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附方

清暑益氣湯(見第十六)

十味香薷飲(見第十六)

敗毒散(活人)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芎藭,枳殼,白茯苓,桔梗,人參(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二片,煎七分,溫服。或沸湯點亦得。治傷寒溫疫,風濕風眩,拘蜷,風痰頭疼目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疼,及老人、小兒皆可服。或瘴煙之地,或瘟疫時行,或胸多風痰,或處卑濕腳弱,此藥不可缺也。日二、三服,以知為度。煩熱口乾,加黃芩。

和劑五積散,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或腹痛。又治傷寒發熱,頭疼惡風,無問內傷生冷,外感風寒,及寒濕客於經絡,腰腳痠疼,及婦人經血不調,或難產並治。

白芷,茯苓,半夏(湯洗七次),當歸,芎藭,甘草(炙),肉桂,芍藥(各三兩),枳殼(去瓤、麩炒),麻黃(去節根),陳皮(去白,各六兩),桔梗(去蘆,十二兩),厚朴(去粗皮、薑製),乾薑(各四兩),蒼朮(泔浸、去皮,二十四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蔥白三根,煎七分熱服。冒寒用煨姜,挾氣加茱萸。婦人調經催產,加艾醋。

白話文:

【附方】

  1. 清暑益氣湯:在第十六篇有詳細的介紹和製作方式。

  2. 十味香薷飲:同樣在第十六篇有詳細的介紹和製作方式。

  3. 敗毒散:由羌活、獨活、前胡、柴胡、芎藭、枳殼、白茯苓、桔梗、人參各一兩,以及甘草半兩研磨成細末製成。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加入兩片生薑,煮至剩下七分,溫熱服用。或者可以用沸水沖泡。主要治療傷寒、瘟疫、風濕、風眩等疾病,症狀如全身疼痛、憎寒壯熱、項強眼疼等,無論是老人小孩都可以服用。在瘴癘之地,瘟疫流行,或者胸多風痰,或者處於低窪潮溼的地方,腳力虛弱,這藥都是必要的。每日可服用二到三次,根據自身狀況調整。如果感到煩熱口乾,可以添加黃芩。

  4. 和劑五積散:主治因受寒而引起的感冒,頭痛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或腹痛。也可治療傷寒發熱,頭痛惡風。無論內傷生冷,外感風寒,還是經絡中的寒溼,導致腰腳痠疼,以及婦人月經失調,難產等問題,都能得到緩解。

其成分包括白芷、茯苓、半夏(湯洗七次)、當歸、芎藭、甘草(炙)、肉桂、芍藥各三兩,枳殼(去瓤、麩炒)、麻黃(去節根)、陳皮(去白)各六兩,桔梗(去蘆)十二兩,厚朴(去粗皮、姜制)、乾薑各四兩,蒼朮(泔浸、去皮)二十四兩。將所有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加入三片姜和三根蔥白,煮至七分熟後熱服。在寒冷天氣下使用時,可添加煨姜;若伴有氣滯,可添加茱萸。對於婦人調經催產,可以添加艾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