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二·中焦篇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中焦篇 (8)

1. 寒濕

《金匱》謂隂吹正喧,豬膏發煎主之。葢以胃中津液不足,大腸津液枯槁,氣不後行,逼走前隂,故重用潤法,俾津液充足流行,濁氣仍歸舊路矣。若飲家之隂吹,則大不然。葢痰飲蟠踞中焦,必有不寐、不食、不飢、不便、惡水等證,脈不數而遲弦,其為非津液之枯槁,乃津液之積聚胃口可知。故用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例,峻通胃液下行,使大腸得胃中津液滋潤而病如失矣。

此證系余治驗,故附錄於此,以開一條門徑。

桔半桂苓枳薑湯(苦辛淡法)

半夏(二兩),小枳實(一兩),桔皮(六錢),桂枝(一兩),茯苓塊(六錢),生薑(六錢)

甘瀾水十碗,煮成四碗,分四次,日三夜一服,以愈為度。愈後以温中補脾,使飲不聚為要。其下焦虛寒者,温下焦。肥人用温燥法,瘦人用温平法。

按痰飲有四,除久留之伏飲,非因暑濕暴得者不議外;懸飲已見於伏暑例中,暑飲相搏,見上焦篇第二十九條;茲特補支飲、溢飲之由,及暑濕暴得者,望醫者及時去病,以免留伏之患。並補《金匱》所未及者二條,以開後學讀書之法。《金匱》溢飲條下,謂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注傢俱不甚晰,何以同一溢飲,而用寒用熱,兩不相伴哉?按大青龍有石膏、杏仁、生薑、大棗,而無干薑、細辛、五味、半夏、白芍、葢大青龍主脈洪數面赤喉啞之熱飲,小青龍主脈弦緊不渴之寒飲也。由此類推,「胸中有微飲,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苓桂術甘,外飲治脾也;腎氣丸,內飲治腎也。

再胸痺門中,「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又何以一通一補,而主一胸痺乎?葢胸痺因寒濕痰飲之實證,則宜通陽,補之不惟不愈,人參增氣且致喘滿;若無風寒痰飲之外因、不內外因,但系胸中清陽之氣不足而痺痛者,如苦讀書而妄想,好歌曲而無度,重傷胸中陽氣者,老人清陽日薄者,若再以薤白、栝蔞、枳實,滑之、瀉之、通之,是速之成勞也,斷非人參湯不可。學者能從此類推,方不死於句下,方可與言讀書也。

五十二、暴感寒濕成疝,寒熱往來,脈弦反數,舌白滑,或無苔不渴,當臍痛,或脅下痛,椒桂湯主之。

此小邪中里證也。疝,氣結如山也。此肝臟本虛,或素有肝鬱,或因暴怒,又猝感寒濕,秋月多得之。既有寒熱之表證,又有臍痛之裡證,表裡俱急,不得不用兩解。方以川椒、吳萸、小茴香直入肝臟之裡,又芳香化濁流氣;以柴胡從少陽領邪出表,病在肝治膽也;又以桂枝協濟柴胡者,病在少隂,治在太陽也,經所謂病在臟治其腑之義也,況又有寒熱之表證乎!佐以青皮、廣皮,從中達外,峻伐肝邪也;使以良薑,温下焦之裡也,水用急流,驅濁隂使無留滯也。

白話文:

寒濕

《金匱要略》說陰吹(女性陰部吹氣聲)症狀明顯,可以用豬油煎膏治療。這是因為胃中津液不足,大腸津液乾燥,氣機運行不暢,導致氣逆衝擊陰部,所以要大量使用滋潤的方法,使津液充足,氣機通暢,濁氣才能回到正常的運行軌道。但是,如果是嗜酒者引起的陰吹,則情況不同。這是因為痰飲停滯於中焦,必然伴有不眠、食欲不振、不飢餓、大便不通、惡心嘔吐等症狀,脈象不數而遲緩有力,這不是津液乾燥,而是津液停滯在胃部,可以推斷出來。因此,凡是九竅不通的病症,都屬於胃病,應該使用峻猛的藥物使胃液下行,使大腸得到胃中津液的滋潤,疾病自然會痊癒。

