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1)

1. 奇經八脈脈證第七十九

奇經八脈,其診又別。直上直下,浮則為督,

牢則為沖,緊則任脈。寸左右彈,陽蹺可決。

尺左右彈,陰蹺可別。關左右彈,帶脈當訣。

尺外斜上,至寸陰維。尺內斜上,至寸陽維。

督脈為病,脊強癲癇。任脈為病,七疝瘕堅。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帶主帶下,臍痛精失。

陽維寒熱,目眩僵仆。陰維心痛,胸脅刺築。

陽蹺為病,陰緩陽急。陰蹺為病,陽緩陰急。

癲癇瘛瘲,寒熱恍惚。八脈脈證,各有所屬。

奇經八脈者,在十二經脈之外,無臟腑與之配偶,故曰奇。夫臟腑之脈,寸、關、尺有定位;(左寸心、小腸,右寸肺、大腸,左關肝、膽,右關脾、胃,左尺腎、膀胱,右尺命門、三焦。)浮、中、沉有定體;(《難經》以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按之至骨,分肺、心、脾、肝、腎。)弦、鉤、毛、石有定形。

白話文:

各脈的病症表現如下

  • 督脈有病,會出現脊柱強直、癲癇等症狀。
  • 任脈有病,會出現七疝(指七種疝氣)、瘕堅(指腹部腫塊)等症狀。
  • 衝脈有病,會出現逆氣(指氣逆上衝)、裡急(指便意頻繁而難以排泄)等症狀。
  • 帶脈有病,會出現帶下(指白帶異常)、臍痛(指臍部疼痛)、精失(指精液外泄)等症狀。
  • 陽維脈有病,會出現寒熱交替、頭昏眼花、跌倒昏迷等症狀。
  • 陰維脈有病,會出現心痛、胸脅刺痛等症狀。
  • 陽蹺脈有病,會出現陰寒緩慢、陽熱急促等症狀。
  • 陰蹺脈有病,會出現陽熱緩慢、陰寒急促等症狀。

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的不同

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脈之外的特殊經脈,它們不與臟腑直接配對,所以稱為「奇經」。

十二經脈的診斷方法

十二經脈的診斷方法,則要根據脈象在寸關尺三部的定位、浮中沉三種狀態和絃鉤毛石四種形態來判斷。

補充說明:

  • 此段文字是描述中醫診斷奇經八脈的方法以及各經脈病變的症狀。
  • 其中提到的「寸關尺」是中醫診脈的三個部位,分別代表腕部橈側的三個位置。
  • 「浮中沉」指的是脈象在皮膚表面的深淺程度。
  • 「弦鉤毛石」指的是脈象的形態。
  • 這段文字對奇經八脈的診斷方法和病症進行了概括,但也僅僅是概述,實際上奇經八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都非常複雜,需要專業的中醫醫師來進行。

(春弦肝木,夏鉤心火,秋毛肺金,冬石腎水。)此則另為一脈,形狀固異,而隧道亦殊。病證不同,而診治自別。蓋督、任、沖三脈皆起於胞中,一源而三派。督行於背,總督諸陽。任行於腹,總督諸陰。沖則後行於背,前行於腹,上行於頭,下行於足,以至溪谷肌肉,無處不到,誠十二經內外上下之要衝也。故《靈樞》順逆肥瘦篇曰: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

二脈直行上下,發源最中,故見於脈,亦皆直上直下也。直上直下者,即三部俱長透之義。若直上下而浮,則氣張揚,陽象也,故屬督。若直上下而緊,則勢斂束,陰象也,故屬任。若直上下而牢,則體堅實,有餘之象也,故屬沖。陽蹺、陰蹺者,皆起於足跟。人身之超越矯捷者,亦莫過於足跟,故曰蹺。

白話文:

春季对应肝脏属木,夏季对应心脏属火,秋季对应肺脏属金,冬季对应肾脏属水。这又是一个不同的脉络,形状奇特,行经路线也与众不同。对应的病症也不一样,诊断治疗方法自然也各不相同。督脉、任脉、冲脉这三条经脉都起源于胞中,从一个源头分出三条分支。督脉沿着背部运行,统领全身阳气。任脉沿着腹部运行,统领全身阴气。冲脉则在背部运行一段后,再向前行至腹部,向上到达头部,向下到达足部,遍布溪谷肌肉,无处不到,确实是十二经脉内外上下最重要的枢纽。因此,《灵枢经》中“顺逆肥瘦篇”说:冲脉是五脏六腑的海洋,五脏六腑都受到它的滋养。

