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卷二·中焦篇 (4)
卷二·中焦篇 (4)
1. 濕温
(瘧、痢、疸、痺附)
白話文:
(瘧疾、痢疾、黃疸、痹證附件)
五四、濕熱上焦未清,裡虛內陷,神識如蒙,舌滑脈緩,人參瀉心湯加白芍主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上焦還有濕熱沒清掉,體內虛弱,症狀內陷,神智恍惚,舌苔滑膩,脈搏緩慢,可用人參瀉心湯加上白芍來治療。
濕在上焦,若中陽不虛者,必始終在上焦,斷不內陷;或因中陽本虛,或因誤傷於藥,其勢必致內陷。濕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熱能令人昏,故神識如蒙,此與熱邪直入包絡譫語神昏有間。裡虛故用人參護里陽,白芍以護眞隂;濕陷於裡,故用乾薑、枳實之辛通;濕中兼熱,故用黃芩、黃連之苦降。此邪已內陷,其勢不能還表,法用通降,從里治也。
白話文:
濕氣如果停留在上焦,如果中焦陽氣不虛弱,濕氣會一直停留在上焦,不會向裡陷落;或者因為中焦陽氣本來就虛弱,或者因為用藥過度,濕氣必定會向裡陷落。濕氣停留在中焦的人,頭部感覺像被包裹住,眼睛像被矇住了,濕氣熱能讓人昏迷,所以神志也會像被矇住一樣。這和熱邪直接入侵包絡導致的胡言亂語、神志昏迷的情況不同。中焦虛弱,所以使用人參來保護中焦的陽氣,白芍來保護真正的陰氣;濕氣陷落在中焦,所以使用乾薑、枳實的辛味來通暢;濕氣和熱氣同時存在,所以使用黃芩、黃連的苦味來下降。這種情況下,邪氣已經向內陷落,不能再退到體表了,所以治療方法是通降,從中焦來治療。
人參瀉心湯方(苦辛寒兼甘法)
人參(二錢),乾薑(二錢),黃連(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枳實(一錢),生白芍(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白話文:
人蔘瀉心湯的配方(採用苦辛寒加上甘味的治療方法)如下:
人蔘(六克),乾姜(六克),黃連(四點五克),黃芩(四點五克),枳實(三克),生白芍(六克)。
將上述藥材加入五杯水中煎煮,煮至剩餘兩杯,分兩次服用。藥渣可以再次加水煎煮至一杯,再次服用。
五五、濕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飢不食,機竅不靈,三香湯主之。
三香湯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白話文:
第 55 條:濕熱從口鼻進入,直接穿過胸腔到達中焦,導致不感到飢餓、不想吃東西,身體機竅閉塞不通暢。治療此症可用三香湯。
三香湯方(微苦、微辛、微寒且帶有芳香特性的配方)
栝蔞皮(三錢),桔梗(三錢),黑山梔(二錢),枳殼(二錢),鬱金(二錢),香豉(二錢),降香末(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白話文:
- 栝樓皮(15克)
- 桔梗(15克)
- 黑山梔(10克)
- 枳殼(10克)
- 鬱金(10克)
- 香豉(10克)
- 降香粉末(15克)
取五杯水,煮至剩下二杯的量,然後分兩次溫熱服用。
〔方論〕按此證由上焦而來,其機尚淺,故用蔞皮、桔梗、枳殼微苦微辛開上,山梔輕浮微苦清熱,香豉、鬱金、降香化中上之穢濁而開鬱。上條以下焦為邪之出路,故用重;此條以上焦為邪之出路,故用輕;以下三焦均受者,則用分消。彼此互參,可以知葉氏之因證制方,心靈手巧處矣!惜散見於案中而人多不察,茲特為拈出,以槪其餘。
白話文:
方劑論述:
根據本證由上焦而來,病情尚淺,因此使用蔞皮、桔梗、枳殼等微苦微辛的藥材向上開通。山梔性輕浮,微苦,具有清熱作用。香豉、鬱金、降香可以化解中上焦的濁氣,疏肝解鬱。
上條方劑以恢復下焦通暢為邪氣的出路,因此用藥較重;此條方劑則以恢復上焦通暢為邪氣的出路,因此用藥較輕;如果三焦都受到影響,則使用藥力均勻的藥材。
彼此相互參照,可以看出葉氏依據證候制訂方劑,在醫術上靈活應變。可惜這些零散記載在個案中,很多人沒有注意。在此特別摘錄出來,以概括其他方劑的應用。
五六、吸受穢濕,三焦分布,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舌白,渴不多飲,先宜芳香通神利竅,安宮牛黃丸;續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
白話文:
五六、受了濕氣,三焦受阻不通,熱氣蒸騰,頭脹,全身疼痛,嘔吐,小便不通,神志昏迷,舌頭白,口渴也不多喝水,先用芳香通竅藥,安宮牛黃丸;接著用淡滲利尿藥,茯苓皮湯,消濕熱。
按此證表裡經絡臟腑三焦,俱為濕熱所困,最畏內閉外脫,故急以牛黃丸宣竅清熱而護神明;但牛黃丸不能利濕分消,故繼以苓皮湯。
安宮牛黃丸(方法見前)
茯苓皮湯(淡滲兼微辛微涼法)
白話文:
對於這樣的症狀,表明體內外經絡臟腑三焦都受到濕熱的困擾。最怕的是病情向內發展或向外擴散,所以要趕緊用牛黃丸來疏通經絡、清熱解毒,保護神志。但牛黃丸無法利濕消腫,所以接著使用苓皮湯。
安宮牛黃丸(其製作方法請參閱前文)
茯苓皮湯(此方採用淡滲與微辛微涼的治療原則)
茯苓皮(五錢),生薏仁(五錢),豬苓(三錢),大腹皮(三錢),白通草(三錢),竹葉(二錢)
白話文:
茯苓皮(25克),生薏仁(25克),豬苓(15克),大腹皮(15克),白通草(15克),竹葉(10克)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五七、陽明濕温,氣壅為噦者,新制桔皮竹茹湯主之。
白話文:
取八杯水,煎煮後剩下三杯,分為三次服用。
第五十七條,對於陽明濕熱病,如果出現氣機阻滯而噯氣的情況,主要使用新製的桔皮竹茹湯來治療。
按《金匱》桔皮竹茹湯,乃胃虛受邪之治,今治濕熱壅遏胃氣致噦,不宜用參甘峻補,故改用柿蒂。按柿成於秋,得陽明燥金之主氣,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獨勝(肺之臟象屬金,胃之氣運屬金)。
白話文:
根據《金匱要略》中的桔皮竹茹湯,這是治療胃虛受邪的方劑。現在用於治療濕熱壅滯胃氣導致噁心的情況,不適合使用人參、甘草等峻補之藥,因此改用柿蒂。
柿子成熟於秋季,獲得了陽明燥金之主氣。而且柿蒂形狀多樣,這是其他果實所沒有的,因此在治療肺胃疾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肺臟的臟象屬金,胃氣運行屬金)
柿蒂乃柿之歸束處,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從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為之也,治逆呃之能事畢矣(再按:草木一身,蘆與蒂為升降之門戶,載生氣上升者蘆也,受隂精歸藏者蒂也,格物者不可不於此會心焉)。
新制桔皮竹茹湯(苦辛通降法)
桔皮(三錢),竹茹(三錢),柿蒂(七枚),薑汁(三茶匙,沖)
白話文:
柿蒂是柿子果實收束的地方,所有花都會散開,所有果實都會落下,而落下之前都會先收束。從生長到散開再收束然後落下,都是靠著一個蒂來完成的。所以柿蒂能治逆呃,功效完備了。(再說:草木的莖,蘆葦和蒂是升降的門戶。蘆葦承載著生氣上升,蒂則接收陰精歸藏,研究事物的人不能不從這裡用心體會。)
新制桔皮竹茹湯(苦辛通降法)
桔皮(三錢),竹茹(三錢),柿蒂(七枚),薑汁(三茶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白話文:
用水五杯煮沸後,剩餘兩杯,分兩次溫熱服用;若不明顯,再服用一次。有痰火的人,加入竹瀝、栝蔞霜。有瘀血的人,加入桃仁。
五八、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白話文:
58、當三焦濕熱鬱積,導致氣機升降失常時,會出現脘腹脹滿、大便不暢的症狀,可以使用「一加減正氣散」來治療。
再按此條與上第五十六條同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開竅為急務,此以升降中焦為定法,各因見證之不同也。
一加減正氣散方
白話文:
再次按壓此條脈象,與之前的第五十六條所描述的情況相同,都是指三焦這個身體系統受到病邪影響。在那條中,治療上把分消病氣和打通閉塞的竅道作為最緊迫的任務;而在此條中,則強調調整中焦(脾胃部位)的升降功能作為固定的治療原則。這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是根據患者具體表現的症狀差異而分別採用的。
接下來是關於【加減正氣散】的藥方信息,但具體藥方內容未在您的提問中展示,如需瞭解該方的組成和應用,可進一步查閱相關資料或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藿香梗(二錢),厚朴(二錢),杏仁(二錢),茯苓皮(二錢),廣皮(一錢),神麯(一錢五分),麥芽(一錢五分),綿茵陳(二錢),大腹皮(一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白話文:
藿香莖(12克),厚樸(12克),杏仁(12克),茯苓皮(12克),廣陳皮(6克),神麴(9克),麥芽(9克),綿茵陳(12克),大腹皮(6克)
取五杯水的量,煮至剩下二杯,然後飲用。
〔方論〕正氣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減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蘇、白芷,無須發表也。去甘桔,此證以中焦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濁,厚朴、廣皮、茯苓、大腹瀉濕滿,加杏仁利肺與大腸之氣,神麯、麥芽升降脾胃之氣,茵陳宣濕鬱而動生髮之氣,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諸皮皆涼,瀉濕熱獨勝也。
白話文:
〔藥方說明〕正氣散原本是苦辛溫兼甘的方劑,現在修改後,變成苦辛微寒的方劑。
刪去了原方中的紫蘇、白芷,不需要發汗作用。刪去甘桔,這個病症的關鍵在於中焦,不必提升上焦的氣。
只用藿香來化濁,厚朴、廣皮、茯苓、大腹皮祛除濕滿,加上杏仁通利肺和大腸之氣,神曲、麥芽升降脾胃之氣,茵陳宣發濕鬱而助長生髮之氣。
藿香只用梗部,因為它走中焦而不走外。茯苓只用皮,因為各種皮類都有涼性,獨勝於祛濕熱。
五九、濕鬱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白話文:
濕氣鬱積在三焦,感到胸悶腹部脹滿、大便稀溏、身體疼痛、舌苔發白、脈象模糊不明,服用「正氣散(方劑名)」治療。
上條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為要。此條脘悶便溏,中焦證也,身痛舌白,脈象模糊,則經絡證矣,故加防己急走經絡中濕鬱;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實大便也;豆黃卷從濕熱蒸變而成,能化蘊釀之濕熱,而蒸變脾胃之氣也。
二加減正氣散(苦辛淡法)
白話文:
上文中提到的中焦病症十分嚴重,所以用升降中焦的方法來治療是關鍵。這段文字描述的症狀是脘悶、便溏,屬於中焦的病證,而身體疼痛、舌苔白、脈象模糊則屬於經絡受阻的病證,因此加入防己,快速行經絡,消除濕氣鬱結;由於便溏與大便不爽不同,所以加通草、薏仁來利尿,利尿可以使大便變得通暢;豆黃是由濕熱蒸變而成,能夠化解蘊積的濕熱,並且蒸發脾胃之氣。
這屬於二加減正氣散的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錢),廣皮(二錢),厚朴(二錢),茯苓皮(三錢),木防己(三錢),大豆黃卷(二錢)川通草(一錢五分),薏苡仁(三錢)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白話文:
藿香梗(15克),陳皮(10克),厚朴(10克),茯苓皮(15克),木防己(15克),大豆殼(10克),通草(7.5克),薏苡仁(15克)
取八杯水,煮沸後剩下三杯的量,分三次飲用。
六十、穢濕著里,舌黃脘悶,氣機不宣,久則釀熱,三加減正氣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人體內有濕氣和穢氣,導致舌頭發黃、腹部悶脹、氣機運行不暢,時間久了就會化熱。這時適合服用「三加減正氣散」來治療。
前兩法,一以升降為主,一以急宣經隧為主;此則以舌黃之故,預知其內已伏熱,久必化熱,而身亦熱矣,故加杏仁利肺氣,氣化則濕熱俱化,滑石辛淡而涼,清濕中之熱,合藿香所以宣氣機之不宣也。
白話文:
前面兩種方法,一種以升降氣機為主,一種以迅速宣通經絡為主;這一招是因為舌頭發黃,預測體內已經潛伏著熱氣,時間久了必定化為熱症,而且身體也會發熱,所以加用杏仁來利於肺氣,肺氣運行後,濕氣和熱氣都會一併化解,滑石辛辣平淡而涼爽,可以清除濕氣中的熱氣,搭配藿香可以宣通不暢的氣機。
