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三·下焦篇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下焦篇 (3)

1. 寒濕

四十二、濕之為物也,在天之陽時為雨露,隂時為霜雪,在山為泉,在川為水,包含於土中者為濕。其在人身也,上焦與肺合,中焦與脾合,其流於下焦也,與少隂癸水合。

白話文:

四十二、濕邪是一種東西,在天上有陽氣時就是雨露,有陰氣時就是霜雪;在山上就是泉水,在河川中就是水,蘊含在泥土中的就是濕氣。在人體內,濕邪在上面與肺相應,在中間與脾相應,流到下面與腎陰之水相應。

此統舉濕在天地人身之大綱,異出同源,以明土為雜氣,水為天一所生,無處不合者也。上焦與肺合者,肺主太隂濕土之氣,肺病濕則氣不得化,有霜霧之象,向之火制金者,今反水剋火矣,故肺病而心亦病也。觀《素問》寒水司天之年,則曰陽氣不令,濕土司天之年,則曰陽光不治自知,故上焦一以開肺氣救心陽為治。

白話文:

這段文句統整了濕氣在天地人身之間的概況,它們本質相同卻表現不同,明確說明土氣為雜氣,水氣則由天一之氣所生,無處不包含濕氣。

上焦與肺臟相應,肺臟掌管太陰濕土之氣。如果肺臟受濕氣影響,肺氣無法正常運行,就會出現類似霜霧的現象。原本火氣可以剋制金氣,但現在水氣反而剋制了火氣,所以肺臟生病時,心臟也會跟著生病。

根據《素問》,當寒水掌管天象之年,會出現「陽氣不令」的現象;當濕土掌管天象之年,會出現「陽光不治自知」的現象。因此,治療上焦疾病時,應以疏通肺氣、挽救心臟陽氣為主。

中焦與脾合者,脾主濕土之質,為受濕之區,故中焦濕證最多;肺與胃為夫妻,脾病而胃不能獨治,再胃之臟象為土,土惡濕也,故開溝渠,運中陽,崇剛土,作堤防之治,悉載中焦。上中不治,其勢必流於下焦。《易》曰:水流濕。《素問》曰:濕傷於下。下焦乃少隂癸水,濕之質即水也,焉得不與腎水相合。

白話文:

中焦與脾臟相呼應,脾臟主掌濕土性質,是接收濕氣之處,因此中焦濕證最為常見。肺與胃是夫妻關係,脾臟生病後,胃部無法獨立運作。再者,胃的臟腑特質為土,土屬性厭惡濕氣,因此要開闢溝渠運轉中部的陽氣,強化土的性質,築起防禦工事進行治療,全都包含在中焦的範疇內。如果上中焦不治療,其勢必會影響下焦。《易經》說:「水流濕潤。」《素問》也說:「濕氣會傷害下焦。」下焦是少陰癸水,濕氣的本質就是水,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和腎臟的水分相結合。

吾見濕流下焦。邪水旺一分,正水反虧一分,正愈虧而邪愈旺,不可為矣。夫腎之眞水,生於一陽,坎中滿也,故治少隂之濕,一以護腎陽,使火能生土為主,腎與膀胱為夫妻,泄膀胱之積水,從下治,亦所以安腎中眞陽也。脾為腎之上游,升脾陽,從上治,亦所以使水不沒腎中眞陽也。

白話文:

我觀察到濕氣流向身體下部。邪水增多一分,正水就會減少一分,正水越少,邪水就越多,這是不行的。腎臟的真水,來源於一點陽氣,像坎卦中充滿陽氣一樣。所以治療少陰的濕氣,主要以保護腎陽為主,讓陽氣生養陰精。腎臟和膀胱是夫妻關係,排出膀胱的積水,從下路治療,也是為了安定腎中的真陽。脾臟是腎臟的上游,升發脾陽,從上路治療,也是為了讓水氣不過多地浸沒腎中的真陽。

其病厥隂也奈何?葢水能生木,水太過,木反不生,木無生氣,自失其疏泄之任,經有「風濕交爭,風不勝濕」之文,可知濕土太過,則風木亦有不勝之時,故治厥隂之濕,以復其風木之本性,使能疏泄為主也。

白話文:

厥陰病怎麼治療呢?水的能量可以滋生木的能量,但水如果過多,木反而無法生長,木失去生氣,就會失去疏通排泄的功能。經書中「風濕爭奪,風無法勝過濕」,可知濕邪過盛時,風木也會受阻。因此,治療厥陰濕熱,要恢復風木的本性,使它能疏通排泄纔是正道。

本論原以温熱為主,而類及於四時雜感。以宋元以來,不明仲景傷寒一書專為傷寒而設,乃以傷寒一書,應四時無窮之變,殊不合拍,遂至人著一書,而悉以傷寒名書。陶氏則以一人而屢著傷寒書,且多立妄誕不經名色,使後世學者,如行昏霧之中,渺不自覺其身之墜於淵也。今臚列四時雜感,春温、夏熱、長夏暑濕、秋燥、冬寒,得其要領,效如反掌。

白話文:

這部中醫古籍原本主要討論溫熱疾病,但也涉及四季的各種感染。然而,自宋元以來,人們錯誤地將張仲景的《傷寒論》專門用於治療傷寒,並利用它來應對四季的無盡變化,這完全不切實際。因此,後人撰寫的許多醫書都冠以「傷寒」之名。其中,陶弘景 一人多次撰寫「傷寒」著作,並隨意創造許多不切實際的名詞,導致後世學者像在濃霧中迷失方向,不自覺地墮入深淵。現在,我們將四季的各種感染歸納整理,包括春季的溫病、夏季的熱病、長夏的暑濕、秋季的燥病、冬季的寒病。只要掌握了這些要點,治療這些疾病就像翻掌一樣容易。

夫春温、夏熱、秋燥,所傷皆隂液也,學者苟能時時預護,處處堤防,豈復有精竭人亡之慮。傷寒所傷者陽氣也,學者誠能保護得法,自無寒化熱而傷隂,水負火而難救之虞。即使有受傷處,臨證者知何者當護陽,何者當救隂,何者當先護陽,何者當先救隂,因端竟委,可備知終始而超道妙之神。瑭所以三致意者,乃在濕温一證。

白話文:

