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十三 (3)
卷十三 (3)
1. 將護法
大凡瘡疽初生,皆如黍粒。其狀至微,人多忽視,因成大患。能防於未形,理於未成。朝覺夕治,則必無危困矣。否則膿血結聚,毒入深沉,束手待斃,悔之何及。夫以不貲之軀,緩慢自忽。更託命庸醫,任其措置,危殆可立而至,故醫不可不擇。然當知其飽讀經書,久諳疾候,洞明色脈,湯藥熟閒,更平素仁善孝義,臨事不惑者,方為良醫而濟我事也。又要在病人自克,不可恚怒悲憂,叫呼忿恨,及驕性情,縱口腹,任勞役,惟宜恬淡耐煩。
至如患人左石,尤宜止息煩雜。一切打觸器物,諸惡音聲,爭辯是非,咒罵鬥毆,產婦淫男,體氣不潔,腥膻穢濁,雞犬畜獸,並須遠離。設親友問疾者,可以預囑徐行,低聲款曲,禮畢躬退。勿令咨嗟驚訝,話舊談新,妄言虛實,亂舉藥方,久坐多言,重疊省問,勞煩病體,惑亂性情,為害非淺小也。其侍患者,宜壽近中年,性情仁厚。
調治藥物,無失其時。畜中勿食野獸自死有病之肉。水族勿食異狀雜魚,及父母自身本命生屬。蔬中勿食不時、無名、大熱、大寒、滑泄之菜。果中勿食不時、酸澀難化及蟲蛀之物。只宜黃白粱米,稀粥,軟飯,瓜薺蘿蔔姜醬,及酥爛潔淨豬羊等肉。勿令過飢,勿令太飽。此時猶忌一應面果炙煿、煎炒肥甘厚味。
若肌膚將平,惡肉去盡,瘡口收斂,尚忌起立行步,揖待賓客,房室宴會,嗔怒沐浴,登陟遨遊,沖寒冒暑。直待瘡瘢平復,精神如故,氣力完全,方無所忌。百日內,慎勿觸犯之。此篇不但將護瘡疽,即一切虛損久疾,信能奉行,自然大有裨益。故錄出與世共寶之。
白話文:
[照料法]
大抵上,創傷或腫瘍剛開始時,都像小米粒般大小。它的樣子非常微小,人們常會忽略它,因而發展成嚴重的疾病。能在問題尚未形成前就防範,治理於疾病未成之前。早晨發現晚上就治療,這樣就不會有生命危險了。如果不然,膿血就會聚積,毒素深入體內,到時只能束手無策,等著死亡,那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以自己無價的身體,卻怠慢自己,更把性命交給庸醫,任由他們處理,危險隨時可能發生,所以選擇醫生不能不謹慎。然而,要知道他是否熟讀醫書,長期瞭解疾病的徵兆,精通面色和脈搏的診斷,熟悉湯藥的使用,更要平時善良孝順,面對事情不會困惑的人,才能算是好醫生,才能幫得上忙。
而且病人自己也要剋制,不能憤怒悲傷,大吼大叫,忿忿不平,以及放縱自己的情緒,暴飲暴食,過度勞累,應該保持心態平和,忍耐煩躁。
如果病人在左側或右側躺臥,更應該避免煩擾。所有碰撞的物品,各種刺耳的聲音,爭論是非,咒罵打鬥,產婦和有性行為的男人,體味不清潔,腥羶污穢,雞狗牲畜,都要遠離。即使親朋好友來探望病情,可以事先囑咐他們慢慢走,小聲說話,禮貌地完成探望後就退下。不要讓他們嘆息驚訝,講述往事,談論新事,胡說病情,隨意開藥方,長時間坐著多說話,重複探視,讓病人感到疲勞,混淆病人的情緒,這些危害不是小事。
照顧病人的,最好是中年人,性格善良厚道。
調配藥物,不能錯過最佳時間。不要吃野獸自死有病的肉。不要吃形狀奇怪的魚,以及父母親自身的屬相。蔬菜不要吃不合季節、名稱不明、極熱、極冷、易致腹瀉的蔬菜。水果不要吃不合季節、酸澀難消化和有蟲蛀的食物。只適合吃黃白米,稀粥,軟飯,瓜薺蘿蔔姜醬,以及酥爛乾淨的豬羊等肉。不要餓過頭,也不要吃得太飽。這個時候,要避免麵食,油炸食品,煎炒的肥甘厚味。
