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八(補遺)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補遺) (2)

1. 自汗

自汗者,不因勞動,不因天暑,不因熱飲食,時時汗自出,故曰自汗也。乃衛氣虛而不能固密,心液因之漏泄。(宜當歸補血湯倍黃耆、玉屏風散、保元湯、黃耆建中湯之類。)若表中風邪者,亦能令衛腠空疏,而汗時自出。此邪去則汗止。(宜桂枝湯。)

白話文:

自汗症的解釋

自汗是指不因勞累、天氣炎熱或食用熱食,而身體經常自發地出汗,故稱爲自汗。其原因在於衛氣虛弱,無法固守腠理,導致心液外泄

治療方法:

  • 針對衛氣虛弱導致的自汗,可以使用當歸補血湯、黃芪、玉屏風散、保元湯、黃芪建中湯等方劑。
  • 如果是因爲表證風寒導致衛氣不足,腠理空疏,從而引起自汗,則應使用桂枝湯等方劑驅除風寒,自汗即可停止。

2. 附方

當歸補血湯(見第十六)

得效玉屏風散,治自汗。

防風,黃耆(各一兩),白朮(炒,二兩)

每服三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六分,不拘時溫服。

保元湯,治自汗無休止。

黃耆(蜜炙,三錢),人參(二錢),甘草(炙,一錢)

水二盞,煎七分,溫服。

黃耆建中湯(見第三十三)

桂枝湯(見第十九)

白話文:

如果「當歸補血湯」有效,可以用「玉屏風散」治療自汗。

藥方:防風、黃耆各一兩,白朮(炒)二兩。

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二盞,加薑三片,煎煮六分,不拘時間溫服。

如果自汗不止,可以用「保元湯」治療。

藥方:黃耆(蜜炙)三錢,人參二錢,甘草(炙)一錢。

用水二盞,煎煮七分,溫服。

也可以參考「黃耆建中湯」。

如果以上藥方都不合適,可以考慮「桂枝湯」。

3. 盜汗

盜汗者,睡中偷出。多發於夜,如盜之乘人不覺而夜出也。屬陰虛。蓋人之衛氣晝行於陽,出外;夜行於陰,入內。入內則內熱。內熱,則不足之陰受其蒸。入內則表虛。表虛,則蒸泄之液無從固。於是陰失其守,陽失其衛,而汗淋漓於睡夢間者有矣。(宜當歸六黃湯、大建中湯之類。)

白話文:

盜汗的人,在睡夢中不知不覺地流汗。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夜晚,就像小偷趁人不備在夜裡偷東西一樣。這屬於陰虛。

因為人體的衛氣白天在外活動,晚上則回到體內。回到體內時,就會產生內熱。內熱會蒸灼體內的陰液,導致陰虛。同時,衛氣入內也代表著表虛。表虛,就無法固守體內的津液,導致津液外泄。於是,陰液失守,陽氣也無法保護,因此在睡夢中汗流浹背。

建議服用當歸六黃湯、大建中湯等藥物治療。

4. 附方

當歸六黃湯,治盜汗久不愈。面白黃,肌瘦,或夜熱骨蒸,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足膝痠疼,發無虛夜。服此神效。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柏,黃芩,黃連(各一錢),黃耆(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臨臥服。

大建中湯,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白話文:

當歸六黃湯可以治療盜汗長期不癒,患者面色蒼白偏黃,身材消瘦,或夜晚發熱骨頭灼熱,食慾不振,四肢無力,足膝痠痛,頭髮經常在晚上脫落。服用此方藥效顯著。

藥方如下: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柏、黃芩、黃連(各一錢)、黃耆(二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製成一劑,用兩碗水煎煮,煎至一碗,於睡前服用。

大建中湯可以治療虛熱盜汗,全身關節痠痛,肢體疲倦,體力日漸衰弱,口苦舌澀,心悸氣短。

綿黃耆(炙),遠志(燈心煮,去心),當歸(酒洗),澤瀉(各二錢),白芍藥,龍骨(煅),人參(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姜五片,煎一鍾,食前服。氣弱,加炮附子(二錢),腰痛筋急,加官桂(去皮一錢)。

白話文:

取綿黃芪(炙)、遠志(燈心煮,去心)、當歸(酒洗)、澤瀉、白芍、龍骨(煅)、人參(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共為一劑,加水二碗,姜五片,煎至一碗,飯前服用。若氣虛者,可加炮附子(二錢);腰痛筋急者,可加官桂(去皮一錢)。