春天的溫熱、夏天的酷熱、秋天的乾燥,所傷的都是陰液。學醫的人如果能時時刻刻預防,處處小心,怎會有精氣耗盡而死亡的憂慮呢?傷寒所傷的是陽氣。學醫的人如果能正確地保護,自然不會寒氣化熱而傷害陰液,水火相剋而難以救治的危險。即使有受損的地方,臨牀醫生知道哪個應該保護陽氣,哪個應該救助陰液,哪個應該先保護陽氣,哪個應該先救助陰液,循著端倪細究始末,就可以預知結局並超越妙道的境界。我之所以三番兩次強調,是針對濕溫這一證型而言的。

葢土為雜氣,寄旺四時,藏垢納汙,無所不受,其間錯綜變化,不可枚舉。其在上焦也,如傷寒;其在下焦也,如內傷;其在中焦也,或如外感,或如內傷。至人之受病也,亦有外感,亦有內傷,使學者心搖目眩,無從捉摸。

白話文:

泥土中含有各種病氣,隨著不同的季節而變化。它可以藏匿污垢和垃圾,無所不包。泥土中的變化錯綜複雜,無法一一列舉。病氣在人體的上焦,會表現出類似於傷寒的症狀;在人體的下焦,會表現出類似於內傷的症狀;在人體的中焦,可能會表現出類似於外感或內傷的症狀。人體患病時,有可能是受了外邪,也有可能是受到了內傷。這讓醫者感到困惑,無法準確地判斷病因。

其變證也,則有濕痺、水氣、咳嗽、痰飲、黃汗、黃癉、腫脹、瘧疾、痢疾、淋症、帶症、便血、疝氣、痔瘡、癰膿等證,較之風火燥寒四門之中,倍而又倍,苟非條分縷析,體貼入微,未有不張冠李戴者。

四十三、濕久不治,伏足少隂,舌白身痛,足跗浮腫,鹿附湯主之。

白話文:

它的變證還有濕痺、水腫、咳嗽、痰多、黃汗、黃疸、腫脹、瘧疾、痢疾、淋病、帶下、便血、疝氣、痔瘡、癰疽等證狀,與風、火、燥、寒四門相比,還要多好幾倍。如果不仔細分析,深入探究,很容易會將不同的證狀混淆不清。

四十三、當濕氣長期未被治療時,它會潛伏在足少陰經(腎經)之中,症狀表現為舌苔發白、全身痠痛,以及腳踝部位出現浮腫。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鹿附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濕伏少隂,故以鹿茸補督脈之陽。督脈根於少隂,所謂八脈麗於肝腎也;督脈總督諸陽,此陽一升,則諸陽聽令。附子補腎中眞陽,通行十二經,佐之以菟絲,憑空行氣而升發少隂,則身痛可休。獨以一味草果,温太隂獨勝之寒以醒脾陽,則地氣上蒸天氣之白苔可除;且草果,子也,凡子皆達下焦。以茯苓淡滲,佐附子開膀胱,小便得利,而跗腫可愈矣。

白話文:

濕氣侵入少陰經,因此用鹿茸來補督脈的陽氣。督脈根源於少陰經,所謂「八脈皆屬於肝腎」;督脈總領所有的陽脈,陽氣一升,各陽脈便聽從號令。附子補腎中的真陽,運行在十二經脈中,加入菟絲,它能憑空運氣,升發少陰之氣,那麼身體疼痛就可以緩解。獨用草果,溫暖脾胃中的太陰寒氣,醒脾陽,那麼地氣向上蒸發,白苔這種天氣之氣就可以消除;而且草果,是果實,所有果實都能通達下焦。用淡滲利濕的茯苓,幫助附子開利膀胱,小便通暢,那麼腳腫就可以治癒了。

鹿附湯方(苦辛鹹法)

鹿茸(五錢),附子(三錢),草果(一錢),菟絲子(三錢),茯苓(五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渣再煮一杯服。

四十四、濕久,脾陽消乏,腎陽亦憊者,安腎湯主之。

白話文:

【鹿附湯方】(苦辛鹹的調理方法)

藥材配伍如下:

  • 鹿茸(十五克)
  • 附子(九克)
  • 草果(三克)
  • 菟絲子(九克)
  • 茯苓(十五克)

製作與用法:使用五杯水來煎煮上述藥材,煮至剩餘兩杯的量,每日分兩次服用。煮過一次後的藥渣可以再加一杯水煎煮,所得的一杯藥汁再次服用。

另外,

四十四、當濕氣困擾身體已久,導致脾胃的陽氣衰弱,連帶腎中的陽氣也跟著疲乏時,建議主要使用【安腎湯】進行治療。

凡腎陽憊者,必補督脈,故以鹿茸為君,附子、韭子等補腎中眞陽,但以苓、術二味,滲濕而補脾陽,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腎者,腎以陽為體,體立而用安矣)。

安腎湯方(辛甘温法)

白話文:

腎陽虛的人,一定要補督脈。因此,使用鹿茸作為君藥。附子、韭子等補腎中的真陽。但用茯苓、白朮這兩味藥,滲濕補脾陽。這是「釜底增薪」的方法(這裡的「安腎」,是因為腎以陽為根本,根本穩固,功能才能安穩)。

安腎湯方(辛甘溫法)

安腎湯的配方是基於辛味、甘味和溫性藥物組成的治療方法。

鹿茸(三錢),胡蘆巴(三錢),補骨脂(三錢),韭子(一錢),大茴香(二錢),附子(二錢),茅朮(二錢),茯苓(三錢),菟絲子(三錢)

白話文:

鹿茸(15克),胡蘆巴(15克),補骨脂(15克),韭菜子(5克),大茴香(10克),附子(10克),蒼朮(10克),茯苓(15克),菟絲子(15克)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大便溏者,加赤石脂。久病惡湯者,可用貳拾分作丸。

四十五、濕久傷陽,痿弱不振,肢體麻痺,痔瘡下血,朮附姜苓湯主之。

白話文:

取八杯水,煮沸後取三杯,分三次喝。大便稀的人,可以添加赤石脂。長期生病、厭惡喝湯的人,可以將藥碾成粉,加入二十分的水做成藥丸。

四十五、當濕氣長期困擾人體,導致陽氣受損時,會使人體虛弱無力、精神不振,肢體感到麻木,以及痔瘡出血等問題,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朮附姜苓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按痔瘡有寒濕、熱濕之分,下血亦有寒濕、熱濕之分,本論不及備載,但載寒濕痔瘡下者,以世醫但知有熱濕痔瘡下血,悉以槐花、地榆從事,並不知有寒濕之因,畏薑、附如虎,故因下焦寒濕而類及之,方則兩補脾腎兩陽也。

朮附姜苓湯方(辛温苦淡法)

白話文:

痔疮可以分为寒湿型和热湿型,下血也一样可以分为寒湿型和热湿型。这篇文章没有全部列举,只讲了寒湿型痔疮下血的情况。因为现在的医生只知道热湿型痔疮下血,就用槐花、地榆治疗,根本不知道有寒湿的原因,就好像害怕生姜、附子一样。所以,是因为下焦寒湿导致痔疮下血,就用这个方子来补脾肾阳气。

朮附姜苓汤方(辛温苦淡法)

生白朮(五錢),附子(三錢),乾薑(三錢),茯苓(五錢)

白話文:

生白朮(25 克) 附子(15 克) 乾薑(15 克) 茯苓(25 克)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四十六、先便後血,小腸寒濕,黃土湯主之。

白話文:

取五杯水,煮至剩下兩杯的量,每日分兩次服用。

第四十六條,若出現先排便後出血的症狀,這是由於小腸受到寒濕影響所致,建議使用[黃土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此因上條而類及,以補偏救弊也,義見前條注下。前方純用剛者,此方則以剛藥健脾而滲濕,柔藥保肝腎之隂,而補喪失之血,剛柔相濟,又立一法,以開學者門徑。後世黑地黃丸法,葢仿諸此。

黃土湯方(甘苦合用剛柔互濟法)

白話文:

這是因為上一條所提到的,為了補充不足、挽救疏漏。這條藥方的意思說明見上條註解。前面的藥方只用溫熱藥材,這個藥方則用溫熱藥物健脾化濕,用涼性藥物保護肝腎的陰氣,並補償流失的血液,溫熱和涼性藥物相配合,又建立一個治療方法,為學習者提供思路。後世的六味地黃丸方劑,多仿照這一條藥方。

黃土湯的配方(甜苦搭配、剛柔並濟法)

甘草(三兩),乾地黃(三兩),白朮(三兩),附子(炮,三兩),阿膠(三兩),黃芩(三兩),灶中黃土(半斤)

水八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分量服法,悉錄古方,未敢增減,用者自行斟酌可也)。

白話文:

甘草(150 克),乾地黃(150 克),白朮(150 克),附子(經過炮製,150 克),阿膠(150 克),黃芩(150 克),竈中黃土(250 克)

取水八升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二升時,將藥液分為兩份,溫熱後分別服用(服藥的份量和方法都是按照古方的記載,未敢擅自增減,使用時請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

四十七、秋濕內伏,冬寒外加,脈緊無汗,惡寒身病,喘咳稀痰,胸滿舌白滑,惡水不欲飲,甚則倚息不得臥,腹中微脹,小青龍湯主之;脈數有汗,小青龍去麻、辛主之;大汗出者,倍桂枝,減乾薑,加麻黃根。

白話文:

47. 冬天濕氣潛伏體內,寒氣從外部侵襲

  • 症狀:脈搏緊,沒有出汗,怕冷,身體痠痛,咳嗽稀痰,胸部脹滿,舌苔白滑,厭惡喝水,嚴重時無法呼吸平躺,腹部稍脹。 治療:使用「小青龍湯」

  • 若脈搏數快,有出汗:使用「小青龍湯」,去除麻黃和辛甘藥材。

  • 大量出汗:加倍桂枝,減少乾薑,添加麻黃根。

此條以經有「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之明文,故補三焦飲症數則,略示門徑。按經謂秋傷於濕者,以長夏濕土之氣,介在夏秋之間,七月大火西流,月建申,申者,陽氣畢伸也,濕無陽氣不發,陽伸之極,濕發亦重,人感此而至冬日寒水司令,濕水同體相搏而病矣。喻氏擅改經文,謂濕曰燥者,不明六氣運行之道。

白話文:

這段經文明確指出「秋天受濕,冬天就會咳嗽」,所以補上三焦飲的症狀,以供參考。經文說,秋天受濕是因為夏季潮濕的熱氣,夾雜在夏秋之間。七月時,大火西移,屬申月,申代表陽氣上升到頂點。濕氣沒有陽氣就不會發作,而陽氣達到極致時,濕氣發作也最嚴重。如果人在此時感到濕氣,到了冬天寒水當令,濕水交會,就會導致疾病。喻氏擅自修改經文,說濕為燥,是不明白六氣運行的道理。

如大寒,冬令也,厥隂氣至而紙鳶起矣。四月,夏令也,古謂首夏猶清和,俗謂四月為麥秀寒,均謂時雖夏令,風木之氣猶未盡滅也。他令仿此。至於濕土寄旺四時,雖在冬令,朱子謂「將大雨雪,必先微温」,葢微温則陽氣通,陽通則濕行,濕行而雪勢成矣,況秋日竟無濕氣乎!此其間有說焉,經所言之秋,指中秋以前而言,秋之前半截也;喻氏所指之秋,指秋分以後而言,秋之後半截也。古脫燥論,葢世遠年湮,殘缺脫簡耳。

白話文:

如果遇到大寒節氣,是冬天來臨了,陰氣到達極點,紙鳶就會飛上天空。如果遇到四月節氣,是夏天來臨了,古人認為初夏時節還很清爽,俗話說「四月為麥秀寒」,這都說明雖然到了夏天,風木之氣還沒有完全消減。其他節氣類推。

至於濕土之力在四個季節中都比較旺盛,即使在冬令,朱熹說「將要下大雪,必定先會稍微回暖」,這是因為稍微回暖後陽氣疏通,陽氣疏通後濕氣就會流動,濕氣流動了,積雪的條件就形成了,何況秋天不可能完全沒有濕氣呢!這裡面有不同的說法,經書所說的秋天,是指中秋節以前的秋天,是秋天的前半段;喻氏所說的秋天,是指秋分節氣以後的秋天,是秋天的後半段。古籍中沒有詳細的關於乾燥的記載,可能是年代久遠,記載不全或散失了。

