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一 (4)
卷一 (4)
1. 浮脈第十
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來盛去悠。無力虛大,遲而且柔。
虛甚則散,渙漫不收。有邊無中,其名曰芤。
浮小為濡,綿浮水面。(綿一作帛。)濡甚則微,不任尋按。
天覆於上,陽也。浮脈似之,故曰法天。其脈應手皮毛,輕手可得。按之且有泛泛欲上之勢,如水中漂木,雖按之使沉,亦必隨手而起,《脈經》所謂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者是也。若浮脈中加以洪大,來盛去悠,是為有力之浮脈,謂之浮大之脈亦可。若浮脈中加以虛大,遲而且柔,是為無力之浮脈,謂之虛大之脈亦可。
若浮而虛大之甚,則渙散瀰漫,不斂不實,名曰散脈,《脈經》所謂氣實血虛,有表無里者是也。若四邊有而中則無,名曰芤脈。芤者,中空之草,其狀如蔥。《脈經》所謂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者是也。若浮而小,名曰濡脈。如帛浮於水,按之軟薄,全無力也。若浮濡之甚,則極虛極小,名曰微脈。
不勝重為尋按,《脈經》所謂若有若無,或欲絕者是也。
白話文:
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浮脈像天一樣,輕輕一按就能摸到。脈象浮在表面,好像水上的漂木一樣。
有力洪大,來盛去悠。無力虛大,遲而且柔。
如果脈象有力且洪大,來得急促,去得緩慢,這就是有力之浮脈。如果脈象虛弱且寬大,來得遲緩,摸起來柔軟,這就是無力之浮脈。
虛甚則散,渙漫不收。有邊無中,其名曰芤。
如果浮脈虛弱到極點,就會散漫無收,這就是散脈。如果脈象只有邊緣,中間空虛,這就是芤脈。
浮小為濡,綿浮水面。(綿一作帛。)濡甚則微,不任尋按。
如果浮脈很小,就叫做濡脈,像絲綢浮在水面一樣,按起來柔軟薄弱,沒有力氣。如果濡脈很虛很小,就叫做微脈,幾乎摸不到。
天覆於上,陽也。浮脈似之,故曰法天。其脈應手皮毛,輕手可得。按之且有泛泛欲上之勢,如水中漂木,雖按之使沉,亦必隨手而起,《脈經》所謂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者是也。若浮脈中加以洪大,來盛去悠,是為有力之浮脈,謂之浮大之脈亦可。若浮脈中加以虛大,遲而且柔,是為無力之浮脈,謂之虛大之脈亦可。
天覆蓋在上,屬陽。浮脈像天一樣,所以叫做法天。浮脈靠近手部的皮膚和毛髮,輕輕一按就能摸到。按下去時,有浮起來的趨勢,就像水上的漂木,即使按下去使它沉下去,它也會隨著手一起浮起來,《脈經》中說的“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浮脈洪大有力,來得急促,去得緩慢,就是有力之浮脈,也可以稱為浮大之脈。如果浮脈虛弱寬大,來得遲緩,摸起來柔軟,就是無力之浮脈,也可以稱為虛大之脈。
若浮而虛大之甚,則渙散瀰漫,不斂不實,名曰散脈,《脈經》所謂氣實血虛,有表無裏者是也。若四邊有而中則無,名曰芤脈。芤者,中空之草,其狀如蔥。《脈經》所謂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者是也。若浮而小,名曰濡脈。如帛浮於水,按之軟薄,全無力也。若浮濡之甚,則極虛極小,名曰微脈。
如果浮脈虛弱寬大到極點,就會散漫無收,不收斂也不實在,這就是散脈,《脈經》中說的“氣實血虛,有表無裏”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脈象只有四邊,中間空虛,這就是芤脈。芤,是指中間空心的草,形狀像蔥。《脈經》中說的“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浮脈很小,就叫做濡脈,就像絲綢浮在水面一樣,按起來柔軟薄弱,沒有力氣。如果濡脈很虛很小,就叫做微脈。
2. 沉脈第十一
沉脈法地,近於筋骨。深深在下,沉極為伏。
有力為牢,實大弦長。牢甚則實,愊愊而強。
無力為弱,柔小如綿。弱甚則細,如蛛絲然。
地載於下,陰也。沉脈似之,故曰法地。其脈近在筋骨,非重按不可得,更有深深下沉之勢,《脈經》所謂舉之不足,按之有餘者是也。若沉之極,似附著於筋骨,名曰伏脈,《脈經》所謂極重按之乃得者是也。若沉而有力,實大弦長。弦則強急,且大且實,堅牢之義,自可想見。
