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病指南》~ 卷下 (1)
卷下 (1)
1. 卷下
2. 審諸病生死脈法
3. 傷寒類
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傷寒頭痛。脈洪大者可治。實牢者生。沉細者死。
傷寒已得汗。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傷寒咳嗽上氣。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白話文:
在處理傷寒且體內熱度旺盛的情況下,如果脈搏呈現浮大狀則有康復的可能性,但若是脈搏沉小則情況危急可能導致死亡。
若因傷寒而產生頭痛,當脈搏顯得洪大,這表示病情可治療;脈搏實牢的患者有存活機會;然而,若脈搏沉細則預示死亡。
對於已經出汗的傷寒患者,若脈搏沉小是好的跡象,表示有生存機會;反之,如果脈搏浮大,則病情嚴重可能導致死亡。
傷寒患者出現咳嗽及呼吸困難的症狀,若脈搏散亂,通常意味著死亡,因為這顯示身體機能已經受損。
4. 溫病類
溫病三四日不得汗。脈細難得者死。
溫病瀼瀼大熱。脈細小者死。
溫病身體溫。脈洪大者可治。微細者劇。
溫病大便不利。腹中痛甚者死。
白話文:
在溫病類疾病中,如果病人在三到四天內完全沒有出汗,且脈搏細弱不易觸及,這預示著病情危急,患者可能無法康復。
若溫病患者出現極度高燒,但脈搏卻細弱,這也是個死亡的徵兆。
對於溫病患者,若其身體溫熱,脈搏洪大,則表示有治療的可能性。反之,若脈搏細弱,則病情會更加嚴重。
若是溫病患者有大便不順暢的情況,並且腹部疼痛嚴重,這也暗示了病情危急,可能導致死亡。
5. 熱病類
熱病三五日。身體熱。腹滿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者。八日死。
熱病七八日。氣不喘。脈不數者。當後三日溫汗。汗不出者死。
熱病七八日。脈微細。小便黃赤。口燥舌焦乾黑者死。
熱病已得汗。脈安靜者生。躁盛者氣極也。必死。
熱病汗後。脈靜者當便瘥。喘熱脈亂者死。
熱病脈躁盛。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陽極也。十死不治。
熱病已得汗。常大熱不去者死。(脈必盛也)
熱病已得汗。熱未去。脈微躁者。切不得針灸。
熱病發熱甚者。其脈陰陽皆竭。切勿針灸。汗不出者必死。
白話文:
[熱性疾病類]
熱性疾病持續了三到五天,患者全身發熱,腹部飽滿且疼痛,但飲食狀況並無異常。如果脈搏一直快速且強勁,預計在第八天會死亡。
熱性疾病持續了七到八天,若患者沒有呼吸急促的症狀,脈搏也不快,那麼在接下來的三天內應會出現溫和的出汗現象,倘若不出汗,則可能導致死亡。
熱性疾病已經持續了七到八天,脈搏變得微弱且細小,小便呈現黃紅色,口乾舌燥,舌頭呈黑色且乾燥,這表示病情嚴重,預示著死亡。
熱性疾病患者已經出現了出汗的症狀,若脈搏平穩,表示有康復的可能;反之,如果患者出現煩躁不安的情況,表示體內的氣息已達到極限,這是一個致命的信號。
熱性疾病患者出汗後,如果脈搏恢復平穩,表示即將痊癒;然而,如果患者出現喘息、高熱和脈搏紊亂的現象,則預示著死亡。
熱性疾病患者脈搏快速且強烈,若能出汗,則有生存的機會;若無法出汗,表示陽氣過剩,達到極限,此種情況下十個人中有十個是無法救治的。
