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四·雜說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雜說 (2)

1. 醫書亦有經子史集論

儒書有經子史集,醫書亦有經子史集。《靈樞》、《素問》、《神農本經》、《難經》、《傷寒論》、《金匱玉函經》,為醫門之經;而諸家注論、治驗、類案、本草、方書等,則醫之子、史、集也。經細而子、史、集粗,經純而子、史、集雜,理固然也。學者必不可不尊經,不尊經則學無根柢,或流於異端;然尊經太過,死於句下,則為賢者過之,《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

不肖者不知有經,仲景先師所謂: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自漢時而已然矣,遑問後世,此道之所以常不明而常不行也。

白話文:

儒家的書籍分為經、子、史、集四類,同樣地,醫學的書籍也有這樣的分類。像《靈樞》、《素問》、《神農本草經》、《難經》、《傷寒論》、《金匱玉函經》這些都是醫學領域的經典;而各家的註釋、治療經驗、病例記錄、藥物學、處方集等,就相當於醫學的子、史、集。經典內容精細,而子、史、集則較為粗淺;經典純粹,子、史、集則混雜,這是必然的道理。學習的人一定要尊重經典,如果不尊重經典,那麼學問就會缺乏基礎,甚至會走向偏門;但是過度尊崇經典,只拘泥於文字,對於賢能的人來說,這就是過頭了,就像《孟子》所說的,如果完全相信書本,那還不如沒有書本。

那些能力不足的人不知道有經典的存在,正如張仲景先師所言:他們各自沿襲家族的技藝,始終遵循舊法,診病問症,只求口頭上的應對,對病人稍微觀察一下,就開始開藥,這種情況早在漢代就已存在,更不用說後世了,這就是為什麼醫道一直無法得到明確理解和實踐的原因。

2. 本論起銀翹散論

本論第一方用桂枝湯者,以初春余寒之氣未消,雖曰風温(系少陽之氣),少陽緊承厥隂,厥隂根乎寒水,初起惡寒之證尚多,故仍以桂枝為首,猶時文之領上文來脈也。本論方法之始,實始於銀翹散。

吳按:六氣播於四時,常理也。診病者,要知夏日亦有寒病,冬日亦為温病,次年春夏尚有上年伏暑,錯綜變化,不可枚舉,全在測證的確。本論凡例內云:除傷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時雜感,朗若列眉,後世學者,察證之時,若眞知確見其為傷寒,無論何時,自當仍宗仲景;若眞知六氣中為何氣,非傷寒者,則於本論中求之。上焦篇辨傷寒温暑疑似之間最詳。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

本論的第一個處方使用了桂枝湯,這是因為初春時節,冬天的寒氣尚未完全消失。雖然風溫(這是少陽的現象)在季節上接續著厥陰,而厥陰是基於寒冷的水氣,所以初期惡寒的症狀還是非常常見的。因此,我們仍然將桂枝作為主要的藥物,這就像是文章開頭引用前文一樣,順應了天氣的轉換。實際上,本論的處方方法,真正開始於銀翹散。

吳氏補充說明:六種氣候(風、熱、濕、燥、寒、火)在四季中的分佈是常態。然而,醫生在診斷疾病的時候,應該知道夏天也可能出現寒症,冬天也可能出現溫熱的病症,甚至第二年的春夏可能還有前一年留下的暑氣。這些症狀的變化錯綜複雜,無法一一列舉,關鍵在於準確地判斷病症。本論在凡例中提到:除了傷寒病應遵從張仲景的方法之外,對於四季中各種感應的疾病,我們應該像列清眉毛一樣明確地理解。對於後世的學習者而言,在診斷的時候,如果能確定是傷寒,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遵從張仲景的方法;如果能確定是六氣中的哪一種,而非傷寒,那麼就可以在本論中尋找相應的治療方法。上焦篇詳細地辨別了傷寒和溫熱疾病的相似之處。