《脈經》有革脈而無牢脈,要知牢即革也。革脈形如按鼓,亦即強急堅牢之義,皆有餘於外者。若牢之甚,則內外皆實,愊愊而強,如有根蒂也。沉而無力,既小且柔,是名為弱。《脈經》所謂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者是也。弱之甚,則更柔更小,若有若無,縈縈如蜘蛛之絲,名曰細,與微脈固不相遠也。
白話文:
沉脈的特徵是靠近筋骨,深入地下,沉到極點就好像潛伏一樣。
有力氣的沉脈,脈象堅實、粗大、弦長,像是牢固的繩索一樣。如果牢固到極點,脈象就更加堅實,堅韌有力。
沒有力氣的沉脈,脈象柔弱、細小,像是柔軟的棉花一樣。如果弱到極點,脈象就變得更加細小,像蜘蛛絲一樣。
大地承載萬物於下方,屬於陰性。沉脈的特性與大地相似,所以稱為「法地」。沉脈靠近筋骨,必須用力按壓才能觸摸到,而且還有深深下沉的趨勢,如同《脈經》所說「舉之不足,按之有餘」的脈象。如果沉到極點,好像附著在筋骨上,稱為伏脈,如同《脈經》所說「極重按之乃得」的脈象。
沉脈有力,脈象堅實、粗大、弦長,弦則表示強勁而緊繃,堅實牢固的意義不言而喻。
《脈經》有革脈,卻沒有牢脈,其實牢脈就是革脈。革脈的形狀像按壓鼓面一樣,同樣表示強勁而緊繃、堅實牢固,都是外顯的強勁特徵。如果牢固到極點,內外皆實,堅韌有力,仿佛有根基一樣。
沉脈沒有力氣,既細小又柔軟,稱為弱脈。如同《脈經》所說「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的脈象。弱到極點,就更加柔弱細小,若有若無,像蜘蛛絲一樣細細纏繞,稱為細脈,與微脈其實相差不遠。
3. 遲脈第十二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小駃於遲,緩不及四。
二損一敗,病不可治。兩息奪精,脈已無氣。
浮大虛散,或見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細弱。
遲細為澀,往來極難,易散一止,止而復還。
結則來緩,止而復來。代則來緩,止不能回。
一呼一吸為一息,脈應四至,是其常也。遲則一息三至,氣不振發,行不如度,故曰屬陰。緩則小駃於遲,猶未能及於四至。若一息二至,元氣已損。一息一至,元氣已敗,病則必不可治。兩息一至,真精奪去,雖一見脈,正氣已無,不過燼燈之餘焰耳。遲而浮大,或為虛散,或為芤革。
遲而浮小,不為濡則為微。遲而沉小,不為細則為弱。遲而細,則力不足於往來,名曰澀。往來艱澀,則易於散,而或有一止。(不足之止。)然非絕藏之脈,故止而復還也。結則緩中時或一止,止而復來。蓋氣有結滯,脈為阻礙,暫一止而復來。(阻塞之止。)與澀之易散一止者,不相懸也。
白話文:
脈搏缓慢属于阴性,一呼吸三次。比缓慢更慢,每呼吸不到四次。脉搏每呼吸两次减一次,病就无法治愈。每呼吸一次减一次,元气已败,病就无法治愈。每呼吸两次只跳一次,真精已失,虽然还能看到脉搏,但正气已无,如同快要熄灭的灯火。脉搏缓慢且浮大,可能是气虚散失,也可能是脉象虚弱。脉搏缓慢且浮小,如果不是濡脉,就是微脉。脉搏缓慢且沉小,如果不是细脉,就是弱脉。脉搏缓慢而细,力量不足,来回缓慢,叫做涩脉。往返困难,容易散失,可能出现短暂停止,但并非完全消失,所以还会恢复。结脉是缓慢中偶尔停止一下,然后又回来。这是因为气滞结聚,脉象受阻,暂时停止一下又恢复。这与涩脉容易散失并短暂停止不同。
代則緩中一止,止不能回。(脫根之止。)《脈經》所云: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正如替代之代,有出無入,有去無來之象。
白話文:
當一個生命結束時,它的活動會減慢下來,停止了就無法再恢復(這就是所謂的「脫根」)。《脈經》裡說過:一旦停下了就不能自己回到原來的位置,因此又開始跳動起來。就像代替某個已經不存在的生命一樣,只有出去沒有進來,只有離開沒有回來的情況。
4. 數脈第十三
數脈屬陽,六至一息。七疾八極,九至為脫。
浮大者洪,沉大牢實。往來流利,是謂之滑。
有力為緊,彈如轉索。數見寸口,有止為促。
數見關中,動脈可候。厥厥動搖,狀如小豆。
脈以四至為平,閏以太息,大約不出五至。若一息六至,是為數脈。氣行速疾逾於常度,故曰屬陽。一息七至,氣更速快,故曰疾。一息八至,陽熱已極。一息九至則元神散脫,而與遲之奪精者,固無異也。數而浮大,其名曰洪。數而沉大,不為牢即為實。數而往來流利,是名曰滑,即《脈經》所云輾轉替替然。
與數相似者。數而有力,是名曰緊。緊原以形狀言,不以至數言。但緊脈斂實似弦,弦則直急如弦。緊則《脈經》所云如轉索,如切繩,內有攪動彈搏之狀,似乎數也。若數中時見一止,(失倫之止。)名曰促脈。脈流數疾,勢如奔逸,偶不相繼,故一止耳。仲景云:陽盛則促,故當於寸口見焉。
