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原病篇 (5)
原病篇 (5)
1. 原病篇
肝病小便先黃者,肝脈絡隂器;又肝主疏泄。肝病則失其疏泄之職,故小便先黃也。腹痛多臥,木病克脾土也。熱爭,邪熱甚而與正氣相爭也。狂言及驚,手厥隂心包病也,兩厥隂同氣,熱爭,則手厥隂亦病也。脅滿痛,肝脈行身之兩旁,脅其要路也。手足躁不得安臥,肝主風,風淫四末,又木病剋土,脾主四肢,木病熱,必吸少隂腎中眞隂,隂傷,故騷擾不得安臥也。庚辛金日剋木,故甚。
甲乙肝木旺時,故汗出而愈。氣逆謂病重而不順其可愈之理,故逢其不勝之日而死也。刺足厥隂、少陽,厥隂系本臟,少陽,厥隂之腑也,並刺之者,病在臟,瀉其腑也。逆則頭痛以下,肝主升,病極而上升之故。
自庚辛日甚以下之理,餘臟仿此。
十一、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隂、太陽。
心病先不樂者,心包名膻中,居心下代君用事,經謂膻中為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心病故不樂也。卒心痛,凡實痛,皆邪正相爭,熱爭,故卒然心痛也。煩悶,心主火,故煩,膻中氣不舒,故悶。嘔,肝病也,兩厥隂同氣,膻中代心受病,故熱甚而爭之後,肝病亦見也,且邪居膈上,多善嘔也。頭痛,火升也。
面赤,火色也。無汗,汗為心液,心病故汗不得通也。
十二、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隂、陽明。
脾病頭先重者。脾屬濕土,性重,經謂濕之中人也,首如裹,故脾病頭先重也。頰,少陽部也,土之與木,此負則彼勝,土病而木病亦見也。煩心,脾脈注心也。顏青欲嘔,亦木病也。腰痛不可用俯仰,腰為腎之府,脾主制水,腎為司水之神,脾病不能制水,故腰痛;再脾病胃不能獨治,陽明主約束而利機關,故痛而至於不可用俯仰也。腹滿泄,脾經本病也。
頷痛,亦木病也。
十三、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隂、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肺病先惡風寒者,肺主氣,又主皮毛,肺病則氣賁郁不得捍衛皮毛也。舌上黃者,肺氣不化則濕熱聚而為黃苔也(按苔字,方書悉作胎。胎乃胎包之胎,特以苔生舌上,故從肉旁。不知古人借用之字甚多。葢濕熱蒸而生苔,或黃、或白、或青、或黑。皆因病之深淺、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而然,如春夏間石上土阪之隂面生苔者然。
故本論苔字。悉從草不從肉)。喘,氣鬱極也。咳,火剋金也。胸膺,背之府也,皆天氣主之,肺主天氣,肺氣鬱極,故痛走胸膺背也,走者,不定之詞。不得太息,氣鬱之極也。頭痛不堪,亦天氣賁郁之極也。汗出而寒,毛竅開,故汗出,汗出衛虛,故惡寒,又肺本惡寒也。
白話文:
[原病篇]
肝臟疾病,小便先發黃,是因為肝臟經脈聯繫著泌尿系統;又因肝臟主管疏泄,肝臟生病就會喪失疏泄的功能,所以小便先發黃。腹痛而臥床不起,是因為木(肝)克脾(土)。熱爭,是指邪熱很盛,與正氣互相爭奪。胡言亂語及驚恐,是手厥陰心包的疾病,兩條厥陰經脈氣血相通,邪熱交爭,就會連累手厥陰經脈也生病。脅肋脹滿疼痛,是因為肝臟經脈循行於身體兩側,脅肋是肝經的要道。手足煩躁不安,無法安睡,是因為肝臟主風,風邪侵犯四肢末端,而且木(肝)克土(脾),脾臟主管四肢,肝臟生病又伴隨有熱邪,必然會消耗腎臟的真陰之氣,陰氣受損,所以手足煩躁不安,無法安睡。庚辛(金)日克木(肝),所以病情會加重。