熱性疾病患者雖然已經出現出汗的症狀,但仍然高燒不退,預示著死亡,通常這時脈搏會非常強勁。
熱性疾病患者雖然已經出汗,但高熱仍未退去,脈搏微弱且伴隨煩躁,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能進行針灸治療。
熱性疾病患者高熱非常嚴重,若脈搏顯示陰陽兩虛的狀態,絕對不能進行針灸治療,而且若不出汗,必定會死亡。
6. 水病類
水病脈洪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
水病腹大如鼓。脈實者生。虛者死。
水病陰閉。脈浮大者生。沉細虛小者死。
白話文:
對於患有水腫病的人,如果脈象呈現洪大的狀態,表示病情還可治療。但若脈象微弱細小,則表示病情已難以救治。
若是因為水腫病導致腹部膨脹如鼓,如果脈象堅實有力,病人有機會康復。反之,若脈象虛弱,則病情可能嚴重到致命。
對於患有水腫病且伴有陰閉症狀的患者,若脈象浮大,顯示生命跡象穩定,生存機率較高。反之,若脈象呈現沉細虛小的狀態,則預示病情危急,存活率較低。
7. 消渴類
消渴脈數大者生。細小浮短者死。(一云虛小者死)
消渴脈實大。病久可治。脈小緊急不可治。(人病口甘而渴。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五氣之溢也。謂之脾癉。或病口苦而渴。此因數謀慮不決。膽氣上溢也。謂之膽癉。凡消癉之脈。實大病久可治。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白話文:
【消渴類】
對於患有消渴病的人,如果脈搏頻率高且強大的,有生存的機會。但若脈搏細弱、浮淺或短促的,則預後不良。(另一種說法是,若脈象虛弱且細小的,病情危急。)
對於長期患有消渴病的人,如果脈象實且大的,表示病程雖長但仍有治療的可能。然而,如果脈象細小且緊急的,則表示疾病已進入不可逆轉的階段,難以治療。(當人感覺到口中甘甜且口渴,這通常是因為過量食用了甜美的食物和脂肪,這是身體五臟功能過剩的表現,稱為脾癉。或者有人感覺到口中苦澀且口渴,這通常是由於思考問題過多且無法解決,導致膽汁上湧,稱為膽癉。總體來說,對於所有消癉類的疾病,如果脈象實且大的,即使病程較長,也有治療的可能性。然而,如果脈象懸小且堅硬,且病程較長,則表示疾病已發展到難以治療的地步。)
8. 泄瀉類
泄而腹脹。脈弦者死。
腹大而泄。脈微細而澀者生。緊大而滑者死。
泄注脈緩微小者生。浮大數者死。
注下脈細者可治。浮大者劇。
洞泄食不化。下膿血。脈微小者生。緊急者死。
白話文:
[腹瀉類]
如果是腹瀉且腹部脹大,如果脈搏呈現弦狀,這情況很危險。
若是腹部明顯膨脹並有腹瀉,但脈搏微弱、細小且滯澀,這情況還有治癒的可能。但如果脈搏緊繃、粗大且滑順,則情況危急。
對於慢性腹瀉,如果脈搏緩慢且微小,病情有可能好轉。然而,如果脈搏浮動、大且頻率快,這可能是非常嚴重的情況。
急性腹瀉,如果脈搏細微,有可能可以治療。但若脈搏浮動且大,病情可能會惡化。
如果食物無法消化而造成嚴重腹瀉,並且排出血和膿,但脈搏微弱且小,還有可能治癒。然而,如果脈搏緊繃且快速,則情況非常危險。
9. 下痢類
下痢脈微小者生。大而浮洪者生。
下痢膿血。脈懸絕者死。滑者死。
下痢白沫。脈沉者生。浮者死。
白話文:
在「腹瀉類」的情況中,如果脈搏顯示微小或大而浮洪,這都是有機會康復的徵兆。
若是腹瀉伴有膿血,但脈搏呈現懸絕或滑的狀態,這可能代表病情嚴重,預後不佳。
