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2)

1. 癰疽雜述

《鬼遺方》云:癰之痛,只在皮膚之上。其發如火焚茅。初如黍米,三兩日如掌大,五七日如碗大。即易治。如腫冷,(熱不外發。)發渴,(邪熱在內。)發逆,(邪攻裡而嘔。)治之難愈。又云:疽發如小癤,觸則徹心痛,四邊微起如橘皮孔,色紅赤,不全變,膿水不甚出。

至七八日,疼悶喘急。若始腫高,五七日忽平陷,此內攻之候也。又云:癰疽有三等。毒氣浮淺,屬腑。毒氣沉深,屬臟。毒氣猛烈而行經絡,或淺或深無定,五臟六腑,皆受五毒,難為調理。惟宜於癰疽諸處,不問虛實,高腫起盛,光澤疼痛,只在皮膚之上,熱急脹滿,或有癢疼,別無惡候。初用溫藥平氣,次用排膿發穴。

白話文:

癰的症狀和治療

《鬼遺方》記載,癰的疼痛只在皮膚表面。它發作起來就像火燒茅草一樣迅速。初期像黍米粒般大小,三兩天後就如手掌般大,五七天後就如碗般大。此時便容易治療。

如果腫塊冰冷,熱氣無法外發,患者口渴,說明邪熱在內。如果患者嘔吐,說明邪氣攻入內臟。這些情況下治療就比較困難。

疽的症狀和治療

《鬼遺方》還記載,疽的發作像小的癤一樣,觸碰就會痛到心裏,周圍微起,像橘皮的孔洞,顏色紅赤,沒有完全變色,膿水也不多。

到了七八天,患者就會疼痛悶脹,呼吸急促。如果一開始腫塊很高,五七天後突然平陷,這是邪氣內攻的徵兆。

癰疽的分類和治療原則

《鬼遺方》指出,癰疽分為三等:

  • 毒氣浮淺,屬於腑:毒氣只在表淺部位,影響到臟腑功能。
  • 毒氣沉深,屬於臟:毒氣深入內臟,影響臟器功能。
  • 毒氣猛烈而行經絡,或淺或深無定:毒氣沿著經絡蔓延,影響多個部位,或淺或深,難以判斷。

五臟六腑都可能受到五毒的侵襲,難以調理。

治療原則

無論虛實,凡是癰疽部位高腫起盛,表面光澤疼痛,只在皮膚表面,熱急脹滿,或有癢疼,沒有其他惡性徵兆,都可以採用以下方法治療:

  • 初期使用溫和的藥物平息氣血。
  • 接着使用排膿消腫的藥物,並針灸發泄穴位。

註釋:

  • 癰:是指皮膚組織化膿性感染。
  • 疽:是指皮膚深層組織化膿性感染。
  • 癤:是指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 黍米:一種小米,比一般小米更小。
  • 橘皮:橘子皮,指皮膚表面像橘皮一樣有凹凸不平的紋路。
  • 五七日:七天為一週,五七日即三十五天。
  • 腑:指人體消化系統的器官,如胃、腸、膀胱等。
  • 臟:指人體內臟器官,如心、肝、脾、肺、腎等。
  • 經絡:指人體經脈和絡脈,是運行氣血的通道。
  • 五毒:指五種有害的物質,如熱、寒、濕、燥、風。
  • 虛實:指人體的氣血虛弱程度。
  • 溫藥:指溫和的藥物,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 排膿:指排出膿液。
  • 發穴:指針灸治療中,刺激特定穴位,以疏通經絡、排泄毒素。

(治癰所謂平氣者,乃犀角飲之類。其方用犀角、連翹、漏蘆、甘草、當歸、肉桂,皆發表之藥也。所謂發穴者,乃棘針之類,用皂角刺為君,甘草、川芎、乳香為佐使,亦托裡之藥也。然不若潔古、東垣諸方發表托裡為穩當。)疽發諸處,不拘大小,唯起在背。廣一尺、二尺、三尺,皮厚紫黑,高腫不常,內疼如錐刺攻擊,滿悶應四肢重疼,前心亦痛,余處發猶可。惟虛處及近筋骨處,若膿毒未潰,即傷爛筋骨肉。