督脉、任脉直上直下运行,起源于身体最中心的位置,因此在脉象上也表现为直上直下的状态。直上直下意味着三部脉象都长而透。如果直上直下而且浮,则气体舒展,属于阳象,因此归属于督脉。如果直上直下而且紧,则势态收敛,属于阴象,因此归属于任脉。如果直上直下而且牢,则体质坚实,属于有余之象,因此归属于冲脉。阳跷脉、阴跷脉都起源于足跟。人体超越矫捷的部位,也莫过于足跟,因此被称为“跷”。

一則為足太陽之別,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合於太陽,故名陽蹺。一則為足少陰之別,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故名陰蹺。寸以候陽,寸左右彈者,言在寸左右,皆有彈石搏手之勢,是陽蹺脈也。尺以候陰,尺左右彈者,言在尺左右,皆有彈石搏手之勢,是陰蹺脈也。

二經之起,以踝之內外分陰陽者,外踝屬太陽,而內踝屬少陰也。二經之脈,以尺寸分陰陽者,以陽蹺入風池,合太陽至頭,故以寸候之。陰蹺合少陰而不至頭,故以尺候之也。帶脈者,圍身一周,不上不下,如束帶然。故彈搏之脈,惟見於左、右中關耳。陽維、陰維者,維持一身。

白話文:

陽蹺脈是足太陽經的別脈,從外踝向上沿著腿部走,經過風池穴,與太陽經交匯,因此稱為陽蹺。陰蹺脈是足少陰經的別脈,從內踝向上沿著腿部走,到達咽喉,與衝脈交匯,因此稱為陰蹺。用寸關尺來診脈,如果在寸關尺的寸位左右摸到有彈石搏手之感的脈象,就是陽蹺脈。如果在寸關尺的尺位左右摸到有彈石搏手之感的脈象,就是陰蹺脈。

陽蹺脈和陰蹺脈都從踝部開始,外踝屬太陽,內踝屬少陰,因此以踝內外分陰陽。陽蹺脈向上走至頭部,所以用寸位來診脈;陰蹺脈向上走至咽喉,沒有到達頭部,所以用尺位來診脈。帶脈環繞身體一周,不向上也不向下,就像束帶一樣,因此只有在左右中關穴可以摸到它的脈象。陽維脈和陰維脈負責維持全身。

陽維維陽,起於諸陽之會。陰維維陰,起於諸陰之交。夫人身經脈繁密,二脈能於陰交陽會處,加一紮縛,舉綱齊目,而陰陽斯得維持之力矣。其見於脈,自尺至寸,皆刺斜而上。陰則自外入內,陽則自內出外。蓋其經亦皆自下而起,陽自外踝,出肩至腦,陰自內踝,入腹至喉故也。

此八經之脈狀,病則見,不病則不見。《難經》二十八難曰: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不能拘之者,謂十二經不能拘此八脈在環周之內。然而八脈之元元,已寓於十二經中矣。故平和不病,則不見也。其脈曰浮、曰牢、曰緊、曰左右彈、曰斜上,雖皆各因其陰陽道路呈象,而脈狀則俱似有邪而實者。本難云:蓄則砭射,良有以哉。

白話文:

陽維經負責維持陽氣,起源於所有陽經匯聚之處;陰維經則維持陰氣,起源於所有陰經交會之處。人體經脈錯綜複雜,這兩條經脈在陰陽交匯處起到重要的束縛作用,如同綱舉目張,使陰陽得以平衡維持。在脈象上,它們從尺脈部位向上斜行至寸脈部位,陰經從外向內走行,陽經則從內向外走行。這是因為陽維經從外踝開始,向上經肩部到達頭部,而陰維經則從內踝開始,向上經腹部到達喉部。

