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五 (1)
卷五 (1)
1. 咳嗽脈證第四十七
咳嗽多浮,聚胃關肺。沉緊小危,浮濡易治。
咳嗽不一,強半為風寒痰飲,風寒則傷於皮毛。(宜汗解,如麻黃湯、參蘇飲之類。)痰飲則停於胸胃。(宜二陳湯、仲景小青龍湯、拔萃半夏溫肺湯之類。)皮毛者,肺之合也,邪襲其合,肺氣應之,故上逆而為咳。胃居肺下,寒痰冷飲,停滯於中,上射於肺,肺氣迎之,故亦上逆而為咳。
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痰飲寒濁之氣,上熏於肺,肺不清淨,咳嗽從生。)形寒固傷於外,而冷飲寒痰,則皆聚於胃也。肺居最上,皮毛最表,故脈多浮耳。沉緊小危者,沉則邪入里,緊則寒不散,小則正氣衰,均主病危。若浮而濡,浮則在表,濡受邪輕,故云易治。
白話文:
[咳嗽的脈象與症狀第四十七]
咳嗽的脈象多呈現浮象,表示病邪聚集在胃部並影響到肺。如果脈象沉緊且細小,則病情較危險;相反地,若脈象浮而柔軟,則較容易治療。
咳嗽的原因很多種,但大半是因為風寒或痰飲所引起。風寒會傷害身體表面的皮毛(肺的外部組織),這時應採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例如使用麻黃湯或參蘇飲等藥方。痰飲則會積聚在胸口和胃部,這時應使用二陳湯、仲景小青龍湯、或拔萃半夏溫肺湯等藥方來治療。
皮毛是肺的外部組織,當邪氣侵襲到皮毛,肺氣會作出反應,導致氣逆向上,因而產生咳嗽。胃位於肺的下方,當寒痰或冷飲滯留在胃部,這些寒涼的物質會影響到肺,肺氣受到刺激也會氣逆向上,同樣會產生咳嗽。
古籍提到:當身體感受到寒冷或是攝入冰冷的食物和飲料,就會傷害到肺部(因寒涼的痰飲會上沖至肺部,使肺部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引發咳嗽)。感受寒冷確實會在外層傷害身體,而冷飲和寒痰則會在胃部聚積。肺位在身體的最上方,皮毛則是最外層的組織,所以脈象通常呈現浮象。脈象沉緊且細小的情況,則代表邪氣已深入身體內部,寒氣未散,以及體內正氣虛弱,這都是病情嚴重的徵兆。若脈象浮而柔軟,表示病邪在身體表面,且受到的邪氣較輕,因此病情相對容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