喻氏補論誠是,但不應擅改經文,竟崇己說,而不體之日月運行,寒暑倚伏之理與氣也。喻氏學問誠高,特霸氣未消,其温病論亦犯此病。學者遇咳嗽之證,兼合脈色,以詳察其何因,為濕,為燥,為風,為火,為隂虛,為陽弱,為前候伏氣,為現行時令,為外感而發動內傷,為內傷而招引外感,歷歷分明。

白話文:

喻嘉言的補充意見確實有道理,但他不應該擅自更改經典,只崇尚自己的說法,而不體會日月運行、寒暑冷熱交替的規律與氣候。喻嘉言的學問確實很高,但霸氣未消,他的《溫病論》也犯了這個毛病。學者們在遇到咳嗽的症狀時,要結合脈象,詳細探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濕,是燥,是風,是火,是陰虛,是陽弱,是以前潛伏的伏氣,是現行當令的時氣,是外感導致內傷,還是內傷引發外感,都要一一分辨清楚。

或當用温用涼,用補用瀉,或寓補於瀉,或寓瀉於補,擇用先師何法何方,妙手空空,毫無成見,因物付物,自無差忒矣。即如此症,以喘咳痰稀,不欲飲水,胸滿腹脹,舌白,定其為伏濕痰飲所致。

白話文:

使用溫補或清涼瀉下的方法時,要選擇前輩醫家的哪種方法和藥方,必須靈活運用,沒有既定的成見,根據具體情況對症下藥,才能保證治療有效。比如對於這個症狀,表現為喘咳、痰稀、不想喝水、胸悶腹脹、舌苔白,判斷是由於體內濕痰鬱積所致。

以脈緊無汗,為遇寒而發,故用仲景先師辛温甘酸之小青龍,外發寒而內蠲飲,龍行而火隨,故寒可去;龍動而水行,故飲可蠲。以自汗脈數(此因飲邪上衝肺氣之數,不可認為火數),為遇風而發,不可再行誤汗傷陽,使飲無畏忌,故去湯中之麻黃、細辛,發太陽、少隂之表者。倍桂枝以安其表。

白話文:

如果脈象緊而沒有汗,說明是受了寒邪引發的,所以要採用仲景先師的辛、溫、甘、酸四味的「小青龍湯」。通過發散外來的寒邪,同時化解內部的飲邪。龍行天下,火隨之而行,所以寒氣可以消除。龍動,水隨之而行,所以飲邪可以化解。如果自發汗,脈搏數快(這是因為飲邪上衝肺氣造成的,不能誤認作是火熱),說明是受了風邪引發的,不能再誤發汗傷了陽氣,讓飲邪無法消散。因此,要去掉湯中發散太陽、少陰表邪的麻黃和細辛,加倍桂枝來固表。

汗甚則以麻黃根收表疏之汗。夫根有歸束之義,麻黃能行太陽之表,即以其根歸束太陽之氣也。大汗出減乾薑者,畏其辛而致汗也。有汗去麻、辛不去乾薑者,乾薑根而中實,色黃而園(土象也,土性緩),不比麻黃干而中空,色青而直(木象也,木性急,乾薑豈性緩藥哉!較之麻黃為緩耳。

白話文:

出汗過多的話,可以用麻黃根來收斂表氣,疏散汗水。麻黃的根有收束的作用,可以收束太陽表氣。出汗過多時,要減少乾薑的使用,因為乾薑辛熱,容易出汗。如果有出汗,要去除麻黃,但不要去除乾薑,因為乾薑根實、色黃、形圓(屬土,性緩),不像麻黃根空心、色青、形直(屬木,性急)。乾薑雖然不是緩性的藥物,但相較於麻黃,它的作用較緩和。

且乾薑得丙火煅煉而成,能守中陽,麻黃則純行衛陽,故其剽急之性,遠甚於乾薑也),細辛細而辛竄,走絡最急也(且少隂經之報使,誤發少隂汗者,必伐血)。

小青龍湯方(辛甘復酸法)

白話文:

乾薑經過丙火煅燒才能製成,可以溫暖身體的中陽,而麻黃則專門走表,溫暖身體的衛陽,所以麻黃的溫熱性比乾薑還要強很多。細辛的藥性細微而辛辣,能迅速穿透經絡,因此走竄速度最快。少陰經的病邪如果誤引發少陰汗,就一定要用藥來清除血邪。

青龍湯(辛甘復酸法)

麻黃(去節,三錢),甘草(炙,三錢),桂枝(去皮,五錢),芍藥(三錢),五味(二錢),乾薑(三錢),半夏(五錢),細辛(二錢)

水八碗,先煮麻黃減一碗許,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碗,去滓,温服一碗。得效,緩後服,不知,再服。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三錢),甘草(炙烤過,三錢),桂枝(去掉樹皮,五錢),芍藥(三錢),五味子(二錢),乾薑(三錢),半夏(五錢),細辛(二錢)

取八碗水,首先使用大火熬煮麻黃,直到水量減少大約一碗左右,這時去掉浮在表面上的泡沫,接著加入其餘的藥材,繼續煮至剩下三碗水的量。然後把藥渣濾掉,把藥湯加溫後,喝下一碗。如果感受到藥效,可以緩一緩再喝下一次;如果沒有什麼感覺或效果不明顯,就再喝一碗。

四十八、喘咳息促,吐稀涎,脈洪數,右大於左,喉啞,是為熱飲,麻杏石甘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喘咳氣促、吐出白沫、脈搏強而快、右脈比左脈強、喉嚨沙啞,這是因為熱飲造成的,可以使用麻杏石甘湯來治療。

《金匱》謂病痰飲者,當以温藥和之。葢飲屬隂邪,非温不化,故飲病當温者,十有八、九,然當清者,亦有一、二。如此證息促,知在上焦;涎稀,知非勞傷之咳,亦非火邪之但咳無痰而喉啞者可比;右大於左,純然肺病,此乃飲邪隔拒,心氣壅遏,肺氣不能下達。音出於肺,金實不鳴。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提到,如果患有痰飲病的人,應當使用溫暖的藥物來調理。因為痰飲屬於陰邪,不溫暖就不能化解。因此,有痰飲病需要溫補治療的,有十八九,但需要清熱治療的,也有那麼一兩例。像你這個情況,呼吸急促,說明痰飲停留在上焦;涎液稀薄,說明不是勞損引起的咳嗽,也不是火邪導致的只咳嗽不出痰而喉嚨沙啞的情況可以相比;右脈比左脈弱,純粹是肺部疾病,這是由於痰飲阻隔,導致心氣壅塞,肺氣不能向下流通。聲音是肺發出來的,肺被痰飲實阻塞,就不能發聲。

