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六 (1)
卷六 (1)
1. 卷六
2. 勞極脈證第五十一
勞極諸虛,浮軟微弱。土敗雙弦。火炎急數。
勞極者,五勞六極也。巢氏病源云: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瘦勞。(瘦當是肝勞。)又云:肺勞者,短氣而面腫,鼻不聞香臭。肝勞者,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心勞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時鴨溏,口內生瘡。
脾勞者,舌苦直,不得嚥唾。腎勞者,背難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黃而有餘瀝,莖內痛,陰濕囊生瘡,小腹滿急。此五勞各見五臟氣化,及經絡諸證,亦甚明顯。但與前五勞,不甚符合。姑存此,俟再考也。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
(宜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朮膏之類。)二曰血極,令人無顏色,眉發墮落,忽忽喜忘。(宜四物湯、六味丸、八珍湯、聖愈湯之類。)三曰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宜四物湯、聖愈湯、濟生續斷湯、木瓜散之類。)四曰骨極,令人痠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動。
(宜六味丸、鹿角丸、保命金剛丸、丹溪虎潛丸之類。)五曰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膚。(宜四君子湯、保命黑地黃丸、資生丸之類。)六曰精極,令人少氣,噏噏然內虛,五臟氣不足,發毛落,悲傷喜忘。(宜六味丸、還少丹、龜鹿膠之類。)是即五臟所合之病,虛損而至於極處者也。
腎則多一精極,故為六極。其證與五臟配合,甚為有理,此巢氏之三昧論也。諸虛者,言一切虛損不足,即五勞六極,更有七傷,俱該在內。巢氏云: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痿,三曰裡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卒。又云:七傷者,一曰大飽傷脾。
脾傷善噫、欲臥、面黃。(宜資生丸、保和丸、平胃散之類。)二曰大怒氣逆傷肝。肝傷少血、目暗。(宜四物湯、元戎逍遙散之類。)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宜黑地黃丸、腎著湯、八味丸、寶鑑天真丹之類。)四曰形寒寒飲傷肺。
肺傷少氣、咳嗽鼻鳴。(宜小青龍湯、麻黃湯之類。)五曰憂愁思慮傷心。心傷苦驚,喜忘善怒。(宜天王補心丸、硃砂安神丸、朱雀丸之類。)六曰風雨寒暑傷形。形傷髮膚枯夭。(宜人參養榮湯之類。)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言大恐懼而不節於欲也。)志傷恍惚不樂。
(宜天王補心丸、安神丸之類。)是云七傷。亦合於五臟,但多一形志,故云七傷。較前所云七傷,此為得理。蓋前七傷,大抵俱屬腎證。人身感疾,觸處可傷,豈獨一腎。若云腎有七傷則可。正文不言七傷而注錄者,欲其便於查考耳。夫勞極損傷,氣血日耗,形體漸衰。所見之脈,隨病呈象。
白話文:
[極度勞損脈證第五十一]
內容翻譯爲:
極度勞損的各種虛弱症狀,脈象表現爲空虛的浮脈、無力的軟脈、幾乎斷絕的微脈、虛弱的弱脈。脾胃功能衰退時,兩脈弦象明顯。火氣旺盛則脈數且急促。
極度勞損指的是五勞六極。根據巢氏的疾病來源說明,五勞包括:一、心志勞損;二、思考過度;三、心臟勞損;四、憂慮勞損;五、肝勞(原文誤作瘦勞)。肺部勞損的症狀是呼吸短促且面部腫脹,無法辨別氣味。肝臟勞損表現爲面容幹黑,口中發苦,精神難以集中,恐懼不敢獨處,視力模糊。心臟勞損表現爲常常忘記事情,排便困難,有時腹瀉,口腔內長瘡。脾臟勞損導致舌頭僵硬,吞嚥困難。腎臟勞損表現爲背部活動受限,小便不暢,尿色偏紅黃,尿後餘瀝,陰莖疼痛,陰囊潮溼生瘡,小腹滿且緊繃。這些五勞的症狀與五臟的氣化現象及經絡相關證候十分明顯,但與前面所述的五勞並不完全一致。暫且保留此處,待日後進一步考證。
六極包括:一、氣極,使人內部虛弱,五臟功能不足,邪氣多,正氣少,說話無力。治療可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術膏等。二、血極,使人面色蒼白,眉毛頭髮脫落,記憶力減退。治療可用四物湯、六味丸、八珍湯、聖愈湯等。三、筋極,使人頻繁抽筋,手指指甲疼痛,身體疲倦,站立困難。治療可用四物湯、聖愈湯、濟生續斷湯、木瓜散等。四、骨極,使人痠痛消瘦,牙齒疼痛,手腳疼痛,難以站立,不願行動。治療可用六味丸、鹿角丸、保命金剛丸、丹溪虎潛丸等。五、肌肉極,使人消瘦無光澤,飲食不能滋養肌膚。治療可用四君子湯、保命黑地黃丸、資生丸等。六、精極,使人氣息微弱,內心虛弱,五臟氣不足,頭髮脫落,悲傷易忘。治療可用六味丸、還少丹、龜鹿膠等。這些都是五臟相關的病症,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出現。
腎臟還有一項精極,因此稱爲六極。這些症狀與五臟相互配合,非常合理,這是巢氏的三昧論。各種虛損症狀,包括五勞六極和七傷,都在這一概念範圍內。巢氏說,七傷包括:一、陰寒;二、陰痿;三、裏急;四、精連連;五、精少、陰下溼;六、精清;七、小便次數多,性事無法完成。又說,七傷包括:一、過飽傷脾,脾傷後容易打嗝、想睡覺、臉色發黃,治療可用資生丸、保和丸、平胃散等。二、大怒氣逆傷肝,肝傷後血少、視力下降,治療可用四物湯、元戎逍遙散等。三、強力舉重或久坐溼地傷腎,腎傷後精少、腰背痛、四肢冰冷,治療可用黑地黃丸、腎着湯、八味丸、寶鑑天真丹等。四、寒冷傷害肺部,肺傷後氣短、咳嗽、鼻塞,治療可用小青龍湯、麻黃湯等。五、憂愁思慮傷心,心傷後易受驚嚇,記憶力減退,易怒,治療可用天王補心丸、硃砂安神丸、朱雀丸等。六、風雨寒暑傷形,形傷後皮膚乾燥,治療可用人參養榮湯等。七、大恐懼不節制傷志,志傷後恍惚不樂,治療可用天王補心丸、安神丸等。這就是所謂的七傷,也與五臟相對應,只是多了形志一項,所以稱爲七傷。相比於之前提到的七傷,這裏的說法更爲合理。之前的七傷大多屬於腎的病症。人體患病,任何部位都可能受到損傷,豈止一個腎。如果說是腎有七種損傷是可以的。正文中沒有提及七傷,但在註釋中記錄了,是爲了方便查閱。
極度勞損導致氣血日漸消耗,身體逐漸衰弱。脈象隨病情變化而呈現不同形態。如空虛的浮脈、無力的軟脈、幾乎斷絕的微脈、虛弱的弱脈。雖然這些都是病脈,但與病症還是相匹配的。如果出現雙弦脈,則表明脾胃功能衰退。急促的數脈則表明火氣旺盛。弦脈代表肝木,雙弦則表示木氣過盛。對於長期患病的人來說,脾胃難以承受這種壓力,因此可以判斷脾胃功能必將衰退。數脈已經代表熱症,急促的數脈則意味着躁動強烈,完全沒有柔和之感。邪火旺盛,真陰自絕,這兩種情況都是無法治癒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