白話文:

治療癰瘡,所謂的平氣方法,指的是像犀角飲這樣的方劑。這種方劑使用犀角、連翹、漏蘆、甘草、當歸、肉桂等藥物,都是屬於發表性質的藥物。所謂的發穴方法,指的是像棘針這樣的方劑,以皁角刺為主藥,甘草、川芎、乳香為輔助藥物,也是屬於託裡性質的藥物。然而,相較之下,潔古、東垣等人的方劑,在發表和託裡方面的運用更加穩妥。

疽瘡發在身體各處,不論大小,但大多長在背部。大小範圍可以是一尺、兩尺、三尺,皮膚厚實且呈現紫黑色,腫脹高聳且不穩定,內部疼痛如錐子般刺痛,讓人感到滿悶,四肢也感到沉重疼痛,胸口也疼痛。其他部位長出疽瘡,尚可治療。唯有在虛弱部位以及靠近筋骨的部位,如果膿毒尚未潰破,就會傷及筋骨和肌肉。

損為疽者,屬五臟毒氣深沉,氣伏堅實。不宜緩治之,須內實五臟,外透皮膚,令軟勻和。即膿透,宜用內托實臟氣之藥,排膿勻氣乃可,不比癰之毒氣淺也。毋一類治之。

凡一切瘡腫,見有內攻之候,急以內托散及內補湯藥,補填臟腑令實,最怕透膜,膜穿十無一生矣。婁全善云:癰之邪淺。其稽留壅遏,獨在經脈之中,而專攻於外。故初發時,自表便發熱,患處便如碗如盆,高腫而痛甚者。縱欲下陷,緣正氣內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發渴、發逆以拒之。

是以骨髓終不焦枯,五臟終不傷也。疽之邪深,其稽留壅遏,內連五臟而不專攻於外,故身體或無熱,患處或不腫。毒甚者,聲嘶氣脫,眼黑眼小,十指腫黑如墨,多死也。治之之法,癰之初發,當以潔古法為主。表者散之,里者下之,火以灸之,藥以敷之。膿未成者,必消膿。

白話文:

損傷變成疽的,是五臟毒氣深沉,氣體凝聚堅硬。不能緩慢治療,必須內調五臟,外透皮膚,讓它軟化均勻。一旦膿液透出,就要用內托補實臟腑氣的藥物,排膿和氣才能痊癒,這跟癰的毒氣淺不同。不能用同一種方法治療。

所有瘡腫,只要出現內攻的徵兆,就要立即使用內托散和內補湯的藥物,補充臟腑讓它充實,最怕穿透膜,膜穿破了十個就活不了一個。婁全善說:癰的邪氣淺,它停留阻塞,只在經脈中,專門向外攻擊。所以剛開始時,從表面就發熱,患處像碗像盆一樣高腫疼痛。即使想向下陷,因為正氣內固,不願意接受,所以可能會便秘,或者口渴、發熱來抵抗它。

因此骨髓不會焦枯,五臟也不會受損。疽的邪氣深,它停留阻塞,內連五臟而不專門攻擊外,所以身體可能不發熱,患處可能不腫。毒氣很重的人,會聲音嘶啞、氣息虛弱、眼睛黑而小、十指腫黑如墨,大多會死亡。治療的方法,癰剛開始發病時,應該以潔古法為主,表面的就散開它,裏面的就排泄它,用灸法處理火氣,用藥物敷在患處。膿還沒形成的,就必須消掉膿。

已成者,速潰。又當以《鬼遺方》為主,補填臟腑令實,勿令下陷之邪蔓延。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歸著而不亂,則可轉死為生。今外科不分癰疽,一例宣熱拔毒。外以五香耗其氣,內以大黃竭其血。終不能自悟其藥之非。惜哉!《集驗》云:癰疽之名雖多,而其要則二,陰陽而已。

發於陽者,為癰,為熱,為實;發於陰者,為疽,為冷,為虛。故陽發,則皮薄色赤腫高,多有椒眼數十而痛;陰發,則皮厚色淡腫硬,狀如牛頸之皮而不痛。又有陽中之陰,似熱而非熱,雖腫而實虛。若赤而不燥,欲痛而無膿,既浮而復消,外盛而肉腐。陰中之陽,似冷而非冷,不腫而實,赤微而燥,有膿而痛,外雖不盛而內實煩悶。