如果皮膚即將恢復平整,壞死的組織已經清除,創口正在癒合,還需要避免站立行走,接待客人,房事宴會,生氣洗澡,登山遊玩,冒寒暑。直到疤痕完全恢復,精神恢復正常,氣力完全恢復,才沒有禁忌。在一百天內,千萬不能違反這些原則。這篇文章不僅適用於創傷和腫瘤的護理,對於所有虛弱的長期疾病,如果真的能夠遵守,自然會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我記下來,與世人共同珍視。
2. 附方
遠志酒,治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有死血陰毒在中,則不痛。傅之即痛。有憂怒等氣內攻,則痛。傅之即不痛。或蘊熱在內,手不可近,傅之清涼。或氣血虛而不斂,傅之自斂。
遠志(不以多少,泔浸捶去心,干為末)
酒一盞,調末三錢,澄清飲之,以滓傅於患處。
獨勝散,治癰疽。皆緣血滯氣凝而致者。
香附子(去毛令淨,以生薑汁淹一宿,烙乾研極細)
上,無時,以白湯調二錢服。又云疽多由怒而得,但服香附,進食寬氣,自有神效。
人參敗毒散(見第三十七)
飛龍奪命丹,專治疔瘡發背,胸疽,吹乳,癰疽,一切無名腫毒。惡瘡無頭者,服之有頭。不痛者,服之知痛。已成形者,服之立愈。危急者,服之無失。
蟾酥(乾者,酒化),雄黃(各二錢),膽礬,寒水石(各一錢),乳香,沒藥,銅綠(各二錢),輕粉,麝香(各五分),海洋(即蝸牛連殼,二十一個),硃砂(一錢,作衣)
為末。先將海洋研為泥,和末,丸綠豆大。丸不就,加好酒多杵。每服三丸。用蔥白三寸,令病者嚼爛,吐於男左女右手心。將爛蔥裹藥,無灰酒三、四盞,溫熱送下。避風蓋暖臥。約人行五里許,飲熱酒助藥力。發熱大汗為度。重不過三服。
蟾酥丸,治疔黃一切惡瘡。
川烏,蓮花蕊,硃砂(各一錢半),乳香,沒藥(各二錢),輕粉,蟾酥(各一錢),麝香(五分)
為末,糊丸豌豆大。每服一丸。病重者二丸。依前奪命丹服法取汗。
真人活命飲,治一切癰疽腫毒。
穿山甲(三片切碎,蛤粉炒),天花粉,甘草節,乳香,白芷,赤芍,貝母(各一錢),防風(七分),沒藥,皂角刺(各五分),當歸尾(酒洗),陳皮(各一錢半),金銀花(三錢)
在背,皂刺為君。在腹,白芷為君。在胸,加蔞仁二錢。在四肢,金銀花為君。疔瘡,加紫河車草三錢。作一帖。老酒鍾半,煎一鍾,溫服。煎須用大瓦器,紙封口,勿泄氣。服看證上下,飢飽服之。能飲者,再飲數杯。忌酸物、鐵器。宜服於未潰之先。
護心散,治發背癰疽,發腦,發髭,腦虛頭暈,風濕等證。
甘草(炙,一錢),綠豆粉(炒,二錢),硃砂(研,水飛過,一錢)
上為細末,作一服,白湯調下。
防風通聖散(見第六十一)
神效托裡散,治癰疽發背,腸癰奶癰,無名腫毒,焮赤疼痛,憎寒發熱。不問老幼,並治之。
黃耆(去蘆,五兩),當歸(一兩八錢),粉草(炙,八錢),忍冬藤葉(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酒一盞半,煎至一盞。病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少頃再進,留滓外傅。
正鐵箍散
貝母(去心),白芷,蒼耳草灰(醋拌曬乾,各二兩),或加龍骨二錢尤妙。
上為細末,水調或香油調,貼瘡上。
鐵井欄,治無名腫毒,或背疽。
芙蓉葉(重陽前收研末),蒼耳(端午前收,燒灰存性)
上同研細,以蜜水調,傅患處四圍,露頭。
補中益氣湯(見第三十九)
玉樞丹(見第六十三)
十全大補湯(見第十六)
當歸補血湯(見第十六)