5. 悸、怔忡

《準繩》云:悸即怔忡。今歷觀病狀,則二證少有分別。悸則心中微動,如恐如驚。怔忡則心胸振築,莫知其來;忽爾寧寂,莫知其去。甚則頭目眩暈,神氣若浮,蓋悸之重者也。大抵因痰積飲停,氣衝火擊所致。(宜導痰湯、溫膽湯、茯苓甘草湯、薑朮湯之類。)亦有中氣虛而忡悸者。

(宜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之類。)亦有心經氣血不足,火不定,神不安而忡悸者。(宜四物湯、朱雀丸、當歸補血湯、經驗定心丹之類。)有心液過耗,汗多亡陽,脈代而忡悸者。(宜炙甘草湯。)

白話文:

《準繩》這本書上說,悸和怔忡其實是同一個症狀。不過我觀察了許多病人的情況,發現這兩種症狀還是略有不同。

悸,指的是心臟微微跳動,感覺像害怕、驚恐。怔忡,則是指心胸裡像是被人敲打一樣,毫無徵兆地突然出現,又莫名其妙地突然消失。嚴重的症狀還會出現頭暈目眩、精神恍惚,像要飄起來一樣,這其實是悸症加重的表現。

一般來說,悸和怔忡都是因為痰濕積聚、水停體內,導致氣逆上衝、火氣上炎造成的。(建議服用導痰湯、溫膽湯、茯苓甘草湯、薑朮湯等藥物。)

也有一些人是因為中氣虛弱,所以出現怔忡。(建議服用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等藥物。)

還有一些人則是心經氣血不足,心火不穩定,精神不安,才會導致怔忡。(建議服用四物湯、朱雀丸、當歸補血湯、心丹等藥物。)

如果心臟的津液過度消耗,導致汗出過多,陽氣不足,脈搏虛弱,也會出現怔忡。(建議服用炙甘草湯。)

6. 附方

導痰湯(見第四十一)

溫膽湯(見第二十)

茯苓甘草湯,治心下停水忪悸。

白茯苓(去皮),桂枝(各三錢),生薑(半兩),甘草(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服。

薑朮湯,治停飲怔忡。

白姜(生),白朮,茯苓,半夏曲(各一錢),辣桂,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導痰湯

(見第四十一)

溫膽湯

(見第二十)

茯苓甘草湯

,可以治療心下積水,心悸不安。

藥材

  • 白茯苓(去皮),桂枝(各三錢)
  • 生薑(半兩)
  • 甘草(二錢)

用法

  • 水二鍾,煎煮成一鍾,不限時間服用。

薑朮湯

,可以治療停飲(水停體內)和心悸不安。

藥材

  • 白姜(生)
  • 白朮
  • 茯苓
  • 半夏曲(各一錢)
  • 辣桂
  • 甘草(各五分)

水一鍾,姜三片,紅棗一枚,煎六分,不拘時服。

補中益氣湯(見第二十九)

四君子湯(見第十六)

六君子湯(見第十六)

小建中湯(見第六十九)

黃耆建中湯(見第三十三)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朱雀丸(見第五十一)

白話文:

水一杯,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到剩下六分,不限時間服用。

這方子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湯方:

  • 補中益氣湯(見第二十九)
  • 四君子湯(見第十六)
  • 六君子湯(見第十六)
  • 小建中湯(見第六十九)
  • 黃耆建中湯(見第三十三)
  •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 朱雀丸(見第五十一)

當歸補血湯(見第十六)

經驗定心丹(楫自制)

茯神(去皮木,一兩),遠志(酒浸軟去心,五錢),人參(去蘆,八錢),沉香(黑重沉水者,三錢,不見火),龍骨(煅,七錢),懷生地(洗去土,一兩半),當歸身(酒洗,一兩),白芍藥(酒炒,八錢),丹參(去蘆,一兩),桂枝(去骨,三錢),甘草(炙,二錢),荷蕊(出水而未開者焙乾,一個)

白話文:

茯神去皮,一兩,遠志酒浸軟去心,五錢,人參去蘆,八錢,沉香黑重沉水者,三錢,不經火,龍骨煅,七錢,懷生地洗去土,一兩半,當歸身酒洗,一兩,白芍藥酒炒,八錢,丹參去蘆,一兩,桂枝去骨,三錢,甘草炙,二錢,荷蕊出水而未開者焙乾,一個。

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用上好水飛過,硃砂為衣。每服二錢,食遠白湯下。午後勿服。此方驗過多人矣。

炙甘草湯(見第三十三)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綠豆般,再用上好的水將藥丸研磨成細粉,最後以硃砂為外衣。每次服用兩錢,飯後用白湯送服。下午不可服用。這個方子已經被驗證過多次,效果顯著。

(註:炙甘草湯在本書第三十三頁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