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2)

1. 初生輒死

《千金》云:兒初生輒死,視口中懸雍前上齶有泡者,以指甲摘取頭,決潰去血,勿令入咽。

白話文:

當孩子剛出生就死亡時,要仔細看他的口腔內,在舌根前面、上顎上有小水泡的情況下,用手指甲掐掉這個泡泡的頭部,讓它破裂並排出血液,不要讓它進入咽喉。

2. 不能啼

《三因》云:兒初生不能啼者,必難產冒寒所致。急用綿絮包抱懷中,勿斷臍帶,將胞衣置爐炭中燒之。再捻大紙條,蘸油點火,於臍帶下熏之,令火氣入臍,更以熱醋湯燙洗臍帶。須臾氣回啼哭,方可浴。浴後斷帶。又或有泡在上齶,即如上救初生輒死法治之。

白話文:

《三因》書中記載:嬰兒出生後無法啼哭,必定是難產受寒所致。應當立即用棉絮包裹抱在懷中,不要剪斷臍帶,將胎盤置於爐炭上燒烤。接著,取一張大紙條,沾油點燃,在臍帶下方燻烤,讓火氣進入臍部,並用熱醋湯燙洗臍帶。片刻之後,嬰兒就會恢復呼吸,啼哭出來,方可沐浴。沐浴後再剪斷臍帶。若嬰兒上顎有泡,則可用相同的救治新生兒瀕死的方法治療。

3. 眼不開

兒初生,眼不開、呻吟,胎熱故也,宜天竺黃散、生地黃湯,及與乳母吃。亦有洗拭不淨,使穢汁潰於眥中,致赤爛。長亦不瘥。(宜真金散洗之。)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眼睛睜不開,不斷呻吟,這是由於胎熱所致。應該服用天竺黃散和生地黃湯,並讓乳母也一起服用。也可能因為清潔不當,導致污穢的汁液積聚在眼角,造成紅腫潰爛,久治不愈。這時可以用真金散清洗患處。

4. 不吃乳

此亦拭口不淨,惡穢入腹,令兒腹滿氣短,不能吮乳。或母取冷過度,胎中受寒,令兒腹痛也。(宜外臺方之類,灸承漿七壯亦好。)

白話文:

這也是因為口腔不乾淨,污穢的東西進入腹中,導致孩子脹氣、呼吸短促,無法吸吮母乳。或者母親受到過度的寒冷影響,讓胎兒受寒,導致孩子腹痛。(可以用外用的藥方,或者進行灸療也不錯。)

5. 不小便

此多因母恣食熱物,熱毒入胎所致。如臍腹腫脹,四旁青黑色及口撮,即不可救。(如未見色,宜外臺方豆豉膏之類。)

白話文:

這通常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過度食用燥熱食物,導致熱毒進入胎兒所造成的。如果出現肚臍和腹部腫脅、周圍皮膚呈青黑顏色以及嘴巴緊閉的情況,就無法救治了(如果還沒有看到這些症狀,可以使用像《外臺方》中的「豆鼓膏」等藥方)。

6. 不大便

由胎中受熱,熱結肛門燥澀,所以如此。若三日不通,急令乳母以溫水漱口,咂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心共七處,凡四、五次。仍以輕粉半錢,蜜少許,溫水化開,時時服少許,以通為度。如仍不通,須透而通之,金簪、玉簪俱可。須刺入一、二寸,內少蘇合丸於內,糞出為快。若腹膨脹,呻吟不乳,至一七則難救,用硬蔥針紝肛門亦好。

白話文:

原因

由於胎兒在母體中受到熱氣影響,導致肛門燥熱、乾燥,所以出現便祕。

治療方法

  • 初期治療:

  • 若三天未解便,需請乳母用溫水漱口,然後用嘴巴輕輕地吹孩子的額頭、後腦勺、腹部、手掌、腳掌,共七個部位,反覆四到五次。

  • 再用半錢輕粉,加入少量蜂蜜,用溫水化開,讓孩子少量多次服用,直到通便為止。

  • 進階治療:

  • 若仍不通,需要用工具幫助排便。可以用金簪或玉簪,刺入肛門一到兩寸,並在肛門內塞入少許蘇合丸,幫助排出糞便。

  • 嚴重情況:

  • 若嬰兒腹部膨脹、呻吟不止、拒絕吃奶,且持續七天以上,則難以救治。可嘗試用硬蔥針刺激肛門,但效果不確定。

注意事項

  • 以上治療方法僅供參考,請勿自行操作。
  • 嬰兒便祕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現代醫學觀點

古代醫學文獻中提到的「胎中受熱」等觀點,在現代醫學中並無科學依據。嬰兒便祕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飲食、腸道功能、藥物等。建議家長在遇到嬰兒便祕問題時,應諮詢醫生,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處理。

7. 鵝口

初生口中舌上,白屑如鵝之口。由在胎受穀氣盛,心脾熱氣熏發,用發纏指,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時,煅黃丹出火氣,摻舌上。如屑不脫,可濃煮慄荴汁,綿纏指蘸拭。如無慄荴,慄木皮代之。

白話文:

新生兒口腔裡的舌頭上有白色碎屑,像是鵝嘴上的。這是因為在母腹中吸收了過多的食物營養,造成心和脾胃積聚了大量的熱氣,引發這種症狀。可以用手指沾取井花水擦拭舌頭來緩解。

如果孩子入睡後仍然有這樣的症狀,可以使用煅黃丹去除火氣並塗抹於舌頭上。

如果這樣還不能解決問題,可以煮濃慄荴汁,然後用棉布包裹住手指沾取慄荴汁擦拭舌頭。如果沒有慄荴,也可以用慄木皮代替。

8. 撮口

其證舌強唇青,聚口撮面,面目黃赤,喘急聲不出,飲乳有妨。若口出白沫,四肢冷,不治。其或肚脹青筋,吊腸卵疝,內氣引痛,皆腸胃鬱結不通所致。治宜疏利,過七日乃免。(宜辰砂、殭蠶散之類。)

白話文:

這個症狀表現為舌頭僵硬、嘴脣發青,嘴巴閉合時面部肌肉收縮,臉色蒼白或者泛紅,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吃奶也受到影響。如果口中出現白色泡沫,四肢冰冷,則表示病情嚴重,可能無法治癒。此外,腹部腫脅且皮下血管突出,可能是腹股溝斜疝等疾病引起的內部器官疼痛,這些都是因為腸胃阻塞不通所導致的。治療方法應該是疏通排泄,一般在第七天左右可以痊癒(可使用辰砂和殭蠶散等藥物)。

9. 臍風、臍濕、臍瘡、氣臍、凸臍

此皆因斷臍不慎,為風冷、水濕所乘。入於臍,流入心脾,令腹脹、臍腫,四肢不收,多啼不乳,甚者發搐。久不瘥,為臍瘡。入於經脈,多變為癇。若臍凸肚緊,微有青色,口撮不開,肝氣盛而克脾土,不可施治。縱使得安,亦非長壽。(宜五苓散之類。)又法:小兒七日內患臍風撮口,百無一愈。

但看兒齒齦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以熟帛裹指,蘸溫水輕輕擦破即安。又灸然谷穴,在內踝前,大骨下陷中。灸三壯,針入三分,不宜見血。《顱囟經》治臍濕,用枯礬、龍骨為末,入麝少許,拭臍乾用。避風,絳帛灰敷妙。蓋破屋爛草為末摻之亦好。氣臍,大如慄,虛腫而軟疼,用竹瀝塗,日數上,消。

白話文:

這些都是因為剪臍帶時不注意,讓風寒和濕氣侵入臍部。風寒濕氣進入臍部,進而影響心脾,導致腹脹、臍部腫脹,四肢無力,哭鬧不停,不願吃奶,嚴重者甚至抽搐。久治不愈,會形成臍瘡。若風寒濕氣進入經脈,則容易導致癲癇。如果臍部凸起,肚子緊繃,略帶青色,嘴巴緊閉,這是肝氣過盛克脾土,不可治療。即使治癒,也不長壽。應該服用五苓散之類的藥物。此外,還有以下方法:嬰兒出生七天內患臍風,嘴巴緊閉,百治不愈。只要觀察嬰兒牙齦上是否有像小米粒一樣的小泡,用熟布裹住手指,蘸溫水輕輕擦破即可。另外,可以灸然谷穴,位於內踝前方,大骨下方凹陷處。灸三壯,針刺三分,不可見血。《顱囟經》中治療臍濕的方法是:用枯礬、龍骨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麝香,擦拭臍部乾燥後使用。注意避風,用紅色的布灰敷在上面效果最佳。可以用破屋的爛草研磨成粉末撒在上面也行。氣臍,大小如栗子,虛腫而疼痛,可以用竹瀝塗抹,數日後就會消退。

臍瘡宜龍骨散。凸臍,因兒有熱在胸,頻頻伸引,呃呃作聲,努張其氣,抑入根本之中,所以凸起,虛大可畏。不必以藥敷之,恐反為害(宜白芍藥湯加米仁煎湯,空心溫服,以外消散塗貼自平。)

白話文:

肚臍上的瘡瘍,應該使用龍骨散來治療。

如果肚臍突出,是因為孩子胸部有熱,經常伸展、呃逆、用力呼吸,將氣力逼入根本部位,因此造成突出。虛大不可輕忽。不必用藥物敷在肚臍上,以免反而有害。應該用白芍藥湯加入米仁煎湯,空腹溫熱服用,再用外消散塗抹於患處,自然就會平復。

10. 天釣

亦驚風之類,但發時頭面仰視,翻眼抬睛,故名天釣。(宜雙金散,或灸兩手大拇指兩甲內相半。男先灸左,女先灸右。及兩足大拇指中間各三、五壯。又灸前、後手心各五壯。妙。)頭目不仰,乃驚風之類。(宜辰砂抱龍丸。)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與驚風相關的症狀,其特點是發病時頭面仰視,翻眼抬睛,就像釣魚時釣竿向上翹起一樣,故名「天釣」。

治療方法:

  • 對於「天釣」的症狀,可以服用雙金散,或者用艾灸的方法治療。
  • 艾灸時,先灸兩手大拇指指甲內側的相交處,男性先灸左手,女性先灸右手。
  • 接著,在兩腳大拇指中間各灸三到五壯。
  • 最後,在兩手的前後手心各灸五壯。

另外,如果頭目不仰,則可能是其他的驚風症狀。

治療方法:

  • 對於這種不仰頭的驚風,可以服用辰砂抱龍丸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文字只是描述了一些古代的中醫治療方法,不應作為現代醫療的依據。 如果您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11. 遺尿

《原病式》謂遺尿不禁為冷。《內經》云:不約為遺溺。仁齋曰:小便者,乃津液之餘也。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府。腎與膀胱俱虛,而冷氣乘之,不能拘制,其水出不禁,謂之遺尿。睡里出者,謂之尿床。此皆腎與膀胱俱虛,而挾冷所致。(宜雞腸散、外臺方。)亦有熱結於腎部,干於足厥陰之經。

庭孔鬱結,氣血不能宣通,則痿痹而神無用,故液滲入膀胱而溺遺失。(宜六味丸。)

白話文:

遺尿的病因

古籍《原病式》記載,遺尿不禁是因寒氣所致。

《內經》也說:「不約而遺,謂之溺。」

仁齋解釋道:小便乃身體津液的剩餘部分。腎臟主管水液,膀胱則是津液的倉庫。當腎臟與膀胱都虛弱時,寒氣乘虛而入,無法約束住水液,導致水液無法控制地流出,這就是遺尿。

在睡夢中流出者,稱為尿牀。這些情況都是腎臟和膀胱虛弱,同時伴有寒氣所致。

治療方法:可服用雞腸散,並配合外臺方。

另一種遺尿的病因

也有一些情況是因熱氣積聚於腎臟部位,阻礙足厥陰經氣血運行,導致庭孔(膀胱經穴位)鬱結不通,氣血無法宣通,進而引起痿痹(肌肉萎縮),精神萎靡,造成液體滲入膀胱,導致溺遺失。