神仙太乙膏,治一切癰疽瘡毒,已潰未潰者。如發背,以溫水洗淨,軟絹拭乾,用緋帛攤貼。更為丸,冷水送下。血氣不通,溫酒下。赤、白帶,當歸酒下。咳嗽及喉閉纏喉風,並用新綿裹置口中噙化。一切風赤眼,捏作小餅,貼太陽穴,更以山梔子湯下。打撲傷損,外貼內服,橘皮湯下。腰膝痛,貼患處,鹽湯下。唾血,桑皮湯下。以蛤粉為衣,其膏可收十餘年不壞。又治瘰癧,用鹽湯洗貼,酒下一丸。楊梅瘡毒,潰爛者尤效。婦人經脈不通,腹痛,甘草湯下,並攤貼之。疥瘡,用麻油煎滾,和膏塗之。虎、犬、蛇、蠍傷,刀斧傷,皆可內服外貼。
玄參,白芷,當歸,赤芍,肉桂,大黃,生地(各一兩)
麻油二斤,入銅鍋內,煎至黑,濾去滓,入黃丹十二兩再煎,滴水掄軟硬得中,即成膏矣。腫毒跌撲疼痛,加乳香、沒藥。
制丹法:黃丹先炒紫色,傾缸內,用滾水一桶泡之。再汲涼水滿缸,用棒常攪。浸一宿,去水,再炒如前二次,方研令極細用。
替針丸
雄雀糞(二十粒),硇砂,陳倉米,沒藥(各一字)
上研勻,以米飯丸,如粟大。每用一粒,貼瘡口眼中,即潰膿出。
六君子湯(見第十六)
圍藥
南星,草烏頭,黃柏,白芨(各二兩),五倍子(炒一兩)
上為細末,調如糊,隨血圍匝如牆壁,可移險處於不險處如神。
金絲萬應膏,治攧撲損傷,手足肩背並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忍。小兒脾疳,瀉痢,咳嗽,不肯服藥者。
瀝青(二斤半),威靈仙,黃蠟(各二兩),蓖麻子(一百個,去殼、研),沒藥,乳香(各一兩別研),麻油(夏二兩,春、秋三兩,冬四兩),木鱉子(二十八個,去殼、切片子研。)
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枝攪候焦黑色,重綿濾過。以瀝青入水盆,候冷成塊。取出秤二斤淨,再下鍋熔開。下麻油、黃蠟、蓖麻、木鱉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攪勻。須慢火,滴入水中不黏手,扯拔如金絲狀,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沒末。
起鍋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枝攪數百次。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扯拔如金絲。頻換水浸一日,卻用小銚盛。如跌撲傷,於疼痛處火上炙熱貼,透骨肉為驗。連換熱水數浴之,則血瘀自消。小兒脾疳貼患處。瀉痢,貼肚上。咳嗽,貼背心。
八珍湯(見第十六)
疥瘡大風膏,治一切乾溼疥瘡,並膿窠爛瘡。
大風子(二兩,去殼),枯礬(四兩),蛇蛻(燒存性),樟腦,蜂窠(燒存性,各三分),水銀(五分,用錫死之),桕油燭(四兩)
風子諸藥為末,入燭油,次入水銀,搗勻塗擦。
桃花隔紙膏,貼久患臁瘡如神。驗過千百矣。
上好透明松香,水煮,隨換水,煮數十次,以色白味不澀苦為度。研細,入上上飛丹十分之四,再研勻。用豬板油去膜切碎,同藥搗勻,攤油紙上。作隔紙膏,上針刺多孔。先將苦茶洗患處淨,拭乾貼上。以絹帛緊包紮,一日一換。雖二十年臁瘡,不消十紙。
千捶膏,治瘰癧。
瀝青(一兩),杏仁(去皮,十三粒半),蓖麻仁(四十九粒)
同搗爛。初搗甚燥,如不能成膏者,搗千下,則漸柔黏矣。用布攤貼。未潰消,已潰出核。
烏龍膏,治一切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初發焮熱未破者。
用陳年小粉,不拘多少,入鍋炒令成黃黑色,取出待冷,碾極細,以陳米酷調,稀稠得所。如過稀,微火熬之,其色如漆。用瓷瓶收貯。遇有腫毒,量腫大小,用榜紙攤成膏藥,中剪一孔,露出毒頭,貼上疼痛即止。少頃覺癢,久則腫毒自消。甚效。
白麥飯石膏,治膿潰後,圍瘡口。
