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6)

1. 外附胎產驗過方

益母丸(又名千金保胎丸),凡女人受孕,經三月而胎墮者,雖氣血不足,乃中衝脈有傷。中衝脈,即陽明胃經,供應胎孕。至此時,必須節飲食、絕欲、戒怒,庶免小產之患。服此可以保全。

白朮(土炒),熟地黃(薑汁炒),杜仲(薑汁炒,各四兩),當歸(酒洗),續斷(酒洗),阿膠(蛤粉炒),香附米(四制),益母草,條芩(炒,各二兩),陳皮,川芎,艾葉(醋炙,各一兩),砂仁(炒,五錢)

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飲下。

金匱當歸散,此方養血清熱,孕婦宜常服之。如瘦人血少有熱,胎動不安,素曾半產者,皆宜服之,以清其源,而無後患也。

當歸,川芎,白芍藥,黃芩(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飲調服。日再服。或用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湯任下。日三服。

白朮湯,治胃虛惡阻吐水,甚至十餘日,水漿不入者。

白朮(炒,一兩),人參(五錢),丁香(二錢半),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溫服。

縮砂散,治妊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

縮砂仁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或米飲調服。

三物解毒湯,治誤服毒藥。

甘草,黑豆,淡竹葉(各等分)

上用水煎濃服。

白扁豆散,治妊娠誤服諸般毒藥,動胎欲墮。

白扁豆生去皮,為細末。米飲調服方寸匕。神效,或濃煎亦可。

豆淋酒,治產後,猶有餘血水氣者。

黑豆五升,熬令煙盡,投瓷器內,以酒一斗淬之飲。蓋豆淋酒治汙血,又能發表也。

枳實芍藥散,《金匱》云: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此方主之。

枳實(炒令黑,勿太過),芍藥(各等分)

上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羊肉湯,治產婦脾虛,為寒邪所乘,以致腹痛。及寒月生產,寒氣入於產門,臍下脹滿,手不可犯。

精羯羊肉(四兩),當歸,川芎(各半兩),生薑(一兩)

上以水十盞,酒三盞,煎至四盞。分四次,空心服。加蔥,鹽亦可。

《衍義》云:一婦人產當寒月,寒氣入產門,臍滿,手不得犯。此寒疝也。醫將治之以抵當湯,謂其有瘀血耳。予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少減,作二服愈。

回生丹,治產後瘀積等證。

大黃(一斤為細末),蘇木(三兩,銼,用河水五碗,煎汁三碗),黑豆(三升,煮熟取汁三碗),紅花(三兩,酒四碗煎汁三碗)

上將大黃末,以好醋二斤攪勻,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三項汁。攪開大黃膏,再熬成膏。如有鍋𤆵,焙乾入在後藥。

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茯苓,蒼朮,香附,玄胡索,桃仁,蒲黃,牛膝(各一兩),白芍藥,甘草,陳皮,木香,三稜,五靈脂,羌活,地榆,山茱肉(各五錢),人參,白朮,木瓜,青皮(各三錢),良薑(四錢),乳香,沒藥(各二錢)

同末,大黃膏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好酒化下。

艾附暖宮丸,治婦人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子宮寒冷。

香附(四制,一斤),艾葉(醋浸炒),當歸,川芎,白芍藥(酒炒),熟地黃(薑汁炒,各一兩),玄胡索(炒,二兩),甘草(生用,八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湯、酒任下。

神方驗胎散,兩三個月月經不行,疑而未決,此藥探之。

真雀腦芎(一兩),當歸(全用。重一兩者,只用七錢)

為細末,分作二服。濃煎,好艾湯一盞調下,或好酒調服亦得。可待三兩個時辰,覺臍腹微動而頻,即有胎也。動罷即愈,安穩無虞。如不是胎,即不動,所滯惡物自行。如服藥不覺效,再煎紅花湯調下。

白話文:

[外附胎產驗過方]

益母丸(又稱千金保胎丸),對於女性懷孕,若在孕期三個月時胎兒意外流失,這可能是由於氣血不足,導致中衝脈受到損傷。要知道,中衝脈即是陽明胃經,負責提供胎兒營養。在這個時期,必須控制飲食、避免性行為、控制情緒,這樣才能避免流產的風險。服用這種藥丸有助於保護胎兒安全。