三加減正氣散方(苦辛寒法)
藿香(連梗葉,三錢),茯苓皮(三錢),厚朴(二錢),廣皮(一錢五分),杏仁(三錢),滑石(五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六一、穢濕著里,邪阻氣分,舌白滑,脈右緩,四加減正氣散主之。
白話文:
三加減正氣散的配方(屬於苦辛寒性質的療法):
包含:
- 藿香(包括其梗、葉部分,用量為三錢)
- 茯苓皮(三錢)
- 厚朴(二錢)
- 廣皮(也就是陳皮,用量為一錢五分)
- 杏仁(三錢)
- 滑石(五錢)
煎煮方法:使用五杯水來煎煮上述藥材,煮至剩餘二杯的量時,可分次服用。
另外,
當遇到濕穢之氣滯留在身體深層,邪氣阻礙了氣的運行,症狀表現為舌頭白白且滑膩,右手把脈時脈象遲緩,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四加減正氣散]作為主方治療。
以右脈見緩之故,知氣分之濕阻,故加草果、楂肉、神麯,急運坤陽。使足太隂之地氣不上蒸手太隂之天氣也。
四加減正氣散方(苦辛温法)
白話文:
因為察看病人的右手脈象緩慢,我們推斷是因為氣分中有濕阻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方劑中添加了草果、山楂和神曲,目的是急於調動大地的陰柔之力(坤陽)。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腳底的太陰之氣過度蒸騰,影響手部太陰經的正常運行。這就是對「四加減正氣散」方的解釋,它屬於苦辛溫法。
藿香梗(三錢),厚朴(二錢),茯苓(三錢),廣皮(一錢五分),草果(一錢),楂肉(炒,五錢),神麯(二錢)
白話文:
藿香梗(18克),厚朴(12克),茯苓(18克),廣皮(9克),草果(6克),山楂肉(炒制,30克),神麴(12克)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六二、穢濕著里,脘悶便泄,五加減正氣散主之。
白話文:
取五杯水的量,先煮至剩下二杯,然後取出藥渣再煮一次,得到一杯藥液,這樣重複進行三次,並將煮好的藥液分次服用。
當身體內部受到濕邪侵襲,導致腹部脹滿不適、大便溏稀的情況,可以使用「五加減正氣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穢濕而致脘悶,故用正氣散之香開;便泄而知脾胃俱傷,故加大腹運脾氣,穀芽升胃氣也。以上二條,應入前寒濕類中,以同為加減正氣散法,欲觀者知化裁古方之妙,故列於此。
五加減正氣散(苦辛温法)
白話文:
當人體受到穢濕之氣侵襲,導致胸口鬱悶難受,就需要用正氣散的辛香之氣來驅散它。如果出現腹瀉,就表示脾胃受損,因此要加大腹運脾氣的藥量,並且加入穀芽來提升胃氣。以上兩點都屬於寒濕類疾病的治療方法,可以視為加減正氣散的變化應用。為了讓讀者了解古方化裁的妙處,特此列舉出來。
五加減正氣散(苦辛溫法)
藿香梗(二錢),廣皮(一錢五分),茯苓塊(三錢),厚朴(二錢),大腹皮(一錢五分),穀芽(一錢),蒼朮(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白話文:
- 藿香梗:2 錢
- 橘皮(廣皮):1.5 錢
- 茯苓:3 錢
- 厚朴:2 錢
- 白朮(大腹皮):1.5 錢
- 麥芽(穀芽):1 錢
- 蒼朮:2 錢
取五杯水的量,煮至剩下二杯,每日分兩次服用。
按今人以藿香正氣散,統治四時感冒,試問四時止一氣行令乎?抑各司一氣,且有兼氣乎?況受病之身軀臟腑,又各有不等乎?歷觀前五法,均用正氣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藥非絲絲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論四時不正之氣,與統治一切諸病之方,皆未望見軒岐之堂室者也,烏可云醫乎!
白話文:
現在的人使用藿香正氣散來治療四季感冒,請問四季是否只有一股氣在作祟?還是各司一股氣,甚至氣候交雜?更何況不同的體質、臟腑,受病的緣由也各有不同。回顧前面五種治療法,都用了正氣散,但各有不同的加減,這也說明用藥必須精準纔行,不能中病。那些泛泛而論四季不正之氣,以及治百病的單一藥方,都是沒有參透醫學精髓的人,怎麼能自稱是醫生呢!
六三、脈緩身痛,舌淡黃而滑,渴不多飲,或竟不渴,汗出熱解,繼而復熱,內不能運水穀之濕,外復感時令之濕,發表攻裡,兩不可施,誤認傷寒,必轉壞證,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黃芩滑石湯主之。
白話文:
六十三、脈搏緩慢、身體疼痛、舌頭淡黃而滑、口乾但喝不多或甚至不渴、出汗後體熱消退,但接著又發熱,體內無法運化水穀中的濕氣,體外又受到時令的濕氣影響,不適合發散表邪或攻逐裡邪,如果誤認為是傷寒,病情一定會惡化;只清熱無法消除濕氣,只去濕氣會讓熱氣更旺,可用黃芩滑石湯來治療。
脈緩身痛,有似中風,但不浮,舌滑不渴飲,則非中風矣。若系中風,汗出則身痛解而熱不作矣;今繼而復熱者,乃濕熱相蒸之汗,濕屬隂邪,其氣留連,不能因汗而退,故繼而復熱。內不能運水穀之濕,脾胃困於濕也;外復受時令之濕,經絡亦困於濕矣。倘以傷寒發表攻裡之法施之,發表則誅伐無過之表,陽傷而成痙;攻裡則脾胃之陽傷,而成洞泄寒中,故必轉壞證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跳動緩慢,身體感到疼痛,有點像中風,但脈搏不浮動,舌苔滑膩,不口渴,就不是中風。如果是中風,出汗後身體疼痛會減輕,發熱也會消失;但如果出汗後仍然發熱,說明是濕熱同時蒸發出的汗液。濕氣屬於陰邪,濕氣滯留體內,不能隨著汗液排出,所以會再次發熱。體內不能運化水穀之濕,脾胃受濕氣阻滯;體外又感染了季節性的濕氣,經絡也被濕氣阻滯了。如果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發散表邪、攻逐裡邪,發散表邪會過度損傷表氣,導致陽氣受傷而引起痙攣;攻逐裡邪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腹瀉和寒中,所以必定會加重病情。
濕熱兩傷,不可偏治,故以黃芩、滑石、茯苓皮清濕中之熱,蔻仁、豬苓宣濕邪之正,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氣利小便之功,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
黃芩滑石湯方(苦辛寒法)
白話文:
濕熱同時侵犯身體,不能只針對其中一種治療,所以用黃芩、滑石、茯苓皮來清熱除濕,用蔻仁、豬苓來化解濕邪,再加入腹皮、通草,共同達到宣發氣機、利尿的作用。氣機宣暢,濕氣就能化解,小便通利,則下焦火氣暢通,熱邪自然消除。
黃芩(三錢),滑石(三錢),茯苓皮(三錢),大腹皮(二錢),白蔻仁(一錢),通草(一錢),豬苓(三錢)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白話文:
黃芩(15公克),滑石(15公克),茯苓皮(15公克),大腹皮(10公克),白蔻仁(5公克),通草(5公克),豬苓(15公克)
取六杯水,煮至剩下兩杯的量,然後將藥渣再次煮沸得到一杯,將這三杯藥液分次溫熱服用。
六四、陽明濕温,嘔而不渴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嘔甚而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生薑主之。
白話文:
第46條:陽明經濕熱導致的發熱,伴有嘔吐但不口渴,可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嘔吐嚴重且有痞塊阻滯的,可以用半夏瀉心湯,去掉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生薑治療。
嘔而不渴者,飲多熱少也,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逐其飲而嘔自止。嘔而兼痞,熱邪內陷,與飲相摶,有固結不通之患,故以半夏瀉心,去參、薑、甘、棗之補中,加枳實、生薑之宣胃也。
白話文:
嘔吐但不口渴,表示飲入過多、熱氣過少。因此,治療方法以少量半夏配茯苓為主,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液體,就能止吐。
嘔吐合併脹滿,表示熱邪侵襲內臟,與飲水結合形成固結不通的狀況。因此,使用半夏瀉熱降心,去除人參、生薑、甘草、紅棗等補益藥材,改以枳實、生薑幫助疏通胃氣。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六錢),茯苓(六錢),生薑(四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甘草大棗加枳實生薑方
半夏(六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枳實(三錢),生薑(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虛者復納人參、大棗。
六五、濕聚熱蒸,蘊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色灰滯,面目萎黃,病名濕痺,宣痺湯主之。
白話文:
半夏六錢,茯苓六錢,生薑四錢,加水五杯,煮到剩下兩杯,分兩次服用。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甘草、大棗,加枳實、生薑,半夏六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枳實三錢,生薑三錢,加水八杯,煮到剩下三杯,分三次服用,虛弱的人可以再加人參和大棗。
濕氣凝聚,熱氣蒸騰,蘊積在經絡裡,寒戰發熱,骨頭酸痛,舌苔灰白,面色萎黃,這種病叫做濕痺,宣痺湯可以治療。
經謂:風寒濕三者合而為痺。《金匱》謂:經熱則痺。葢《金匱》誠補《內經》之不足。痺之因於寒者固多,痺之兼乎熱者,亦復不少,合參二經原文,細驗於臨證之時,自有權衡。本論因載濕温而類及熱痺,見濕温門中,原有痺證,不及備載痺證之全,學者欲求全豹,當於《內經》、《金匱》、喻氏、葉氏以及宋元諸名家,合而參之自得。大抵不越寒熱兩條,虛實異治。
白話文:
經書提到:風、寒、濕三者結合會形成痹症。《金匱要略》則指出:經絡熱則會導致痹症。這表示,《金匱要略》確實補充了《內經》的不足。由寒引起的痹症固然很多,但同時伴有熱的痹症也不少。綜合兩部經典的原文,在臨牀應用時進行詳細的驗證,自然能有所判斷。此論述由於載錄了濕溫病症,並提及熱痹,發現濕溫門中有提及痹證,但未能全面列出所有的痹證。學習者若想獲得全面的理解,應該結合《內經》、《金匱要略》、喻氏、葉氏等各家學說,進行深入研究,自然能獲得更多的知識。總的來說,痹症的治療原則大致不外乎寒與熱這兩種情況,對於虛與實的辨別和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寒痺勢重而治反易,熱痺勢緩而治反難,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滿等證,則難治矣,猶之傷寒兩感也。此條以舌灰目黃,知其為濕中生熱,寒戰熱熾,知其在經絡;骨骱疼痛,知其為痺證。若泛用治濕之藥,而不知循經入絡,則罔效矣。
白話文:
寒痺病情嚴重,治療起來反而容易;熱痺病情緩慢,治療起來反而困難。實證只單純影響軀殼,比較容易治療;虛證則會影響臟腑,還會伴隨痰飲、腹滿等症狀,就難治了,就像傷寒同時兼具寒熱症狀一樣。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舌苔灰白、眼睛發黃,就知道是濕氣導致內熱;如果寒戰與發熱交替出現,就知道是經絡受阻;如果骨頭關節疼痛,就知道是痺證。如果只是泛泛地用治療濕氣的藥物,而不知道要循經絡治療,就沒有效果了。
故以防己急走經絡之濕,杏仁開肺氣之先,連翹清氣分之濕熱,赤豆清血分之濕熱,滑石利竅而清熱中之濕,山梔肅肺而瀉濕中之熱,薏苡淡滲而主攣痺,半夏辛平而主寒熱,蠶砂化濁道中清氣,痛甚加片子薑黃、海桐皮者,所以宣絡而止痛也。
宣痺湯方(苦辛通法)
白話文:
因此,使用防己可以快速清除經絡濕氣,杏仁可以疏通肺氣,連翹可以去除氣分濕熱,赤豆可以清除血分濕熱,滑石可以通利竅穴並清熱除濕,山梔可以收斂肺氣並瀉除濕熱,薏苡仁可以淡滲利濕,主治攣痺,半夏辛溫甘平,主治寒熱,蠶砂可以化濁通氣,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片仔薑黃和海桐皮,其作用是疏通經絡,止痛。
宣痹湯方(苦辛通法)
