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卷二·中焦篇 (8)
卷二·中焦篇 (8)
1. 寒濕
巴豆(去心皮熬,二枚),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綿纏槌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小強弱量之。通治飛屍鬼擊病。
按《醫方集解》中,治霍亂用隂陽水一法,有協和隂陽,使不相爭之義。又治乾霍亂用鹽湯探吐一法,葢閉塞至極之證,除針灸之外,莫如吐法通陽最速。夫嘔,厥隂氣也,寒痛,太陽寒水氣也,否,冬象也,冬令太陽寒水,得厥隂氣至,風能上升,則一陽開泄,萬象皆有生機矣。至針法,治病最速,取禍亦不緩,當於《甲乙經》中求之,非善針者,不可令針也。
立生丹(治傷暑、霍亂、痧證、瘧、痢、泄瀉、心痛、胃痛、腹痛、吞吐酸水,及一切隂寒之證、結胸、小兒寒痙)
母丁香(一兩二錢),沉香(四錢),茅蒼朮(一兩二錢),明雄黃(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用蟾酥八錢,銅鍋內加火酒一小杯,化開,入前藥末,丸綠豆大。每服二丸,小兒一丸,温水送下。又下死胎如神。凡被蠍蜂螫者,調塗立效,惟孕婦忌之。
此方妙在剛燥藥中加芳香透絡。蟾乃土之精,上應月魄,物之濁而靈者,其酥入絡,以毒攻毒,而方又有所監製,故應手取效耳。
獨勝散(治絞腸痧痛急,指甲唇俱青,危在頃刻)
馬糞(年久彌佳)
不拘分兩,瓦上焙乾為末。老酒沖服二、三錢,不知,再作服。
此方妙在以濁攻濁。馬性剛善走,在卦為乾,糞乃濁隂所結,其象圓,其性通,故能摩蕩濁隂之邪,仍出下竅。憶昔年濟南方訒庵蒞任九江,臨行,一女子忽患痧證,就地滾嚎,聲嘶欲絕。訒庵云:偶因擇日不謹,誤犯紅痧,或應此乎?余急授此方,求馬糞不得;即用騾糞,並非陳者,亦隨手奏功。
白話文:
寒濕
用巴豆(去掉心皮,熬制,兩枚)、杏仁(兩枚),將這兩種藥材用棉線纏繞的小槌子搗碎,用熱水約兩百毫升,擠出藥汁飲用,即可見效。根據年齡大小和體質強弱調整用藥量。此方可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肢體麻痺、抽搐等疾病。
《醫方集解》中記載治療霍亂的方法,一種是使用陰陽水,協調陰陽,使二者不互相抵觸;另一種是使用鹽水催吐,適用於閉塞嚴重的症狀。除了針灸之外,在這種情況下,催吐是快速疏通陽氣的最佳方法。嘔吐是厥陰之氣,寒痛是太陽寒水之氣,這就如同冬季一樣,冬季太陽寒水之氣盛行,遇到厥陰之氣,風氣上升,則一陽開洩,萬物皆有生機。針灸治療疾病最快,但若操作不當也會造成傷害,應參考《甲乙經》中的記載,只有熟練的針灸師才能施針。
立生丹(治療中暑、霍亂、痧症、瘧疾、痢疾、腹瀉、心痛、胃痛、腹痛、反胃吐酸水,以及一切陰寒症狀、胸悶、小兒寒性痙攣)
丁香母(一兩二錢)、沉香(四錢)、白朮(一兩二錢)、雄黃(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蟾酥八錢,用銅鍋,加入少量火酒,使其融化,再加入藥末,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小兒服用一丸,溫水送服。此方還能治療死胎不下,凡被蠍子、蜜蜂蜇傷者,塗抹此藥可立即見效,但孕婦忌用。
此方妙在於在燥熱的藥物中加入芳香透絡的藥物。蟾蜍是土之精華,上應月亮的光華,是陰濁而靈性的東西,其蟾酥能入絡,以毒攻毒,而方中又有制約,所以見效很快。
獨勝散(治療絞腸痧痛劇烈,指甲、嘴唇都發青,危在旦夕的情況)
馬糞(年代久遠的更好)
不拘用量,將馬糞放在瓦片上焙乾研磨成粉末。用老酒沖服二、三錢,若無效,可再次服用。
此方妙在於以濁攻濁。馬性剛烈善於奔跑,在八卦中屬乾卦,馬糞是陰濁之物凝聚而成,其形狀圓潤,其性通暢,所以能夠驅除陰濁之邪,從下竅排出。我記得以前在南方,訒庵先生在九江任職,臨行前,一位女子突然患了痧症,在地上打滾哀嚎,聲音嘶啞。訒庵先生說:可能是因為擇日不慎,犯了紅痧,或許可以用這個方法吧?我立即教給她這個方子,當時找不到馬糞,就用騾糞,而且也不是陳年的,也很快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