焦篇

溫病久治不癒,停留在陽明經,可能已瀉下或未瀉下,症狀為發熱、面紅、口乾舌燥,嚴重者牙齒發黑、嘴唇裂開,這是熱邪逐漸損傷少陰腎水所致。脈象沉實的,仍可使用瀉下法;若脈象虛大,手足心熱,尤其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則邪熱少而虛熱多,宜用加減復脈湯治療。溫病誤治表證,導致心中悸動不安、舌頭僵硬、神志昏迷,是心氣受損、津液被奪所致,宜用復脈湯。(舌上津液恢復則病情好轉)

溫病發病六七天後出現耳聾,是陰火內盛,病在少陰經,宜用復脈湯。(若誤診為少陽證,服用柴胡湯,則必死無疑。)

勞累體虛,再次感染溫病,六七天後症狀未解,宜用復脈湯。若身體不發熱但倦怠嚴重,可加人參。

溫病已發汗但汗不出,已瀉下但熱退不下去,六七天后脈象仍躁盛,是邪正交爭,需加倍服用復脈湯。

溫病誤用升散之法,脈象結代,嚴重者脈象異常,應急救其裏證,所謂留人治病,加倍服用復脈湯。溫病汗瀉後,口乾咽燥,神倦想睡,舌頭紅、苔厚,是少陰津液虧損,宜用復脈湯。

加減復脈湯(根據經方加減)

炙甘草(三錢),乾地黃(三錢),生白芍(三錢),麥冬(二錢五分,連心),阿膠(一錢五分),麻仁(一錢五分)

水煎服。病情嚴重者,甘草加至五錢,地黃白芍加至四錢,麥冬加至三錢五分。

溫病誤治表證,導致舌頭僵硬、神志昏迷、自行出汗,但症狀沒有好轉,是心氣津液受損嚴重,宜用救逆湯治療。

救逆湯

即在加減復脈湯中去掉麻仁,加入生龍骨(二錢),生牡蠣(四錢),脈象虛大欲散者加人參(一錢),瀉下後大便溏瀉嚴重,一日三四次,脈象仍數,是真陽本虛而裏熱未清,宜用一甲煎治療。服用一兩日後,如大便不溏瀉,可用一甲復脈湯。

下焦溫病,凡大便溏瀉者,即用一甲復脈湯(此方源於復陰方,有固護陰氣之意)

一甲煎

生牡蠣(一兩,碾碎)

水煎溫服,調理脈象。

一甲復脈湯

即在加減復脈湯中去掉麻仁,加入牡蠣(五錢)

熱邪深入下焦,脈象沉而數,舌乾齒黑,手指蠕動,是真水虧損,不能滋養肝木,需緊急預防痙攣抽搐,宜用二甲復脈湯治療。

二甲復脈湯

即在加減復脈湯中加入生牡蠣(二錢五分),生鱉甲(四錢)

下焦溫病,熱邪深重,厥逆嚴重,脈象細促,心中悸動不安,嚴重者胸痛,是腎虛不能滋養肝木,肝風內動,心臟功能失調,宜用三甲復脈湯治療。

三甲復脈湯

即在二甲復脈湯中加入生龜板(五錢)

少陰溫病,心煩不能臥床,是真陰將竭,虛火旺盛,宜用黃連阿膠湯治療。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錢),黃芩(一錢),阿膠(三錢),白芍(一錢),雞蛋黃(兩個)

水八杯,先煎黃芩、黃連、白芍三味藥,取三杯藥汁去渣,再加入阿膠使其溶化,最後加入雞蛋黃攪勻,分三次服用。

夜間發熱,早晨涼,熱退無汗,是邪熱潛伏陰分,熱邪從陰分而來,宜用青蒿鱉甲湯治療。

青蒿鱉甲湯

青蒿(二錢),鱉甲(五錢),生地黃(四錢),知母(二錢),丹皮(三錢)

水煎服。

既有厥逆又有呃逆(俗稱呃忒),脈象細而有力,是溫邪久踞下焦,耗傷肝液,影響衝脈,宜用小定風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