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卷一·上焦篇 (6)
卷一·上焦篇 (6)
1. 風温、温熱、温疫、温毒、冬温
十九、邪氣久羈,肌膚甲錯,或因下後邪欲潰,或因存隂得液蒸汗,正氣已虛,不能即出,隂陽互爭而戰者,欲作戰汗也,復脈湯熱飲之。虛盛者加人參;肌肉尚盛者,但令靜,勿妄動也。
按傷寒汗解必在下前,温病多在下後。縛解而後得汗,誠有如吳又可所云者。凡欲汗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若正虛邪重,或邪已深入下焦,得下后里通;或因津液枯燥,服存隂藥,液增欲汗,邪正努力紛爭,則作戰汗,戰之得汗則生,汗不得出則死。此係生死關頭,在頃刻之間。
戰者,陽極而似隂也,肌膚業已甲錯,其津液之枯燥,固不待言。故以復脈加人參助其一臂之力,送汗出表。若其人肌膚尚厚,未至火虛者,無取復脈之助正,但當聽其自然,勿事騷擾可耳,次日再議補隂未遲。
二十、時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黃湯主之。
邪在血分,不欲飲水,熱邪燥液口乾,又欲求救於水,故但欲漱口,不欲咽也。瘀血溢於腸間,血色久瘀則黑,血性柔潤,故大便黑而易也。犀角味鹹,入下焦血分以清熱,地黃去積聚而補隂,白芍去惡血、生新血,丹皮瀉血中伏火,此蓄血自得下行,故用此輕劑以調之也。
犀角地黃湯方(甘鹹微苦法)
乾地黃(一兩),生白芍(三錢),丹皮(三錢),犀角(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二十一、少腹堅滿,小便自利,夜熱晝涼,大便閉,脈沉實者,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主之,甚則抵當湯。
少腹堅滿,法當小便不利,今反自利,則非膀胱氣閉可知。夜熱者,隂熱也;晝涼者,邪氣隱伏隂分也。大便閉者,血分結也。故以桃仁承氣通血分之閉結也。若閉結太甚,桃仁承氣不得行,則非抵當不可,然不可輕用,不得不備一法耳。
桃仁承氣湯方(苦辛鹹寒法)
大黃(五錢),芒硝(二錢),桃仁(三錢),當歸(三錢),芍藥(三錢),丹皮(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下止後服,不知再服。
抵當湯方(飛走攻絡苦鹹法)
大黃(五錢),虻蟲(炙乾為末,二十枚),桃仁(五錢),水蛭(炙乾為末,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下止後服,不知再服。
二十二、温病脈,法當數,今反不數而濡小者,熱撤裡虛也。裡虛下利稀水,或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温病之脈本數,因用清熱藥撤其熱,熱撤裡虛,脈見濡小,下焦空虛則寒,即不下利,亦當温補,況又下利稀水膿血乎!故用少隂自利,關閘不藏,堵截陽明法。
桃花湯方(甘温兼澀法)
赤石脂(一兩,半整用煎,半為細末調),炮姜(五錢),白粳米(二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石脂末一錢五分,分三次服。若一服愈,余勿服。虛甚者加人參。
白話文:
十九、邪氣長期停留在體內,皮膚出現疙瘩,可能是因為下焦邪氣將要潰破,也可能是因為服用滋陰藥物,導致體液增加,蒸發出汗,正氣已虛弱,不能及時排出邪氣,陰陽互相爭鬥,想要發汗,此時服用復脈湯熱飲。虛火旺盛者加人參;肌肉強壯者,只需保持安靜,不要亂動。
按:傷寒病發汗必須在下焦之前,溫病發汗多在下焦之後。邪氣解除後才能出汗,正如吳又可所說的那樣。凡是想發汗的,必須先感到煩躁,然後出汗才能痊癒。如果正氣虛弱邪氣重,或者邪氣已經深入下焦,必須從下焦通利;或者因為津液乾燥,服用滋陰藥物,體液增加想要出汗,邪氣與正氣激烈爭鬥,則產生戰汗,戰汗能出則生,汗出不來則死。這是生死攸關的時刻,就在一瞬間。
所謂「戰」,是指陽氣極盛而表現得像陰虛一樣,皮膚已經出現疙瘩,津液乾燥,不言而喻。所以用復脈湯加人參幫助它,促使汗液排出體表。如果此人肌肉還很厚實,還未達到陰虛火旺的程度,則不必服用復脈湯來扶正,只需順其自然,不要干擾,第二天再考慮補陰也不遲。
二十、想要漱口卻不想咽下,大便黑而稀軟,這是瘀血的症狀,用犀角地黃湯治療。
邪氣在血分,不想喝水,熱邪燥傷津液導致口乾,又想藉助水來緩解,所以只想漱口,不想咽下。瘀血溢出到腸道,久瘀的血色發黑,血液性狀柔潤,所以大便黑而稀軟。犀角味鹹,入下焦血分以清熱,地黃去積聚而補陰,白芍除瘀血、生新血,丹皮瀉血中伏火,這樣瘀血就能自然排出,所以用這個輕劑來調理。
犀角地黃湯方:(甘鹹微苦法)
乾地黃(一兩),生白芍(三錢),丹皮(三錢),犀角(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用,藥渣再煮一杯服用。
二十一、少腹堅滿,小便自利,夜熱晝涼,大便閉結,脈象沉實,這是蓄血的症狀,用桃仁承氣湯治療,病情嚴重則用抵當湯。
少腹堅滿,按理說小便應該不利,現在卻反而自利,則可知不是膀胱氣閉。夜間發熱,是陰虛內熱;白天涼,是邪氣隱伏在陰分。大便閉結,是血分阻塞。所以用桃仁承氣湯通利血分的閉結。如果閉結太嚴重,桃仁承氣湯不能通利,則非抵當湯不可,但不能輕易使用,不得不準備一個方法。
桃仁承氣湯方:(苦辛鹹寒法)
大黃(五錢),芒硝(二錢),桃仁(三錢),當歸(三錢),芍藥(三錢),丹皮(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用一杯,通便後再服用,不知需不需要再服用。
抵當湯方:(飛走攻絡苦鹹法)
大黃(五錢),虻蟲(炙乾為末,二十枚),桃仁(五錢),水蛭(炙乾為末,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用一杯,通便後再服用,不知需不需要再服用。
二十二、溫病的脈象,按理應該數,現在卻反而不數而濡弱,這是熱邪已退,正氣虛弱的表現。正氣虛弱導致下利稀水,或者便膿血,用桃花湯治療。
溫病的脈象原本應該數,因為使用了清熱藥物,熱邪已退,正氣虛弱,脈象呈現濡弱,下焦虛弱則寒,即使不下利,也應該溫補,何況又下利稀水膿血呢!所以用少陰虛證自利,關口不固,堵截陽明的方法。
桃花湯方:(甘溫兼澀法)
赤石脂(一兩,一半整塊煎煮,一半研為細末調服),炮姜(五錢),白粳米(二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加入赤石脂末一錢五分,分三次服用。如果服用一次就痊癒,其餘就不要服用了。如果虛弱嚴重,可以加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