白麥飯石(二兩。有小於鵝卵石者,有大於鵝卵石者。其色有青、黑、白、紅點相間,惟鬆脆為佳。以炭火煅至紅,以好米醋淬之。如此煅淬十數次,研為末,重羅去粗者。取細末入乳缽,數人更遞研五七日,如面極細為妙),白蘞(二兩,研為細末),鹿角灰(不用自脫者。須用帶腦頂骨全者。
卻是生取之。截角作二、三寸長,灰火燒令煙盡。研,羅為末,再入乳缽,更遞研極細。二兩)
上三味,最要研得極細,方有效。粗則反致甚痛,細則大能止痛,收口排膿。(精粗之異如此。)和合。量藥末多寡,用陳好米醋,入銀、石器內,熬令魚眼沸。卻旋旋入藥末,用竹篾子不住手攪,熬一、二時久,令稀稠得所。提出以瓷器盛之。候冷,以紙蓋覆,勿令著塵。
用時,先以豬蹄湯洗去膿血,以軟絹挹干,鵝翎蘸膏塗敷四圍。凡有赤處盡塗之,但留中心一口如錢大。未潰,能令內消。已潰,則排膿如湍水。逐日令口收斂。瘡久肌肉腐爛,筋骨出露,用舊布片塗藥貼瘡,但內膜不穿,亦能取安。洗瘡勿可手觸嫩肉,亦不可口氣吹著。合藥,亦忌腋氣之人,及月經有孕婦人見之。
仍可熬好米醋一大碗,收瓷器內,候逐日用藥。如瘡上久則藥干,以鵝翎點醋拂拭藥上,勿令燥也。初則一日一洗一換藥。十日後,兩日一換。
古方云:麥飯石,顏色黃白,類麥飯。曾作磨者尤佳。按麥飯石不可作磨。狀如麥飯糰,生粒點。如無此石,當以舊面家磨近齒處石代之,取其有麥性故也。或溪中尋白石如豆如米大者,即是也。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如鵝卵,略如握聚一團麥飯。
精要神異膏,治諸般惡毒瘡癤,發背癰疽,其妙如神。
露蜂房(要用蜂兒多者為妙,細剪、淨,一兩),全蛇蛻(鹽水洗淨、焙乾),玄參(去蘆,各半兩),綿黃耆(七錢半),黃丹(五兩,研細後入),杏仁(去皮尖,切小片,一兩),男子亂髮(洗淨焙乾,如雞子大),真麻油(一斤)
上件藥,先將麻油入銀銚中,同亂髮於風爐上,慢慢文武火熬。候發焦熔盡,以杏仁投入。候杏仁色變黑,好綿濾去滓。再將所熬清油入銀銚內。然後入黃耆、玄參二味,慢火熬一二時。取出銚子,安一冷風爐上,候半時久,火力稍息,旋入露蜂房、蛇蛻二味,將柳枝急攪。
移銚於火上,不住手攪。慢火熬至黃紫色,用綿濾過。後復入清油在銚內,乘冷投黃丹,急攪片時。又移銚於火上,文武火慢慢熬,不住手用柳枝攪千餘轉,候藥油變黑色,滴於水中凝結成珠子,則是膏成就矣。若珠子稀,再熬少時,必候得所,然後用瓷器內封收待用。或恐偶然熬火太過,稍硬難用,卻入少蠟熬添麻油在內,瓷器盛封,蓋於甑上蒸,乘熱攪勻,收而用之。膏藥熬成了,須用所盛瓷器,置淨水盆中,出火毒一晝夜,歇三日方可用。
熬此膏藥,極難於火候,須耐煩看火緊慢。火猛,即藥中火發,千萬謹戒。(膏藥方甚多,效無過於此。)
內托復煎散,焮腫於外,根盤不深,形證在外而其脈浮者,病在皮肉,非氣盛,則必侵於內,急宜服之,托裡健胃。
地骨皮,黃芩,茯苓,芍藥,人參,黃耆,白朮,桂,甘草,防己,當歸(各一兩),防風(二兩)
先以蒼朮一斤,水五升,煎三升,去朮,入前藥再煎至三、四盞,取清汁,分三、四次,終日飲之。如未已,再煎半料飲之。如大便秘,煩熱,少服黃連湯。如微利,及煩熱已退,仍與此散,使榮衛俱行,邪氣不能內傷也。
神仙蠟礬丸,治癰疽及腸癰。托裡消毒,固臟腑,止疼痛。
黃蠟(二兩),明礬(三兩)
先將黃蠟熔開,離火待少溫,入礬末和勻。眾手急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酒下,每日二服。此藥不惟定痛生肌,且護膜止瀉,消毒化膿,內癰排膿,托裡之功甚大。金石藥毒發疽,非此莫治。更用白礬為末,每日酒服一錢尤效。有遍身生瘡狀如蛇頭者,尤宜服之。