白話文:

已經化膿的,要趕快切開排膿。同時要以《鬼遺方》為主要治療方法,補充臟腑,使其充實,不要讓下降的邪氣蔓延。外用火灸,引導邪氣透出,使其有穴位可以歸宿,不至於亂竄,這樣就可以化險為夷。現在的外科醫生不分癰疽,都用宣散熱氣、拔除毒素的方法。外用五香耗散其氣,內服大黃竭盡其血。始終不能明白藥物的錯誤。可惜啊!《集驗》說:癰疽的名字雖然很多,但其根本只有兩種,就是陰陽。

從陽氣發出來的,是癰,是熱,是實證;從陰氣發出來的,是疽,是冷,是虛證。所以陽氣發出來的,皮膚薄、顏色紅、腫脹高,有很多像胡椒粒一樣的小孔,並且疼痛;陰氣發出來的,皮膚厚、顏色淡、腫脹硬,形狀像牛脖子上的皮一樣,不痛。還有陽中帶陰的,看起來像是熱證,但實際上不是熱證,雖然腫脹,但實則虛弱。像是發紅但不乾燥,想要疼痛但沒有膿,看起來浮腫,但又慢慢消退,外在顯得盛大,但肉卻腐爛。陰中帶陽的,看起來像是冷證,但實際上不是冷證,不腫脹但很實,顏色稍微發紅,並且乾燥,有膿並且疼痛,外在看起來不盛大,但內在卻很實,並且煩悶。

陽中之陰,其人多肥,肉緊而內虛。陰中之陽,其人多瘦,肉緩而內實。而又有陽變而為陰者,草醫涼劑之過也;陰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然陽變陰者,其證多,猶可返於陽,故多生。陰變為陽者,其證少,不能復為陰矣,故多死。然間有生者,此醫偶合於法,百中得一耳。

觀此,則癰與疽但有陰陽深淺內外虛實之分,而無大小之別。精要乃謂二寸至五寸為癰,五寸至一尺為疽者,謬矣。凡癰疽之脈沉實,發熱煩躁,外無焮赤痛,其邪深在裡,宜先疏通以絕其源。浮大數,焮腫在外,當先托裡,恐邪入內。不沉不浮,內外證無,知其在經,當和榮衛。

白話文:

陽氣之中帶有陰氣的人,通常比較肥胖,肉質緊實但內裡虛弱。陰氣之中帶有陽氣的人,通常比較瘦弱,肉質鬆軟但內裡充實。

而陽氣轉變為陰氣,是因為草藥寒涼藥物過度使用;陰氣轉變為陽氣,是因為強力溫熱藥物過於突然。

不過陽氣轉變為陰氣的症狀比較多,還可能恢復成陽氣,所以比較容易活下來。陰氣轉變為陽氣的症狀比較少,很難再恢復成陰氣,所以死亡的可能性很高。偶爾有活下來的,是因為醫生的治療剛好符合法則,算是百中取一了。

由此可見,癰和疽只是陰陽深淺、內外虛實的差別,並沒有大小之分。所謂二寸到五寸為癰,五寸到一尺為疽的說法,是錯誤的。

凡是癰疽脈象沉實,發熱煩躁,外觀沒有紅腫疼痛,代表邪氣深藏體內,應該先疏通經絡,從根本上消除邪氣。

如果脈象浮大數,紅腫外顯,就應該先將邪氣托出體外,防止邪氣深入體內。

如果脈象不沉不浮,內外症狀不明顯,就代表邪氣在經絡中,應該調和營衛氣血。

身無熱而脈數者,內有癰膿。數脈不時見,當生惡瘡。

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

人身之有經絡,猶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經絡,猶捕賊不知界分,其能無誅伐無過之咎乎?況手足十二經絡,有血氣多少之分。如手少陽三焦、足少陰腎、太陰脾,多氣少血。手厥陰心包絡、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多血少氣。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多氣多血。此其大較也。