故以麻黃中空而達外,杏仁中實而降里,石膏辛淡性寒,質重而氣清輕,合麻杏而宣氣分之鬱熱,甘草之甘以緩急,補土以生金也。按此方,即大青龍之去桂枝、薑、棗者也。

白話文:

因此用中空的麻黃來疏通外感,實心的杏仁來化解內部的病邪。石膏味道辛淡、性質寒冷,質地沉重而氣味清淡。結合麻黃和杏仁,可以疏散氣分中的鬱熱。甘草甘甜,既可緩解急症,又可補益脾胃以生養肺金。根據這個方子,就是去掉了桂枝、生薑和大棗的大青龍湯。

麻杏石甘湯方(辛涼甘淡法)

麻黃(去節,三錢),杏仁(去皮尖碾細,三錢),石膏(碾,三錢),甘草(炙,二錢)

水八杯,先煮麻黃,減二杯,去沫,納諸藥,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以喉亮為度。

四十九、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白話文:

麻杏石甘湯的配方(使用辛涼甘淡的治療原則)如下:

- 麻黃(去掉節部,需用9克), - 杏仁(去除外皮尖端後磨碎,用9克), - 石膏(研磨後使用,用量也是9克), - 甘草(經過炮炙處理,用6克)。

準備八杯水,首先煎煮麻黃,直至水量減少到六杯,並將表面浮沫撇去,接著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直到剩下三杯藥液。開始時先喝一杯,視喉嚨舒暢的程度來調整後續服用量。

另外,對於痰飲積聚、呼吸不順的情況,可以使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支飲上壅胸膈,直阻肺氣,不令下降,呼息難通,非用急法不可。故以稟金火之氣,破癥瘕積聚,通用水道,性急之葶藶,急瀉肺中之壅塞;然其性剽悍,藥必入胃過脾,恐傷脾胃中和之氣,故以守中緩中之大棗,護脾胃而監製之,使不旁傷他臟,一急一緩,一苦一甘,相須成功也。

白話文:

當胸腔和橫膈膜出現支氣飲水時,會直接阻擋肺氣,不讓它下降,導致呼吸困難。此時必須採用迅速的方法治療。因此,使用具有瀉火通金功效的藥物,破除癥瘕積聚,疏通水道的急性和滑利藥材葶藶,快速清除肺中的壅塞。但是,葶藶性質猛烈,藥性容易進入胃部,經過脾臟,恐怕會損傷脾胃的中和之氣。因此,再用性質中和緩和的大棗來保護脾胃,控制葶藶的性質,防止其損傷其他臟腑。一味急攻,一味緩和,一味苦,一味甘,相互作用,共同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葶藶大棗瀉肺湯(苦辛甘法)

苦葶藶(炒香碾細,三錢),大棗(去核,五枚)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服,得效,減其制,不效,再作服,衰其大半而止。

白話文:

葶藶大棗瀉肺湯(苦辛甘方)

藥材:苦葶藶(先炒至香氣四溢,再碾磨成細末,用量為三錢),大棗(去除果核,準備五枚)

做法:將五杯水加入鍋中,加入準備好的苦葶藶細末和去核大棗,煎煮直至水量減少至兩杯。然後將藥湯分為兩次服用。如果見到療效,下次可減輕藥量;若未見成效,則需再次按此法煎煮服用,直到症狀減輕大半即可停止使用。

五十、飲家反渴,必重用辛,上焦加乾薑、桂枝,中焦加枳實、桔皮,下焦加附子、生薑。

白話文:

五十、愛好飲酒的人如果出現口渴現象,一定是陰虛火旺,必須大量使用辛熱藥物。上焦部位(包括心肺)可以用乾薑、桂枝;中焦部位(包括脾胃)可以用枳實、桔皮;下焦部位(包括腎)可以用附子、生薑。

《金匱》謂乾薑、桂枝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今反不渴者,飲也。是以不渴定其為飲,人所易知也。又云:「水在肺,其人渴」,是飲家亦有渴症,人所不知。今人見渴投涼,輕則用花粉、冬、地,重則用石膏、知母,全然不識病情。葢火咳無痰,勞咳膠痰,飲咳稀痰,兼風寒則難出」,不兼風寒則易出,深則難出,淺則易出。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乾薑、桂枝是熱藥,服用了之後應該會馬上感到口渴,但是現在沒有口渴,是因為有喝水。因此,可以根據不口渴來判斷是有飲邪。這一點對於一般人來說很容易理解。但是,《金匱要略》又說:「水在肺中,人就會口渴」,所以飲邪患者也會出現口渴症狀,一般人不瞭解這一點。

現在很多人看到患者口渴就用涼藥來治療,輕則使用花粉、冬瓜子、生地黃,重則使用石膏、知母,完全不瞭解病情的實際情況。其實,火咳沒有痰,勞咳有粘濁的痰,飲咳有稀薄的痰,兼有風寒則痰難以咳出,不兼有風寒則痰容易咳出,痰在深處難以咳出,在淺處容易咳出。

其在上焦也,郁遏肺氣,不能清肅下降,反挾心火上升爍咽,渴欲飲水,愈飲愈渴,飲後水不得行,則愈飲愈咳,愈咳愈渴,明知其為飲而渴也,用辛何妨,《內經》所謂辛能潤是也。以乾薑峻散肺中寒水之氣,而補肺金之體,使肺氣得宣,而渴止咳定矣。其在中焦也,水停心下,郁遏心氣不得下降,反來上爍咽喉,又格拒腎中眞液,不得上潮於喉,故嗌乾而渴也。重用枳實急通幽門,使水得下行而臟氣各安其位,各司其事,不渴不咳矣。

白話文:

如果病在胸部,會堵住肺氣,無法清降,反而挾帶著心火往上燻燒咽喉,患者會口渴想喝水,但越喝越渴,喝完水也難以消退,還會越喝越咳,越咳越渴。明明知道是因為喝水才口渴,但是用辛辣藥物有何不可?《內經》裡說過,辛味能潤澤。用乾薑來強烈散發肺中的寒濕之氣,同時補益肺金的體質,使肺氣得以疏通,口渴和咳嗽就能停止。

如果病在中部,則水液會停留在心臟下方,堵塞心氣無法下降,反而湧上來燻灼咽喉,又阻隔了腎中的津液,無法上升潤喉,所以才會咽喉乾燥口渴。此時應大量使用枳實,緊急通暢幽門,讓水液順利下降,五臟氣血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口渴和咳嗽也就消失了。

其在下焦也,水鬱膀胱,格拒眞水不得外滋上潮,且邪水旺一分,眞水反虧一分,藏眞水者,腎也,腎惡燥,又腎脈入心,由心入肺,從肺繫上循喉嚨,平人之不渴者;全賴此脈之通調,開竅於舌下玉英、廉泉,今下焦水積而腎脈不得通調,故亦渴也。附子合生姜為眞武法,補北方司水之神,使邪水暢流,而眞水滋生矣。

白話文:

在身體下焦,水氣鬱積在膀胱,阻擋了真正的水液無法外滋上蒸。而且邪水旺盛一分,真正的水液就會虧損一分。儲藏真正水液的是腎臟,腎臟害怕乾燥,而且腎臟的經脈進入心臟,從心臟進入肺臟,從肺臟連接到咽喉,這是普通人不會口渴的原因。完全是因為這條經脈的通暢調節,在舌頭下的玉英、廉泉穴開竅。現在下焦水液積聚,腎臟經脈無法通暢調節,所以也會口渴。附子配合生薑是真武法,補養北方屬水的元神,讓邪水暢通流淌,真正的水液就能滋生了。

大抵飲家當惡水,不渴者其病猶輕,渴者其病必重。如温熱應渴,渴者猶輕,不渴者甚重,反象也。所謂加者,於應用方中,重加之也。

五十一、飲家隂吹,脈弦而遲,不得固執《金匱》法,當反用之,桔半桂苓枳薑湯主之。

白話文:

大致來說,經常喝酒的人會厭惡水,不口渴的人病情較輕,口渴的人病情必定嚴重。如果是溫熱病引起的口渴,口渴的人病情尚輕,不口渴的人病情反而很重,這是反常現象。所謂「加」,就是在使用的藥方中,增加某些藥物。

第五十一條提到的病情是,當患者出現因為飲食所引起的陰道排出氣體(即陰吹),脈象呈現弦狀且緩慢時,治療上不應拘泥於《金匱要略》中的既有方法,反而應該反其道而行,使用桔半桂苓枳薑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金匱》謂隂吹正喧,豬膏發煎主之。葢以胃中津液不足,大腸津液枯槁,氣不後行,逼走前隂,故重用潤法,俾津液充足流行,濁氣仍歸舊路矣。若飲家之隂吹,則大不然。葢痰飲蟠踞中焦,必有不寐、不食、不飢、不便、惡水等證,脈不數而遲弦,其為非津液之枯槁,乃津液之積聚胃口可知。故用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例,峻通胃液下行,使大腸得胃中津液滋潤而病如失矣。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說,如果陰吹症狀嚴重,可以使用豬油煎服的方法治療。這是因為胃中津液不足,大腸津液枯竭,導致氣機不能後行,反而逼迫前陰,所以需要著重使用潤滑的方法,讓津液充足地流動,濁氣就能恢復正常通路。

如果是因為飲酒造成的陰吹,那就完全不同了。這是因為痰飲阻滯在胃脘,必定會出現失眠、不想吃東西、不覺得餓、不大便、討厭水等症狀,脈象不會數,而是遲緩而弦緊。這顯然不是津液枯竭,而是津液積聚在胃中所致。

所以,這種情況下要使用「九竅不和,皆屬胃病」的治療原則,大力通暢胃液的下行,讓大腸得到胃中津液的滋潤,病症就能痊癒。

此證系余治驗,故附錄於此,以開一條門徑。

桔半桂苓枳薑湯(苦辛淡法)

半夏(二兩),小枳實(一兩),桔皮(六錢),桂枝(一兩),茯苓塊(六錢),生薑(六錢)

白話文:

這是一則我親自治療並確認有效的案例,因此特別附錄在這裡,旨在為大家開啟一個參考的途徑。

方名為「桔半桂苓枳薑湯」,採用的是苦辛淡的治療原則。

處方組成為:半夏六錢、小枳實三錢、桔皮十八錢、桂枝三錢、茯苓塊十八錢、生薑三錢。

請注意,上述藥物份量是按照古文中的計量轉換為現代較通用的金錢單位大約值,具體應用時應遵循合格中醫師的指導,按照個人病情調整劑量。

甘瀾水十碗,煮成四碗,分四次,日三夜一服,以愈為度。愈後以温中補脾,使飲不聚為要。其下焦虛寒者,温下焦。肥人用温燥法,瘦人用温平法。

白話文:

將十碗甘瀾水煮成四碗。分為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服用到康復為止。康復後以溫暖脾胃,使體內水分不積聚為要。如果下焦虛寒的人,就溫補下焦。肥胖的人使用溫熱乾燥的方法,瘦弱的人使用溫和的方法。

按痰飲有四,除久留之伏飲,非因暑濕暴得者不議外;懸飲已見於伏暑例中,暑飲相搏,見上焦篇第二十九條;茲特補支飲、溢飲之由,及暑濕暴得者,望醫者及時去病,以免留伏之患。並補《金匱》所未及者二條,以開後學讀書之法。《金匱》溢飲條下,謂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白話文:

談到痰飲,大致有以下四種:

  1. **伏飲:**長期積聚的痰飲。

  2. **懸飲:**這在伏暑的案例中已經說明。

  3. **暑飲:**高溫潮濕的天氣引起的痰飲,見上焦篇第二十九條。

  4. **支飲、溢飲:**這兩種類型的痰飲,在《金匱要略》中沒有記載。

溢飲 由《金匱要略》記載,可用大青龍湯或小青龍湯治療。

注傢俱不甚晰,何以同一溢飲,而用寒用熱,兩不相伴哉?按大青龍有石膏、杏仁、生薑、大棗,而無干薑、細辛、五味、半夏、白芍、葢大青龍主脈洪數面赤喉啞之熱飲,小青龍主脈弦緊不渴之寒飲也。由此類推,「胸中有微飲,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苓桂術甘,外飲治脾也;腎氣丸,內飲治腎也。

