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二·中焦篇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中焦篇 (10)

1. 濕温

桔皮(三錢),竹茹(三錢),柿蒂(七枚),薑汁(三茶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五八、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再按此條與上第五十六條同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開竅為急務,此以升降中焦為定法,各因見證之不同也。

一加減正氣散方

藿香梗(二錢),厚朴(二錢),杏仁(二錢),茯苓皮(二錢),廣皮(一錢),神麯(一錢五分),麥芽(一錢五分),綿茵陳(二錢),大腹皮(一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論〕正氣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減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蘇、白芷,無須發表也。去甘桔,此證以中焦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濁,厚朴、廣皮、茯苓、大腹瀉濕滿,加杏仁利肺與大腸之氣,神麯、麥芽升降脾胃之氣,茵陳宣濕鬱而動生髮之氣,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諸皮皆涼,瀉濕熱獨勝也。

五九、濕鬱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上條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為要。此條脘悶便溏,中焦證也,身痛舌白,脈象模糊,則經絡證矣,故加防己急走經絡中濕鬱;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實大便也;大豆黃卷從濕熱蒸變而成,能化蘊釀之濕熱,而蒸變脾胃之氣也。

二加減正氣散(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錢),廣皮(二錢),厚朴(二錢),茯苓皮(三錢),木防己(三錢),大豆黃卷(二錢)川通草(一錢五分),薏苡仁(三錢)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六十、穢濕著里,舌黃脘悶,氣機不宣,久則釀熱,三加減正氣散主之。

前兩法,一以升降為主,一以急宣經隧為主;此則以舌黃之故,預知其內已伏熱,久必化熱,而身亦熱矣,故加杏仁利肺氣,氣化則濕熱俱化,滑石辛淡而涼,清濕中之熱,合藿香所以宣氣機之不宣也。

三加減正氣散方(苦辛寒法)

藿香(連梗葉,三錢),茯苓皮(三錢),厚朴(二錢),廣皮(一錢五分),杏仁(三錢),滑石(五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六一、穢濕著里,邪阻氣分,舌白滑,脈右緩,四加減正氣散主之。

以右脈見緩之故,知氣分之濕阻,故加草果、楂肉、神麯,急運坤陽。使足太隂之地氣不上蒸手太隂之天氣也。

四加減正氣散方(苦辛温法)

藿香梗(三錢),厚朴(二錢),茯苓(三錢),廣皮(一錢五分),草果(一錢),楂肉(炒,五錢),神麯(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六二、穢濕著里,脘悶便泄,五加減正氣散主之。

白話文:

濕溫

方一:橘皮、竹茹各三錢,柿蒂七枚,薑汁三茶匙(沖泡)。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溫服;若無效,可再服用。若有痰火,加竹瀝、栝樓霜;若有瘀血,加桃仁。

方二:三焦濕鬱,升降失調,胸腹脹滿,大便不暢,可用加減正氣散。此方與第五十六條同為三焦受邪,但第五十六條著重於疏通開洩,此方則以調整中焦升降為重點,因症狀不同而異。

加減正氣散:藿香梗二錢,厚朴二錢,杏仁二錢,茯苓皮二錢,廣皮一錢,神麴一錢五分,麥芽一錢五分,綿茵陳二錢,大腹皮一錢。水五杯,煮成二杯,服用。

方論:正氣散原方為苦辛溫兼甘,此方加減後為苦辛微寒。去原方紫蘇、白芷,因無需發散表邪;去甘桔,因此症以中焦為關鍵,不必注重上焦。用藿香化濁,厚朴、廣皮、茯苓、大腹皮瀉濕,杏仁利肺氣和大腸氣,神麴、麥芽升降脾胃之氣,茵陳宣洩濕鬱,並促進氣機生髮。藿香只用梗,使其作用集中於中焦而不外洩;茯苓只用皮,因諸皮皆性涼,瀉濕熱之力較強。

方三:三焦濕鬱,胸悶,大便溏瀉,身體疼痛,舌苔白,脈象模糊,可用二加減正氣散。此方與上條同為中焦病症,上條以調整中焦升降為要,此方除中焦證外,尚有經絡證,故加防己疏通經絡濕鬱;因大便溏瀉與大便不暢不同,故加通草、薏苡仁利尿以固大便;大豆黃卷可化解濕熱,並調節脾胃之氣。

二加減正氣散:(苦辛淡法)藿香梗三錢,廣皮二錢,厚朴二錢,茯苓皮三錢,防己三錢,大豆黃卷二錢,川通草一錢五分,薏苡仁三錢。水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用。

方四:穢濁濕邪深入臟腑,舌苔黃厚,胸悶,氣機不暢,久則化熱,可用三加減正氣散。前兩法,一以升降為主,一以急宣經絡為主;此方因舌苔黃厚,預知內伏有熱,久則化熱,故加杏仁利肺氣,使氣化則濕熱皆化,滑石辛涼,清濕熱,與藿香共同疏通氣機。

三加減正氣散:(苦辛寒法)藿香(連梗葉)三錢,茯苓皮三錢,厚朴二錢,廣皮一錢五分,杏仁三錢,滑石五錢。水五杯,煮成二杯,服用。

方五:穢濁濕邪深入臟腑,邪氣阻滯氣分,舌苔白滑,脈象右邊緩弱,可用四加減正氣散。因右脈緩弱,知氣分濕邪阻滯,故加草果、山楂肉、神麴,促進陽氣運化,防止下焦之氣上蒸於上焦。

四加減正氣散:(苦辛溫法)藿香梗三錢,厚朴二錢,茯苓三錢,廣皮一錢五分,草果一錢,山楂肉(炒)五錢,神麴二錢。水五杯,煮成二杯,藥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用。

方六:穢濁濕邪深入臟腑,胸悶,大便溏瀉,可用五加減正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