宣痹湯的配方遵循的是苦辛通的治療原則。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個名為「宣痹湯」的方劑,其組方原理採用了中醫理論中的「苦辛通法」。這裡的「苦辛通」是指通過使用具有苦味和辛味的藥材相配合,達到疏通經絡、祛濕驅寒、暢達氣機的效果,從而治療因濕邪或寒痰阻滯引起的痹症(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行動不便等)。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特定藥物的苦味去濕、辛味行氣的特性,促進身體氣血暢通,以消除病痛。
防己(五錢),杏仁(五錢),滑石(五錢),連翹(三錢),山梔(三錢),薏苡(五錢),半夏(醋炒,三錢),晚蠶砂(三錢),赤小豆皮(三錢,赤小豆乃五穀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涼水浸取皮用。非藥肆中之赤小豆,藥肆中之赤豆乃廣中野豆,赤皮蒂黑肉黃,不入藥者也)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加片子薑黃二錢,海桐皮三錢。
白話文:
防己(25 克),杏仁(25 克),滑石(25 克),連翹(15 克),山梔(15 克),薏苡仁(25 克),半夏(醋炒,15 克),晚蠶砂(15 克),赤小豆皮(15 克,它取自真正的赤小豆,味酸果肉紅,用水浸泡後取皮。不要用藥材店裡的赤小豆,那是野生野豆,紅皮蒂黑肉黃,不能入藥。)
取八杯水,煮後剩下三杯,分次溫熱服用。如果疼痛加劇,可加入二錢的片子薑黃及三錢的海桐皮。
六六、濕鬱經脈,身熱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內外合邪,純辛走表,純苦清熱,皆在所忌,辛涼淡法,薏苡竹葉散主之。
白話文:
六十六、濕氣鬱積在經脈中,出現發熱、身體疼痛、汗多、自發性小便、胸腹皮膚出現白色疹子。內外風邪和濕邪交合,純辛溫的藥物會發散表氣,純苦寒的藥物會清熱,這些方法都要避免使用。採用辛涼淡滲的方法,薏苡竹葉散是主要的治療藥方。
上條但痺在經脈,此則臟腑亦有邪矣,故又立一法。汗多則表陽開,身痛則表邪郁,表陽開而不解表邪,其為風濕無疑,葢汗之解者寒邪也,風為陽邪,尚不能以汗解,況濕為重濁之隂邪,故雖有汗不解也。學者於有汗不解之證,當識其非風則濕,或為風濕相搏也。自利者小便必短,白疹者,風濕鬱於孫絡毛竅。
白話文:
上一條說痺病只在經脈,而這條則指臟腑也有問題,所以又立了一個治療方法。發汗多表示表面的陽氣被打開,身體疼痛表示表面的邪氣鬱結。表面的陽氣被打開卻不能解表面的邪氣,那麼毫無疑問是風濕的問題。因為能夠通過發汗來解表的只有寒邪,而風是陽邪,尚且不能通過發汗來解除,何況濕是沉重渾濁的陰邪,所以即使發汗也不能解除。學醫者遇到發汗後仍不能解除的病症時,應該認識到這不是風邪就是濕邪,或者是由風濕共同作用造成的。尿液自利的人,小便一定短;出現白疹,表示風濕鬱積在體表的毛孔中。
此濕停熱鬱之證,故主以辛涼解肌表之熱,辛淡滲在裡之濕,俾表邪從氣化而散。里邪從小便而驅,雙解表裡之妙法也,與下條互斟自明。
薏苡竹葉散方(辛涼淡法,亦輕以去實法)
白話文:
這種濕氣停滯,熱氣積鬱的症狀,所以主要用辛涼的藥物來疏解肌表的熱,以及辛淡的藥物來滲透內裡的濕氣,讓表面的邪氣通過氣化散發出去,內裡的邪氣通過小便排出體外,這是雙解表裡的高明方法,你可以跟下一條一起對照來理解。
薏苡竹葉散方(辛涼淡療法,也是輕柔去除病實的方法)
薏苡(五錢),竹葉(三錢),飛滑石(五錢),白蔻仁(一錢五分),連翹(三錢),茯苓塊(五錢)白通草(一錢五分)
共為細末,每服五錢,日三服。
白話文:
薏仁(50公克),竹葉(30公克),飛滑石(50公克),白蔻仁(15公克),連翹(30公克),茯苓(50公克),白通草(15公克)
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的量,一天分三次服用。
六七、風暑寒濕,雜感混淆,氣不主宣,咳嗽頭脹,不飢舌白,肢體若廢,杏仁薏苡湯主之。
白話文:
當受到風、暑、寒、濕等不同外邪侵襲,導致身體各方面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出現咳嗽、頭痛、不想吃東西、舌苔白、四肢無力等症狀時,可以使用杏仁薏苡湯來治療。
雜感混淆,病非一端,乃以氣不主宣四字為扼要。故以宣氣之藥為君。既兼雨濕中寒邪,自當變辛涼為辛温。此條應入寒濕類中,列於此者,以其為上條之對待也。
杏仁薏苡湯(苦辛温法)
白話文:
各種因素混雜不清,病情並非單一原因所致,應該是氣鬱不暢這四個字最為關鍵。所以以疏通氣鬱的藥物為主。同時也兼顧了風寒濕邪,自然應該把辛涼轉為辛溫。這條病症應歸類在寒濕類,列在這裡是因為它是上一條病症的反面。
杏仁薏苡湯(苦辛溫法)
杏仁和薏苡仁製成的湯劑(採用苦味、辛味及溫性藥物的配伍原則)
杏仁(三錢),薏苡(三錢),桂枝(五分),生薑(七分),厚朴(一錢),半夏(一錢五分),防己(一錢五分),白蒺藜(二錢)
白話文:
杏仁(15克),薏仁(15克),桂枝(2.5克),生薑(3.5克),厚朴(5克),半夏(7.5克),防風(7.5克),白蒺藜(10克)
水五杯,煮三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六八、暑濕痺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
白話文:
取五杯水的量,先煮至剩下三杯,然後將藥渣再次煮沸,得到一杯藥液,將這四杯(前三杯加上後一杯)藥液分為三次溫熱服用。
第六十八條,對於遭受暑濕所引起的痹症(關節疼痛、麻痹等),主要使用「加減木防己湯」作為治療方劑。
此治痺之祖方也。風勝則引,引者(吊痛掣痛之類,或上或下,四肢遊走作痛,經謂行痺是也)加桂枝、桑葉。濕勝則腫,腫者(土曰敦阜。加滑石、萆薢、蒼朮。寒勝則痛,痛者加防己、桂枝、薑黃、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靈樞》謂:胃熱則廉泉開。)重加石膏、知母。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痺症的經典處方。
- 風氣勝:會出現引痛(如吊痛、掣痛),或上或下,四肢遊走作痛,中醫稱為「行痺」。此時方中加桂枝、桑葉。
- 濕氣勝:會出現腫脹,中醫稱為「敦阜」。此時方中加滑石、萆薢、蒼朮。
- 寒氣勝:會出現疼痛。此時方中加防己、桂枝、薑黃、海桐皮。
- 面赤、口涎自流:中醫《靈樞》中記載:「胃熱則廉泉開。」此時方中加重石膏、知母。
絕無汗者,加羌活、蒼朮,汗多者加黃耆、炙甘草。兼痰飲者,加半夏、厚朴、廣皮。因不能備載全文,故以祖方加減如此,聊示門徑而已。
白話文:
完全不流汗的,加入羌活、蒼朮;流汗過多的,加入黃耆、炙甘草。有痰飲的人,加入半夏、厚朴、廣皮。由於無法詳述所有的方劑,所以只提供以上祖傳方加減的方法,作為參考。
加減木防己湯(辛温辛涼復法)
防己(六錢),桂枝(三錢),石膏(六錢),杏仁(四錢),滑石(四錢),白通草(二錢),薏仁(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見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六九、濕熱不解,久釀成疸,古有成法,不及備載,聊列數則,以備規矩(下瘧、痢等證仿此)。
白話文:
調整並減去或增加「木防己湯」的藥物組成(一種結合了辛溫與辛涼特性的複方療法)如下:
- 防己:18克
- 桂枝:9克
- 石膏:18克
- 杏仁:12克
- 滑石:12克
- 白通草:6克
- 薏苡仁:9克
使用八杯水煎煮,煮至剩下三杯,分為三次溫服。如果見到稍微有效但症狀未立即消退的,可以增加藥量服用,每日三次,夜晚額外一次。
第六十九條:對於濕熱未能及時解除,長期累積導致黃疸的情況,古人已有既定的治療方法,這裡不一一詳述,僅列出幾項原則作為參考。(對於下痢、瘧疾等病症,可參照此原則進行處理。)
本論之作,原補前人之未備,已有成法可循者,安能盡錄。因橫列四時雜感,不能不列濕温,連類而及,又不能不列黃疸、瘧、痢,不過略標法則而已。按濕温門中,其證最多,其方最夥;葢土居中位,穢濁所歸,四方皆至,悉可兼證,故錯綜參伍,無窮極也。
白話文:
寫作本文的主旨,在於彌補前人的不足之處。對於已有確切治法的病證,不可能一一列舉。由於按照季節順序記錄各種病證,不能不提到濕溫,而且順著它,又不能不列出黃疸、瘧疾、痢疾等病,不過只是簡略地說明瞭治療法則而已。按照濕溫這一類的病證,證狀最多,治療方法也最豐富;因為土居於人體中部,濕濁穢物歸於此處,四面八方的病邪都可以到達這裡,因此互相交錯、參雜,變化無窮。
即以黃疸一證而言,《金匱》有辨證三十五條,出治一十二方,先審黃之必發不發,在於小便之利與不利;疸之易治難治,在於口之渴與不渴;再察瘀熱入胃之因,或因外並,或因內發,或因食谷,或固酣酒,或因勞色,有隨經蓄血,入水黃汗;上盛者一身盡熱,下郁者小便為難;又有表虛里虛,熱除作噦,火劫致黃。
白話文:
以黃疸這個症狀來說,《金匱》中記載了辨證三十五條,治療方劑十二個。首先,判斷黃疸是否會發作,要看小便是否通利;判斷黃疸是否好治,要看口是否乾渴。其次,觀察瘀熱進入胃的原因,可能是外感,可能是內因,可能是飲食不當,可能是過度飲酒,可能是過度勞累或房事,還可能伴有經絡鬱血,導致水腫和黃汗。如果黃疸上盛,全身會發熱;如果黃疸下鬱,則小便會困難。另外,還有表虛和裏虛的區別,熱邪退去後會噁心嘔吐,火氣過旺也會導致黃疸。
知病有不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於是脈弦脅痛,少陽未罷,仍主以和;渴飲水漿,陽明化燥,急當瀉熱;濕在上,以辛散,以風勝;濕在下,以苦泄,以淡滲;如狂蓄血,勢以必攻;汗後溺白,自宜投補;酒客多蘊熱,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後必顧其脾陽;女勞有穢濁,始以解毒,繼以滑竅,終當峻補眞隂;表虛者實衛,裡虛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變證,各立方論,以為後學津梁。至寒濕在裡之治,陽明篇中,惟見一則,不出方論,指人以寒濕中求之。
白話文:
診斷出疾病病因後,治療疾病的方法就不會混亂:
脈搏弦急,脅部疼痛,表示少陽經尚未平復,還是以調和肝膽氣血的方法為主; 口渴喜飲水,體內陽明經熱盛化燥,應當迅速清熱瀉下; 濕氣在身體上部,應當用辛散藥物治療,用風藥來勝過濕氣; 濕氣在下部,應當用苦泄藥物治療,用淡滲藥物幫助身體排出水分; 癲狂發作,積蓄了血熱,必須猛烈攻伐治療; 出汗後小便發白,表示身體虛寒,宜用溫補藥物; 酒客大多體內有熱,先用清熱藥物清熱,再輔以利水藥物,最後再考慮健脾陽氣; 婦女勞累過度,有血穢沉積,先用解毒藥物治療,再用滑澀藥物通暢經脈,最後應當大力滋補真陰; 表虛的患者應當補衛氣,裡虛的患者應當補中氣; 中毒、燒傷或凍傷,以及治療各種變證,都有各自的方論,作為後學者的指路明燈。
至於寒濕在體內的情況,在陽明經的篇章中只提到了這一條,沒有列出具體的方論,而是指引醫生在治療寒濕證時查找相應的內容。
葢脾本畏木而喜風燥,制水而惡寒濕。今隂黃一證,寒濕相摶,譬如卑監之土,須暴風日之陽,純隂之病,療以辛熱無疑,方雖不出,法已顯然。奈丹溪云:不必分五疸,總是如盦醬相似。以為得治黃之扼要,殊不知以之治陽黃,猶嫌其混,以之治隂黃,惡乎可哉!喻嘉言於隂黃一證。竟謂仲景方論亡失,恍若無所循從。
白話文:
脾臟本來怕濕怕冷,喜歡風乾,能控制水份,所以不喜歡寒濕。現在出現陽黃這種證狀,是因為寒濕交結,就像卑賤的泥土,需要強烈陽光的曝曬。純陰性質的疾病,用辛溫的藥物治療是沒有問題的,雖然方劑沒有列出,但治療方法是很明顯的。但是丹溪先生說:不必區分五種黃疸,總的來說都像燒焦的醬汁一樣。他認為這纔是治療黃疸的關鍵,但殊不知用這種方法治療陽黃,還嫌不夠精細,用來治療陰黃,那就更不妥當了!喻嘉言在論述陰黃時,竟說仲景的方劑論述已經失傳,好像沒有什麼可以依循的。
惟羅謙甫具有卓識,力辨隂陽,遵仲景寒濕之旨,出茵陳四逆湯之治。塘於隂黃一證,究心有年,悉用羅氏法而化裁之,無不應手取效。間有始即寒濕,從太陽寒水之化,繼因其人陽氣尚未十分衰敗,得燥熱藥數帖,陽明轉燥金之化而為陽證者,即從陽黃例治之。
白話文:
只有羅謙甫具有卓越的見解,極力辨別陰陽,遵循仲景寒濕的原則,創出茵陳四逆湯的治療方法。對於塘黃一證,經過多年的鑽研,深入瞭解,全部使用羅氏的方法靈活應用,沒有不手到病除的。偶爾有最初出現寒濕症狀,從太陽寒水演變而成,後來患者陽氣尚未完全衰敗,服用幾劑溫熱藥物後,陽明轉化為燥金,成為陽證的,就按照陽黃的原則治療。
七十、夏秋疸病,濕熱氣蒸,外干時令,內蘊水穀,必以宣通氣分為要。失治則為腫脹。由黃疸而腫脹者,苦辛淡法,二金湯主之。
此揭疸病之由,與治疸之法,失治之變,又因變制方之法也。
二金湯方(苦辛淡法)
白話文:
夏天和秋天患上黃疸病,是因為濕熱之氣蒸騰,外面氣候乾燥,而體內積存了水穀,所以一定要宣通氣分,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治好,就會發展成腫脹。由黃疸轉變成腫脹的,要用苦、辛、淡的藥物,二金湯可以治療。