白話文:

注家們的說法不夠清楚,為什麼在同樣的飲邪情況下,卻要用寒性藥和熱性藥,這兩者怎麼會不相關呢?《傷寒論》裡的大青龍湯有石膏、杏仁、生薑、大棗,但沒有乾薑、細辛、五味子、半夏、白芍,這是因為大青龍湯主治脈搏洪大、面紅、喉嚨嘶啞的熱飲;而小青龍湯主治脈搏弦緊、不渴的寒飲。

以此類推,「胸中有少量飲邪,用苓桂朮甘湯和腎氣丸治療」,苓桂朮甘湯用於治療外飲,也就是脾虛飲;腎氣丸用於治療內飲,也就是腎虛飲。

再胸痺門中,「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又何以一通一補,而主一胸痺乎?葢胸痺因寒濕痰飲之實證,則宜通陽,補之不惟不愈,人參增氣且致喘滿;若無風寒痰飲之外因、不內外因,但系胸中清陽之氣不足而痺痛者,如苦讀書而妄想,好歌曲而無度,重傷胸中陽氣者,老人清陽日薄者,若再以薤白、栝蔞、枳實,滑之、瀉之、通之,是速之成勞也,斷非人參湯不可。學者能從此類推,方不死於句下,方可與言讀書也。

白話文:

在胸痺這一類病症中,描述為「胸部疼痛、心中堵塞,氣體鬱結在胸,胸部脹滿,脅下疼痛逆衝至心口」。枳實薤白湯和人參湯都可以治療。然而,為什麼一通一補,都能治療胸痺呢?

胸痺是由於寒濕痰飲引起的實證,應該採用通陽的方法,而補氣不僅不能治癒,人參還會增加氣機,導致喘息和胸悶。

如果沒有風寒痰飲等外因,也不是內因,而是胸中的清陽之氣不足而導致的疼痛,例如,過度用腦和妄想,過度沉迷於音樂而不節制,這些都會嚴重損傷胸中的陽氣。對於老年人,清陽之氣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弱。如果再用薤白、栝蔞、枳實等藥物去滑利、瀉下、疏通氣機,就會加速虛勞的形成。這時,非得用人參湯不可。

學醫者如果能從這個例子中類推,就不會死守教條,而能真正地去理解醫書的精髓。

補充說明:

  • 枳實薤白湯:主要用於治療寒濕痰飲阻滯胸陽引起的胸痺,具有通陽化痰、散寒利水的功效。
  • 人參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虛血弱引起的胸痺,具有補益氣血、溫陽散寒的功效。

五十二、暴感寒濕成疝,寒熱往來,脈弦反數,舌白滑,或無苔不渴,當臍痛,或脅下痛,椒桂湯主之。

白話文:

突發寒濕導致疝氣,時冷時熱,脈象緊而跳得快,舌苔白滑或沒有舌苔,不口渴,常常會臍痛或肋下痛,這時應服用椒桂湯治療。

此小邪中里證也。疝,氣結如山也。此肝臟本虛,或素有肝鬱,或因暴怒,又猝感寒濕,秋月多得之。既有寒熱之表證,又有臍痛之裡證,表裡俱急,不得不用兩解。方以川椒、吳萸、小茴香直入肝臟之裡,又芳香化濁流氣;以柴胡從少陽領邪出表,病在肝治膽也;又以桂枝協濟柴胡者,病在少隂,治在太陽也,經所謂病在臟治其腑之義也,況又有寒熱之表證乎!佐以青皮、廣皮,從中達外,峻伐肝邪也;使以良薑,温下焦之裡也,水用急流,驅濁隂使無留滯也。

椒桂湯方(苦辛通法)

白話文:

這是一種小邪在裡面的症狀,疝氣,就是氣結聚在一起像一座山一樣。這是因為肝臟本來就虛弱,或者平時就有肝氣鬱結,或者因為突然生氣,又突然遇到寒濕,秋季很容易得這種病。既有寒熱的表面症狀,又有臍痛的內在症狀,表裡都急迫,不得不使用兩種方法來治療。

方子用川椒、吳茱萸、小茴香直接進入肝臟內部,又可以用芳香的藥物化解濁氣,疏通氣機;用柴胡從少陽經絡引導邪氣外出,因為病在肝臟,要治療膽囊;又用桂枝配合柴胡,因為病在少陰經,要治療太陽經,經書上說:「病在臟,治其腑」,況且還有寒熱的表面症狀呢!再輔以青皮、廣皮,從中間通達外邊,徹底清除肝臟的邪氣;最後用良薑溫暖下焦的內部,用水快速煎煮,驅除濁氣陰邪,使其不留滯。

椒桂湯方(苦辛通法)

川椒(炒黑,六錢),桂枝(六錢),良薑(三錢),柴胡(六錢),小茴香(四錢),廣皮(三錢),吳茱萸(泡淡,四錢),青皮(三錢)

白話文:

川椒(炒黑,18 克),桂枝(18 克),良薑(9 克),柴胡(18 克),小茴香(12 克),廣陳皮(9 克),吳茱萸(泡淡後用,12 克),青皮(9 克)

急流水八碗,煮成三碗,温服一碗,覆被令微汗佳;不汗,服第二碗,接飲生薑湯促之;得汗,次早服第三碗,不必覆被再令汗。

五十三、寒疝脈弦緊,脅下偏痛發熱,大黃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將三碗流水煮成剩下一碗,趁溫熱時服用一碗,蓋上被子微微出汗最好;如果不出汗,再服用第二碗,接著喝生薑湯幫助出汗;如果已經出汗,隔天早上服用第三碗,不需要再蓋被子出汗。

此邪居厥隂,表裡俱急,故用温下法以兩解之也。脈弦為肝鬱,緊,裡寒也;脅下偏痛,肝膽經絡為寒濕所搏,鬱於血分而為痛也;發熱者,膽因肝而鬱也。故用附子温里通陽,細辛暖水臟而散寒濕之邪;肝膽無出路,故用大黃,借胃腑以為出路也;大黃之苦,合附子、細辛之辛,苦與辛合,能降能通,通則不痛也。

