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回本書目錄

1. 卷五·解產難

2. 解產難題詞

天地化生萬物,人為至貴,四海之大,林林總總,孰非母產。然則母之產子也,得天地、四時、日月、水火自然之氣化,而亦有難云乎哉?曰:人為之也。產後偶有疾病,不能不有賴於醫。無如醫者不識病,亦不識藥;而又相沿故習,偽立病名;或有成法可守者而不守,或無成法可守者,而妄生議論;或固執古人一偏之論,而不知所變通;種種遺患,不可以更僕數。

夫以不識之藥,處於不識之病,有不死之理乎?其死也,病家不知其所以然,死者更不知其所以然,而醫者亦復不知其所以然,嗚呼冤哉!瑭目擊神傷,作解產難。

白話文:

天地孕育萬物,人是最為尊貴的,世界之大,各種生物繁多,但這些生命都來自母親的生產。然而,母親生育孩子,雖然順應了天地、四季、日月、水火等自然界的運行規律,卻仍有產難的問題存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答案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產後偶爾會出現健康問題,這時候就不得不依賴醫生的治療。但問題在於,有些醫生既不懂病,也不懂藥;他們沿襲舊習,隨意定義疾病名稱;有的明明有現成的療法卻不去遵循,有的沒有療法可依,卻胡亂評論;有的過份堅持古人的片面理論,不懂得靈活變通;這些種種的疏失,導致後果不堪設想。

用不懂的藥去治療不懂的病,怎麼可能不致死呢?當死亡發生時,病人家屬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死者自己更不可能知道,而醫生自己也同樣不明白原因,這真是莫大的冤屈啊!我目睹這種情況,感到十分痛心,因此寫下這篇「解產難」的文章。

3. 產後總論

產後治法,前人頗多,非如温病混入傷寒論中,毫無尺度者也。奈前人亦不無間有偏見,且散見於諸書之中,今人讀書不能搜求揀擇,以致因陋就簡,相習成風。茲特指出路頭,學者隨其所指而進步焉,當不岐於路矣。本論不及備錄,古法之闕略者補之,偏勝者論之,流俗之壞亂者正之,治驗之可者表之。

白話文:

關於產後的治療方法,古人已有很多研究和論述,不像溫病的治療會混淆在傷寒的理論中,完全沒有標準和尺度。然而,前人的觀點也並非全然正確,有些偏見存在,而且這些觀點分散在各種醫書中。現在的人閱讀這些書籍時,往往無法全面地搜尋和挑選,結果導致人們習慣於接受淺顯易懂但未必準確的知識,這種現象已成為常態。

現在,我特別指出一個方向,讓學習者能根據指引去深入研究,這樣就不會在學習的路上迷失。對於本篇討論的主題,我並不會全部列舉,對於古人的方法有所遺漏的,我會補充;對於過於偏向某一方的,我會進行評論;對於民間錯誤的觀念,我會予以糾正;對於有效的治療經驗,我會加以表彰。

4. 產後三大證論一

產後驚風之說,由來已久,方中行先生駁之最詳,茲不復議。《金匱》謂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人病痙;亡血復汗,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隂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隂陽乃復。

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復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按此論乃產後大勢之全體也,而方則為汗出中風一偏之證而設。故沈目南謂仲景本意,發明產後氣血雖虛,然有實證,即當治實,不可顧慮其虛,反致病劇也。

白話文:

關於產後可能出現的三大症狀的討論,這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討論,其中方中行先生的批駁尤其詳細,這裡就不重複討論了。根據《金匱要略》記載,新產婦女可能有三種疾病:一是痙攣,二是鬱冒,三是便祕。產後因為失血過多,又多出汗,容易受風邪影響,導致痙攣;失血再加出汗,會引起鬱冒;失去津液使胃部乾燥,導致大便困難。

產婦出現鬱冒症狀時,脈搏微弱,噁心無法進食,大便反而變硬,只見頭部出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血液不足導致厥逆,厥逆後必然出現鬱冒,鬱冒欲解時,必定會大量出汗。這是因為血液不足導致下部厥逆,孤陽上浮,所以頭部出汗。產婦容易出汗的原因是陰血流失,陽氣旺盛,所以會出汗,達到陰陽平衡。

大便硬,噁心無法進食,可使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病症消失能進食,但七、八天後再次發燒,這表示胃部有實熱,可用大承氣湯來治療。根據這種理論,這是產後整體的大趨勢,而治療方法是針對出汗受風的一種特定情況。因此沈目南認為張仲景的原意是,產後雖然氣血虛弱,但如果出現實證,應當對症下藥,不必過度擔心虛弱的問題,以免病情加重。