這段文字講述了黃疸病的病因、治療方法、以及沒有治好會出現的變化,並根據這些變化提出了新的治療方案。
雞內金(五錢),海金沙(五錢),厚朴(三錢),大腹皮(三錢),豬苓(三錢),白通草(二錢)
白話文:
雞內金(25克),海金沙(25克),厚朴(15克),大腹皮(15克),豬苓(15克),白通草(10克)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七一、諸黃疸小便短者,茵陳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用水八杯,煎煮後取其三分之二(即三杯),分為三次,溫熱服用。
第七十一條,各種黃疸病癥中,若伴隨小便量少的情況,主要治療方劑是[茵陳五苓散]。
沈氏目南云:此黃疸氣分實證,通治之方也。胃為水穀之海,營衛之源,風入胃家氣分,風濕相蒸,是為陽黃;濕熱流於膀胱,氣鬱不化,則小便不利,當用五苓散宣通表裡之邪,茵陳開鬱而清濕熱。
白話文:
沈氏《目南》說:這是黃疸的氣分實證,是用來普遍治療的方劑。胃是水穀的貯藏處,是營衛的來源,風邪進入胃部氣分,風濕蒸發,就是陽黃;濕熱流向膀胱,氣鬱不暢,就會小便不利,應當使用五苓散宣通表裡之邪,用茵陳疏肝理氣,清熱利濕。
茵陳五苓散(五苓散方見前。五苓散系苦辛温法,今茵陳倍五苓,乃苦辛微寒法)
茵陳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共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日三服。
《金匱》方不及備載,當於本書研究,獨採此方者,以其為實證通治之方,備外風內濕一則也。
白話文:
「茵陳五苓散」(五苓散的配方請參見前文。五苓散屬於苦辛溫性質的藥方,而這裡茵陳的用量加倍於五苓散,變成了苦辛帶微寒性的藥方)
成分包括:茵陳粉末(十分量),五苓散(五分量)
將上述兩種藥材均磨成細末後,充分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分(約等於現代的9克),每天需服用三次。
《金匱要略》中的方劑眾多,未能一一詳細記載,讀者應在本書中進一步探究。特別選取此方的原因,在於它是治療實證(指病邪較盛的病症)的通用方,尤其適用於處理外感風邪與內有濕氣的情況。
七二、黃疸脈沉,中痞噁心,便結溺赤,病屬三焦里證,杏仁石膏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黃疸患者脈象沉細,有胸悶噁心、大便乾結、小便赤黃的症狀,屬於三焦裡證,應該使用杏仁石膏湯治療。
前條兩解表裡,此條統治三焦,有一縱一橫之義。杏仁、石膏開上焦,薑、半開中焦,枳實則由中驅下矣,山梔通行三焦,黃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為病之始入,且為氣化之先,雖統宣三焦之方,而湯則名杏仁石膏也。
杏仁石膏湯方(苦辛寒法)
白話文:
前面兩條講的是表裡,這條講的是三焦。其中有一縱一橫的意思。杏仁、石膏開通上焦,生薑、半夏開通中焦,枳實則從中焦往下驅使。山梔子通達三焦,黃柏則直達下焦,清熱解毒。凡是通宣三焦的藥方,都著重在上焦,因為上焦是疾病開始侵入的地方,也是氣化最先開始的地方。雖然是通宣三焦的藥方,但湯劑卻叫做杏仁石膏湯。
杏仁石膏湯(苦辛寒法)
杏仁(五錢),石膏(八錢),半夏(五錢),山梔(三錢),黃柏(三錢),枳實汁(每次三茶匙,沖),薑汁(每次三茶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白話文:
杏仁(25 克),石膏(40 克),半夏(25 克),山梔(15 克),黃柏(15 克),枳實汁(每次 15 毫升,沖服),薑汁(每次 15 毫升,沖服)
取八杯水,煮沸後剩下三杯的量,分成三次服用。
七三、素積勞倦,再感濕温,誤用發表,身面俱黃,不飢溺赤,連翹赤豆飲煎送保和丸。
白話文:
七十三、本來因為過度勞累,結果又遇到了濕熱病,錯誤使用了發散風寒的藥物,導致全身以及面部變黃,不想吃飯,大便顏色變紅,可以用連翹赤豆飲煎服,同時送服保和丸。
前第七十條,由黃而變他病,此則由他病而變黃,亦遙相對待。證系兩感,故方用連翹赤豆飲以解其外,保和丸以和其中,俾濕温、勞倦、治逆,一齊解散矣。保和丸苦温而運脾陽,行在裡之濕;陳皮、連翹由中達外,其行濕固然矣。兼治勞倦者何?經云:勞者温之。葢人身之動作云為,皆賴陽氣為之主張,積勞傷陽。
白話文:
上文第七十條提到,由黃疸轉變成其他疾病,這同樣是從其他疾病轉變成黃疸的道理,兩者相互對應。因為此症狀是由兩種感邪引起的,所以方中使用連翹赤豆飲來解表邪,再用保和丸來調理中焦,這樣,濕熱、勞倦、逆氣都能同時消除。保和丸味苦溫,可以振奮脾陽,化解體內的濕邪;陳皮、連翹從裡到外發揮作用,化濕的作用當然是有的。為什麼還能治療勞倦呢?經典中說:勞累時要溫熱治療。因為我們人身的動作,都是依賴陽氣發揮作用,過度勞累會損傷陽氣。
勞倦者,困勞而倦也,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脾陽傷,則四肢倦而無力也。再肺屬金而主氣,氣者陽也;脾屬土而生金,陽氣雖分內外,其實特一氣之轉輸耳。勞雖自外而來,外陽既傷,則中陽不能獨運,中陽不運,是人之賴食濕以生者,反為食濕所困,脾即困所食濕,安能不失牝馬之貞,而上承乾健乎!古人善治勞者,前者有仲景,後則有東垣,均從此處得手。
白話文:
「勞」是指因為疲勞而倦怠,「倦」則是四肢感到無力。脾臟主掌四肢,當脾陽受損時,四肢就會感到倦怠無力。
肺屬金,負責氣的運行,而氣就是陽氣。脾屬土,負責滋養金,所有的陽氣雖然分為內陽和外陽,其實是由同一個氣轉化而來的。
從過度勞累而造成的疲勞,是由於外陽受損,進而導致中陽無法正常運行。中陽不運,人體會依賴濕氣來維持生機,但同時也會受到濕氣的困擾。脾臟被濕氣所困,就無法維持健康狀態,也無法向上承接源源不絕的陽氣。
古代善於治療疲勞的醫師,早期有張仲景,後期有李東垣,他們都是從這方面著手治療的。
奈之何後世醫者,但云勞病,輒用補隂,非惑于丹溪一家之說哉!本論原為外感而設,並不及內傷,茲特因兩感而略言之。
白話文:
然而,後世的醫生,只說患者是勞損病,便用補陰的方法治療,難道不是受了丹溪一人之說的迷惑嗎?金匱要略的本意是針對外感病而寫的,並不涉及內傷病。現在我特地結合兩感來稍加說明。
連翹赤豆飲方(苦辛微寒法)
連翹(二錢),山梔(一錢),通草(一錢),赤豆(二錢),花粉(一錢),香豆豉(一錢)
煎送保和丸三錢。
保和丸方(苦辛温平法)
山楂,神麯,茯苓,陳皮,匐子,連翹,半夏
七四、濕甚為熱,瘧邪痞結心下,舌白口渴。煩躁自利,初身痛,繼則心下亦痛,瀉心湯主之。
此瘧邪結心下氣分之方也。
瀉心湯(方法見前)
七五、瘡家濕瘧,忌用發散,蒼朮白虎湯加草果主之。
白話文:
連翹赤豆飲方(苦辛微寒療法)
藥材組成為:連翹(六克),山梔(三克),通草(三克),赤豆(六克),花粉(三克),香豆豉(三克)。
服用時,配合煎好的保和丸三錢一起服下。
保和丸方(苦辛溫平療法)
成分包括:山楂,神曲,茯苓,陳皮,菔子,連翹,半夏。
第七十四條:當濕氣過重轉化為熱,瘧疾邪氣導致心下痞結,舌苔白、口渴,心情煩躁且有自發性腹瀉,初時身體疼痛,隨後心下部位也會感到疼痛,應以瀉心湯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是針對瘧疾邪氣結於心下氣分的治療方案。
瀉心湯(使用方法請參考前文)
第七十五條:對於患瘡病的人同時又患有濕痰型瘧疾,應避免使用發汗解表的藥物,而應該用蒼朮白虎湯加上草果來治療。
《金匱》謂瘡家忌汗,發汗則病痙。葢以瘡者血脈間病,心主血脈,血脈必虛而熱,然後成瘡;既成瘡以後,瘡膿又系血液所化,汗為心液,由血脈而達毛竅,再發汗以傷其心液,不痙何待!故以白虎辛涼重劑,清陽明之熱濕,由肺衛而出;加蒼朮、草果,温散脾中重滯之寒濕,亦由肺衛而出。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提到,患有瘡瘍的病人忌諱出汗,因為發汗會導致痙攣。這是因為瘡瘍是血脈之間的病症,而心臟主導血脈,血脈必須虛熱,才會形成瘡瘍。瘡瘍形成後,瘡膿也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汗液是心臟的液體,由血脈到達毛孔,再發汗會損傷心臟的液體,如果不痙攣,又能如何呢?因此,可以使用白虎湯這種辛涼劑量較大的方劑,清除陽明經的濕熱,通過肺和衛氣排出體外;再加入蒼朮和草果,溫散脾臟中的寒濕,也通過肺和衛氣排出體外。
陽明陽土,清以石膏、知母之辛涼;太隂隂土,温以蒼朮、草果之苦温;適合其臟腑之宜,矯其一偏之性而已。
蒼朮白虎湯加草果方(辛涼復苦温法)
即前白虎湯內加蒼朮,草果。
七六、背寒,胸中痞結,瘧來日晏,邪漸入隂,草果知母湯主之。
白話文:
陽明屬陽性的土元素,治療時使用石膏和知母這類辛味而性質偏涼的藥物來清熱;太陰屬陰性的土元素,則利用蒼術和草果這類苦味且性溫的藥物來溫煦。這樣做是為了配合各自臟腑的特性和需求,調整它們過於偏向的性質,使其恢復平衡。
蒼朮白虎湯加草果方(辛涼復苦溫法)
此方就是在原先的白虎湯基礎上,添加了蒼朮和草果兩味藥材。
第七十六條,若出現背部發冷、胸部有堵塞感,並且瘧疾發作時間逐漸延後至傍晚,表示病邪正逐步侵入體內陰分,此時可使用「草果知母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此素積煩勞,未病先虛,故伏邪不肯解散,正陽餒弱,邪熱固結。是以草果温太隂獨勝之寒,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厚朴佐草果瀉中焦之濕蘊,合薑、半而開痞結,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熱;脾胃兼病,最畏木克,烏梅、黃芩清熱而和肝;瘧來日晏,邪欲入隂,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賴草果(俗以烏梅、五味等酸斂,是知其一,莫知其他也。酸味秉厥之氣,居五味之首,與辛味合用,開發陽氣最速,觀小青龍湯自知)。
草果知母湯方(苦辛寒兼酸法)
白話文:
這是因為平常累積過度的勞累,在生病之前就已經虛弱了,所以邪氣就潛伏在體內不肯散去,正氣也變得虛弱,邪熱就凝結在一起。因此用草果溫暖太陰,單獨剋制寒邪;知母瀉去陽明,單獨剋制熱邪;厚朴輔助草果,瀉去中焦的濕氣;配合生薑、半夏來打開痞塊;花粉輔助知母來生津退熱;脾胃同時生病,最怕木氣克制脾土,所以用烏梅和黃芩來清熱和肝;瘧疾發作的時間越來越晚,邪氣想要侵入陰分,想要讓它上升排出,全靠草果的力量(民間用烏梅、五味子等酸味藥物收斂,這只知道其中一部分,卻不知道其他。酸味秉承厥陰的氣質,在五味中排第一,與辛味藥物一起使用,能最快速地開啟陽氣,看看小青龍湯就知道了)。
草果(一錢五分),知母(二錢),半夏(三錢),厚朴(二錢),黃芩(一錢五分),烏梅(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薑汁(五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白話文:
草果:1.5錢 知母:2錢 半夏:3錢 厚朴:2錢 黃芩:1.5錢 烏梅:1.5錢 花粉:1.5錢 薑汁:5匙,沖服
取五杯水,煮至剩下二杯的量,然後分為兩次溫熱服用。
按此方即吳又可之不食去檳榔,加半夏、烏梅、薑汁。治中焦熱結陽陷之證,最為合拍;吳氏乃以治不兼濕邪之温疫初起,其謬甚矣。
白話文:
這個偏方是吳又可根據「不食去檳榔」的配方加入半夏、烏梅和薑汁而成的。它適用於中焦熱結導致陽氣下陷的症狀,相當合適。但吳氏認為這個偏方也可以治療不伴有濕邪的溫疫初期,這個觀點就有偏差了。
再按前賢制方,與集書者選方,不過示學者知法度,為學者立模範而已,未能預測後來之病證,其變幻若何?其兼證若何?其年歲又若何?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至於奇巧絕倫之處,不能傳,亦不可傳,可遇而不可求,可暫而不可常者也。學者當心領神會,先務識其所以然之故,而後增減古方之藥品分量,宜重宜輕,宜多宜寡,自有準的,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白話文:
按照前人的方子,以及編纂者所選的方子,只是讓學習者瞭解制方的準則和規範,為學習者樹立典範。但這些方子無法預測後世的病症會如何變化,併發症會如何發展,患者的實際年齡會如何。就像大工匠教導學徒,可以傳授規矩,但無法讓學徒成為能工巧匠;至於那些出神入化、獨一無二的技藝,是無法傳授的,也是不應該傳授的。它們可遇不可求,只能暫時出現,無法持續存在。
學習者應該用心領會,首先要了解方劑的理由,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增減古方的藥物劑量,無論是加重、加輕、增加或減少,都應有依據。所謂「神而明之」,全在於學習者本人!
