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1. 卷十四
2. 肺癰脈證第七十五
肺癰已成,寸數而實。肺痿之形,數而無力。
肺癰色白,脈宜短澀,不宜浮大,唾糊嘔血。
《金匱要略》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
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又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衛,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
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又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又云: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又云: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又云: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以上數條,《金匱要略》辯肺痿、肺癰之所成不同也。其言熱在上焦者,痿癰皆有熱也。
其言咳者,痿癰皆有咳也。其言亡津液者,痿癰皆亡津液也。其言脈數者,痿癰皆脈數也。但痿屬肺氣虛,虛則雖有熱而不烈。熱不烈,則雖亡津液,不至燥涸,故雖咳而口中反有濁唾涎沫。熱雖客肺,亦不致腐良為膿,惟肺臟痿萃而已,其脈雖數而必虛。癰則不然,乃肺臟氣壅邪實。
實則熱烈。熱烈,則津液亡而更加乾涸,故口中辟辟燥。烈熱迫肺,肺將腐傷,故氣逆而咳。咳即胸中隱痛也。津液既涸,脈應澀滯,而反滑數者,蓄熱腐化,挾有膿血之象,即謂之數實亦可。次條云:寸口脈微而數者,以衛疏故微,邪郁故數。衛疏邪郁,故汗出表熱而且惡寒也。
此言風之初襲,邪猶在表,不入於裡,惟隨呼出。中於衛而外傷皮毛,鬱而為熱,其熱則不出於外,惟隨吸入,過於榮而內傷血脈。夫衛者,主表,主皮毛,陽也。風客之,則內關於肺。肺氣壅逆,故咳而喘滿。衛主氣,肺亦主氣。口咽為氣之門戶。氣不通調,則津液不周布,故口乾咽燥,或有時反唾濁沫。
以熱不在胃,故不渴。衛疏邪客,時為振寒,此皆風中於衛,激動肺氣之證驗也。榮主裡,主血脈,陰也。熱迫之,則內及於脈。肺朝百脈而行榮衛,況邪自皮毛始。皮毛者,肺之合。由合入肺,肺受其熱,血為之凝結。久則腐敗為膿,隨吐而出如米粥。此皆熱過於榮,敗傷肺體之證驗也。
始萌則在陽,在衛,屬氣分,故云可救。久則入陰,傷血脈,傷臟體,故云膿成則死。三條所云肺痿者,虛寒之痿,痿之變也。肺虛而寒則液不流布,故亦吐涎沫。無熱迫肺,則肺氣不逆,故不咳。無熱,故不渴。肺居最上,為諸氣之總司,而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遺尿小便數者,肺氣虛冷,有失通調之職,所謂不能制下也。
氣虛於上,故眩。治以甘草乾薑湯者,姜以溫冷,草以補虛。草補土而不補金者,虛則補其母耳。服此溫劑而渴者,肺中必熱。是知遺尿、便數,非痿證,乃消渴也。即氣厥論所謂飲一溲二,肺消之屬。下四條所載已成癰、未成癰,皆肺氣壅塞之有餘者。前二條論中,頗悉其義。
而皂角、葶藶、桔梗輩亦皆下氣、瀉壅、開結之藥,以方合證,理可想見,故不重解也。本文云:肺癰已成,寸數而實者,即要略所謂脈數實者為肺癰。肺痿之形,數而無力者,即要略所謂脈數虛者為肺痿。必候於寸者,以肺居最上也。肺癰色白,脈宜短澀者,言其面色白為肺色,短澀為肺脈。
色脈與證相符,故宜也。若脈浮大,是為火象。唾如米糊,嘔見膿血,是火剋金。肺臟已傷,宜乎?
