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四·雜說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雜說 (2)

1. 醫書亦有經子史集論

儒書有經子史集,醫書亦有經子史集。《靈樞》、《素問》、《神農本經》、《難經》、《傷寒論》、《金匱玉函經》,為醫門之經;而諸家注論、治驗、類案、本草、方書等,則醫之子、史、集也。經細而子、史、集粗,經純而子、史、集雜,理固然也。學者必不可不尊經,不尊經則學無根柢,或流於異端;然尊經太過,死於句下,則為賢者過之,《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

不肖者不知有經,仲景先師所謂: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自漢時而已然矣,遑問後世,此道之所以常不明而常不行也。

2. 本論起銀翹散論

本論第一方用桂枝者,以初春余寒之氣未消,雖曰風温(系少陽之氣),少陽緊承厥隂,厥隂根乎寒水,初起惡寒之證尚多,故仍以桂枝為首,猶時文之領上文來脈也。本論方法之始,實始於銀翹散

吳按:六氣播於四時,常理也。診病者,要知夏日亦有寒病,冬日亦為温病,次年春夏尚有上年伏暑,錯綜變化,不可枚舉,全在測證的確。本論凡例內云:除傷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時雜感,朗若列眉,後世學者,察證之時,若眞知確見其為傷寒,無論何時,自當仍宗仲景;若眞知六氣中為何氣,非傷寒者,則於本論中求之。上焦篇辨傷寒温暑疑似之間最詳。

3. 本論粗具規模論

本論以前人信經太過(經謂熱病者,傷寒之類也。又以《傷寒論》為方法之祖,故前人遂於傷寒法中求温熱,中行且犯此病),混六氣於一《傷寒論》中,治法悉用辛温,其明者亦自覺不合,而未能自立模範。瑭哀道之不明,人之不得其死,不自揣度而作是書,非與人爭名,亦毫無求勝前賢之私心也。

至其序論採錄處,粗陳大略,未能細詳,如暑證中之大順散冷香飲子漿水散之類,俱未收錄。一以前人已有,不必屋上架屋,一以卷帙紛繁,作者既苦日力無多,觀者反畏繁而不覽,是以本論不過粗具三焦六淫之大槪規模而已。惟望後之賢者,進而求之,引而伸之,斯遇者之大幸耳。

4. 寒疫論

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狀,則憎寒壯熱,頭痛骨節煩疼,雖發熱而不甚渴,時行則里巷之中,病俱相類,若役使者然;非若温病之不甚頭痛骨痛而渴甚,故名曰寒疫耳。葢六氣寒水司天在泉,或五運寒水太過之歲,或六氣中加臨之客氣為寒水,不論四時,或有是證,其未化熱而惡寒之時,則用辛温解肌;既化熱之後,如風温證者,則用辛涼清熱,無二理也。

5. 偽病名論

病有一定之名,近有古無今有之偽名,葢因俗人不識本病之名而偽造者,因而亂治,以致誤人性命。如滯下、腸澼,便下膿血,古有之矣,今則反名曰痢疾。葢利者,滑利之義,古稱自利者,皆泄瀉通利太過之證也。滯者,淤澀不通之象,二義正相反矣,然治法尚無大疵謬也。

至婦人隂挺、隂蝕、隂癢、隂菌等證,古有明文大抵多因於肝經鬱結,濕熱下注,浸淫而成,近日北人名之曰𤺏,歷考古文,並無是字,焉有是病!而治法則用一種惡劣婦人,以針刺之,或用細勾勾之,利刀割之,十割九死,哀哉!其或間有一、二刀傷不重,去血不多,病本輕微者,得愈,則恣索重謝。試思前隂乃腎之部,肝經蟠結之地,衝任督三脈由此而分走前後,豈可肆用刀勾之所。

甚則肝鬱脅痛,經閉寒熱等證,而亦名之曰𤺏,無形可割,則以大針針之。在婦人猶可藉口曰:婦人隱疾,以婦人治之。甚至數歲之男孩,痔瘡、疝、瘕、疳疾,外感之遺邪,總而名之曰𤺏,而針之,割之,更屬可惡。在庸俗鄉愚,信而用之,猶可說也。

竟有讀書明理之文人,而亦為之蠱惑,不亦怪哉!又如暑月中惡腹痛,若霍亂而不得吐瀉,煩悶欲死,隂凝之痞證也,治以苦辛芳熱則愈,成霍亂則輕,論在中焦寒濕門中,乃今世相傳謂之痧證,又有絞腸瘀,烏痧之名,遂至方書中亦有此等名目矣。俗治以錢刮關節,使血氣一分一合,數分數合而陽氣行,行則通,通則痞開痛減而愈。

但愈後周十二時不可飲水,飲水得隂氣之凝,則留邪在絡,遇寒或怒(動厥隂)則不時舉發,發則必刮痧也。是則痧固偽名,刮痧乃通陽之法,雖流俗之治,頗能救急,猶可也,但禁水甚難,最易留邪。無奈近日以刮痧之法刮温病,夫温病陽邪也,亂則通陽太急,隂液立見消亡,雖後來醫治得法,百無一生。

吾新見有痙而死者,有癢不可忍而死者,庸俗之習,牢不可破,豈不哀哉!此外偽名妄治頗多,茲特舉其尤者耳,若時醫隨口捏造偽名,南北皆有,不勝指屈矣。嗚呼!名不正,必害於事,學者可不察乎!

6. 温病起手太隂論

四時温病,多似傷寒;傷寒起足太陽,今謂温病起手太隂,何以手太隂亦主外感乎?手太隂之見證,何以大略似足太陽乎?手足有上下之分,隂陽有反正之義,庸可混乎!《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臟眞高於肺,以行營衛隂陽也。《傷寒論》中,分營分衛,言隂言陽,以外感初起,必由衛而營,由陽而隂。

足太陽如人家大門,由外以統內,主營衛隂陽;手太隂為華葢,三才之天,由上以統下,亦由外以包內,亦主營衛隂陽,故大略相同也。大雖同而細終異,異者何?如太陽之竅主出,太隂之竅兼主出入;太陽之竅開於下,太隂之竅開於上之類,學者須於同中求異,異中驗同,同異互參,眞詮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