每日百丸。若蛇蠍並一切毒蟲所傷,溶化熱塗患處,內更服之,毒即解。服至三、四兩以上,愈見其功。此宜於癰毒潰後服之,腸癰尤效。
癰疽收口藥
白龍骨,白蘞,乳香,沒藥(各半分)
為末摻之。
比天膏(此淮安王寡婦家秘傳)
麻黃,川芎,白芷,薄荷,草烏,全蠍(各二兩),防風,連翹,黃芩,黃連,大黃,知母,貝母,當歸,蒼朮,羌活,桔梗,柴胡,荊芥,五倍子,海螵蛸,白芨,穿山甲,木鱉子,大風子,蛇蛻,梔子,血餘(各三兩),椿皮,桑枝,槐枝,柳枝(二寸許者,各二十段),片腦(一錢),麝香(二錢),乳香,沒藥(各五錢),龍骨,血竭(各三錢),輕粉(二兩),赤石脂(三錢)
上麻黃等粗藥,入麻油內浸一宿。文武火熬至藥枯黑色。去滓再熬,滴水成珠。每油二斤,入密陀僧一斤,收成膏。下片腦細藥,柳枝不住手攪,入水中,出火毒收用。
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疔瘡瘰癧,鼠瘡臁瘡,棒瘡刀傷,便毒魚口,風癬頑瘡,多日不滿,口常流膿水,婦人吹乳奶疽,瘡癤等項。先將花椒湯洗淨貼。
肩背風吹,兩膊痠疼,貼肩井穴。左右肘疼,貼曲池穴。
風寒濕氣,腰眼大腿痠麻,貼患處。兩曲膝冷痛,貼膝眼上。腳氣舉發,貼疼處。跌打損傷,貼患處。
以上諸證,俱用食鹽炒熱,布包熨患處,令透毛孔,方貼之。
仙傳萬靈膏(忌用鐵鍋煎)
羌活,獨活,山梔,兩頭尖,官桂,玄參,大黃,五倍子,當歸,白芷,皂角,天花粉,赤芍,生地,熟地,山茨菰,防風,黃連,川芎,紅芽大戟,連翹,桔梗,白芨(各六錢),木鱉子(二十粒去殼),白蘞,苦參(各六錢),穿山甲(十片),蓖麻子(八十粒去殼),杏仁(四十粒),血餘(四兩),槐枝,柳枝,桑枝(寸許長者,各三十段),巴豆(三十粒,去殼)
用麻油二斤四兩,春、秋浸三日,夏浸二日,冬浸五日。熬枯黑色,去滓再熬,滴水成珠。每油二斤,下飛丹一斤,松香三兩,黃蠟二兩,桐油二兩熬。不老不嫩。稍冷,入乳香、沒藥各六錢,血竭、阿魏、孩兒茶、百草霜、輕粉、馬莧膏各三錢,桑枝攪勻攤貼。
治癰疽發背癧瘡。用火烘手熱,摩百餘下貼。已出膿者,不必摩。疥癬瘡,搔癢貼。風癩,用木鱉子火煨研爛,置膿上貼。無名腫毒,貼患處。跌撲刀斧傷,貼患處。風痰壅塞,貼心上,熱手摩百下。痞塊,木鱉子研爛,置膏藥上貼之。以皮硝一兩,鴿糞五錢,蒜二個,搗勻。
用面作一圈,圍定在膏藥外。熨斗火運藥上,令氣透。蠱脹,加煨木鱉,貼心下臍上,熱手摩百次。癱瘓濕氣痛,加煨木鱉貼患處,手摩百下。月經不調,貼血海穴,手摩百下。
解輕粉毒
用佛前照過陳年琉璃,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日服一二次。一月全愈。
花蕊石散,治一切打撲金刃傷損。身體出血者,急於傷處摻藥,其血化為黃水。如有內損,血入臟腑,熱煎童便,入酒少許,調一錢服之。若牛觝腸出不損者,急送入,用桑白皮為線縫合。摻藥,血止立活。如無桑白皮,用生麻縷亦可。不得封裹瘡口,恐作膿血。以竹夾兩邊皮起亦好。如瘡干,以津液潤之,然後摻藥。婦人產後,敗血衝心,胎衣不下,並用童便調服。
硫黃(明淨者四兩,搗粗末),花蕊石(一兩,搗粗末)
二味拌勻,先用紙筋和鹽泥,固濟罐子一個。候泥干,入藥於內,再用泥封口。候乾,置四方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籠疊周匝。自巳、午時後下火,令漸漸上徹,直至經宿,火冷炭消。又放經宿,罐冷取出,研,貯瓷瓶內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