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四 (1)
卷四 (1)
1. 暑濕脈證第三十七
暑傷於氣,脈虛身熱。濕傷於血,脈緩細澀。
暑亦陽邪,性熱而散。傷於氣分,從其類耳。陽邪傷氣,氣必煩蒸,故身熱。氣散不斂,故脈虛。(宜清暑益氣湯、加味香薷飲之類。)濕為水濕,血液相近,傷血亦從其類。脈緩細澀,流衍滲著之象也。(宜敗毒散、和劑五積散之類。)
白話文:
【暑濕脈證第三十七】
在酷熱的天氣下,人體的氣會受損,表現出脈搏虛弱及身體發熱的症狀。濕氣影響到血液,則脈搏會呈現緩慢、細微及有些許阻滯的情況。
酷熱是屬於陽性的邪氣,它的特性是熱且散發。當這種邪氣侵襲到人的氣分,就會造成相應的影響。陽性的邪氣傷害了氣,氣受到擾亂後必然會使身體產生熱感,因此身體會發熱。同時,氣散發而不收斂,所以脈搏會顯得虛弱。(適合服用清暑益氣湯、加味香薷飲這類藥物。)濕氣作為一種與水相關的邪氣,它與血液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濕氣對血液的傷害也是遵循同樣的原則。脈搏緩慢、細微及有些許阻滯,這是濕氣滲透並附著在身體裡的徵兆。(適合服用敗毒散、和劑五積散這類藥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