3. 本論粗具規模論

本論以前人信經太過(經謂熱病者,傷寒之類也。又以《傷寒論》為方法之祖,故前人遂於傷寒法中求温熱,中行且犯此病),混六氣於一《傷寒論》中,治法悉用辛温,其明者亦自覺不合,而未能自立模範。瑭哀道之不明,人之不得其死,不自揣度而作是書,非與人爭名,亦毫無求勝前賢之私心也。

至其序論採錄處,粗陳大略,未能細詳,如暑證中之大順散、冷香飲子、漿水散之類,俱未收錄。一以前人已有,不必屋上架屋,一以卷帙紛繁,作者既苦日力無多,觀者反畏繁而不覽,是以本論不過粗具三焦六淫之大槪規模而已。惟望後之賢者,進而求之,引而伸之,斯遇者之大幸耳。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

本論述的重點在於指出前輩們過度依賴古經典中的理論,特別是對於熱性疾病(如傷寒)的治療方式,他們將所有疾病都歸納到《傷寒論》的框架下,將六氣(風、寒、濕、燥、火、熱)統一於此。他們普遍使用辛溫藥物進行治療,即使有些明白人意識到這種做法可能並不一定合適,但他們也無法創立出新的標準和模式。

我深感學術傳承的混亂,看到許多人因此無法得到正確的治療,甚至喪命,我決定不顧一切來編寫這本書,並非為了與他人爭名奪利,也沒有想超越前人的私心。

至於本書的敘述和參考資料方面,只簡略地概述了主要概念,未能深入細節。例如,在暑熱病症中,像大順散、冷香飲子、漿水散等方劑,我都沒有收錄。一方面,因為這些內容前人已經有詳細的記載,不需要重複;另一方面,若內容過於龐雜,不僅編寫者會感到吃力,讀者也可能因畏懼繁複而無法全面閱讀,因此本書僅初步勾勒出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和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概況和基本範疇。

我期待後世的賢者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延伸和深化這些知識,這將是眾生的福氣。

4. 寒疫論

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狀,則憎寒壯熱,頭痛骨節煩疼,雖發熱而不甚渴,時行則里巷之中,病俱相類,若役使者然;非若温病之不甚頭痛骨痛而渴甚,故名曰寒疫耳。葢六氣寒水司天在泉,或五運寒水太過之歲,或六氣中加臨之客氣為寒水,不論四時,或有是證,其未化熱而惡寒之時,則用辛温解肌;既化熱之後,如風温證者,則用辛涼清熱,無二理也。

白話文:

世上大多數人談論到所謂的「寒疫」,深入探討其病症特徵,會發現患者常表現出極度畏寒與高燒、頭痛和全身骨節疼痛的症狀,雖然會發燒但並不會非常口渴。當這種疾病流行時,在街坊鄰裏間,所有患者的病症都很相似,彷彿被同一個使者傳播;這和溫病不同,溫病的患者頭痛和骨節痛的程度較輕,但口渴的症狀卻較重,因此我們稱這種疾病為「寒疫」。

一般來說,無論在天空中主導的六氣是寒冷的水氣,或是在地表下影響的六氣是寒冷的水氣,或者是在五行運行中,寒冷的水氣過盛的年份,或是六氣中的客氣被寒冷的水氣所影響,只要出現這種情況,無論四季如何變化,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疾病的症狀。在疾病尚未轉變為熱性,且患者仍感到惡寒的階段,應使用辛溫性的藥物來解除肌肉的緊繃;而一旦疾病轉變為熱性後,若出現了類似風溫的症狀,則應該使用辛涼性的藥物來清熱解毒,這是沒有例外的原則。

5. 偽病名論

病有一定之名,近有古無今有之偽名,葢因俗人不識本病之名而偽造者,因而亂治,以致誤人性命。如滯下、腸澼,便下膿血,古有之矣,今則反名曰痢疾。葢利者,滑利之義,古稱自利者,皆泄瀉通利太過之證也。滯者,淤澀不通之象,二義正相反矣,然治法尚無大疵謬也。