甲乙(木)日是肝木旺盛的時日,所以汗出則病癒。氣逆是指病情嚴重,不順應康復的道理,所以遇到克制肝臟的時日就會死亡。針刺足厥陰、少陽經脈,厥陰是臟腑的本源,少陽是厥陰的腑,同時針刺兩者,是因為病在臟腑,瀉其腑氣。病情逆轉則頭痛等症狀向下移,是因為肝臟主管升發,病邪極盛則向上升發。
庚辛日病情加重以後的道理,其他臟腑的疾病也以此類推。
十一、心臟熱病,一開始會不愉快,幾天后才發熱。熱邪交爭就會突然心痛,煩悶嘔吐,頭痛面紅無汗;壬癸(水)日病情加重,丙丁(火)日則大汗淋漓,氣逆則壬癸日死亡。針刺手少陰、太陽經脈。
心臟疾病一開始不愉快,是因為心包經脈位於膻中穴,在心臟下方輔佐心臟運作,經書上說膻中穴是心臟的輔佐官,喜樂之情由此而生,心臟生病所以不愉快。突然心痛,凡是實證性的疼痛,都是邪正相爭,熱邪交爭,所以會突然心痛。煩悶,是因為心臟主管火,所以煩躁不安;膻中穴氣機不舒暢,所以悶。嘔吐,是肝臟生病,兩條厥陰經脈氣血相通,膻中穴代心臟受病,所以熱邪交爭之後,肝臟的病症也表現出來了,而且邪氣停留在膈膜以上,所以常嘔吐。頭痛,是火邪上炎。
面紅,是火邪的顏色。無汗,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心臟生病所以汗液不能通暢。
十二、脾臟熱病,一開始頭重,面頰疼痛,煩悶心悸,面色青白,想嘔吐,身體發熱;熱邪交爭就會腰痛,不能彎腰,腹部脹滿腹瀉,兩腮疼痛;甲乙(木)日病情加重,戊己(土)日則大汗淋漓,氣逆則甲乙日死亡。針刺足太陰、陽明經脈。
脾臟疾病一開始頭重,是因為脾臟屬濕土,性質沉重,經書上說濕氣在人體內屬沉重之性,頭部像裹著東西一樣,所以脾臟疾病一開始頭部沉重。面頰,是少陽經脈的部位,土與木相生相剋,此處受損則彼處佔優勢,脾臟生病木(肝)的病症也表現出來了。煩悶心悸,是因為脾臟經脈聯絡心臟。面色青白想嘔吐,也是肝臟生病。腰痛不能彎腰,腰部是腎臟的府舍,脾臟主管運化水液,腎臟主管水液的調節,脾臟生病不能運化水液,所以腰痛;而且脾臟生病胃臟也不能獨自運化,陽明經主管約束和疏通氣機,所以疼痛到不能彎腰。腹部脹滿腹瀉,是脾臟經脈本身的疾病。
兩腮疼痛,也是肝臟生病。
十三、肺臟熱病,一開始身體發冷發抖,汗毛豎立,惡寒怕風,舌苔黃,身體發熱;熱邪交爭就會喘咳,疼痛蔓延到胸部、脅肋和背部,不能深呼吸,頭痛難忍,出汗卻怕冷;丙丁(火)日病情加重,庚辛(金)日則大汗淋漓,氣逆則丙丁日死亡。針刺手太陰、陽明經脈,放血如大豆般大小,就能痊癒。
肺臟疾病一開始惡寒怕風,是因為肺臟主管呼吸,又主管皮毛,肺臟生病則肺氣閉塞鬱結不能保護皮毛。舌苔發黃,是因為肺氣不能正常運化,所以濕熱聚集形成黃苔。(按:苔字,方書都作胎。胎是胎包的胎,特指苔蘚長在舌頭上,所以從肉旁。不知道古人借用字很多。大概是濕熱蒸騰而生苔蘚,或者黃、或者白、或者青、或者黑,都因為病情深淺、寒熱燥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就像春夏之間石頭上陰涼處長苔蘚一樣。
所以本文的苔字,都從草不從肉)。喘息,是氣機鬱結到極點。咳嗽,是火邪克金(肺)。胸脅背部,都是人體上焦的部位,都是肺氣所主,肺氣鬱結到極點,所以疼痛蔓延到胸脅背部,蔓延是指疼痛不固定。不能深呼吸,是氣機鬱結到極點。頭痛難忍,也是肺氣鬱結到極點。出汗卻怕冷,是因為毛孔張開,所以出汗,出汗則衛氣虛弱,所以怕冷,而且肺臟本就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