5. 產後三大證論二

按產後亦有不因中風,而本臟自病鬱冒、痙厥、大便難三大證者。葢血虛則厥,陽孤則冒,液短則大便難。冒者汗者,脈多洪大而芤;痙者厥者,脈則弦數,葉氏謂之肝風內動,余每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及專翕大生膏而愈(方法注論悉載下焦篇),淺深次第,臨時斟酌。

白話文:

產後有三大症狀,不一定是由風邪入侵引起的,而是因為本身的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鬱悶、抽搐昏厥、以及大便困難。這是因為血液不足會引起昏厥,陽氣孤獨會導致鬱悶,體液不足則會造成大便困難。

出現鬱悶和大量出汗的患者,其脈象通常呈現為洪大而芤(芤為脈象的一種,指脈搏浮大無根,中空如芤)。抽搐和昏厥的患者,其脈象則呈現為弦數,葉氏稱此為肝風內動。我常使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以及專翕大生膏來治療這些症狀(具體的用法和理論詳見下焦篇),根據病情的輕重,臨時調整治療方案。

6. 產後三大證論三

《心典》云:「血虛汗出,筋脈失養,風入而益其勁,此筋病也;亡隂血虛,陽氣遂厥,而寒復郁之,則頭眩而目瞀,此神病也;胃藏津液而灌溉諸陽,亡津液胃燥,則大腸失其潤而大便難,此液病也。三者不同,其為亡血傷津則一,故皆為產後所有之病」。即此推之,凡產後血虛諸證,可心領而神會矣。

按以上三大證,皆可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專翕膏主之。葢此六方,皆能潤筋,皆能守神,皆能增液故也,但有淺深次第之不同耳。產後無他病,但大便難者,可與增液湯(方注並見中焦篇温熱門)。以上七方,產後血虛液短,雖微有外感,或外感已去大半,邪少虛多者,便可選用,不必俟外感盡淨而後用之也。再產後誤用風藥,誤用辛温剛燥,致令津液受傷者,並可以前七方斟酌救之。

余制此七方,實從《金匱》原文體會而來,用之無不應手而效,故敢以告來者。

白話文:

《心典》提到:「因為血液不足而出汗,導致筋脈無法得到充分的養護,風邪乘虛而入使得病情加重,這就是筋骨疾病;失去陰血,導致陽氣衰弱,又加上寒冷的影響,使得頭部眩暈,視線模糊,這是精神系統的問題;胃部負責儲存津液來滋潤全身,如果津液流失,胃部乾燥,大腸缺乏滋潤,就會導致大便困難,這是津液的問題。雖然這三個問題不同,但都是因為失血和津液損失造成的,所以這些都是產婦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由此推論,產後因血液不足而產生的各種症狀,我們都能夠理解了。

對於以上提到的三大問題,都可以使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專翕膏等藥物來治療。因為這六種藥物都能滋潤筋骨,安撫精神,增加津液,只是在程度和順序上有所不同罷了。如果產婦沒有其他疾病,只有大便困難的情況,可以使用增液湯(配方詳見中焦篇溫熱門)。

以上七種藥物,對於產後血液不足,津液減少的情況,即使有輕微的外感,或者外感已經大部分消退,身體虛弱的情況下,就可以選擇使用,不需要等到外感完全消除才使用。如果產後錯誤地使用了風藥,辛溫剛燥的藥物,導致津液受損,也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七種藥物來挽救。

我制定這七種藥物,實際上是根據《金匱》原文的精神來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所以我敢告訴後來的人。

7. 產後瘀血論

張石頑云:「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眩,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涎壅盛者,急用熱童便主之。或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芎歸湯加人參、澤蘭、童便,兼補而散之(此條極須斟酌,血下多而暈,血虛可知,豈有再用芎、歸、澤蘭辛竄走血中氣分之品,以益其虛哉!其方全賴人參固之,然人參在今日,值重難辦,方既不善,人參又不易得,莫若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之為愈也,明者悟之)。

又敗血上衝有三:或歌舞談笑,或怒罵坐臥,甚則逾牆上屋,此敗血衝心多死,用花蕊石散,或琥珀黑龍丹,如雖悶亂,不至癲狂者,失笑散加鬱金;若飽悶嘔惡腹滿脹痛者,此敗血沖胃,五積散或平胃加薑、桂、不應,送來復丹,嘔逆復脹,血化為水者,《金匱》下瘀血湯;若面赤嘔逆欲死,或喘急者,此敗血沖肺,人參、蘇木,甚則加芒硝湯盪滌之。大抵衝心者,十難救一,沖胃者五死五生,沖肺者十全一、二。

又產後口鼻起黑色而鼻衄者,是胃氣虛敗而血滯也,急用人參蘇木,稍遲不救」。愚按產後原有瘀血上衝等證,張氏論之詳矣。產後瘀血實證,必有腹痛拒按情形,如果痛處拒按,輕者用生化湯,重者用回生丹最妙。葢回生丹以醋煮大黃,約入病所而不傷他臟,內多飛走有情食血之蟲,又有人參護正,何瘀不破,何正能傷。