至婦人隂挺、隂蝕、隂癢、隂菌等證,古有明文大抵多因於肝經鬱結,濕熱下注,浸淫而成,近日北人名之曰𤺏,歷考古文,並無是字,焉有是病!而治法則用一種惡劣婦人,以針刺之,或用細勾勾之,利刀割之,十割九死,哀哉!其或間有一、二刀傷不重,去血不多,病本輕微者,得愈,則恣索重謝。試思前隂乃腎之部,肝經蟠結之地,衝任督三脈由此而分走前後,豈可肆用刀勾之所。

甚則肝鬱脅痛,經閉寒熱等證,而亦名之曰𤺏,無形可割,則以大針針之。在婦人猶可藉口曰:婦人隱疾,以婦人治之。甚至數歲之男孩,痔瘡、疝、瘕、疳疾,外感之遺邪,總而名之曰𤺏,而針之,割之,更屬可惡。在庸俗鄉愚,信而用之,猶可說也。

竟有讀書明理之文人,而亦為之蠱惑,不亦怪哉!又如暑月中惡腹痛,若霍亂而不得吐瀉,煩悶欲死,隂凝之痞證也,治以苦辛芳熱則愈,成霍亂則輕,論在中焦寒濕門中,乃今世相傳謂之痧證,又有絞腸瘀,烏痧之名,遂至方書中亦有此等名目矣。俗治以錢刮關節,使血氣一分一合,數分數合而陽氣行,行則通,通則痞開痛減而愈。

但愈後周十二時不可飲水,飲水得隂氣之凝,則留邪在絡,遇寒或怒(動厥隂)則不時舉發,發則必刮痧也。是則痧固偽名,刮痧乃通陽之法,雖流俗之治,頗能救急,猶可也,但禁水甚難,最易留邪。無奈近日以刮痧之法刮温病,夫温病陽邪也,亂則通陽太急,隂液立見消亡,雖後來醫治得法,百無一生。

吾新見有痙而死者,有癢不可忍而死者,庸俗之習,牢不可破,豈不哀哉!此外偽名妄治頗多,茲特舉其尤者耳,若時醫隨口捏造偽名,南北皆有,不勝指屈矣。嗚呼!名不正,必害於事,學者可不察乎!

白話文:

[對於偽造病名的討論]

疾病都有固定的命名,然而近期出現了一些古代不存在,現代纔有的偽造病名,這些名字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因為一般人對原本疾病的名稱不熟悉,因此創造出新的名詞,導致治療方向混亂,進而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安全。例如,「滯下」、「腸澼」這兩種病症,古人早已有描述,即排泄物中帶有膿血的情況,但在現代,卻被誤解為「痢疾」。其中,「利」這個字原意是指排泄順暢,古人所說的「自利」,通常指的是排泄過度的症狀。而「滯」字則表示排泄困難,兩者意義完全相反,然而在治療方法上倒也沒有太大的錯誤。

至於女性的「隂挺」、「隂蝕」、「隂癢」、「隂菌」等症狀,古籍中有明確的記載,大多由肝臟功能受阻,濕熱下行,長期浸潤所致。最近北方人將這種情況稱為「𤺏」,然而查閱古文,並無此字,何來此病!而他們的治療方式,竟是找來一些不良婦女,用針扎,或者用鉤子鉤,甚至用刀割,十個人中九個會因此喪命,真是令人悲嘆!偶爾有一兩個受傷不重,失血不多,病情原本就較輕微的患者痊癒,她們就會索要大量的報酬。但試想,女性的生殖器官是與腎臟相關,是肝臟經絡聚集的地方,沖脈、任脈和督脈都從這裡開始走向前後,怎麼可以隨便用刀鉤呢?