白話文:

這種邪氣侵犯厥陰經脈,表裡都非常緊急,因此使用溫通下瀉的方法來同時解除表裡之邪。脈象弦緊,表示肝氣鬱結;脈象緊促,表示內有寒邪;肋骨下方疼痛,表示肝膽經絡被寒濕邪氣侵襲,鬱結在血脈中而產生疼痛;發熱,是因為肝臟鬱結,導致膽臟也出現鬱結。因此,使用附子來溫暖脾胃,通暢陽氣;使用細辛來溫暖腎臟,並驅散寒濕邪氣;由於肝膽沒有出路,因此使用大黃,借用胃和腸道作為出路;大黃的苦味,與附子和細辛的辛味相結合,苦辛相合,既能瀉火又能通暢,通暢後就不會再疼痛了。

大黃附子湯方(苦辛温下法)

大黃(五錢),熟附子(五錢),細辛(三錢)

水五杯,煮取兩杯,分温二服(原方分量甚重,此則從時改輕,臨時對證斟酌)。

白話文:

大黃附子湯方(苦辛溫下法)

藥物組成: 大黃(重量為五錢)、熟附子(重量為五錢)、細辛(重量為三錢)

煎煮方法: 使用五杯水來煎煮上述藥材,煮至剩餘兩杯的量。將煎好的藥液分為兩次溫熱服用。(原古方的用藥份量較重,這裡已根據現代情況調整減輕,實際應用時應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進一步調整劑量。)

五十四、寒疝少腹或臍旁,下引睪丸,或掣脅,下掣腰,痛不可忍者,天台烏藥散主之。

白話文:

五十四、寒氣引起的疝痛,出現在小腹或肚臍旁邊,拉扯到睪丸,或者牽扯到肋骨下,往下拉扯腰部,疼痛難忍,可以用天台烏藥散來治療。

此寒濕客於肝腎小腸而為病,故方用温通足厥隂手太陽之藥也。烏藥去膀胱冷氣,能消腫止痛;木香透絡定痛;青皮行氣伐肝;良薑温臟劫寒;茴香温關元,暖腰腎,又能透絡定痛;檳榔至堅,直達肛門散結氣,使堅者潰,聚者散,引諸藥逐濁氣,由肛門而出;川楝導小腸濕熱,由小便下行,炒以斬關奪門之巴豆,用氣味而不用形質,使巴豆帥氣藥散無形之寒,隨檳榔下出肛門;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氣,逐有形之濕,從小便而去,俾有形無形之結邪,一齊解散而病根拔矣。

白話文:

寒濕之氣入侵肝、腎、小腸而引發疾病,因此此方藥物溫通足厥陰經、手太陽經。

烏藥:去除膀胱中的寒氣,能消腫止痛。 木香:疏通經絡,止痛。 青皮:行氣,平抑肝氣。 良薑:溫暖臟腑,驅除寒氣。 茴香:溫暖關元穴,暖腎,又能疏通經絡,止痛。 檳榔:堅實,直達肛門,能散結氣,使堅硬的結塊潰散,團聚的氣塊散開,引導其他藥物排出濁氣,從肛門排出。 川楝:疏導小腸濕熱,從小便排出。炒過的巴豆,只取它的藥氣而不取它的形狀,讓巴豆引領其他藥物散佈無形的寒氣,隨檳榔一起從肛門排出。 川楝借用巴豆的辛烈之氣,驅走有形的濕氣,從小便排出,讓有形無形的結塊之邪一起解散,疾病根源也就拔除了。

按疝瘕之證尚多,以其因於寒濕,故因下焦寒濕而類及三條,略示門徑,直接中焦篇腹滿腹痛等證。古人良法甚夥,而張子和專主於下,本之《金匱》病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當下之例,而方則從大黃附子湯悟入,並將淋、帶、痔瘡、癃閉等證,悉收入疝門,葢皆下焦寒濕、濕熱居多。而葉氏於婦科久病疝瘕,則以通補奇經。

白話文:

疝瘕的症狀有很多,因為它們都源自寒濕,所以根據下焦寒濕,將它們分為三類,簡要地說明診治方法,並直接轉到中焦篇討論腹滿腹痛等症狀。古人有很多好的治療方法,而張子和專門以瀉下治療,他根據《金匱》中提到,疾病在某個年月日時復發時,應該瀉下的原則,而藥方則從大黃附子湯中得到啟發,並將淋病、白帶、痔瘡、小便不通等症狀全部歸入疝門,因為這些症狀大多與下焦寒濕、濕熱有關。而葉氏針對婦科久病疝瘕,則以疏通補養奇經為主。

温養肝腎為主,葢本之《內經》「任脈為病,男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也。此外良法甚多,學者當於各家求之,茲不備載。

天台烏藥散方(苦辛熱急通法)

白話文:

以溫補肝腎為主要治療方法,這是根據《內經》中「任脈生病,男子會得疝氣,女子會有帶下、積聚」的說法。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好方法,學者們可以向各個醫家請教,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天台烏藥散方(苦辛熱急通法)

天台烏藥散的配方採用了苦味、辛味以及性質溫熱的藥物,透過這些特性的組合,達成迅速疏通的效果。這是一種能夠快速打通身體阻滯,促進氣血流通的治療方法。

烏藥(五錢),木香(五錢),小茴香(炒黑,五錢),良薑(炒,五錢),青皮(五錢),川楝子(十枚),巴豆(七十二粒),檳榔(五錢)

白話文:

烏藥(30克),木香(30克),小茴香(炒黑,30克),生薑(炒,30克),青皮(30克),川楝子(10粒),巴豆(72粒),檳榔(30克)

先以巴豆微打破,加麩數合,炒川楝子,以巴豆黑透為度,去巴豆、麩子不用,但以川楝同前藥為極細末,黃酒和服一錢。不能飲者,薑湯代之。重者日再服,痛不可忍者,日三服。

白話文:

把巴豆稍微敲碎,加入炒過的麩皮,一起炒川楝子,以巴豆炒得發黑發亮為宜,去掉巴豆和麩皮,只要把川楝子和其他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黃酒送服一錢。不能喝酒的人,可以用薑湯代替。症狀嚴重的,每天服用兩次;疼痛難忍的,每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