這八條經脈的脈象,在疾病時會顯現,無病時則難以察覺。《難經》中提到,人體經脈如果充盈旺盛,就會流入八脈而不循環全身,因此十二經脈也無法束縛它們。這裡所說的「不能拘之」,指的是十二經脈無法限制八脈在全身循環。然而,八脈的根本力量其實已經融入十二經脈之中。因此,在身體健康無病時,八脈的脈象就不容易觀察到。八脈的脈象可能呈現浮、牢、緊、左右彈、斜上等,這些都是由於陰陽循行路線不同而呈現的不同形態,但整體上都表現出有邪氣的充實狀態。《難經》中說「蓄則砭射」,確實很有道理。

其病督脈脊強癲癇者,蓋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之端,終陰器,繞篡,繞臀,至少陰,與太陽、少陰合,入股內,貫脊,屬腎,與太陽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自目內眥上額,下循膂絡腎,皆合太陽而並行者也。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其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脊上項,散上頭,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臀。二十八難亦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由是觀之,則督脈與太陽合行者十九,故邪客則脊強,以其貫脊也。

白話文:

患有督脈病症,例如脊背強直、癲癇等,原因是督脈從少腹以下的骨頭中央開始。女子督脈從會陰穴的末端進入,經過陰器,繞過臀部,到少陰穴,與太陽經脈、少陰經脈匯合,進入大腿內側,貫穿脊柱,屬腎臟。同時,督脈與太陽經脈從目內眥(眼角)開始,向上額頭,交匯於頭頂,再向上入腦,然後再出來,分佈到後頸部,沿著肩內側,夾著脊柱,到達腰部,進入膂脈(脊柱內的一條經脈),連通腎臟。(從目內眥到上額,再到下循膂脈連通腎臟,這一段路程,督脈和太陽經脈都是並行而行的。)男子督脈則從陰莖向下,經過臀部,與女子督脈相同。督脈從少腹直上,貫穿臍中央,向上貫穿心臟,進入喉嚨,向上到下巴,環繞嘴脣,最終連接兩眼下方中央。

督脈的一個分支,叫做長強,它夾著脊柱向上到後頸,散佈到頭頂,向下到達肩胛骨,左右兩邊分開,分別走太陽經脈,最後貫穿臀部。

《二十八難》中也提到:督脈起源於下極之俞穴(尾骨處),沿著脊柱內側向上,到達風府穴(後頸部),然後進入腦部。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督脈和太陽經脈共有十九段路程是合在一起行進的。因此,如果邪氣入侵督脈,就會導致脊背強直,這是因為督脈貫穿脊柱的緣故。

注釋

  • 督脈:中醫十二經脈之一,主管人體背部和頭部的陽氣。
  • 少腹:腹部下部。
  • 庭孔:會陰穴。
  • 太陽:中醫十二經脈之一,主管人體頭面部的陽氣。
  • 少陰:中醫十二經脈之一,主管人體腎臟、心臟等臟腑的陰氣。
  • 篡:臀部。
  • 巔:頭頂。
  • 目內眥:眼角。
  • 膂:脊柱內的一條經脈。
  • 長強:督脈的一個分支,位於尾骨尖端。
  • 風府:督脈上的穴位,位於後頸部。
  • 下極之俞:尾骨處的穴位。
  • 邪氣:中醫指導致疾病的病邪。

督與太陽皆主表,而督為諸陽之總。太陽為諸陽之長,又曰巨陽。風邪從類傷陽,表必先受,故留則為癲癇疾也。癲癇時發時止,或筋脈牽引,或項背反張,雖云風傷督脈,亦太陽主筋故耳。(宜羌活勝濕湯、生鐵落飲、瀉青丸之類。)任脈為病,七疝瘕堅者。蓋任脈總諸陰之會,其脈起於胞中,循腹裡,為經絡之海。

其浮而外者,循腹裡,上行於咽喉,別而絡唇口。《難經》亦云: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七疝者,在巢氏則曰厥疝、癥疝、寒疝、氣疝、盤疝、胕疝、狼疝。張子和非之,另立七名。曰: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㿗疝。而諸經之載,如《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所云狐疝風、肺風疝、脾風疝、心風疝、腎風疝、肝風疝。骨空論所云沖疝。

白話文:

督脈和太陽經都主宰著人體的表面,其中督脈是所有陽經的總匯,而太陽經是所有陽經的首領,又稱作巨陽。風邪侵入人體時,會先傷及陽氣,表層必然首先受到影響,如果風邪停留不去,就會導致癲癇病。癲癇症發作時,時發時止,患者可能會出現筋脈牽引或項背反張的現象。雖然說風邪傷了督脈,但因為太陽經主宰筋脈,所以也會造成這些症狀。

任脈生病,就會出現七種疝氣、瘕堅的症狀。因為任脈是所有陰經的總匯,它起源於胞中,沿著腹部的內側走行,是所有經絡的海洋。

任脈的氣血,浮在表面者,沿著腹部的內側向上走行,到達咽喉,分支到嘴唇和嘴巴。 《難經》也說:任脈起於中極穴下方,向上走行至毛際,沿著腹部的內側,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

七種疝氣,巢氏醫書中分別叫做厥疝、癥疝、寒疝、氣疝、盤疝、胕疝、狼疝。張子和則給出了不同的七種名稱,分別是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㿗疝。其他經書中也記載了一些疝氣的種類,比如《素問》中的四時刺逆從論,提到了狐疝風、肺風疝、脾風疝、心風疝、腎風疝、肝風疝。而《素問》中的骨空論,則提到了沖疝。

脈解篇所云㿗疝。玉機真藏論所云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所云: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此亦疝類也。名雖多種,總不能出於七疝之外。蓋七疝之發,必在前陰、少腹之間,任脈所經之地。雖屬他經,未有不以任為原者。

瘕者,假也。氣聚則堅,氣散則平。亦似疝之時作時止,發則亦在任脈界分,多屬血凝經滯,女子之病也。(宜東垣丁香楝實丸、三因散聚湯、化氣湯之類。)衝脈為病,逆氣裡急者。沖之與任皆起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亦名血海。其浮而外者,亦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強半與任脈同。

白話文:

脈解篇

中提到玉機真藏論則稱之為疝瘕,症狀是少腹部位有灼熱疼痛,並會排出白色分泌物,也稱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提到小腸病患會出現小腹疼痛,腰脊及睪丸疼痛,時常感到腹痛難忍。這些症狀都屬於疝氣的範疇。雖然疝氣的稱呼很多,但歸根結底,都離不開七種疝氣的病理。

七種疝氣的發病位置,必定位於前陰、少腹之間,也就是任脈經過的地方。即使其他經脈病變,也必然與任脈息息相關。

是一種假性的腫塊,氣聚則堅硬,氣散則平息。它和疝氣一樣,也是時發時止,並且都在任脈所經的範圍內。瘕多半是由於血凝經絡阻塞所致,是女性常見的疾病。(可參考宜東垣的丁香楝實丸、三因派的散聚湯化氣湯等方劑。)

衝脈

病變時,會出現逆氣裡急的症狀。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胞中,向上循行於背部內側,是經絡之海,也稱之為血海。衝脈的氣血上行至腹部表面,會匯聚於咽喉,再分佈至脣口,大部分的走行與任脈相同。

《素問》骨空論曰:衝脈者,起於氣街,並足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二十八難則曰:起於氣衝,並足陽明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痿論亦曰:衝脈者,經脈之海,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二論所並,雖有少陰、陽明之不同,要知自臍至胸,與陽明則並於前,與少陰則並於後也,故與陽明皆得稱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氣不順,血不和,則胸腹之氣循經壅逆而裡急矣。

(宜蘇子降氣湯、黑錫丹、震靈丹之類。)帶脈為病,帶下臍痛精失者,以帶脈起於季脅,回身如帶,臟腑十二經絡皆過於此。若飲食不節,勞欲縱傷,致令濕熱下流,邪火內郁。外或風入胞宮;邪凝臍腹。帶脈不任,與邪俱陷。或赤或白,如涕如膿。或青黃雜色,或濁黑異形。

白話文:

帶脈是圍繞腰腹部的一條經脈,起於兩側肋骨下方,環繞身體如同腰帶一般,十二經絡都經過此處。當帶脈出現問題時,會導致帶下、臍腹疼痛、遺精等症狀。

造成帶脈病的原因可能是飲食不節、房事過度,導致濕熱下注,邪火內鬱;也可能是外邪風寒入侵胞宮,邪氣凝結於臍腹,導致帶脈失調,與邪氣一同侵入身體。

帶下顏色可能為白色或紅色,如同鼻涕或膿液;也可能出現青黃色或黑色,形狀異常。

溢漏不時,淋瀝不淨。其兼證,則腰腹痠疼,足膝痿軟,頭目暈眩,經脈參差。甚或寒熱往來,容顏枯瘁。然而發源於沖、任、脾胃者多,以沖為血海,任總諸陰,脾胃司水穀故耳。是以骨空論曰: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瘕聚。又痿論曰:衝脈與陽明合於宗筋之會,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

帶脈起於季脅章門,前則當臍上,故又或為臍痛。《靈樞》經別篇曰:腎足少陰,當十四椎,出屬帶脈。蓋腎主藏精,帶固腰膂,虛則一不能藏,一不能固,而精有自失者矣。(宜金匱桂枝龍骨牡蠣湯、和劑威喜丸之類。)陽維為病,寒熱、目眩、僵仆者,以陽維維絡一身之陽,陽主衛,主氣、主表,病則不能維陽,是陽無護持,而衛氣亦因之不固,故在表則生寒熱。其脈氣所發,別於金門,(在足太陽外踝下)以陽交為郄,(足少陽外踝上。

白話文:

身體經常出現分泌物,淋漓不絕,伴隨腰腹痠痛、足膝無力、頭昏眼花、經脈不順暢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寒熱交替、面容憔悴。這些病症大多源於沖脈、任脈和脾胃,因為沖脈是血液匯集之處,任脈統攝陰氣,脾胃負責消化水穀。因此,古籍《骨空論》說:「任脈生病,女子會出現白帶過多或腹部腫塊。」《痿論》則說:「沖脈與陽明經在宗筋匯合處相交,而陽明經是它的長脈,都屬於帶脈。」

帶脈起於兩側肋骨下,往前則位於肚臍上方,因此有時也會感到肚臍疼痛。《靈樞經》中提到腎經在第十四節椎骨處與帶脈相連,由於腎臟主管精氣,帶脈則固護腰部,若腎氣虛弱,就會造成精氣不能儲藏,也無法固守,因此出現精氣外泄的情況。(適合服用金匱要略的桂枝龍骨牡蠣湯或和劑局方中的威喜丸等藥物。)陽維脈生病,則會出現寒熱、頭昏、昏倒等症狀,這是因為陽維脈連結全身陽氣,陽氣主導人體的防衛功能,陽氣虛弱就無法保護陽氣,導致衛氣不固,因此在體表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陽維脈的氣息從金門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外踝下方)分出,然後在陽交穴(位於足少陽膽經外踝上方)成為郄穴。

)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臑俞,(手太陽肩後。)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手少陽缺盆上。)又會於肩井(足少陽肩上。)其在頭也,與足少陽會於陽白(足少陽眉上,)上於本神及臨泣,(俱在足少陽眉上。)上至正營(足少陽目窗上。)及腦空,(足少陽枕骨下。)下至風池,(足少陽顳顬後。

)與督脈會於風府、(督脈後髮際。)啞門。(督脈風府後。)觀此,則知本脈之維於頭目手足頸項肩背諸陽,無一不到。其脈不榮,則不能維。在頭目,無維則眩。在頸項肩背,無維則僵。在手足,無維則僕矣。(宜東垣柴胡升陽湯、東垣退熱湯之類。)陰維為病,心痛、胸腹刺築者,以陰維維絡一身之陰。

白話文:

膀胱經與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蹺脈在臑俞穴交會,手太陽小腸經在肩後;膀胱經與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在肩井穴交會,手少陽三焦經在缺盆上,足少陽膽經在肩上。膀胱經上行至頭部,與足少陽膽經在陽白穴交會,足少陽膽經在眉上;再往上至本神穴、臨泣穴,都在足少陽膽經的眉上;再往上至正營穴,在足少陽膽經的目窗上;再往上至腦空穴,在足少陽膽經的枕骨下;再往下至風池穴,在足少陽膽經的顳顬後。

