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附方

四君子湯(見第十六)

補中益氣湯(見第三十九)

參朮膏,治中風虛弱,諸藥不應。或因用藥失宜,耗散元氣,虛證蜂起。但用此藥,補其中氣,諸證自愈。

人參,白朮(各等分)

上水煎稠收膏,湯化服之。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六味丸(見第十六)

八珍湯(見第十六)

聖愈湯,治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躁熱,睡臥不寧。或瘡證膿水出多,五心煩熱,作渴等證。

熟地黃(生者自制),生地黃,當歸(酒拌,各一錢),人參,黃耆(炒),川芎(各二錢)

上水煎服。

濟生續斷湯,治肝勞虛寒,脅痛脹滿,攣縮煩悶,眼昏不食。

川續斷(酒浸),川芎,當歸(酒浸、去蘆),陳皮(去白),半夏(制),乾薑(炮,各一兩),肉桂(不見火),炙甘草(各半兩)

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五片,煎服無時。

木瓜散,治筋虛極,腳手拘攣,十指甲痛,數轉筋。甚則舌卷卵縮,唇青面黑。

木瓜(去子),虎脛骨(酥炙),五加皮(洗),當歸(酒浸),桑寄生,酸棗仁(炒),人參,柏子仁,黃耆(各一兩),炙甘草(一兩)

煎服法同前。

鹿角丸,治骨虛極,面腫垢黑,脊痛不能久立,血氣衰憊,發落齒枯,甚則喜唾。

鹿角(二兩),牛膝(酒浸,焙去蘆,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保命金剛丸,治腎損骨痿,不能起於床。宜服此益精。

萆薢,杜仲(炒、去絲),蓯蓉(酒浸),菟絲子(酒浸,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搗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溫酒送下。

丹溪虎潛丸

龜版,黃柏(各四兩),知母,熟地黃(各二兩),牛膝(三兩半),芍藥(一兩半),鎖陽,虎骨(酥炙),當歸(各一兩),陳皮(七錢半),乾薑(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加附子,治痿厥如神。

保命黑地黃丸(加五味子為腎氣丸),治陽盛陰衰,脾胃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多青黃而無常色,此補氣益胃之劑也。

蒼朮(一斤,泔浸),熟地黃(一斤,酒蒸、搗如泥),五味子(半斤),乾薑(秋冬一兩,夏半兩,春五錢)

上為細末。棗肉丸,如桐子大。食前米飲或酒服百丸。治血虛久痔甚妙。經云: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藥開腠理,生津液,通氣。又五味子酸以收之。此雖陽盛而不燥熱,乃是五臟虛損於內,故可益血收氣。此藥類象神品方也。

資生丸,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榮衛。王肯堂先生曰:余初識繆仲淳時,見袖中出彈丸咀嚼。問之。曰:此得之秘傳。飢者服之即飽,飽者服之即飢。因疏其方。余大善之,而頗不信其消食之功。已於飢飽後,頓服二丸,徑投枕臥。夙興,了無停滯,始信此方之神也。先恭簡年高脾弱,食少痰多。余齡葆攝,全賴此方。因特附著於此,與世共之。

白話文:

[附方]

四君子湯(詳見第十六)

補中益氣湯(詳見第三十九)

參朮膏,用於治療中風後體虛,其他藥物療效不佳的情況。或因用藥不當,耗損元氣,導致虛證加重。單用此藥,能補益元氣,諸症自然痊癒。

藥材:人參、白朮(各等分)

製法:用水煎煮濃縮成膏,溫熱服用。

四物湯(詳見第二十一)

六味丸(詳見第十六)

八珍湯(詳見第十六)

聖愈湯,用於治療各種失血症。症狀包括血虛導致煩躁、口渴、燥熱、睡眠不安;或瘡瘍膿水過多,五心煩熱,口渴等。

藥材:熟地黃(生者需自行炮製)、生地黃、當歸(用酒拌勻,各一錢)、人參、黃耆(炒)、川芎(各二錢)

製法:用水煎服。

濟生續斷湯,用於治療肝臟勞損、虛寒,症狀包括脅肋疼痛、腹部脹滿、肢體攣縮、煩悶、眼花、食慾不振。

藥材:川續斷(用酒浸泡)、川芎、當歸(用酒浸泡、去蘆)、陳皮(去白)、半夏(炮製)、乾薑(炮製,各一兩)、肉桂(不經火炙)、炙甘草(各半兩)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加薑五片煎服,隨時可服。

木瓜散,用於治療筋脈極度虛弱,症狀包括手腳拘攣、十指疼痛、抽筋,嚴重者舌頭捲曲、身體蜷縮、嘴唇青紫、面色發黑。

藥材:木瓜(去子)、虎脛骨(酥炙)、五加皮(洗淨)、當歸(用酒浸泡)、桑寄生、酸棗仁(炒)、人參、柏子仁、黃耆(各一兩)、炙甘草(一兩)

製法:煎服方法同濟生續斷湯。

鹿角丸,用於治療骨骼極度虛弱,症狀包括面部浮腫、皮膚污黑、脊柱疼痛難以久立、氣血衰弱、頭髮脫落、牙齒枯朽,嚴重者喜唾涎。

藥材:鹿角(二兩)、牛膝(用酒浸泡,焙乾去蘆,一兩半)

製法: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

保命金剛丸,用於治療腎虛導致骨痿,臥床不起。此方能益精。

藥材:萆薢、杜仲(炒、去絲)、蓯蓉(用酒浸泡)、菟絲子(用酒浸泡,各等分)

製法:研磨成細末,與酒煮熟的豬腰子搗和,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丹溪虎潛丸

藥材:龜板、黃柏(各四兩)、知母、熟地黃(各二兩)、牛膝(三兩半)、芍藥(一兩半)、鎖陽、虎骨(酥炙)、當歸(各一兩)、陳皮(七錢半)、乾薑(半兩)

製法:研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丸藥。加入附子,治療痿厥症狀。

保命黑地黃丸(加入五味子則稱為腎氣丸),用於治療陽盛陰衰、脾胃虛弱、房事過度導致體虛、形體消瘦無力、面色青黃無光的情況,此方能補氣益胃。

藥材:蒼朮(一斤,淘米水浸泡)、熟地黃(一斤,酒蒸、搗爛如泥)、五味子(半斤)、乾薑(秋冬一兩,夏半兩,春五錢)

製法:研磨成細末,用棗肉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用米湯或酒送服百丸。此方對久患血虛引起的痔瘡療效顯著。古籍記載:「腎臟喜潤惡燥,需服用辛味之物以滋潤之。」此藥能疏通毛孔、生津液、通暢氣機,又用五味子酸味以收斂。雖然是陽盛體質,但並非燥熱,而是五臟虛損於內,故能益血收斂元氣。此方堪比神品方劑。

資生丸,能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氣血。王肯堂先生說:「我初識繆仲淳時,見他袖中拿出彈丸咀嚼,詢問之下,他說這是祖傳秘方,飢餓者服用後即感飽腹,飽腹者服用後即感飢餓。於是,我請他講述藥方。我非常欣賞此方,但對其消食功效頗為懷疑。於是我在飢飽之後,一次服用兩丸,然後躺下休息。第二天早晨起來,毫無滯脹感,才相信此方之神奇!先恭簡先生年事已高,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痰多。我服用此方,身體健康長壽,全賴此方。特將此方記錄於此,與世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