七七、瘧傷胃陽,氣逆不降,熱劫胃液,不飢不飽,不食不便,渴不欲飲,味變酸濁,加減人參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在第七天、第十四天出現的瘧疾,會損傷胃中的陽氣,導致氣無法順利降下,熱氣劫奪胃液,造成不飢餓也不飽足,不能進食也不便通便,口渴卻不想喝水,味道變為酸苦。這時可以使用加味人參瀉心湯來治療。
此雖陽氣受傷,隂汁被劫,恰偏於陽傷為多。故救陽立胃基之藥四,存隂瀉邪熱之藥二,喻氏所謂變胃而不受胃變之法也。
加減人參瀉心湯(苦辛温復鹹寒法)
白話文:
虽然是阳气受损,阴液被劫夺,但大多偏向阳气受损。所以要救治阳气,建立脾胃基础的药物有四味,用来保留阴液,泻去邪热的药物有两味。这正是喻氏所说的“变胃而不受胃变”的治疗方法。
加減人參瀉心湯(苦辛温復鹹寒法)
人參(二錢),黃連(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乾薑(一錢五分),生薑(二錢),牡蠣(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白話文:
人參(10克),黃連(6克),枳實(5克),乾薑(6克),生薑(10克),牡蠣(10克)
取五杯水的量,煮至剩下兩杯,然後分兩次溫熱服用。
按大辛大温,與大苦大寒合方,乃厥隂經之定例。葢別臟之與腑,皆分而為二,或上下,或左右,不過經絡貫通,臆膜相連耳,惟肝之與膽,合而為一,膽即居於肝之內,肝動則膽亦動,膽動而肝即隨。肝宜温,膽宜涼,仲景烏梅丸、瀉心湯,立萬世法程矣;於小柴胡,先露其端。
白話文:
按照「辛熱」和「苦寒」的配伍原則,這是厥陰經的固定用法。其他臟腑都是分作上、下或左、右兩部分,只不過經絡相通,胸膜相連而已。只有肝與膽合二為一,膽寄居於肝臟之中,肝臟一動膽也會跟著運動,膽動時肝也會跟著運動。肝臟喜溫暖,膽臟喜涼爽,張仲景提出的「烏梅丸」和「瀉心湯」確立了萬世的治療法則,在「小柴胡湯」中首次顯現。
此證瘧邪擾胃,致命胃氣上逆,而亦用此辛温寒苦合法者何?葢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隂,本系下降,無上升之理;其嘔吐噦痞,有時上逆,升者胃氣,所以使胃氣上升者,非胃氣也,肝與膽也,故古人以嘔為肝病,今人則以為胃病已耳。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瘧疾侵擾胃部,導致胃氣上逆。之所以使用辛溫寒苦複方,是因為胃作為臟腑,屬陽而用陰,本質上是要下降的,沒有上升的道理。它的嘔吐、噁心、痞滿等症狀,有時會出現上逆。導致胃氣上升的不是胃氣本身,而是肝和膽。所以古人把嘔吐當成肝病,而現在的人則認為是胃病了。
七八、瘧傷胃隂,不飢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者,麥冬麻仁湯主之。
白話文:
七八種,瘧疾傷及胃陰。因此感覺:不餓也不飽,大便不通,身體潮熱。吃了東西,煩熱情況加重。體液不能恢復,則用麥冬麻仁湯來治療。
暑濕傷氣,瘧邪傷隂,故見證如是。此條與上條不飢不飽不便相同。上條以氣逆味酸不食辨陽傷,此條以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定隂傷也。隂傷既定,復胃隂者莫若甘寒,復酸味者,酸甘化隂也。兩條胃病,皆有不便者何?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也。
麥冬麻仁湯方(酸甘化隂法)
白話文:
夏天時暑熱和濕氣會損傷身體的氣機,而瘧疾邪氣則會傷害陰液,所以症狀表現為這樣。這條與前面提到的飢餓不適但又不想吃的情況相似。前面那條通過氣逆導致的口味酸楚不吃東西來判斷陽氣受損,而這裡則是說當患者有潮熱並在進食後感到更熱躁,這表明陰液受損。既然陰液已經虧損,最好的補救方法就是用甘涼的食物,比如麥冬和麻仁,因為酸甘可以幫助調理陰液。為什麼兩種胃病都可能會引起不適呢?因為所有的器官不協調,實際上都與胃的功能有關。這就是麥冬麻仁湯方的理論基礎,它遵循的是酸甘化陰的治療原則。
麥冬(連心,五錢),火麻仁(四錢),生白芍(四錢),何首烏(三錢),烏梅肉(二錢),知母(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白話文:
麥冬(連著莖心,50 克),火麻仁(40 克),生白芍(40 克),何首烏(30 克),烏梅肉(20 克),知母(20 克)
取八杯水,煮完後剩下三杯,應分三次溫熱服用。
七九、太隂脾瘧,寒起四末,不渴多嘔,熱聚心胸,黃連白芍湯主之,煩躁甚者,可另服牛黃丸一丸。
白話文:
七九,屬於太陰脾臟的瘧疾,從四肢開始發冷,不口渴但嘔吐較多,發熱集中在胸腹,服用黃連白芍湯治療,若煩躁症狀嚴重,可另服用牛黃丸一丸。
脾主四肢,寒起四末而不渴,故知其為脾瘧也。熱聚心胸而多嘔,中土病而肝木來乘,故方以兩和肝胃為主。此偏於熱甚,故清熱之品重,而以芍藥收脾隂也。
白話文:
脾臟負責四肢健康。如果腳手冰涼但不感到口渴,就表示是脾虛引起的瘧疾。如果胸中覺得燥熱,而且經常嘔吐,這是中焦(脾胃)出現問題,而肝火旺盛來犯。因此,治療的原則是調理肝脾,讓這兩臟得到平衡。這裡的治療偏重於清熱,因此清熱的藥物分量較重;而芍藥則用來滋養脾陰。
黃連白芍湯方(苦辛寒法)
黃連(二錢),黃芩(二錢),半夏(三錢),枳實(一錢五分),白芍(三錢),薑汁(五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八十、太隂脾瘧,脈濡寒熱,瘧來日遲。腹微滿,四肢不暖,露姜飲主之。
此偏於太隂虛寒,故以甘温補正。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肅能清邪熱,甘潤不傷正隂,又得氣化之妙諦。
露姜飲方(甘温復甘涼法)
人參(一錢),生薑(一錢)
水兩杯半,煮成一杯,露一宿,重湯温服。
白話文:
黃連白芍湯方(苦辛寒療法): 成分包括黃連(六克),黃芩(六克),半夏(九克),枳實(四點五克),白芍(九克),以及薑汁(五茶匙,用以沖服)。
準備八杯水,煮至剩餘三杯,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溫熱飲用。
接下來,對於屬於太陰脾臟型的瘧疾,特徵是脈象濡弱、寒熱交作,且發病間隔日較長。症狀還可能包含腹部輕微脹滿,四肢感覺不到暖和,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露姜飲作為治療方案。
這種情況偏向於太陰脾臟的虛寒狀態,因此治療上採用甘味及溫性藥物來補益正氣。此方能夠有效驅除病邪,其關鍵在於使用了「露」的製備方法——清涼而能清除邪熱,同時甘潤不損傷體內的陰液,更兼顧了氣血調和的深層原理。
露姜飲方(甘溫配合甘涼療法): 組成為人參(三克)和生薑(三克)。
使用兩杯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杯,然後放置露天一晚,次日再以雙層鍋加熱後溫服。
八一、太隂脾瘧,脈弦而緩,寒戰,甚則嘔吐噫氣,腹鳴溏泄,苦辛寒法,不中與也;苦辛温法,加味露姜飲主之。
白話文:
八十一、太陰脾瘧。脈象弦細緩慢,發作時寒顫,嚴重時嘔吐打嗝,肚子咕嚕作響,大便溏泄。不要用苦寒之法治療,要用苦辛溫暖之法,加味露姜飲為主治療方。
上條純是太隂虛寒,此條邪氣更甚,脈兼弦則土中有木矣,故加温燥泄木退邪。
加味露姜飲方(苦辛温法)
白話文:
上述情況完全是由於太陰經的虛弱和寒氣所導致,而本條所描述的病情中邪氣更為嚴重。當脈象中出現弦象時,意味著脾胃之中(土)混雜了肝木之氣。因此,治療上需要使用溫熱且燥性的藥物來疏泄過盛的木氣(肝氣),並驅除邪氣。
加味露姜飲方(採用苦、辛、溫的治療方法)
人參(一錢),半夏(二錢),草果(一錢),生薑(二錢),廣皮(一錢),青皮(醋炒,一錢)
白話文:
人參(5克),半夏(10克),草果(5克),生薑(10克),陳皮(5克),青皮(用醋炒過的,5克)
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葉露三匙,温服,渣再煮一杯服。
八二、中焦瘧,寒熱久不止,氣虛留邪,變證主之。
留邪以氣虛之故,自以升陽益氣立法。
補中益氣湯方
白話文:
取水兩杯半,煮至剩下一杯的量,然後加入三茶匙的荷葉露,溫熱後服用。服用後的藥渣可以再加水煮沸,得到一杯藥液後再次服用。
第八十二條:中焦引起的瘧疾,長期反復出現寒熱症狀,且因氣虛導致病邪滯留,這種情況下主要治療原則是針對病邪滯留和氣虛進行調理。
由於病邪滯留是由於氣虛所引起,自然應當以提升陽氣及增強氣血的 方法來制定治療方案。
這裡建議使用的是「補中益氣湯」方。
炙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白朮(炒,一錢),廣皮(五分),當歸(五分),升麻(炙,三分),柴胡(炙,三分),生薑(三片),大棗(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白話文:
炙黃耆(15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炒白朮(10克),廣皮(5克),當歸(5克),炙升麻(3克),炙柴胡(3克),生薑(3片),大棗(去核,2枚)
取五杯水,煮至剩下兩杯的量,然後將藥渣再次煮沸得到一杯,將這三杯藥液分次溫熱服用。
八三、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於熱重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白話文:
- 脈搏在左手出現緊而弦硬的情況,傍晚發熱而清晨退燒,出汗後感到口渴並喝很多,少陽瘧疾中以發熱較重的,可用青蒿鱉甲湯來治療。
少陽切近三隂,立法以一面領邪外出,一面防邪內入為要領。小柴胡湯以柴胡領邪,以人參、大棗、甘草護正;以柴胡清表熱,以黃芩、甘草苦甘清裡熱:半夏、生薑兩和肝胃,蠲內飲,宣胃陽,降胃隂,疏肝,用生薑大棗調和營衛。使表者不爭,里者內安,清者清,補者補,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
白話文:
少陽病症接近三陰經,治療原則以引導邪氣外出的同時,阻擋邪氣入侵為要領。小柴胡湯採用柴胡引邪,用人參、大棗、甘草保護正氣;用柴胡清表熱,用黃芩、甘草苦甘清裡熱;半夏、生薑調和肝胃,去除內飲,增強胃陽,降低胃陰,疏肝,用生薑大棗調和營衛。這樣一來,表面的症狀不會加重,裡面的症狀會得到緩解,熱的會得到清熱,虛的會得到補益,上逆的會得到升提,下陷的會得到下降,平和的會得到平復,所以稱為和解。
青蒿鱉甲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𨚫不用小柴胡之藥者,小柴胡原為傷寒立方,瘧緣於暑濕,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變通其藥味,以同在少陽一經,故不能離其法。青蒿鱉甲湯以青蒿領邪,青蒿較柴胡力軟,且芳香逐穢,開絡之功,則較柴胡有獨勝。寒邪傷陽,柴胡湯中之人參、甘草、生薑,皆護陽者也;暑熱傷隂,故改用鱉甲護隂,鱉甲乃蠕動之物,且能入隂絡搜邪。
白話文:
青蒿鱉甲湯是參考小柴胡湯創製的,但做了一些小的改動。沒有使用小柴胡這個藥材,是因為小柴胡湯原本是治療傷寒的方子,而瘧疾是由暑濕引起的,致病原因不同,所以必須改換藥方。雖然兩者同屬少陽經方,但用藥上不能完全相同。
青蒿鱉甲湯用青蒿來引出邪氣。青蒿比柴胡的藥性更溫和,而且芳香闢穢,疏通絡脈的效果比柴胡更好。小柴胡湯中的人參、甘草、生薑都是保護陽氣的。而青蒿鱉甲湯是用鱉甲來保護陰氣。鱉甲是蠕動的生物,可以深入陰絡搜捕邪氣。
柴胡湯以脅痛、乾嘔為飲邪所致,故以薑、半通陽降隂而清飲邪;青蒿鱉甲湯以邪熱傷隂,則用知母、花粉以清熱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陽血分,桑葉清少陽絡中氣分。宗古法而變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熱不同也,此葉氏之讀古書,善用古方,豈他人之死於句下者,所可同日語哉!