膀胱經與督脈在風府穴交會,督脈在後髮際;又在啞門穴交會,督脈在風府穴後。由此可知,膀胱經聯絡頭、目、手、足、頸、項、肩、背等所有陽經,無一不至。膀胱經氣血不充沛,就不能維繫這些陽經。在頭目,沒有膀胱經氣血的維繫就會頭昏眼花;在頸項肩背,沒有膀胱經氣血的維繫就會僵硬;在手足,沒有膀胱經氣血的維繫就會無力。治療需要用柴胡升陽湯、退熱湯等方劑。陰維經生病,會出現心痛、胸腹刺痛、胸悶等症狀,因為陰維經維繫著全身的陰經。

陰主榮、主裡,不能維陰則陰無約束,而榮氣因之不和,故在裡則心痛。又榮主血,血合心,故心痛也。其脈氣所發,陰維之郄名曰築賓,(足少陰內踝上)與足太陰會於腹哀、(足太陰乳下。)大橫,(足太陰腹哀下。)又與足太陰會於府舍、(足太陰少腹下、)期門,(足厥陰乳下。

)與任脈會於天突、(任脈喉下。)廉泉。(任脈舌本下。)觀此,則知本脈之維於胸腹諸陰,亦無一不到。其脈不榮,則不能維。在胸脅失所維,則動築而刺痛矣。(宜本事枳實散、奇效拈痛丸、四七湯之類。)陽蹺為病,陰緩陽急。陰蹺為病,陽緩陰急,及癲癇瘛瘲,寒熱恍惚者,蓋二蹺之脈,同發一源。

白話文:

陰氣掌管著人體的榮氣,並將其約束於內,若陰氣不足,則無法約束榮氣,導致榮氣失衡,因此會出現心痛。此外,榮氣又主宰血液,血液與心臟相連,所以心痛也與血液相關。陰維脈是足少陰經的郄穴,名為築賓,位於內踝骨上方,它與足太陰經在腹哀穴(乳房下方)、大橫穴(腹哀穴下方)相會。此外,陰維脈還與足太陰經在府舍穴(少腹下方)、期門穴(乳房下方)相會,並與任脈在喉嚨下方的天突穴、舌頭根部下的廉泉穴相會。由此可見,陰維脈與胸腹部各陰經都有關聯。如果陰維脈失於滋養,則無法約束各經脈,導致胸脅部位失於約束而疼痛,需要使用枳實散、拈痛丸、四七湯等藥物治療。陽蹺脈與陰蹺脈同源,如果陽蹺脈生病,則陰氣緩慢而陽氣急躁;如果陰蹺脈生病,則陽氣緩慢而陰氣急躁,還會出現癲癇、瘛瘲、寒熱交替、神志恍惚等症狀。

《難經》二十八難曰:陽蹺脈起於跟中,陰蹺脈亦起於跟中,不唯同起於根,而又同終於目。《靈樞》脈度篇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

(濡潤榮養於目。)又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觀此,則知二蹺之脈,雖以男女分陰陽,而實則迭為經絡,是一本也。故其為病,亦不似前六脈,逐經分屬。本文以癲癇瘛瘲,寒熱恍惚,總系二經之下,以二經均可病此。證雖云四,而病機可分為八。

白話文:

《難經》中二十八個難題中說道:陽蹺脈和陰蹺脈都起源於腳跟,不僅起始位置相同,而且都最終到達眼睛。《靈樞》中脈度篇也說道:蹺脈是少陰經的別支,從然谷穴之後開始,往上經過內踝之上,沿著陰股直上,進入陰部,繼續向上循行胸腔內側,到達缺盆,再從人迎穴前方出來,進入頄,屬於目內眥,與太陽經、陽蹺脈匯合,向上運行。氣血互相交匯迴流,就會滋養眼睛。

(滋潤營養眼睛。)

又說: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應該數的經脈為經脈,不應該數的經脈為絡脈。觀察這一點,就知道二蹺脈雖然以男女分陰陽,但實際上互相交替作為經脈和絡脈,本質上是一體的。因此,它們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像前六條經脈那樣,分別屬於不同的經脈。本文所提到的癲癇、瘛瘲、寒熱恍惚等症狀,都屬於二蹺脈的範疇,因為二蹺脈都可能引起這些疾病。雖然症狀有四種,但病機卻可以分為八種。

