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五 (1)
卷五 (1)
1. 瘧疾脈證第四十三
瘧脈自弦。弦數者熱,弦遲者寒,代散者折。
《素問》瘧論曰:夫痎瘧皆生於風,蓋風屬木而應春。弦是其本脈,生於風則象風,故脈自弦。又瘧之作也,邪正交爭,或寒而熱,熱而寒。寒熱往來,正邪出入,樞主於中。經云:少陽為樞。少陽亦應乎春,故脈亦當弦。弦而兼數,數為熱,是知瘧之多熱也。(多熱多汗,宜小柴胡湯,或加知母、石膏、黃連之類。
甚則渴欲冷飲,脈數大者,宜白虎湯之類。)弦而兼遲,遲為寒,是知瘧之多寒也。(熱少寒多,甚則厥冷嘔逆,宜二陳、薑、桂、柴胡、白朮、草果之類,雖附子亦不妨用,但宜細審其證,則百發百中矣。)若代止而又散,乃正氣虛脫,不續不斂之象。邪盛正衰,定主凶折。
(此屬危殆之證。若欲用藥,非大補氣血如參耆炙甘朮附薑桂之類,不能挽回於萬一者。)
白話文:
關於瘧疾的脈象,通常呈現弦狀。如果脈象弦且數,代表有熱象;脈象弦且遲,則表示有寒象;若脈象出現代散,則可能意味著病情惡化。
根據《素問》中的瘧病理論,所有瘧疾都源自風邪,因為風屬木性,與春季相應。弦脈是風邪的基本脈象,風邪入侵,其特徵就像風一樣,所以脈象自然呈現弦狀。此外,瘧疾發作時,正邪兩方力量相互較量,可能先寒後熱,或者先熱後寒。寒熱交替,正邪交戰,其中樞在身體內部。經典中提到,少陽是身體的樞紐。而少陽也與春季相應,因此脈象也會呈現弦狀。脈象弦且數,數代表熱象,這說明瘧疾常伴有高熱。
如果熱象嚴重,患者大量出汗,適合使用小柴胡湯,也可以加入知母、石膏、黃連等藥物。 在極端情況下,患者可能口渴且渴望冷飲,脈象數且大,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白虎湯等藥物。
脈象弦且遲,遲代表寒象,這說明瘧疾可能伴有寒象。 如果熱象少寒象多,甚至出現四肢冰冷、嘔吐等症狀,適合使用二陳、薑、桂、柴胡、白朮、草果等藥物,即使使用附子也是可以的,只要細心判斷病情,就能有效治療。 若脈象出現代止且散亂,這可能表示正氣虛弱,無法控制病情,正氣衰退,病情加重,預示著病情危急。
這種情況屬於非常危險的病症,如果想要治療,必須使用大補氣血的藥物,例如人參、黃耆、炙甘草、白朮、附子、薑和桂等,纔能有機會挽回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