多血少氣者易愈,多氣少血者難療。氣多之經,可行其氣。血多之經,可破其血,不可執一也。

瘡瘍有五善七惡。動息自寧,飲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調勻,二善也。膿清腫消,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語聲清爽,四善也。體氣和平,五善也。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利無度,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大泄,腫焮尤甚,膿色臭敗,痛不可近,二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臥,三惡也。

白話文:

身體沒有發熱卻脈搏跳得很快,可能是體內有膿腫。脈搏跳動不規律,容易生長惡性瘡瘍。

判斷腫瘤是否化膿,可以用手摸腫塊,如果摸起來發熱,就是有膿,不發熱就是沒有膿。

人體就像地理上有界限一樣,有經絡系統。治療疾病卻不了解經絡,就像捉賊卻不知道界限,難道不會犯下沒有懲罰沒有過錯的罪過嗎?更何況手足十二經絡,血氣含量有所不同。例如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陰腎經、太陰脾經,氣多血少。手厥陰心包絡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血多氣少。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氣多血多。這些都是大概的規律。

血多氣少容易治癒,氣多血少難以治療。氣多的經絡,可以運行氣血。血多的經絡,可以破散血瘀,不要執著於一種方法。

瘡瘍有五個好的徵兆,七個壞的徵兆。能夠自行安靜休息,飲食有味,是一個好的徵兆。排泄通暢,是第二個好的徵兆。膿液清澈,腫塊消退,沒有臭味,是第三個好的徵兆。精神飽滿,說話清晰,是第四個好的徵兆。身體氣血平和,是第五個好的徵兆。煩躁、咳嗽、腹部疼痛、口渴嚴重、拉肚子不止、小便像淋漓不盡,是一個壞的徵兆。膿血大量流出,腫脹更嚴重,膿液顏色發黑腐敗,痛得不能靠近,是第二個壞的徵兆。呼吸粗短,昏昏欲睡,嗜睡,是第三個壞的徵兆。

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四惡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惡也。飲食不下,服藥而嘔,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敗,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七惡也。五善見三則瘥,七惡見四則危。《元戎》云:瘡瘍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內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內。

內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經云: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後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潰,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潰,所以痛。而次及將潰,所以不痛也。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之。

白話文:

眼睛看東西不正,黑眼珠緊縮,白眼珠青赤,瞳孔向上看,這是四種不好的徵兆。肩膀和背部活動不便,四肢沉重,這是五種不好的徵兆。飲食無法下嚥,服用藥物會嘔吐,吃東西沒有味道,這是六種不好的徵兆。聲音嘶啞,面色蒼白,鼻子青赤,臉部和四肢浮腫,這是七種不好的徵兆。五種好的徵兆出現三種就會好轉,七種不好的徵兆出現四種就會危急。

《元戎》記載:瘡瘍從外部侵入的,不適合灸治;從內部出來的,適合灸治。外部侵入的,要引導它向外,不要讓它向內。內部出來的,要接引它,讓它向外。所以經書說:凹陷的地方要用艾灸。灸治時不痛,痛了就停止灸治。灸治時不痛,是因為先接觸到潰爛的地方,所以不痛;然後接觸到好的肉,所以就痛了。灸治時痛了,不痛就停止灸治。灸治時痛了,是因為先接觸到還沒潰爛的地方,所以痛;然後接觸到將要潰爛的地方,所以就不痛了。一般人剛開始感覺到發背,想結痂還沒結痂,又紅又熱腫痛,先用濕紙覆蓋在上面,仔細觀察變化。

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厚薄,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救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

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薄,正安於瘡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又頭為諸陽所聚,艾炷宜少而小。若少陽分野,尤不可灸。灸之多致不救。亦有因灸而死者,蓋虛甚孤陽將絕,其脈必浮數而大,且鼓,精神必短而昏,無以抵當火氣,宜其危也。

白話文:

如果患處的皮膚先出現乾燥的地方,那就是癰瘡的頭部。將大蒜切成片,厚度大約三錢,貼在瘡頭上,用大艾條灸之。灸三壯就換一片大蒜。如果疼痛,就一直灸到不痛为止;如果不痛,就灸到痛的时候再停止。最好是早點發現,早點灸治。第一天、第二天,十次灸治就能治好十個瘡。第三天、第四天,六七個能治好。第五天、第六天,三四個能治好。超过七天,就没办法救治了。如果有多个瘡頭聚集在一起,就用大蒜研磨成膏,做成薄饼贴在瘡頭上,把艾草堆在蒜饼上烧灼,也能治好。