白話文:
脈搏每分鐘跳動六次以上,就稱為數脈,屬於陽氣旺盛的表現。七次為疾脈,八次為極脈,九次則為脫脈,代表身體虛弱,元氣耗散。
數脈若浮在表面,又跳動有力,稱為洪脈。數脈若沉在深處,跳動有力,則稱為牢脈或實脈。數脈若跳動流利,往返無阻,稱為滑脈。
數脈若跳動有力,稱為緊脈,感覺像是弦索在跳動。數脈如果在寸口脈處出現間歇停頓,則稱為促脈。數脈如果在關脈處出現,則可以觀察到動脈跳動的變化。若脈搏跳動微弱,且感覺像小豆般晃動,則稱為厥脈。
正常情況下,脈搏每分鐘跳動四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等於脈搏跳動五次。如果每分鐘跳動六次,就是數脈,表示氣血運行速度較快。七次為疾脈,氣血運行速度更快。八次為極脈,代表陽氣過盛。九次則為脫脈,表示元氣耗散。
緊脈與數脈相似,只是緊脈強調脈搏跳動有力,如同弦索般緊繃,而數脈則強調脈搏跳動快速。促脈則是在數脈的基礎上,偶爾出現間歇停頓,就像急速奔行的馬匹偶爾停頓一樣。
若數脈見於關上,名曰動脈。蓋關為陰陽交互之處,陰陽不和,兩相抗激,勢不相下,故迸於上而厥厥動搖也。然上下無頭尾,只在一分之關上,非圓實之小豆,不足以形容其狀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在關節部位快速跳動,就叫做動脈。因為關節是陰陽交換的地方,如果陰陽不平衡,就會互相抵消,形成脈搏向上衝擊的情況,造成脈搏顫抖不定。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明確的起始點或結束點,只是在一分之間的關節位置,只有像小小的圓形物體纔能夠描述出它的樣子。
5. 長脈第十四
長則氣治,過於本位。長而端直,弦脈應指。
脈位有三,寸關尺也。長則透出本位。惟其透出,乃見長象。非氣之充暢,不能有此,故曰治。若長而端直,應於指下,是為弦脈。即《素問》玉機真藏論曰: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者是也。
白話文:
長則氣治,過於本位。
意思是,脈搏如果長,就代表氣血運行良好,超過了原本的位置。
長而端直,弦脈應指。
如果脈搏不僅長,而且直且硬,按壓時感覺像琴絃一樣,這就是弦脈。
脈位有三,寸關尺也。
脈搏的位置分為三段,分別是寸關尺。
長則透出本位。惟其透出,乃見長象。
當脈搏長時,它會超過原本的位置,也就是說,脈搏會透出本位。只有透出本位,才能表現出脈搏的長象。
非氣之充暢,不能有此,故曰治。
只有氣血運行順暢,才能出現脈搏長的現象,因此我們稱之為"治"。
若長而端直,應於指下,是為弦脈。
如果脈搏又長又直,按壓時感覺像琴絃一樣,這就是弦脈。
即《素問》玉機真藏論曰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者是也。
《素問·玉機真藏論》中說,當氣血運行軟弱輕虛而滑利,且直而長時,就會出現弦脈。
簡單來說:
這段文字主要在描述兩種脈象:
- 長脈: 代表氣血運行順暢。
- 弦脈: 代表氣血運行較為緊張,但仍然暢通。
這兩種脈象都屬於比較好的脈象,代表身體狀況良好。
6. 短脈第十五
短則氣病,不能滿部,不見於關,惟尺寸候。
一脈一形,各有主病。數脈相兼,則見諸證。
脈短,則氣不充暢,無論在寸在尺,俱不能滿足本部。惟其不能滿部,乃見短象。氣不足,非病而何?然此惟尺寸見之。設若在關而不滿本部,則與尺寸不相接矣,理無此脈。蓋脈類多矣。有一脈,自有一脈之形。形有不同,故病亦各異。若脈數形兼見,而病亦數種兼成。仲景所謂此自經常,不失銖分者也。如下文云云。
白話文:
脈搏短促,表示氣血不足,無法充盈整個脈部,在寸關尺三部中,只有寸尺兩部能見到這種短促的脈象。
每種脈象都對應著特定的疾病,如果幾種脈象同時出現,則代表著多種病症同時存在。
脈搏短促,代表氣血不暢通,無論是在寸部還是尺部,都無法充盈整個脈部,只有當脈象不足以充盈整個脈部時,才會顯現出短促的現象。氣血不足,當然就是病症的表現,而這種短促的脈象只會出現在寸尺兩部。如果在關部也出現無法充盈整個脈部的現象,那麼就與寸尺兩部不連貫了,這樣的脈象是不存在的。
脈象種類很多,每一種脈象都有其獨特的形態,形態不同,疾病也各不相同。如果同時出現幾種脈象,那麼就會出現多種病症。這是仲景所說的「此自經常,不失銖分」的道理。後文將會繼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