這個療法是我的臨床經驗,所以記錄在此,以開拓一條新的治療途徑。

桔半桂苓枳薑湯(苦辛淡法)

半夏(二兩),小枳實(一兩),桔皮(六錢),桂枝(一兩),茯苓(六錢),生薑(六錢)

用甘草水十碗,煎煮成四碗,分四次服用,每日三次,夜間一次,直到痊癒為止。痊癒後,應溫補脾胃,防止痰飲再次積聚。如果下焦虛寒,則應溫補下焦。肥胖者用溫燥的方法治療,瘦弱者用溫平的方法治療。

痰飲分四種,除了久留體內的伏飲(長期積聚的痰飲),如果不是因暑濕而突然發病的,則不在此討論範圍內;懸飲已在上焦篇中論述過;這裡特別補充支飲、溢飲的成因,以及因暑濕暴發的病症,希望醫生能及時治療,避免變成伏飲。並補充《金匱要略》未提及的兩種情況,以指引後學讀書的方法。《金匱要略》溢飲條下,說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都可以治療。

註釋中說明不夠清晰,為什麼同樣是溢飲,卻要用寒用熱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呢?分析一下:大青龍湯含有石膏、杏仁、生薑、大棗,而沒有乾薑、細辛、五味子、半夏、白芍,這是因為大青龍湯主治脈洪數、面赤、喉嚨腫痛的熱性溢飲,而小青龍湯主治脈弦緊、不渴的寒性溢飲。以此類推,「胸中有微量痰飲,苓桂朮甘湯或腎氣丸都可以治療」,苓桂朮甘湯治療外在的脾胃痰飲;腎氣丸治療內在的腎臟痰飲。

再看胸痺篇,「胸痺,心中痞悶,氣滯結於胸,胸悶,脅下氣逆上衝心臟,枳實薤白湯或人參湯都可以治療」,為什麼一個是通,一個是補,卻都可以治療胸痺呢?這是因為胸痺是由於寒濕痰飲導致的實證,所以應該通暢陽氣,補益反而不能治癒,人參益氣反而會導致喘滿;如果沒有風寒痰飲的外因或內因,只是因為胸中清陽之氣不足而導致痺痛,例如苦讀而思慮過度,沉迷於音樂而沒有節制,損傷胸中陽氣,或者老年人清陽之氣衰弱,如果再用薤白、栝蔞、枳實,滑利、瀉下、通利,就會加速病情惡化,此時只有人參湯才能治療。學習者能夠從這些例子中推論,才能避免死讀書而不能領會其義,才能談論讀書方法。

暴感寒濕導致疝氣,寒熱往來,脈弦而數次加快,舌苔白滑,或者沒有苔,不渴,肚臍疼痛,或者脅下疼痛,椒桂湯主治。

這是邪氣入侵裡證的表現。疝氣,是氣機阻滯如同山嶽一般。這是由於肝臟本身虛弱,或者素有肝鬱,或者因暴怒,又突然感受寒濕,秋季更多見。既有寒熱的表證,又有肚臍疼痛的裡證,表裡都急迫,不得不同時治療表裡。方劑中用川椒、吳茱萸、小茴香直達肝臟的裡證,又能芳香化濁,疏通氣機;用柴胡疏導少陽經的邪氣,病在肝臟,治療膽部;用桂枝輔助柴胡,病在少陰經,治療太陽經,這是經方中所謂「病在臟腑,治其腑」的道理,何况还有寒热的表证呢!佐以青皮、陳皮,從中間到達外圍,峻烈地驅除肝邪;用良薑溫補下焦,水藥快速服用,驅除濁氣,使之不留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