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卷五

2. 痰病脈證第四十二

滑主多痰,弦主留飲。熱則滑數,寒則弦緊。

浮滑兼風,沉滑兼氣。食傷短疾,濕留濡細。

滑為水物兼有之象。主多痰者,以痰為飲結成形故也。弦則弦直而斂,不能抑揚鼓盪,是陽運之力薄,故飲留焉。(宜和劑倍術丸、苓桂朮甘湯之類。)以飲較痰,尚未結聚,所以弦不似滑之累累替替有物形也。大約氣機鼓動屬熱,滑數是已。斂束屬寒,弦緊是已。鼓動浮越,風之象也,故浮滑者兼風。

(宜青州白丸子、法制半夏、清心牛黃丸、沉香墮痰丸、清氣化痰丸之類。)動疾沉下,氣之郁也,故動滑者兼氣。停食於中,則氣為食礙,不能透達,脈為之短。短則氣遏於內,勢反成疾。短疾之脈,與滑近似,故滑亦主食也。(宜丹溪保和丸之類。)濕為陰邪,留必緩滲,非若陽邪之變動迅疾,故脈亦濡細耳。

(宜仲景澤瀉湯之類。)

白話文:

【痰病脈證第四十二】

在脈象上,滑脈主要反映身體多痰的情況,弦脈則顯示體內有停滯的水分。如果身體處於熱狀態,脈象會呈現滑且數的特徵;反之,若身體偏寒,則脈象會轉為弦且緊。

當脈象呈現浮滑,這表示風邪與痰濕同在;而沉滑脈象,則反映氣滯與痰濕並存。若是因飲食過度導致的短促疾速脈象,常見於濕邪停留時,脈象會變得濡細。

滑脈象代表體內存在水濕或痰的症狀。之所以說它主多痰,是因為痰是由體內積聚的水分凝結而成。弦脈象呈現的是直且收斂的特性,無法充分起伏,這反映出體內陽氣運行力道減弱,因此水分會停留在體內。

與痰相比,體內的水分尚未完全凝結,所以弦脈不像滑脈那樣顯得有實質的物體感。當氣機運作加速,且屬熱性時,脈象就會呈現滑且數的特徵;若屬寒性且氣機收縮,脈象則會轉為弦且緊。如風一般的浮動現象,常見於浮滑脈象,表示風邪同時存在。

當氣滯於體內,且位於較深層的位置,脈象會呈現動且滑的特性,這通常意味著氣滯與痰濕同在。當食物在胃中停滯,氣的運行會受到阻礙,無法順利流通,進而使脈象變得短促。短脈象表示氣被抑制在體內,反而形成快速的脈搏。這種短且疾速的脈象,與滑脈相似,所以滑脈也反應飲食問題。

濕邪作為陰邪,其滯留體內的特性會導致緩慢且漸進的影響,不像陽邪那樣迅速變化,因此脈象會呈現濡細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