近見產婦腹痛,醫者並不問拒按喜按,一槪以生化湯從事,甚至病家亦不延醫,每至產後,必服生化湯十數帖,成隂虛勞病,可勝悼哉!余見古本《達生篇》中,生化湯方下注云:專治產後瘀血腹痛、兒枕痛,能化瘀生新也。方與病對,確有所據。近日刻本,直云:「治產後諸病」,甚至有注「產下即服者」,不通已極,可惡可恨。

再《達生篇》一書,大要教人靜鎮,待造化之自然,妙不可言,而所用方藥,則未可盡信,如達生湯下,「懷孕九月後服,多服尤妙」,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憂之矣。豈有不問孕婦之身體脈象,一槪投藥之理乎?假如沉澀之脈,服達生湯則可,若流利洪滑之脈,血中之氣本旺,血分温暖,何可再用辛走氣乎?必致產後下血過多而成痙厥矣。如此等不通之語,辨之不勝其辨,可為長太息也!

白話文:

張石頑說:「產後由於元氣耗損,惡露趁虛向上攻擾,會導致眼睛視物模糊,頭暈目眩,或者胸口憋悶,精神混亂,嘴巴不能開合,或者痰多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應立即使用熱的童子尿作為治療方式。或者因為出血過多導致暈眩,或者精神混亂,可以使用芎歸湯加上人參、澤蘭、童子尿,這種方法同時具有補充和散發的作用。(這條必須非常慎重,如果出血過多導致暈眩,可以知道這是血虛的表現,怎麼可能再使用芎、歸、澤蘭這些辛熱性藥材,使虛弱的狀況更嚴重呢!這個配方完全依賴人參來鞏固,然而現在人參價格昂貴且不易取得,配方本身並不好,而且人參又不容易得到,不如使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會更好,明白的人應該能理解)。

另外,敗血上衝有三種情況:可能出現唱歌跳舞,開心談笑,或者憤怒咒罵,坐臥不安,甚至爬牆上屋的行為,這種敗血衝心的情況多數會死亡,可以使用花蕊石散,或者琥珀黑龍丹,即使精神混亂,但未到癲狂的程度,可以使用失笑散加上鬱金;如果感到飽悶嘔吐,腹部脹痛,這是敗血衝擊胃部,可以使用五積散或者平胃散加上薑、桂,如果不見效,可以服用來復丹,嘔吐不止且腹部持續脹痛,血液轉變為水狀的,可以參考《金匱》中的下瘀血湯;如果面色赤紅,嘔吐不止,有瀕死感,或者呼吸急促,這是敗血衝擊肺部,可以使用人參、蘇木,嚴重時可以加入芒硝湯進行清洗。大致上,衝擊心臟的,十個中有九個難以救治,衝擊胃部的,一半死一半活,衝擊肺部的,十個中有一兩個可以存活。

再者,產後如果口鼻出現黑色,並且鼻子出血,這是胃氣虛弱,血液淤滯的徵兆,應立即使用人參蘇木,否則稍遲一點就無法挽救了」。我認為產後確實存在瘀血上衝等症狀,張氏詳細地討論了這個問題。產後的瘀血實證,一定伴有腹部疼痛,且按壓會感到更痛的症狀,如果按壓痛處會感覺更痛,輕微的可以使用生化湯,嚴重的使用回生丹效果最好。因為回生丹使用醋煮大黃,可以準確作用於病竈而不傷害其他器官,其中含有許多能吃血的蟲類,又有人參保護正氣,哪有瘀血不能破除,哪有正氣會受傷的道理。

近期看到產婦腹部疼痛,醫生並沒有詢問是否按壓會痛,統一使用生化湯,甚至病人家屬也不請醫生,產後必定服用十幾帖生化湯,結果造成陰虛勞損的病症,令人無限感慨!我看到古本《達生篇》中,生化湯的下方註釋寫著:專門治療產後瘀血腹部疼痛、兒枕痛,能化瘀血生新血。方藥與疾病相對應,確實有根據。但是最近的刻本,直接寫道:「治療產後所有疾病」,甚至有註釋寫著「產後立即服用」,這樣的理解極度錯誤,令人厭惡。

再來,《達生篇》這本書,主要教導人們保持平靜,等待自然的發展,妙不可言,但是其中的方藥,卻不能盡信,例如達生湯下方寫著:「懷孕九個月後服用,多服用更妙」,這就是所謂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怎麼可能不考慮孕婦的身體和脈象,統一投藥呢?假設脈象是沉澀,服用達生湯是可以的,但如果脈象流利洪滑,表示血中氣旺,血分溫暖,怎麼可能再使用辛熱性的藥材呢?這樣必然導致產後出血過多,形成痙厥。像這樣的不合理之處,辨析起來沒完沒了,令人無限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