白話文:
柴胡湯的理論中認為脇痛和乾嘔是由於飲邪引起的,因此使用生薑和半夏來溫通陽氣,同時降下陰氣,以清除了飲邪。青蒿鱉甲湯認為邪熱傷陰,因此使用知母和花粉來清熱邪,並止渴。丹皮清少陽經的血分,桑葉清少陽經絡中的氣分。繼承古代方法論,但對古代方子進行了改良,是因為邪氣的偏寒偏熱有所不同。這是葉氏研讀古籍,善於運用古代方子的舉例。其他那些拘泥於字句,不懂變通的人,豈能與葉氏同日而語?
八四、少陽瘧如傷寒證者,小柴胡湯主之。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脈弦遲者,小柴胡加乾薑陳皮湯主之。
白話文:
84、有如傷寒症狀的少陽瘧疾,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很口渴,就去掉半夏,加上栝樓根;如果脈搏細弱、緩慢,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乾薑陳皮湯治療。
少陽瘧如傷寒少陽證,乃偏於寒重而熱輕,故仍從小柴胡法。若內躁渴甚,則去半夏之燥,加栝蔞根生津止渴。脈弦遲則寒更重矣,金匱謂脈弦遲者,當温之,故於小柴胡湯內,加乾薑、陳皮温中,且能由中達外,使中陽得伸,逐邪外出也。
白話文:
少陽瘧疾類似傷寒少陽證,但寒重熱輕,因此仍用小柴胡湯法。若內熱口渴嚴重,則去除半夏的燥性,加入栝蔞根生津止渴。脈象弦遲表示寒氣更重,金匱要略中說脈象弦遲者,應溫之,因此在小柴胡湯中加入乾薑和陳皮溫中,還能由內及外,使中陽得以伸展,驅逐邪氣出外。
青蒿鱉甲湯方(苦辛鹹寒法)
青蒿(三錢),知母(二錢),桑葉(二錢),鱉甲(五錢),丹皮(二錢),花粉(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温服。
小柴胡湯方(苦辛甘温法)
白話文:
青蒿鱉甲湯的配方(屬於苦、辛、鹹、寒性質的療法)如下:
- 青蒿 三錢
- 知母 二錢
- 桑葉 二錢
- 鱉甲 五錢
- 丹皮 二錢
- 花粉 二錢
準備五杯水,用這些藥材煮至剩下二杯。在瘧疾發作之前,應將藥物分成兩次溫熱服用。
另外,小柴胡湯的配方(屬於苦、辛、甘、溫性質的療法)如下:(此處未提供具體藥物份量,傳統上包括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等,但具體份量需根據古籍或醫師指示。)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五分),半夏(二錢),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五分),生薑(三片),大棗(去核,二枚)
白話文:
- 柴胡:3錢
- 黃芩:1錢5分
- 半夏:2錢
- 人參:1錢
- 炙甘草:1錢5分
- 生薑:3片
- 大棗(去核):2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加減如傷寒論中法。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
小柴胡加乾薑陳皮湯方(苦辛温法)
即於小柴胡湯內,加乾薑(二錢),陳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白話文:
取五杯水,煎煮至剩下兩杯的量,分成兩次服用,並保持溫熱。藥物調整方式參照《傷寒論》中的方法。如果非常口渴,則去掉半夏,並加入三錢的栝樓根。
小柴胡加乾薑陳皮湯方(苦辛溫熱療法)
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乾薑二錢和陳皮二錢。
使用八杯水進行煎煮,縮減至三杯後,分為三次溫熱飲用。
八五、舌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濕蘊之故,名曰濕瘧,厚朴草果湯主之。
白話文:
- 舌頭發白,腹部脹悶,寒氣從四肢開始,口渴喜歡喝熱水,是由於濕氣積聚造成的,稱為濕瘧,用厚朴草果湯治療。
此熱少濕多之證。舌白脘悶,皆温為之也;寒起四末,濕鬱脾陽,脾主四肢,故寒起於此;渴,熱也,當喜涼飲,而反喜熱飲者,濕為隂邪,瀰漫於中,喜熱以開之也。故方法以苦辛通降,純用温開,而不必苦寒也。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熱氣少而濕氣多。
舌頭發白,胃部脹滿,都是溫熱造成的;寒氣從四肢末端開始,濕氣壓制脾陽,脾臟主宰四肢,所以寒氣從四肢開始。
口渴是熱氣造成的,應該喜歡喝涼飲,但卻偏偏喜歡喝熱飲,這是因為濕氣是陰邪,瀰漫在身體中,喜歡用熱氣來打開它。
所以治療的方法是用苦辛的藥物疏通和降氣,全部用溫熱的藥物來打開經絡,而不一定非要用苦寒的藥物。
厚朴草果湯方(苦辛温法)
厚朴(一錢五分),杏仁(一錢五分),草果(一錢),半夏(二錢),茯苓塊(三錢),廣皮(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白話文:
【厚朴草果湯方】(採用苦辛溫的治療方法)
藥材組成:
- 厚朴:一錢五分(約5克)
- 杏仁:一錢五分(約5克)
- 草果:一錢(約3克)
- 半夏:二錢(約6克)
- 茯苓塊:三錢(約9克)
- 廣皮(陳皮):一錢(約3克)
煎煮方法: 將上述藥材加入五杯水中,煎煮至剩餘二杯的量。然後將藥液分成兩次服用,每次服用前應加溫。
按中焦之瘧,脾胃正當其沖。偏於熱者胃受之,法則偏於救胃;偏於濕者脾受之,法則偏於救脾。胃,陽腑也,救胃必用甘寒苦寒;脾,隂臟也救脾必用甘温苦辛。兩平者,兩救之。本論列瘧證,寥寥數則,略備大綱,不能偏載。然於此數條反復對勘,彼此互印,再從上焦篇究來路,下焦篇閱歸路,其規矩準繩,亦可知其大略矣。
白話文:
中焦引起的瘧疾,主要影響脾胃。偏於熱性的,是胃部受到了侵襲,因此治療時應偏重於治療胃;偏於濕性的,是脾部受到了侵襲,因此治療時應偏重於治療脾。胃是陽性臟腑,治療胃必須使用甘寒、苦寒的藥物;脾是陰性臟腑,治療脾必須使用甘溫、苦辛的藥物。如果是脾胃兩者兼受影響,那麼就需要同時治療脾胃。本論文中記載的瘧疾證型,只有寥寥幾條,簡要地概括了主要的綱領,無法全部記載下來。但是,通過反覆比較和相互印證這幾條,再從上焦篇考察其來源,從下焦篇瞭解其去向,其規範和準則也能夠大致瞭解。
八六、濕温內蘊,夾雜飲食停滯,氣不得運,血不得行,遂成滯下,俗名痢疾,古稱重證,以其深入臟腑也。初起腹痛脹者易治;日久不痛並不脹者難治。脈小弱者易治;脈實大數者難治。老年久衰,實大小弱並難治;脈調和者易治。日數十行者易治;一、二行或有或無者難治。
白話文:
八六、濕熱蘊藏在體內 ,夾雜著飲食停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由此形成痢疾。古人稱之為「重證」,是因為這種疾病會深入內臟。
- 剛開始出現腹痛和腹脹,比較容易治療。
- 持續時間較長,沒有腹痛和腹脹,比較難治療。
- 脈象微弱的比較容易治療;脈象有力而數的比較難治療。
- 老年人體質虛弱,脈象無論強弱,都比較難治療。
- 脈象調和的比較容易治療。
- 一天腹瀉十幾次的比較容易治療;一天只腹瀉一兩次或時有時無的比較難治療。
面色便色鮮明者易治;穢暗者難治。噤口痢屬實者尚可治;屬虛者難治。先滯(俗所謂痢疾)後利(俗謂之泄瀉)者易治;先利後滯者難治。先滯後瘧者易治;先瘧後滯者難治。本年新受者易治;上年伏暑,酒客積熱,老年陽虛積濕者難治。季脅少腹無動氣疝瘕者易治,有者難治。
白話文:
面色紅潤清晰的人容易治療;面色晦黯污穢的人難以治療。
便祕(噤口痢)屬實證的還可以治療;屬虛證 的難以治療。
先便祕後腹瀉的人容易治療;先腹瀉後便祕 的人難以治療。
先便祕後瘧疾的人容易治療;先瘧疾後便祕 的人難以治療。
今年才得病的人容易治療;上年伏暑未散、酒客積熱,老年陽虛積濕 的人難以治療。
兩脅和少腹沒有疝氣和腫塊等病氣的人容易治療;有 的人難以治療。
此痢疾之大綱。雖羅列難治易治十數條,總不出邪機向外者易治,深入臟絡者難治也。諺云:餓不死的傷寒,撐不死的痢疾。時人解云:凡病傷寒者,當禁其食,令病者餓,則不至與外邪相搏而死也。痢疾日下數十行,下者既多,腸胃空虛,必令病者多食,則不至腸胃盡空而死也。
白話文:
這是痢疾的基本原則。雖然羅列了十幾條難治易治的條款,但總的來說,邪氣向外發散的容易治療,深入臟腑經絡的難以治療。
俗話說:「餓不死傷寒,撐不死痢疾。」有人解釋說:凡是得傷寒病的人,應禁絕飲食,讓病人餓著,這樣就能防止與外邪相搏而死亡。痢疾一天大便幾十次,排泄物這麼多,腸胃就會空虛,必須讓病人多吃東西,才能防止腸胃完全空虛而死亡。
不知此二語,乃古之賢醫金針度人處,後人不審病情,不識句讀,以致妄解耳。按《內經》熱病禁食,在少愈之際,不在受病之初。仲景《傷寒論》中,現有食粥𨚫病之條,但不可食重濁肥膩耳。痢疾暑濕夾飲食內傷,邪非一端,腸胃均受其殃!古人每云淡薄滋味,如何可以恣食,與邪氣團成一片,病久不解耶!吾見痢疾不戒口腹而死者,不可勝數。
白話文:
不知道這兩句話,可是古代明醫救人的金科玉律。後人不明病情,不識句讀,所以才胡亂解釋。根據《內經》,熱病禁食是病快好時,而不是發病初期。仲景《傷寒論》中,確實有吃粥緩解疾病的說法,但不能吃重濁油膩的食物。痢疾是暑、濕、飲食內傷夾雜的病,病因複雜,腸胃都會受影響。古人常說飲食要清淡,怎麼可以放縱口腹,讓病邪和食物混在一起,導致疾病長期不癒?我見過無數因痢疾不忌口而死亡的人。
葢此二語,餓字䐜字,皆自為一句,謂患傷寒之人,尚知餓而思食,是不死之證;其死者,醫殺之也。葢傷寒暴發之病,自外而來,若傷衛而未及於營,病人知餓,病機尚淺,醫者助胃氣,捍外侮,則愈,故云不死,若不餓則重矣。仲景謂:「風病能食,寒病不能食」是也。
白話文: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餓"和"不餓"這兩個字,各自代表一句話。對於患上傷寒的人,如果還有飢餓感並想進食,則說明病情尚未危及生命,不會死亡。而那些死亡的傷寒病人,往往是醫生的治療失誤所致。
傷寒是一種由外而發的急症,如果傷及表層而未深入身體,患者就會感到飢餓,病情還不算嚴重。此時,醫生如果運用藥方來幫助患者的胃氣,抵禦外邪,就能夠治癒疾病,所以說不會死亡。如果患者不感到飢餓,病情就會加重。
南宋名醫朱丹溪也曾提出:"風熱病能吃東西,寒性病不能吃東西。"
痢疾久伏之邪,由內下注,若臟氣有餘;不肯容留邪氣,彼此互爭則䐜,邪機向外,醫者順水推舟則愈,故云不死。若臟氣已虛,純遜邪氣則不䐜而寇深矣。
白話文:
痢疾是由於邪氣長期潛伏在體內,從內部向下侵襲,如果臟腑之氣旺盛,就不會容忍邪氣,雙方互相爭鬥就會導致痢疾。此時邪氣向外發作,醫生順著這個趨勢推波助瀾,就可以治好痢疾,所以說不會死亡。但是如果臟腑之氣已經虛弱,只能一味屈服於邪氣,就不會發生痢疾,而是邪氣會深入體內,造成更大的危害。
八七、自利不爽,欲作滯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湯主之。
白話文:
八十七、如果自利不順暢、想要瀉下,且腹中拘急、小便短少,可以用四苓合芩芍湯治療。
既自利(俗謂泄瀉)矣,理當快利,而又不爽者何?葢濕中藏熱,氣為濕熱鬱傷,而不得暢遂其本性,故滯。臟腑之中,全賴此一氣之轉輸,氣既滯矣,焉有不欲作滯下之理乎!曰欲作,作而未遂也;拘急,不爽之象,積滯之情狀也;小便短者,濕注大腸,闌門(小腸之末,大腸之始)不分水,膀胱不滲濕也。
白話文:
得了腹瀉(俗稱拉肚子),理應拉個痛快,但是卻不暢快,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濕氣中藏有熱氣,氣被濕熱壓制鬱結,不能暢通地發揮其本性,所以會導致不通暢。五臟六腑之中,完全依靠這股氣的運行,氣既然不通暢了,又怎麼能不受傷而產生腹瀉呢!所說的想拉肚子,是因為想拉而沒有拉出來;拘急,是不暢快的表現,是積滯的狀態;小便少,是因為濕氣積聚在大腸中,小腸末端和大腸起始處的分界不清,膀胱也不能運化濕氣。
故以四苓散分闌門,通膀胱,開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腸;合芩芍法宣氣分,清積滯,預奪其滯下之路也。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隂傷,不可分利,故方後云:久利不在用之。
白話文:
因此,使用四苓散來分利闌門,打通膀胱,疏通水道,使得邪氣不會直接注入大腸中;配合芩芍法,宣通氣分,清除積滯,事先奪取病邪流向下方的路線。這是初期發病的方劑,如果是久痢導致陰氣受傷,則不能利水,因此方劑後面說:久利的情況不適用此方。
按浙人倪涵初,作瘧痢三方,於痢疾條下,先立禁汗、禁分利、禁大下、禁温補之法,是誠見世之妄醫者,誤汗、誤下、誤分利、誤温補,以致沉疴不起,痛心疾首而有是作也。然一槪禁之,未免因噎廢食;且其三方,亦何能包括痢門諸證,是安於小成,而不深究大體也。
白話文:
根據浙江人倪涵初所寫的《瘧痢三方》一書,在治療痢疾的條目中,他強調禁止發汗、利水、攻下和溫補。因為他目睹許多庸醫亂用汗藥、瀉藥、利水藥和溫補藥,導致患者病情惡化而無法康復,因此痛心疾首寫下此書。
然而,一概禁止這些療法未免矯枉過正;而且他的《瘧痢三方》也無法涵蓋痢疾的所有症狀,這表明他只滿足於小成就,而沒有深入研究疾病的整體病理。
瑭勤求古訓,靜與心謀,以為可汗則汗,可下則下,可清則清,可補則補,一視其證之所現,而不可先有成見也。至於誤之一字,醫者時刻留心,猶恐思慮不及,學術不到,豈可謬於見聞而不加察哉!
四苓合芩芍湯方(苦辛寒法)
白話文:
醫生要勤奮學習古代醫學典籍,靜心思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發汗、瀉下、清熱、補虛,一切都要以病症的表現為依據,不可事先抱有成見。至於用藥方面,醫生要時刻留心,即使是一字之差也要謹慎,唯恐思考不夠周全,學識不足,怎麼能因為只憑自己的見聞就隨意下藥呢!
四苓合芩芍湯方(苦辛寒法)
蒼朮(二錢),豬苓(二錢),茯苓(二錢),澤瀉(二錢),白芍(二錢),黃芩(二錢),廣皮(一錢五分),厚朴(二錢),木香(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久痢不在用之。
白話文:
蒼朮(12 克),豬苓(12 克),茯苓(12 克),澤瀉(12 克),白芍(12 克),黃芩(12 克),廣皮(7.5 克),厚樸(12 克),木香(6 克)
取五杯水的量,煎煮至剩下兩杯,然後分成兩次溫熱服用。但是,如果長期腹瀉的情況下,就不要再使用這個方法了。
八八、暑濕風寒雜感,寒熱迭作,表證正盛,里證復急,腹不和而滯下者,活人敗毒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暑濕風寒同時來襲,熱與寒發作交替出現,表證(外邪引起的面部發燒等症狀)明顯,裏證(內臟受損的症狀)也嚴重,腹部不適並腹瀉,可以使用「活人敗毒散」來治療。
此證乃傷水穀之釀濕,外受時令之風濕,中氣本自不足之人,又氣為濕傷,內外俱急。立方之法,以人參為君,坐鎮中州,為督戰之帥;以二活、二胡合川芎從半表半裡之際,領邪出外,喻氏所謂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殼宣中焦之氣,茯苓滲中焦之濕,以桔梗開肺與大腸之痺,甘草和合諸藥,乃陷者舉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壯熱者,非此不可也。
白話文:
這個疾病是因為損傷脾胃消化功能導致的濕氣積聚,加上時令的風濕,原本脾胃功能就不好的人,更加被濕氣所傷,裡裡外外都堵塞不通。治療的方法,以人參為君藥,居中調和,作為統領的帥才;用生薑、生半夏、川芎配合,從半表半裡的角度,引導邪氣排出體外,就像喻氏所說的「逆流挽舟」;用枳殼疏導中焦的氣機,用茯苓滲除中焦的濕氣,用桔梗宣通肺和大腸的鬱滯,用甘草調和諸藥,這是從根源治療,不直接治療痢疾,而是著重於祛除導致痢疾的源頭。痢疾剛開始時,如果惡寒發熱,這種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若云統治傷寒温疫痺氣則不可,凡病各有所因,豈一方之所得而統之也哉!此方在風濕門中,用處甚多,若濕不兼風而兼熱者,即不合拍,奚況温熱門乎!世醫用此方治温病,已非一日,吾只見其害,未見其利也。
活人敗毒散(辛甘温法)
白話文:
如果說用這個方子來治療所有傷寒、溫疫、痺氣,那就不行。因為每種疾病都有各自的原因,怎麼可能用一個方子就能統治所有疾病呢?這個方子屬於風濕門,用法很多,但如果濕氣不兼風而兼熱,就不合適,更別說溫熱門了!世俗醫者用這個方子治溫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我隻看到它的害處,沒有看到它的好處。
活人敗毒散(辛甘溫法)
羌活,獨活,茯苓,川芎,枳殼,柴胡,人參,前胡,桔梗(以上各一兩),甘草(五錢)
白話文:
羌活、獨活、茯苓、川芎、枳殼、柴胡、人參、前胡、桔梗各一兩,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杯,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頓服之。熱毒沖胃噤口者,本方加陳倉米各等分,名倉廩散,服法如前,加一倍,噤口屬虛者勿用之。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熬至剩下七分,一次服完。如果是熱毒上沖胃部,導致口不能張的,在原方中加入等量的陳倉米,稱為倉廩散。服用方法和原方相同,但用量加倍。如果口不能張是由於虛弱引起的,就不能使用這個方子。
八九、滯下已成,腹脹痛,加減芩芍湯主之。
此滯下初成之實證,一以疏利腸間濕熱為主。
加減芩芍湯方(苦辛寒法)
白芍(三錢),黃芩(二錢),黃連(一錢五分),厚朴(二錢),木香(煨,一錢),廣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忌油膩生冷。
白話文:
八十九、當腹瀉已經形成,且伴有腹部脹滿疼痛時,應以[加減芩芍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是針對腹瀉初發的實證狀況,首要治療原則是疏通並排除腸道中的濕熱。
加減芩芍湯方(屬於苦辛寒性質的療法)
藥物組成包括:白芍(三錢),黃芩(二錢),黃連(一錢五分),厚朴(二錢),煨木香(一錢),廣陳皮(二錢)。
將上述藥材加入八杯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三杯,分為三次溫熱服用。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油膩及生冷食物。
〔加減法〕肛墜者,加檳榔二錢。腹痛甚欲便,便後痛減,再痛再便者,白滯加附子(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紅滯加肉桂(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通爽後即止,不可頻下。如積未淨,當減其制,紅積加歸尾(一錢五分),紅花(一錢),桃仁(二錢)。
白話文:
加減用藥法
- **肛門下垂:**加入檳榔 2 錢。
- **腹痛嚴重想要排便,排便後疼痛減輕,但再次疼痛後再次排便:**白滯(便祕)加入附子(1.5 錢)、酒炒大黃(3 錢);紅滯(血熱便祕)加入肉桂(1.5 錢)、酒炒大黃(3 錢)。通便後即停止用藥,不可頻繁服用。
- **積滯未淨:**應減少用量。紅積(血熱積滯)加入當歸尾(1.5 錢)、紅花(1 錢)、桃仁(2 錢)。
舌濁脈實有食積者,加楂肉(一錢五分),神麯(二錢),枳殼(一錢五分)。濕重者,目黃舌白不渴,加茵陳(三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一錢。
白話文:
如果舌苔厚濁,脈象有力,表示有食物積滯,可以加上以下藥材:山楂肉(1.5克),神曲(2克),枳殼(1.5克)。如果濕氣較重,表現為眼睛發黃,舌苔發白,不口渴,可以加上以下藥材:茵陳(3克),白通草(1克),滑石(1克)。
九十、滯下濕熱內蘊,中焦痞結,神識昏亂,瀉心湯主之。
滯下由於濕熱內蘊,以致中痞,但以瀉心治痞結之所由來,而滯自止矣。
瀉心湯(方法並見前)
白話文:
第九十條:當出現痢疾症狀,伴隨著濕熱在體內積蓄,造成中焦部位(即脾胃區域)痞塞不通,病人意識混亂時,應以瀉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裡指的是,痢疾的發生源於濕熱之邪在體內蓄積,進而導致中焦痞結不通。通過使用瀉心湯來針對治療痞結的根源,能夠疏通中焦阻滯,這樣一來,痢疾的症狀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_瀉心湯_的配方及製作方法請參考前文。
九十一、滯下紅白,舌色灰黃,渴不多飲,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湯主之。
白話文:
帶下物顏色紅白,舌苔灰黃,不太口渴,小便不通暢,用滑石藿香湯治療。
此暑濕內伏,三焦氣機阻窒,故不肯見積治積,乃以辛淡滲濕宣氣,芳香利竅,治所以致積之因,庶積滯不期愈而自愈矣。
滑石藿香湯方(辛淡合芳香法)
白話文:
這個夏天濕氣內滯,三焦氣機受阻,因此不願意堆積食物形成積食。我們使用辛淡的藥物來散濕氣疏通氣機,芳香的藥物來通利竅道,治療導致積滯的原因。這樣積滯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痊癒。
滑石藿香湯方(辛淡與芳香相合的療法)
飛滑石(三錢),白通草(一錢),豬苓(二錢),茯苓皮(三錢),藿香梗(二錢),厚朴(二錢),白蔻仁(錢),廣皮(一錢)
白話文:
飛滑石(9克),白通草(3克),豬苓(6克),茯苓皮(9克),藿香梗(6克),厚朴(6克),白蔻仁(3克),廣皮(3克)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九十二、濕温下利,脫肛,五苓散加寒水石主之。
此急開支河,俾濕去而利自止。
五苓散加寒水石方(辛温淡復寒法)
即於五苓散內加寒水石三錢,如服五苓散法,久痢不在用之。
九十三、久痢陽明不闔,人參石脂湯主之。
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久痢胃虛,虛則寒,胃氣下溜,故以堵截陽明為法。
人參石脂湯方(辛甘温合澀法,即桃花湯之變法也)
人參(三錢),赤石脂(細末,三錢),炮姜(二錢),白粳米(炒,一合)
水五杯,先煮人參、白米、炮姜令濃,得二杯,後調石脂細末和勻,分二次服。
白話文:
用水五杯進行熬煮,直至剩下兩杯的量,然後分成兩次服用。
第九十二條:對於濕熱引起的腹瀉,以及脫肛的情況,可以使用五苓散加入寒水石作為主要治療方法。
這裡的目的是迅速疏通體內的水分通道,讓濕氣得以排出,從而自然停止腹瀉。
五苓散加寒水石的配方(結合了辛溫淡與寒的治療原則)