當腹瀉伴隨著白色泡沫,如果脈象顯示為沉,這表示仍有康復的可能性;但若脈象顯示為浮,則可能暗示病情危急。
10. 腸澼類
(痔也)
腸澼下白膿。(一云白沫)脈沉者生。浮者死。
腸澼下膿血。脈沉小流連者生。數疾大熱者死。
腸澼下膿血。脈懸絕者死。(一云懸澀)滑大者生。
腸澼身不熱。脈不絕滑大者生。弦澀者死。
腸澼有寒者生。有熱者死。
腸澼筋攣。脈細小安靜者生。浮大堅者死。
白話文:
(這是關於痔瘡的描述)
若是患有腸澼(痔瘡)而排出白色膿液,如果脈象顯示為沉脈,代表病情有機會康復;若為浮脈,則可能病情危急。
若是腸澼(痔瘡)患者排出血與膿,其脈象若呈現沉脈且微弱但持續,表示尚有康復機會;若脈象快速、強烈且發熱,則可能病情嚴重。
若腸澼(痔瘡)患者排出膿與血,脈象若斷斷續續或極為微弱,預示病情危急;反之,若脈象滑利且強大,表示病情有康復的可能性。
若腸澼(痔瘡)患者身體無發熱現象,脈象不顯現斷裂且滑利強大,則病情有望康復;反之,若脈象緊繃或滯澀,則病情可能惡化。
若腸澼(痔瘡)患者有寒象,病情有望康復;若有熱象,則可能病情危急。
若腸澼(痔瘡)患者出現肌肉抽搐,脈象若細微、平穩,表示病情有康復可能性;若脈象浮大且堅硬,則可能病情嚴重。
11. 咳嗽類
咳嗽脈浮直者生。沉堅者死。咳嗽羸瘦。脈堅大者死。
嗽脫形發熱。脈緊急者死。嗽而嘔。脈弦欲絕者死。
諸嗽脈浮軟者生。沉伏者死。
白話文:
[咳嗽類]
對於咳嗽的情況,如果脈搏呈現浮直的狀態,表示病情有好轉的跡象。但若脈搏沉且堅實,則病情可能嚴重,甚至危及生命。若病人因咳嗽而體重減輕、身形消瘦,同時脈搏堅硬且大,這也是死亡的徵兆。
如果咳嗽導致身體虛弱、形體憔悴,並伴有發燒,且脈搏緊繃,顯示病情危急,預後不佳。當咳嗽伴隨嘔吐,且脈搏呈現弦狀且近乎無力,也代表病態嚴重。
總的來說,各種咳嗽症狀中,如果脈搏浮動且柔和,代表病情有緩解的趨勢。反之,若脈搏沉而隱蔽,則表示病情危急,可能有生命危險。
12. 上氣類
上氣脈數者死。
上氣浮腫。脈浮滑者生。微細者死。
上氣面浮腫。肩息脈大不可治。加痢必死。
上氣喘息低昂。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
寒氣上攻。脈實而順滑者生。實而逆澀者死。
白話文:
[對於呼吸困難的情況]
如果呼吸困難且脈搏頻數,這情況是致命的。
若呼吸困難伴隨面部與身體浮腫,但脈象浮滑且有力,則有生存的機會;反之,若脈象微弱細小,則情況危急。
當呼吸困難、面部及身體浮腫,加上呼吸時肩膀上下起伏劇烈,脈象又大又強,這種情況已難以救治,若再出現下痢,生命即將終結。
呼吸困難、喘息且身體姿態時高時低,若脈象滑順且四肢溫暖,代表有存活的可能;反之,若脈象不順,四肢冰冷,則代表生命垂危。
當寒冷氣候影響健康,導致呼吸困難,但脈象實而順滑,則仍有生存希望;然而,若脈象實而逆澀,則表示情況嚴重,可能致命。
13. 中風類
中風口噤。脈遲浮者生。急實大數者死。
被風不仁痿厥。脈虛者生。堅者死。
白話文:
在中風導致口不能開合的情況下,如果脈搏呈現遲緩且輕微浮動的狀態,患者有可能康復。然而,若脈搏迅速、強勁且實大,則患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當受到風邪影響,身體失去知覺並出現痿弱或厥逆的症狀時,如果脈象虛弱,表示患者仍有生存機會。但若脈象堅硬,則可能預示著病情危急,患者可能難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