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二·中焦篇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中焦篇 (14)

1. 濕温

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補骨脂,蓯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

六十五、久痢小便不通,厭食欲嘔,加減理隂煎主之。

此由陽而傷及隂也。小便不通,隂液涸矣;厭食欲嘔,脾胃兩陽敗矣。故以熟地、白芍、五味收三隂之隂,附子通腎陽,炮姜理脾陽,茯苓理胃陽也。按原方通守兼施,剛柔互用,而名理隂煎者,意在偏護隂也。熟地守下焦血分,甘草守中焦氣分,當歸通下焦血分,炮姜通中焦氣分,葢氣能統血,由氣分之通,及血分之守,此其所以為理也。此方去甘草、當歸,加白芍、五味、附子、茯苓者,為其厭食欲嘔也。

若久痢陽不見傷,無食少欲嘔之象,但隂傷甚者,又可以去剛增柔矣。用成方總以活潑流動,對症審藥為要。

加減理隂煎方(辛淡為陽酸甘化隂復法。凡復法,皆久病未可以一法了事者)

熟地,白芍,附子,五味,炮姜,茯苓

六十六、久痢帶瘀血,肛中氣墜,腹中不痛,斷下滲濕湯主之。

此澀血分之法也。腹不痛,無積滯可知,無積滯,故用澀也。然腹中雖無積滯,而肛門下墜,痢帶瘀血,是氣分之濕熱久而入於血分,故重用樗根皮之苦燥濕、寒勝熱。澀以斷下,專入血分而澀血為君;地榆得先春之氣,木火之精,去瘀生新;茅朮、黃柏、赤苓、豬苓開膀胱,使氣分之濕熱,由前隂而去,不致遺留於血分也,楂肉亦為化瘀而設,銀花為敗毒而然。

斷下滲濕湯方(苦辛淡法)

樗根皮(炒黑,一兩),生茅朮(一錢),生黃柏(一錢),地榆(炒黑,一錢五分),楂肉(炒黑三錢),銀花(炒黑,一錢五分),赤苓(三錢),豬苓(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六十七、下痢無度,脈微細,肢厥,不進食,桃花湯主之。

此澀陽明陽分法也。下痢無度,關閘不藏,脈微細肢厥,陽欲脫也。故以赤石脂急澀下焦,粳米合石脂堵截陽明,乾薑温里而回陽,俾痢止則隂留,隂留則陽斯變矣。

桃花方方法(見温熱下焦篇)

六十八、久痢,隂傷氣陷,肛墜尻酸,地黃餘糧湯主之。

此澀少隂隂分法也。肛門墜而尻脈酸,腎虛而津液消亡之象。故以熟地、五味補腎而酸甘化隂;餘糧固澀下焦,而酸可除,墜可止,痢可愈也(按石脂、餘糧,皆系石藥而性澀,桃花湯用石脂不用餘糧,此則用餘糧而不用石脂。葢石脂甘温,桃花温劑也;餘糧甘平,此方救隂劑也,無取乎温,而有取乎平也)。

地黃餘糧湯方(酸甘兼澀法)

熟地黃,禹餘糧,五味子

六十九、久痢傷腎,下焦不固,腸膩滑下,納穀運遲,三神丸主之。

此澀少隂隂中之陽法也。腸膩滑下,知下焦之不固;納運谷遲,在久痢之後,不惟脾陽不運,而腎中眞陽亦衰矣。故用三神丸温補腎陽,五味兼收其隂,肉果澀自滑之脫也。

白話文:

[濕溫]

  1. 久痢伴隨小便不通,食慾不振想吐,加減理陰煎主治。

這是因為陽氣受損,波及陰氣。小便不通,陰液耗竭;食慾不振想吐,脾胃兩陽受損。所以用熟地、白芍、五味子收斂三陰之陰,附子溫通腎陽,炮薑溫理脾陽,茯苓調理胃陽。原方通守兼施,剛柔並濟,但稱為理陰煎,意在偏重於護陰。熟地滋補下焦血分,甘草滋補中焦氣分,當歸活血通下焦血分,炮薑溫通中焦氣分,因為氣能統血,氣分通暢,血分得以滋養,這就是調理的方法。這個方子去掉了甘草、當歸,增加了白芍、五味子、附子、茯苓,是因為患者食慾不振想吐。

如果久痢陽氣未受損傷,沒有食慾不振想吐的症狀,只是陰虛嚴重,可以減少溫陽藥,增加滋陰藥。運用成方要靈活運用,根據症狀調整藥物為要。

加減理陰煎方:(辛淡屬陽,酸甘屬陰,此法為恢復陰氣。凡是恢復陰氣的療法,都是針對久病,不能用單一療法解決的。)

熟地、白芍、附子、五味子、炮薑、茯苓

  1. 久痢伴隨瘀血,肛門下墜,腹部不痛,斷下滲濕湯主治。

這是收斂血分的方法。腹部不痛,說明沒有積滯,沒有積滯,所以用收斂之法。但雖然腹部沒有積滯,肛門下墜,痢疾帶有瘀血,這是氣分濕熱久而入血分,所以重用樗根皮的苦燥除濕、寒涼清熱功效。收斂以止瀉,專入血分收斂止血為主藥;地榆具有早春之氣,木火之精,去瘀生新;茅術、黃柏、赤苓、豬苓利尿通淋,使氣分濕熱從小便排出,不致停留在血分,山楂肉也用於化瘀,金銀花清熱解毒。

斷下滲濕湯方:(苦辛淡法)

樗根皮(炒黑,一兩),生茅術(一錢),生黃柏(一錢),地榆(炒黑,一錢五分),山楂肉(炒黑,三錢),金銀花(炒黑,一錢五分),赤苓(三錢),豬苓(一錢五分)

水八杯,煎成三杯,分三次服用。

  1. 下痢不止,脈象微細,肢體厥冷,不吃東西,桃花湯主治。

這是收斂陽明陽分的方法。下痢不止,氣機失守,脈象微細肢體厥冷,陽氣將虛脫。所以用赤石脂迅速收斂下焦,粳米與赤石脂一起堵截陽明經,乾薑溫暖腹部回陽,使痢疾停止,陰氣得以保留,陰氣保留,陽氣自然恢復。

桃花湯方:(見溫熱下焦篇)

  1. 久痢,陰虛氣陷,肛門下墜尻部酸痛,地黃禹餘糧湯主治。

這是收斂少陰陰分的方法。肛門下墜尻部酸痛,是腎虛津液耗損的表現。所以用熟地、五味子滋補腎陰,酸甘化陰;禹餘糧收斂下焦,酸味可以除酸痛,下墜可以停止,痢疾可以痊癒。(赤石脂、禹餘糧都是石類藥物,性味收斂,桃花湯用赤石脂不用禹餘糧,而這個方子用禹餘糧不用赤石脂。因為赤石脂甘溫,桃花湯是溫性方劑;禹餘糧甘平,這個方子是救陰方劑,不需要溫性,而需要平和。)

地黃禹餘糧湯方:(酸甘兼澀法)

熟地黃,禹餘糧,五味子

  1. 久痢傷腎,下焦不固,大便稀溏,食慾不振,納穀運化遲緩,三神丸主治。

這是收斂少陰陰中之陽的方法。大便稀溏,說明下焦不固;食慾不振,納穀運化遲緩,久痢之後,不僅脾陽不運,腎中真陽也衰弱了。所以用三神丸溫補腎陽,五味子兼收陰氣,收斂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