主要成分包括:炒白朮、熟地黃、杜仲、當歸、續斷、阿膠、香附米、益母草、炒條芩、陳皮、川芎、醋炙艾葉、炒砂仁。

製備方法是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以煮熟的棗肉為基質製成藥丸,大小與梧桐籽相近。每次服用一百粒,空腹時以米湯吞服。

金匱當歸散,此方能滋養血液、清除熱氣,適合孕婦長期服用。若身體消瘦,血量偏少且有熱氣,胎動不穩定,或是之前有過流產經驗的人,都應該服用,以清除根源問題,避免後續問題。

主要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藥、黃芩、白朮。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以酒調和服用。每日服用兩次。或者也可以將藥材和酒混合成糊狀,製成藥丸,大小與梧桐籽相近。每次服用五十粒,以茶湯送服。每日服用三次。

白朮湯,治療因胃部虛弱導致的反胃,甚至十幾天無法進食的情況。

主要成分包括:炒白朮、人參、丁香、甘草。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五片生薑,用水煎煮。飯前溫熱服用。

縮砂散,治療孕婦因胃部虛弱導致的氣逆,嘔吐且無法進食。

主要成分是縮砂仁,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以生薑湯或米湯調和服用。

三物解毒湯,治療誤服毒藥。

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黑豆、淡竹葉。

將以上成分用水煎煮濃厚後服用。

白扁豆散,治療孕婦誤服各種毒藥,導致胎兒不穩,可能流產。

主要成分是白扁豆,去皮後研磨成細粉。以米湯調和服用一寸匙。效果神奇,或者濃煎後服用也行。

豆淋酒,治療產後仍有殘留的血塊和水氣。

主要成分是黑豆,烘烤至完全乾燥,放入陶器中,以一斗酒沖泡飲用。豆淋酒能治療污血,同時也能促進排汗。

枳實芍藥散,《金匱要略》提到,產後腹部疼痛,煩躁不安,無法躺臥,可用此方治療。

主要成分包括:炒黑的枳實、芍藥。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寸匙,每日三次。若伴有膿腫,可用麥粥送服。

羊肉湯,治療產婦脾臟虛弱,被寒氣侵襲導致腹部疼痛。以及在寒冷月份分娩,寒氣進入產道,導致肚臍下方脹痛,無法觸碰。

主要成分包括:精選羊肉、當歸、川芎、生薑。

將以上成分與十碗水和三碗酒一同煎煮至剩四碗。分四次,空腹服用。加入蔥、鹽也可。

根據《衍義》記載,有一名婦女在寒冬分娩,寒氣進入產道,導致肚臍脹痛,無法觸碰。醫生原本打算用抵當湯治療,認為這是瘀血所致。我告訴他,這種治療方式不對,應該服用張仲景的羊肉湯。少量服用,分兩次服用即可痊癒。

回生丹,治療產後瘀血積聚等症狀。

主要成分包括:大黃、蘇木、黑豆、紅花。

將大黃磨成細粉,用兩斤醋攪拌均勻,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熬煮成膏狀。接著加入蘇木、黑豆、紅花的汁液,再次攪拌大黃膏,再熬煮成膏狀。若有鍋巴產生,可焙乾後加入後面的藥材。

其他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茯苓、蒼朮、香附、玄胡索、桃仁、蒲黃、牛膝、白芍藥、甘草、陳皮、木香、三稜、五靈脂、羌活、地榆、山茱肉、人參、白朮、木瓜、青皮、良薑、乳香、沒藥。

將以上成分一起磨成粉末,以大黃膏為基質製成藥丸,大小與彈珠相近。每次服用一粒,以好酒溶解後服用。

艾附暖宮丸,治療婦女月經不調,小腹偶爾疼痛,白帶和黃帶增多,子宮寒冷。

主要成分包括:香附、艾葉、當歸、川芎、酒炒白芍藥、薑汁炒熟地黃、玄胡索、生甘草。

將以上成分磨成細粉,以醋糊為基質製成藥丸,大小與梧桐籽相近。每次服用七到八十粒,以米湯或酒送服。

神方驗胎散,懷孕兩三個月,月經未來但懷疑是否懷孕,此藥可幫助確認。

主要成分包括:全當歸、雀腦芎。

將以上成分磨成細粉,分成兩份服用。以濃煎艾葉湯一碗調和服用,或以好酒調和服用也可。等待三到四個小時,如果感到肚臍周圍微動且頻繁,則表示懷孕。動完後即會恢復,安全無虞。如果不是懷孕,則不會有反應,身體中的不良物質會自行排出。如果服用藥物後無效,可以再煎紅花湯調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