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二 (1)
卷二 (1)
1. 附方
清心蓮子飲(和劑),治心虛有熱,小便赤濁。
黃芩,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各一錢半),石蓮肉,白茯苓,黃耆(蜜炙),人參(各七分半)
水二盞,煎一盞。水中沉冷。空心溫服。發熱加柴胡、薄荷。
導赤散(錢氏),丹溪云:導赤散,正小腸藥也。
生地黃,木通,甘草(各等分)
上同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葉七片,同煎五分,食後溫服。
錢氏瀉黃散,治脾家鬱熱,口甜口瘡,喜飲煩躁。
藿香(七錢),山梔仁(一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防風(四兩)
上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清汁飲。
瀉青丸
當歸(去蘆、焙稱),草龍膽(焙稱),川芎,梔子,川大黃(煨),羌活,防風(去蘆)
上各等分為末,煉蜜為丸,雞頭大。每服一丸。煎竹葉湯,同砂糖溫水化下。
局方八正散,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赤,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亦氣分藥也。
瞿麥,萹蓄,車前子,滑石,甘草(炙),山梔子仁,木通,大黃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廿莖,煎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小兒量與之。
左金丸,治肝火脅肋刺痛,或發寒熱,或頭目作痛,或大便不實、小便淋秘,或小腹疼痛。一切肝火之證,以此主治。
黃連(六兩),吳茱萸(湯煮片時,一兩)
粥和丸。陳皮白朮湯送服。
河間防風通聖散,表裡氣血總清之藥。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盆硝是已。上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二兩),荊芥,白朮,梔子(各二錢半)
為末。每服五錢。水煎,食遠服。
升陽散火湯,治男婦四肢發熱、肌熱,筋痹熱,骨髓中熱發如火。燎於肌膚,捫之烙手。此證多因血虛而得。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火鬱發之,此方是也。
升麻,葛根,獨活,羌活(各五錢),防風(二錢半),柴胡(八錢),甘草(三錢炙、二錢生),人參,白芍藥(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半兩,或一兩。水煎,稍熱服。
陽毒升麻湯,治傷寒雜病汗吐下後,變成陽毒,發狂譫妄,喉痛下利。
升麻(五錢),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二錢五分)
上㕮咀,水煎服。
清胃湯,治醇酒厚味,唇齒作痛。或齒齦潰爛,或連頭面頸項作痛。
黃連(一錢五分),當歸,生地黃,牡丹皮(各一錢),升麻(二錢)
上水煎服。
千金黑奴丸,治大熱陽毒,發狂發斑,煩躁大渴。
白話文:
【附方】
清心蓮子飲(和劑):用於治療心臟虛弱且伴隨熱象,導致小便呈現赤色渾濁的症狀。 藥材包含:黃芩、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石蓮肉、白茯苓、黃耆(蜜炙)、人參。各藥材按比例混合,用水兩杯煎至一杯。待藥水冷卻後,在空腹時溫熱服用。若出現發燒,可加入柴胡、薄荷。
導赤散(錢氏):丹溪指出,此方為專治小腸的良藥。 藥材包含:生地黃、木通、甘草,將三者均等份量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入七片竹葉一同煎煮至剩五分,飯後溫熱服用。
錢氏瀉黃散:適用於脾胃熱盛,表現為口甜、口腔潰瘍,喜愛飲水且易煩躁的患者。 藥材包含:藿香、山梔仁、石膏、甘草、防風。所有藥材切碎後,與蜜、酒輕微炒香,再細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煎煮,飲用其清汁。
瀉青丸: 藥材包含:當歸(去蘆、烘焙)、草龍膽(烘焙)、川芎、梔子、川大黃(煨)、羌活、防風(去蘆)。各藥材均等份量研磨成末,以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雞頭。每次服用一丸,以竹葉湯與砂糖溫水一同服下。
局方八正散:適用於大人小孩心臟部位的邪熱,包括各種潛藏的毒素,導致咽喉乾燥、口渴、心悸臉紅、煩躁不安、眼睛紅腫、嘴脣焦裂、鼻子出血、口腔潰瘍、咽喉腫痛。此外,還可用於治療小便赤痛、尿道閉塞不通、熱淋血淋。此方同時適用於調理氣分。 藥材包含:瞿麥、萹蓄、車前子、滑石、甘草(炙)、山梔子仁、木通、大黃。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加入二十根燈心草煎煮至剩七分。去渣,飯後睡前溫熱服用。兒童則需酌情減量。
左金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導致脅肋刺痛、寒熱交錯、頭目疼痛、大便不實、小便頻繁或阻滯、小腹疼痛等肝火相關症狀。 藥材包含:黃連、吳茱萸。將藥材與粥混合製成丸狀,以陳皮白朮湯送服。
河間防風通聖散:此方為全面清理表裡氣血的良藥。 藥材包含: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朮、梔子。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升陽散火湯:適用於男女四肢發熱、肌肉熱痛、筋骨熱痛,熱感如火灼肌膚,觸之如烙鐵。此症多由血虛引起,或是胃虛且過度食用冷食,導致陽氣被脾臟抑制,火氣鬱積,使用此方可以治療。 藥材包含:升麻、葛根、獨活、羌活、防風、柴胡、甘草、人參、白芍藥。將所有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半兩或一兩,用水煎煮,稍熱後服用。
陽毒升麻湯:用於治療感冒、各種疾病在汗吐下後轉變為陽毒,表現為精神失常、妄語、喉嚨疼痛、腹瀉。 藥材包含:升麻、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將所有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服用。
清胃湯:用於治療大量飲酒或食物過濃厚,導致脣齒疼痛,或牙齦潰爛,或頭面部頸部疼痛。 藥材包含:黃連、當歸、生地黃、牡丹皮、升麻。將所有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千金黑奴丸:適用於高熱陽毒,表現為發狂、皮膚出現斑點、極度口渴。 藥材包含:黃芩、鍋底煤、芒硝、竈突墨、樑上塵、小麥奴、麻黃、大黃。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末,以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彈珠。以新打的冷水溶解服用,若病情未改善可再服用半丸。若口渴不嚴重,則不適合服用。
瀉白散:用於治療肺火旺盛導致咳嗽喘息、面色潮紅、喉嚨不清。 藥材包含: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末,用水一杯煎煮至剩六分,服用。
當歸龍薈丸:用於治療肝經實火,表現為大便乾結、小便不暢,或胸部疼痛、陰囊腫脹。所有肝膽實熱的情況都適用。 藥材包含:當歸、龍膽草、梔子仁、黃連、黃芩、大黃、蘆薈、青黛、木香、麝香。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末,以炒熟的神麴糊製成丸。每次服用二十丸,以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