3. 附方
金匱甘草乾薑湯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喘咳不得臥,或鼻塞清涕,不聞香臭酸辛,上氣迫塞,服此湯。可先服小青龍湯一劑,乃進此。(小青龍湯方見第十六。)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桔梗湯,亦治血痹。今人用此為咽喉諸證要藥。(見第三十二。)
炙甘草湯(見第三十三)
千金甘草湯,治同桔梗湯。
甘草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千金生薑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薑(五兩),人參(三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三升,分溫再服。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枚),皂莢(一枚,去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外臺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去蘆),貝母(去心,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熬)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葦莖(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
瀉白散,治肺癰。
桑白皮(炒,二錢),地骨皮(去骨),甘草(炙),貝母(去心),紫菀,桔梗(炒),當歸(酒拌,各一錢),栝蔞仁(一錢半)
作一劑。水一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立齋云:此方乃瀉肺邪消毒之劑也。若喘咳唾痰沫,肺脈浮數者,用之有效。
四物湯,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
貝母(去心),紫菀(去苗土),桔梗(炒,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五七沸,去滓。不拘時,稍冷服。如咳嗽甚,加去皮尖杏仁三枚同煎。小兒量減。
肺癰神方
用薏苡米為末,糯米飲調下,或入粥內煮吃亦可。一方用水煎服,當下膿血便愈。
濟生排膿散,治肺癰。得吐膿後,以此排膿補肺。
生綿黃耆二兩,細末。每二錢,水一碗,煎五分服。
排膿散
黃耆(鹽水拌炒),白芷,五味子(炒、杵),人參(各等分)
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蜜湯調下。
肺癰收口方
肺癰收斂瘡口,只有合歡樹皮,或白蘞煎湯飲之。然不可飲於未吐膿血之先也。
肺癰方(又)
野毛慄根二兩,水二鍾,煎五分服。覺肺中微有聲,數次即愈。
治吐膿血方
吐膿血如肺癰,口臭,他方不應,宜消風散。入男子發灰,清米湯下。兩服。
治肺癰方(又)
鮮百合搗汁,酒和服。六、七次愈。
試肺癰法
凡人覺胸中隱隱痛,咳嗽有臭痰,吐在水內。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
白話文:
[附方]
金匱甘草乾薑湯
取炙甘草四兩和炮製乾薑二兩,研磨成粉末。用三升的水煮至剩下一升五合,去掉渣滓,分兩次溫服。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用於治療肺部疾病導致的喘息咳嗽難以平躺,或者鼻塞流清涕,嗅覺失靈,以及上氣道堵塞。服用此湯前,可先服用小青龍湯一劑。(小青龍湯方在第十六章)
取熬製成黃色的葶藶,製成彈珠大小的丸,以及大棗十二枚。先用三升的水煮棗至剩二升,去掉棗後,加入葶藶煮至剩一升,一次服完。
桔梗湯,同樣適用於血痹的治療。現在人們常用此藥作為咽喉疾病的主藥。(見第三十二章)
炙甘草湯(見第三十三章)
千金甘草湯,與桔梗湯有相同的療效。
單取甘草一味,用三升的水煮至剩下一半,分三次溫服。
千金生薑甘草湯,用於治療肺萎縮導致的咳嗽,唾液泡沫不停,咽喉乾燥且口渴。
取生薑五兩,人參三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四味藥材用七升的水煮至剩三升,分兩次溫服。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皁莢湯,用於治療肺萎縮導致的吐涎沫。
取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枚,皁莢一枚(去皮籽並烤焦)。五味藥材用七升的水,用小火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溫服。
外臺桔梗白散,用於治療咳嗽伴隨胸腔飽滿,寒冷感,脈搏加速,咽喉乾燥但不渴,偶爾排出帶有異味的濁痰,久而久之會吐出類似米粥的膿液,這是肺部感染的症狀。
取去蘆的桔梗,去心的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烤製)。三味藥材混合研磨成粉。體質較強的人可以服用半錢的粉,體質較弱的人需減量。如果病竈在膈膜上方,會引起嘔吐帶血的膿液;如果病竈在膈膜下方,會引發腹瀉。如果腹瀉過多且不停止,喝一杯冷水就能緩解。
千金葦莖湯,用於治療咳嗽伴有輕微發燒,胸部煩悶,皮膚出現紅紋,這是肺部感染的症狀。
取葦莖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斤。四味藥材用一斗的水,先煮葦莖至剩五升,去掉葦莖,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兩升,每次服用一升,第二次服用時可能會嘔吐類似膿液的物質。
瀉白散,用於治療肺部感染。
取炒制的桑白皮二錢,地骨皮(去骨)一錢,炙甘草一錢,去心的貝母一錢,紫菀一錢,炒制的桔梗一錢,酒拌的當歸一錢,栝蔞仁一錢半。以上藥材做為一劑。用一鍾的水,加三片薑,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立齋說:這個處方是一種清肺排毒的藥劑。如果呼吸困難,咳嗽,唾液泡沫,且肺部脈象浮動或快速,使用此藥會有效果。
四物湯,用於治療肺部感染導致的膿痰,手腳心煩熱,胸悶咳嗽。
取去心的貝母,去苗土的紫菀,炒制的桔梗各一兩,炙甘草半兩。以上藥材研磨篩選。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的水,煮五到七次沸騰,去掉渣滓,不限時間,稍微冷卻後服用。如果咳嗽嚴重,可加入去皮尖的杏仁三枚一同煎煮。兒童服用時需酌情減少。
肺癰神方
取薏苡米磨成粉,用糯米湯調和服用,或者加入粥中一起煮食也可。另一個方法是用水煎煮服用,會促進膿血排出,病情會好轉。
濟生排膿散,用於治療肺部感染。在排出膿液後,此方可用來排膿和滋補肺部。
取生綿黃耆二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的水煮至剩五分,服用。
排膿散
取鹽水拌炒的黃耆,炒製和搗碎的白芷,炒製的五味子,人參,各等份。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後用蜂蜜水調和服用。
肺癰收口方
肺部感染收口,只有合歡樹皮或白蘞煎湯飲用。但不能在未排出膿血前飲用。
肺癰方(另一種)
取野毛慄根二兩,用二鍾的水煎煮至剩五分,服用。感覺肺部有微弱聲音,多次服用後就會好轉。
治吐膿血方
對於肺部感染導致的膿血吐出,口臭,其他方法無效的情況,宜使用消風散。加入男子頭髮灰,用清米湯送服。服用兩次。
治肺癰方(另一種)
取新鮮百合搗成汁,與酒混合服用。服用六到七次後會好轉。
試肺癰法
如果感覺胸口隱隱作痛,咳嗽伴有惡臭痰,吐在水中。如果沉下去的是膿,浮在上面的是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