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一·上焦篇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上焦篇 (8)

1. 風温、温熱、温疫、温毒、冬温

其性大辛大温,生髮最速,橫枝極細,善能入絡,專發虛寒白疹,若温熱氣血沸騰之赤疹,豈非見之如仇乎?夫善治温病者,原可不必出疹,即有邪郁二、三日,或三、五日,既不得汗,有不得不疹之勢,亦可重者化輕,輕者化無,若一派辛温剛燥,氣受其災而移於血,豈非自造斑疹乎?再時醫每於疹已發出,便稱放心,不知邪熱熾甚之時,正當謹慎,一有疏忽,為害不淺。再疹不忌瀉,若里結須微通之,不可令大泄,致內虛下陷,法在中焦篇。

清宮湯方

元參心(三錢),蓮子心(五分),竹葉捲心(二錢),連翹心(二錢),犀角尖(磨沖,二錢),連心麥冬(三錢)

〔加減法〕熱痰盛加竹瀝、梨汁各五匙;咯痰不清,加栝蔞皮(一錢五分);熱毒盛加金汁、人中黃;漸欲神昏,加銀花(三錢)、荷葉(二錢)、石菖蒲(一錢)。

〔方論〕此鹹寒甘苦法,清膻中之方也。謂之清宮者,以膻中為心之宮城也。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即以清穢濁之品,便補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氣,救性命於微芒也。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譫語,水不足而火有餘,又有穢濁也。且離以坎為體,元參味苦屬水,補離中之虛;犀角靈異味鹹,闢穢解毒,所謂靈犀一點通。

善通心氣,色黑補水,亦能補離中之虛,故以二物為君。蓮心甘苦鹹,倒生根,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又迴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故以為使。連翹象心,心能退心熱。竹葉心銳而中空,能通竅清心,故以為佐。

麥冬之所以用心者,本經稱其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脈絡絕,試問去心,焉能散結氣,補傷中,通傷飽,續胃脈絡絕哉?葢麥冬稟少隂癸水之氣,一本橫生,根顆連絡,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者,所以然之故,手足三陽三隂之絡,共有十二,加任之尾翳,督之長強,共十四,又加脾之大絡,共十五,此物性合人身自然之妙也,惟聖人能體物象,察物情,用麥冬以通續絡脈。命名與天冬並稱門冬者,冬主閉藏,門主開轉,謂其有開合之功能也。

其妙處全在一心之用,從古並未有去心之明文,張隱菴謂不知始自何人,相沿已久而不可改,瑭遍考始知自陶弘景始也,葢陶氏惑於諸心入心,能令人煩之一語,不知麥冬無毒,載在上品,久服身輕,安能令人煩哉!如參、朮、耆、草,以及諸仁諸子,莫不有心,亦皆能令人煩而悉去之哉?陶氏之去麥冬心,智者千慮之失也。此方獨取其心,以散心中穢濁之結氣,故以之為臣。

安宮牛黃丸方

牛黃(一兩),鬱金(一兩),犀角(一兩),黃連(一兩),硃砂(一兩),梅片(二錢五分),麝香(二錢五分),眞珠(五錢),山梔(一兩),雄黃(一兩),金箔衣,黃芩(一兩)

白話文:

風溫、溫熱、温疫、温毒、冬温

這些疾病的特性是辛辣溫熱,發病迅速,如同細小的枝條般迅速蔓延入經絡,尤其容易引起虛寒體質的白疹。但如果是溫熱導致氣血沸騰而生的紅疹,就如同仇敵般難以對付了。善於治療溫病的醫生,理想情況下可以避免出疹。即使有邪氣鬱結二、三日或三、五日,即使不能發汗,也應盡力將不得不出的疹子,轉為輕症或完全消除。如果一味使用辛溫燥烈的藥物,反而會損傷氣機,導致邪氣入侵血液,豈不是自己製造斑疹嗎?很多醫生見到疹子已經發出來就安心了,卻不知道此時邪熱正盛,更需要謹慎,稍有疏忽,後果嚴重。疹子發出一般不需瀉下,如果裡邊壅塞,可以稍微通利一下,但不可大瀉,以免導致內虛下陷,詳見中焦篇。

清宮湯方

元參心(3錢)、蓮子心(0.5錢)、竹葉心(2錢)、連翹心(2錢)、犀角尖(磨成粉,2錢)、連心麥冬(3錢)

加減法:熱痰盛加竹瀝、梨汁各5匙;咯痰不清,加栝蔞皮(1.5錢);熱毒盛加金汁、人中黃;漸漸神志昏迷,加銀花(3錢)、荷葉(2錢)、石菖蒲(1錢)。

方論:此方用鹹寒甘苦之法,清泄膻中之邪。稱之為清宮湯,是因為膻中是心臟的宮殿。方中都用帶心的藥材,是因為心臟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可以補益心中生生不息的元氣,從而挽救生命。火能使人昏迷,水能使人清醒,神志昏迷、胡言亂語,是因為陰虛火旺、邪毒熾盛。心火依靠腎水滋養,元參味苦屬水,能滋補心陰;犀角性寒味鹹,能解毒辟穢,如同靈犀一點能通達一切。

犀角善於通達心氣,色黑能補腎水,也能滋補心陰,所以將這兩種藥物作為君藥。蓮子心甘苦鹹,倒生根,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行通達腎臟,又迴環上升,使腎水上潮於心,所以作為使藥。連翹形似心臟,能清心熱。竹葉心尖而中空,能通竅清心,所以作為佐藥。

麥冬之所以用帶心,是因為本經記載它主治心腹結氣、飲食不化、胃脈不通等症。如果去掉心,又怎能散結氣、補益胃氣、通利胃脈呢?麥冬吸收了少陰癸水之氣,橫生,根部相連,有的有十二個根,有的有十四、十五個根,這與人體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相符,共計十四條經脈,加上脾經的大絡,共有十五條,此藥性與人體自然之妙相合。只有聖人才能體察物象,了解事物的情理,用麥冬來疏通經絡。命名與天冬並稱門冬,是因為冬主閉藏,門主開轉,表示它有開合的功能。

此方的妙處全在於用帶心的藥材,古方中並無去掉心的記載,張隱菴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去掉心的,一直沿襲下來,不可更改。我遍查典籍才知道這是從陶弘景開始的。陶弘景誤解了“諸心入心,能令人煩”這句話,不知道麥冬無毒,列為上品,久服能使人輕身健體,怎麼會令人煩躁呢?像人参、白术、黄芪、草藥以及其他仁、子類藥物,大多數帶心,也都可能令人煩躁,難道都要去掉心嗎?陶弘景去掉麥冬心的做法,是智者千慮一失。此方獨取其心,以散去心中邪毒的鬱結之氣,所以作為臣藥。

安宮牛黃丸方

牛黃(1兩)、鬱金(1兩)、犀角(1兩)、黃連(1兩)、硃砂(1兩)、梅片(2.5錢)、麝香(2.5錢)、珍珠(0.5兩)、山梔(1兩)、雄黃(1兩)、金箔、黃芩(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