如果背上刚开始出现一片发红的肿块,中间有一个黄色的粟米大小的颗粒,就用独蒜,切掉两头,取中间半寸厚,正对着疮口贴上,用艾条灸十四壮,最多灸四十九壮。因为头是所有阳气的汇集之处,所以艾条要少而小。如果少阳经脉受损,就更不能灸了。灸的太多会导致无法救治。也有人因为灸治而死亡,这是因为身体非常虚弱,阳气将要消失,脉象一定浮数而大,而且鼓胀,精神一定短促昏沉,无法抵挡火气,所以才会危及生命。

方書治癰疽,用針烙者,乃用圓針如箸,如緯鋌大,頭圓平,長六七寸,一樣二枚,蘸香油於炭火中燒紅,於瘡頭近下烙之。宜斜入向軟處,一烙不透,再烙必得膿也,總要用得其宜。若毒深針淺,膿不得出。毒淺烙深,損傷良肉。不當其所,他處作頭。此皆不能愈疾,反增痛苦,又有用砭鐮者,此血實者宜決之。

砭鐮者,瓷鋒之類。未熟而決,以泄其毒,不可太深。所謂刺皮無傷肉,不可輕用。又有敷貼之法。初生之瘡,腫似有頭而未起,即當貼溫熱藥,引出熱毒。火就燥之義。若瘡腫初生即高起,四畔焮赤,宜搗生寒藥貼之,折伏其熱勢,驅逐其邪惡,撲火之義。大抵敷貼之法,欲消散腫毒,疏通血脈。

白話文:

治療癰疽時,使用針和烙的方法是:使用像筷子那樣粗細、像織布機上的鐵棒那麼大的圓形針,它的頭部要平坦且長約6到7英吋,準備兩根這樣的針,在炭火上蘸取香油後加熱至發紅,然後在瘡口附近進行烙印。應該斜著插入靠近柔軟部位的地方,如果一次烙印沒有穿透,可以再次烙印直到出現膿液為止,但必須恰當地使用這個方法。如果毒素較深但是烙印深度不足,就會導致膿液無法排出;反之,如果毒素較淺但是烙印過度,則會對健康的肌肉造成損害。如果不正確地選擇烙印的位置,還可能引起其他地方產生新的病竈。這些做法都不能有效地治癒疾病,反而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此外,還有使用刮痧刀(砭鐮)的人,這種工具適合那些血液淤積的情況。

刮痧刀是一種陶瓷或石器製品,它可以在尚未成熟的病情中幫助排解毒素,但不要深入太多。這就是說,切開皮膚時不要傷害到肌肉組織,因此不宜隨便使用。另外還有一種外敷貼膏的方法。對於剛開始形成的潰瘍,如果已經有些脹痛並顯示出了病變的徵兆,就可以立即使用一些溫熱性的草藥來促進熱氣的排放。這是因為「火」與「乾燥」之間存在聯繫。但如果潰瘍從最初就高度隆起並且周圍呈現出鮮紅色,那就需要用冷性草藥研磨成糊狀後塗抹上去,這樣能夠抑制住炎症發展的速度,排除掉有害物質,就像熄滅火焰一般。大致來說,外敷貼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腫瘤和通暢血管。

寒熱錯綜,皆期於不成膿也。又有用淋洗法。瘡腫初生,一二日不退,須用湯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瀉漬之。其在腰腹及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淹漬之。無非疏導腠理,通調血脈,使無凝滯耳。

白話文:

當病人的症狀有冷熱交雜的情況時,都是為了避免形成化膿。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淋洗法。如果傷口腫脹剛出現一兩天沒有消退,需要用溫水來沖洗它。如果是在四肢的地方,可以用浸泡的方式;如果是腰部、腹部或背部,則要用淋浴的方式;而對於下半身彎曲的部分,可以使用浸泡的方法。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疏通皮膚和血液循環,防止阻塞和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