在五苓散的基礎上,添加三錢的寒水石。服用方式同五苓散,但需要注意,對於長期腹瀉的情況不宜使用此方。
第九十三條:針對長期腹瀉且陽明經氣無法收斂的情況,建議使用人參石脂湯作為治療方案。
人體九個主要孔竅的功能失調,都可歸因於胃的問題。長期腹瀉會導致胃氣虛弱,虛弱進而引發寒性症狀,胃氣向下流失,因此治療上採用封閉陽明經氣的方法。
人參石脂湯的配方(結合了辛甘溫與收澀作用的原則,實際上是桃花湯變化的用法)
包括人參三錢、赤石脂(細磨成粉,三錢)、炮姜二錢、以及炒過的白粳米一合。
使用五杯水先煎煮人參、白米和炮姜,直到熬成濃縮至兩杯的量,接著再拌入事先準備好的赤石脂細末攪拌均勻,最後分成兩次服用。
九十四、自利腹滿,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隂,法當温臟,勿事通腑,加減附子理中湯主之。
白話文:
- 自覺腹脹滿,小便清澈量多,脈象濡弱而細小,病在脾胃陽虛,應溫補脾胃,不可過度通腑。加減附子理中湯治療。
此偏於濕,合臟隂無熱之證,故以附子理中湯,去甘守之人參、甘草,加通運之茯苓、厚朴。
白話文:
此病症偏於濕氣,符合臟腑陰寒無熱的證候,因此使用附子理中湯,去掉溫補人參和甘草,加入能運化水濕的茯苓和厚朴。
加減附子理中湯方(苦辛温法)
白朮(三錢),附子(二錢),乾薑(二錢),茯苓(三錢),厚朴(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白話文:
調整附子理中湯的配方(採用苦辛溫的治療方法)如下:
白朮三錢、附子二錢、乾薑二錢、茯苓三錢、厚朴二錢。
將上述藥材加入五杯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二杯,然後分兩次溫熱服用。
九十五、自利不渴者屬太隂,甚則噦(俗名呃忒),沖氣逆,急救土敗,附子粳米湯主之。
白話文:
九十五、身體不覺得口渴屬於太陰病證,嚴重了會打嗝,氣機逆亂上衝,緊急救治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脫肛,可以用附子粳米湯來治療。
此條較上條更危,上條隂濕與臟隂相合,而臟之眞陽未敗,此則臟陽結而邪隂與臟隂毫無忌憚,故上條猶系通補,此則純用守補矣。扶陽抑隂之大法如此。
白話文:
這條脈象比上一條脈象更危險,上一條脈象是陰濕和臟腑之陰相互作用,而臟腑的真陽未被破壞。這一條脈象則是臟腑的陽氣鬱結,邪陰與臟腑之陰毫無顧忌地相互作用,因此上一條脈象還可以整體補益,這一條脈象則需要純粹地用防守補益的方法了。扶助陽氣,抑制陰氣是治療此類脈象的總體原則。
附子粳米湯方(苦辛熱法)
人參(三錢),附子(二錢),炙甘草(二錢),粳米(一合),乾薑(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温服。
白話文:
附子粳米湯方(苦辛熱法)
藥材配方如下:
- 人蔘(三錢)
- 附子(二錢)
- 炙甘草(二錢)
- 粳米(一合)
- 乾薑(二錢)
製作及用法: 將上述藥材與五杯水一同放入鍋中煎煮,待煮至剩餘二杯藥液時,先倒出服用。之後,再加入足夠的水煎煮剩餘的藥渣,直至煮出一杯藥液。總共得到的三杯藥液,應分三次溫熱服用。
此方採用苦辛熱的治療方法,旨在通過這些溫熱性質的藥材,調和身體寒涼狀況,促進體內陽氣,改善體質。
九十六、瘧邪熱氣,內陷變痢,久延時日,脾胃氣衰,面浮腹膨,裡急肛墜,中虛伏邪,加減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瘧疾引起的熱氣向內侵入導致痢疾,時間拖延很長,脾胃虛弱,面部浮腫,腹部脹滿,肛門有下墜感,中氣虛弱,伏邪在體內,可以使用加減小柴胡湯來治療。
瘧邪在經者多,較之痢邪在臟腑者淺,痢則深於瘧矣。內陷云者,由淺入深也。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議,葢陷而入者,仍提而使之出也。故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淺,合黃芩兩和隂陽之邪,以人參合谷芽宣補胃陽,丹皮、歸、芍內護三隂,穀芽推氣分之滯,山楂推血分之滯。穀芽升氣分故推谷滯,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滯也。
加減小柴胡湯(苦辛温法)
白話文:
瘧疾的邪氣大多停留在經絡,與痢疾的邪氣停留在臟腑相比,相對較淺。痢疾的邪氣比瘧疾更深。所謂「內陷」,就是由淺入深。治療的方法,就如同喻氏所言,逆流挽舟,也就是說,邪氣已經深入,就要把它提出來。因此,用柴胡由下而上,深入淺出,配合黃芩調和陰陽邪氣,用人參和穀芽宣補胃陽,丹皮、歸、芍內護三陰,穀芽推動氣分的積滯,山楂推動血分的積滯。穀芽升氣分,所以能推動穀物積滯;山楂降血分,所以能推動肉類積滯。
加減小柴胡湯(苦辛溫法)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人參(一錢),丹皮(一錢),白芍(炒,二錢),當歸(土炒,一錢五分),穀芽(一錢五分),山楂(炒,一錢五分)
白話文:
柴胡(15克),黃芩(10克),人參(5克),丹皮(5克),炒白芍(10克),土炒當歸(7.5克),穀芽(7.5克),炒山楂(7.5克)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七、春温內陷下痢,最易厥脫,加減黃連阿膠湯主之。
白話文:
取八杯水,煮沸後剩下三杯,應分為三次溫熱服用。
第九十七條提到,春天裡患上的溫病若進一步發展成為腹瀉,此情況下非常容易引發昏厥或衰竭,這時主要採用「加減黃連阿膠湯」作為治療方劑。
春温內陷,其為熱多濕少明矣。熱必傷隂,故立法以救隂為主。救隂之法,豈能出育隂堅隂兩法外哉!此黃連之堅隂,阿膠之育隂,所以合而名湯也。從黃連者黃芩,從阿膠者生地、白芍也,炙草則統甘苦而並和之。此下三條,應列下焦,以與諸內陷並觀,故列於此。
白話文:
春天陽氣內斂,表現為熱多濕少很明顯。熱性必會傷陰,因此用藥會以滋陰為主要原則。滋陰的方法,不外乎養陰和固陰兩種方式!黃連具有固陰作用,阿膠具有養陰作用,因此將兩者合用形成湯劑。與黃連同類的是黃芩,與阿膠同類的是生地、白芍,而甘草則調和這兩種不同的藥性。這三種藥應歸類於下焦,與其他所有內斂的藥物並列,因此這裡列出。
加減黃連阿膠湯(甘寒苦寒合化隂氣法)
黃連(三錢),阿膠(三錢),黃芩(二錢),炒生地(四錢),生白芍(五錢),炙甘草(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八、氣虛下陷,門戶不藏,加減補中益氣湯主之。
此邪少虛多,偏於氣分之證,故以升補為主。
加減補中益氣湯(甘温法)
白話文:
調整黃連阿膠湯的藥量(這是種結合了甘味寒性與苦味寒性藥材以促進陰氣生成的方法):
所需藥材包括:黃連(三錢)、阿膠(三錢)、黃芩(二錢)、炒過的生地(四錢)、生白芍(五錢)、以及炙甘草(一錢五分)。
將這些藥材加入八杯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杯,然後分成三次,溫熱服用。
第九十八條,對於氣虛導致的下陷情況,當身體防禦機能失調時,可以使用加減補中益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種情況下,外邪較輕而體虛較重,症狀主要集中在氣分,因此治療上應以提升與補氣為核心。
_加減補中益氣湯_是採用甘味溫性藥物組成的方劑(意在溫煦並增強身體氣息)。
人參(二錢),黃耆(二錢),廣皮(一錢),炙甘草(一錢),歸身(二錢),炒白芍(三錢),防風(五分),升麻(三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白話文:
人參(12克),黃耆(12克),廣皮(6克),炙甘草(6克),當歸(12克),炒白芍(18克),防風(3克),升麻(1.8克)
九十九、內虛下陷,熱利下重,腹痛,脈左小右大,加味白頭翁湯主之。
白話文:
- 內部虛弱,下半身有下陷感,發熱、利尿,感到下腹部沉重,疼痛,脈搏左側細小,右側強勁,可用加味白頭翁湯治療。
此內虛濕熱下陷,將成滯下之方。仲景厥隂篇,謂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按熱注下焦,設不瘥,必圊膿血;脈右大者,邪從上中而來;左小者,下焦受邪,堅結不散之象。故以白頭翁無風而搖者,稟甲乙之氣,透發下陷之邪,使之上出;又能有風而靜,稟庚辛之氣,清能除熱,燥能除濕,濕熱之積滯去而腹痛自止。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氣,色碧而氣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熱。
白話文:
如果身體內部虛弱,濕氣和熱氣下陷,就會形成帶下病。在仲景的《厥陰篇》中,提到「熱利下重」的症狀,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當熱氣集中在下焦時,如果不治療,可能會排膿帶血;脈象右側強盛,說明邪氣從上中焦而來;左側微弱,說明下焦受邪氣侵犯,而且邪氣凝結不散。
因此,使用無風自動的白頭翁,可以吸收甲乙之氣,發散下陷的邪氣,使之向上排出;同時,也能夠在有風時保持靜止,吸收庚辛之氣,清熱利濕。濕熱積滯去除後,腹痛就會自然消失。
秦皮具有水木相生的特性,顏色碧綠,味道苦寒,可以清肝熱。
黃連得少隂水精,能清腸澼之熱,黃柏得水土之精,滲濕而清熱。加黃芩、白芍者,內陷之證,由上而中而下,且右手脈大,上中尚有餘邪,故以黃芩清腸胃之熱,兼清肌表之熱;黃連、黃柏但走中下,黃芩則走中上,葢黃芩手足陽明、手太隂藥也;白芍去惡血,生新血,且能調血中之氣也。
白話文:
黃連吸收了少陰水的精華,能清除腸道積熱。黃柏吸收了水土的精華,能滲濕清熱。
加入黃芩和白芍的治療方法,適用於內臟異常的疾病,這些疾病從上焦(頭面)蔓延到中焦(胸腹)再到下焦(腹部)。如果右手脈搏強勁,說明上焦和中焦還有餘毒,因此使用黃芩來清除腸胃的熱邪,同時清除表面的熱邪。黃連和黃柏只能作用於中焦和下焦,而黃芩還能作用於中焦和上焦,因為黃芩是手足陽明經和手太陰經的藥材。白芍能清除壞血,生出新血,還能調理血中的氣。
按仲景太陽篇,有表證未罷,誤下而成協熱下利之證,心下痞硬之寒證,則用桂枝人參湯;脈促之熱證,則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與此不同。
白話文:
根據仲景《傷寒論》中的「太陽篇」,如果表證尚未解除,誤下而導致協熱下利(同時有發熱和腹瀉)以及心下痞硬(胸悶硬痛)的寒證,則使用桂枝人參湯;如果脈搏促數的熱證,則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與這種情況有所不同。
加味白頭翁湯(苦寒法)
白頭翁(三錢),秦皮(二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白芍(二錢),黃芩(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白話文:
加味白頭翁湯(採用苦寒療法)
藥方組成: 白頭翁(三錢)、秦皮(二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白芍(二錢)、黃芩(三錢)。
煎煮方法: 將上述藥材加入八杯水中,煎煮至剩下三杯的量,然後分成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