陰陽緩急之義,自是顯然。夫人之身,背為陽,腹為陰。開為陽,闔為陰。外為陽,內為陰。熱為陽,寒為陰。癲則目閉俯首,陰急而陽緩也。癇則目直僵仆,陽急而陰緩也。大惑論所謂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

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脈度篇亦云:蹺之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又云:內溉五臟,外濡腠理。又陰出陽,則交於足太陽。陽入陰,則交於足少陰。雖一為太陽之別,一為少陰之別,而實則隨衛氣相終始者。

白話文:

陰陽的緩急意義,顯而易見。人體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張開屬陽,閉合屬陰;外側屬陽,內側屬陰;熱屬陽,寒屬陰。癲癇發作時,患者閉眼低頭,是陰氣急迫而陽氣緩慢;而癇症發作時,患者眼直僵硬,則是陽氣急迫而陰氣緩慢。大惑論中提到,衛氣無法進入陰分,總是停留在陽分,導致陽氣充盈,陽蹺盛行。衛氣無法進入陰分,也導致陰氣虛弱,所以患者無法閉眼。

如果衛氣停留在陰分,無法運行於陽分,則陰氣盛行,陰蹺充盈。衛氣無法進入陽分,也導致陽氣虛弱,所以患者會閉眼。脈度篇中也提到,蹺脈的陰分滋養臟器,陽分滋養腑臟。陰分從陽分出來,會交於足太陽經;陽分進入陰分,則會交於足少陰經。雖然足太陽和足少陰各屬於不同的經脈,但實際上,它們都隨著衛氣的運行而始終相連。

故衛氣之行留,即可徵二蹺之虛盛。瘈者,挈也。筋脈挈向里拘,陰急而陽緩也。瘲者,縱也。筋脈縱從外弛,陽急而陰緩也。寒則氣收斂,從里從陰,陰急而陽緩也。熱則氣散漫,從表從陽,陽急而陰緩也。恍者,目前恍然,若有所見。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且合太陽上行而並濡於目,病屬目而從外。陽蹺之病,陽急而陰緩也。

惚者,胸中悾惚,若有所失。脈度篇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谷之後,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二十八難曰: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病屬胸腹而從內。陰蹺之病,陰急而陽緩也。二脈一為經,一為絡。病在經,則經急絡緩。

白話文:

因此,衛氣的運行和停留,可以反映出兩個蹺脈的虛實。瘈是指筋脈收縮向內,導致陰氣急迫而陽氣緩慢;瘲則是筋脈鬆弛向外,造成陽氣急迫而陰氣緩慢。寒則氣收縮向內,導致陰氣急迫而陽氣緩慢;熱則氣散漫向外,導致陽氣急迫而陰氣緩慢。恍是指眼前恍惚,好像看到東西。繆刺論說:邪氣侵入足陽蹺脈,會導致眼睛疼痛,從內眥開始,並沿著太陽經上行,最終影響到眼睛,病症屬於眼睛,但從外而來。陽蹺脈的病症,表現為陽氣急迫而陰氣緩慢。

惚是指胸中空虛恍惚,好像失去什麼東西。脈度篇說:蹺脈是少陰經的別脈,起於然谷之後,沿著陰股內側上行,進入陰部,再沿胸部內側上行,進入缺盆。二十八難說:陰蹺脈也起於跟中,沿著內踝上行至咽喉,與衝脈交匯,病症屬於胸腹,但從內而來。陰蹺脈的病症,表現為陰氣急迫而陽氣緩慢。這兩個脈絡,一個是經脈,一個是絡脈。如果病症在經脈,則經脈急迫,絡脈緩慢。

病在絡,則經緩絡急。總之,皆可言經,皆可言絡,但以男女分陰陽之所屬,緩急證病邪之所在,而正文以諸證為二經所共,義良深矣。(宜胃風湯、交加散、海藏愈風湯、加味逍遙散、十全大補湯之類。)

白話文:

若病症出現在絡脈,則經脈緩慢,絡脈則急迫。總而言之,所有疾病都可從經脈和絡脈的角度去理解,但要區分男女陰陽的歸屬,以及通過經脈的緩急狀態判斷病邪所在。本文以諸多症狀為經絡共同表現,其道理非常深刻。(適合使用胃風湯、交加散、海藏愈風湯、加味逍遙散、十全大補湯等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