更嚴重的是,肝氣鬱結、脅痛、月經不調、寒熱等症狀,也被稱為「𤺏」,由於無法具體切割,於是就用大針來針刺。對於女性來說,還可以藉口說:女性的隱疾,由女性來治療。但即使是幾歲的小男孩,痔瘡、疝氣、瘕積、疳疾,以及外感遺留下來的邪氣,都被統一稱為「𤺏」,然後用針刺,用刀割,這種做法更加令人反感。對於一般鄉下人來說,相信這種療法,還可以理解。

然而,竟然有些讀書明白道理的文人,也被這種說法迷惑,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又如夏天中暑引起的腹痛,類似霍亂但無法嘔吐或腹瀉,煩躁欲死,這是寒氣凝結導致的痞證,應當使用苦辛芳香溫熱的藥物治療,一旦發展成霍亂,病情反而會減輕,治療方法在中醫的中焦寒濕門中有詳細描述,但現在世人卻傳為痧證,又有絞腸瘀、烏痧等名稱,甚至連醫書中也出現了這樣的名稱。民間的治療方式是用錢刮擦關節,讓血液和氣息一分一合,多次分合後,陽氣得以運行,運行就能通暢,通暢後痞證就會減輕,疼痛也會緩解。

但治療後的十二小時內不能飲水,如果飲水,寒氣會凝結,邪氣就會留在經絡中,遇到寒冷或生氣(刺激厥陰經)時,隨時可能發作,發作時必須再刮痧。由此看來,痧證確實是偽造的病名,刮痧其實是一種疏通陽氣的方法,雖然出自民間,但確實能應急,只是不能喝水的限制很難遵守,最容易留下邪氣。更糟糕的是,最近有人把刮痧的方法用於治療溫病,要知道,溫病是由陽性邪氣引起的,這樣做會導致陽氣過於旺盛,陰液迅速消耗殆盡,即使後來的治療方式正確,也幾乎沒有人能活下來。

我親眼見過有人因抽搐而死亡,有人因癢得無法忍受而死亡,這種庸俗的習慣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真是令人悲痛!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許多偽造的病名和錯誤的治療方式,這裡只舉了幾個例子,事實上,各地的醫生隨口編造偽造病名的情況非常普遍,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屢見不鮮。唉!如果病名不正確,必定會影響治療效果,學醫的人怎能不加以辨別呢!]

6. 温病起手太隂論

四時温病,多似傷寒;傷寒起足太陽,今謂温病起手太隂,何以手太隂亦主外感乎?手太隂之見證,何以大略似足太陽乎?手足有上下之分,隂陽有反正之義,庸可混乎!《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臟眞高於肺,以行營衛隂陽也。《傷寒論》中,分營分衛,言隂言陽,以外感初起,必由衛而營,由陽而隂。

足太陽如人家大門,由外以統內,主營衛隂陽;手太隂為華葢,三才之天,由上以統下,亦由外以包內,亦主營衛隂陽,故大略相同也。大雖同而細終異,異者何?如太陽之竅主出,太隂之竅兼主出入;太陽之竅開於下,太隂之竅開於上之類,學者須於同中求異,異中驗同,同異互參,眞詮自見。

白話文:

一年四季的溫病,大多和傷寒症狀相似;但傷寒是由足太陽經開始,現在說溫病則由手太陰經發起,為什麼手太陰也會負責對抗外來感染呢?手太陰經所呈現的病症,為什麼大致上又會與足太陽經的病症相似呢?手和腳有上下的區別,陰和陽有正反的含義,這兩者能混為一談嗎?根據《黃帝內經·平人氣象論》所述:臟腑的精氣在肺部處於較高位置,用以運行營養和衛氣的陰陽調節。在《傷寒論》中,分別提到了營和衛、陰和陽,這是因為外來感染在初期,必定先影響到衛氣,再影響到營養,從陽性影響到陰性。

足太陽經就像是家的大門,由外向內控制著營養和衛氣的陰陽平衡;手太陰經則像是華蓋,是天地三才中的天,由上至下控制全局,也是由外圍包圍內部,同樣負責營養和衛氣的陰陽調節,所以兩者在大方向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雖然大方向相同,但在細節上仍有差異,這些差異在哪裡呢?例如足太陽經的孔竅主要負責排泄,而手太陰經的孔竅則兼顧進出;足太陽經的孔竅在下方開啟,手太陰經的孔竅則在上方開啟等。學習者必須在相同的理論中尋找差異,在差異中驗證相同,通過對比差異和共同點,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