治療方法:可服用六味丸。

12. 舌、齦、齶諸病

楫師王紹龍先生云:心為一身君主,神識之舍,外候於舌,無論外感、內傷,皆當察之。其色紅潤而淨者吉。有苔者病。苔薄少,色鮮明者輕。厚滿,色黑暗者危。色枯燥不澤,圓縮強硬者死。至於傷寒痘疹,更宜細察。又脾之脈絡絡舌本,心脾有熱,無處疏泄,而發證於舌者,如弄舌、重舌、木舌、舌白、舌黃、舌瘡、舌血之類。弄舌者,時時微吐其舌,如火之焰,心脾積熱所致。

(兼脾證者,宜瀉黃散;兼心證宜導赤散,或大黃黃連瀉心湯。)重舌者,舌下有形如舌。(宜刺出血及服瀉黃散,敷糝清液散、馬牙硝、蒲黃末之類。)木舌者,舌腫漸大,塞滿口,不治殺人。(宜瀉黃散。)舌白者,舌上有厚白苔也。(宜桑白皮汁敷之。薄荷汁、生薑蘸擦亦妙。

白話文:

楫師王紹龍先生說:心臟是人體的主宰,神識的居所,它的狀況反映在舌頭上。不論是外感風寒還是內傷,都要仔細觀察舌頭。如果舌頭紅潤而乾淨,就是吉兆。如果有舌苔,則說明有病。舌苔薄少,顏色鮮明,病症輕微。舌苔厚實,顏色暗黑,情況危重。舌頭乾燥無光澤,又圓縮硬實,則為死亡徵兆。對於傷寒、痘疹等疾病,更要細心觀察舌頭。

另外,脾臟的經絡連接到舌根,心脾有熱,無處排泄,就會在舌頭上顯現出來,例如弄舌、重舌、木舌、舌白、舌黃、舌瘡、舌血等等。

弄舌是指病人時常輕微吐出舌頭,像火苗一樣,這是心脾積熱造成的。(如果兼有脾臟病症,應服用瀉黃散;如果兼有心臟病症,應服用導赤散或大黃黃連瀉心湯。)

重舌是指舌頭下面出現形狀像舌頭的東西。(應刺破放血,並服用瀉黃散,以及敷用清液散、馬牙硝、蒲黃末等藥物。)

木舌是指舌頭腫大,逐漸脹滿口腔,無法治癒,會致人死亡。(應服用瀉黃散。)

舌白是指舌頭上出現厚厚的白色舌苔。(應服用桑白皮汁塗敷舌頭,薄荷汁和生薑汁蘸擦舌頭也有很好的效果。)

)舌黃者,即舌上黃苔也。(宜瀉黃散。)舌瘡者,舌上生瘡也。(宜白礬塗足法。)舌血者,舌上黑,有孔出血不止,心火熾盛故也。(宜蒲黃末敷之。)重齦、重齶者,齦上、齶上腫也。總不外一熱,俱宜刺決洗拭。(宜雞內金為末干糝,或服五福化毒丹。)

白話文:

舌頭發黃,是指舌頭上覆蓋著黃色的苔蘚,應該服用瀉黃散。舌頭長瘡,是指舌頭上生了瘡,應該用白礬塗抹患處。舌頭流血,是指舌頭表面發黑、出現孔洞,並且持續流血,這是心火過旺導致的,應該用蒲黃末敷在患處。牙齦和上顎腫脹,通常是熱氣過盛導致的,應該用針刺、洗滌並擦拭患處。建議服用雞內金研磨成粉末,或服用五福化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