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 (3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5)

1. 附方

枳實理中湯(見第十七)

金匱厚朴七物湯

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銼),桂枝(三兩),生薑(五兩)

水一斗,煮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仲景大柴胡湯

柴胡,半夏(各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二兩。

寶鑑晞露丸,治寒傷於內,氣凝不流,結於腸外,久為癥瘕,時作疼痛,腰不可伸。

京三稜,蓬莪朮(二味各一兩,並酒浸。入巴豆三十粒,切碎同炒深黃色,去巴豆不用),乾漆(洗去腥,炒煙盡),川烏(炮,各半兩),硇砂(四錢,另研),輕粉(一錢,另研),茴香(鹽炒),青皮(去白),雄黃(另研),穿山甲(炒,各三錢),麝香(五分,另研)

上為細末,研勻,生薑汁煮麵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生薑湯下,溫酒亦得。

寶鑑木香通氣散,治寒氣結瘕,腹大堅滿,痛不可忍。

木香,戎鹽(炒),京三稜(炮,各半兩),厚朴(一兩薑製),枳實(麩炒),甘草(炙,各三錢),乾薑(炮),蓬莪朮(炮,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前淡生薑湯調下。

寶鑑見晛丸,治寒氣客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堅大久不消者。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鬼箭羽,紫石英(各三錢),澤瀉,肉桂,玄胡索,木香(各二錢),檳榔(二錢半),血竭(一錢半,另研),水蛭(一錢,炒煙盡),京三稜(五錢銼),桃仁(三十粒,湯浸去皮尖,麩炒研),大黃(二錢銼,用酒同三稜浸一宿焙)

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為末,入另研二味和勻,用元浸藥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淡醋湯下,溫酒亦得。

寶鑑和血通經湯,治婦人室女受寒,月事不來,惡血積結,堅硬如石。

當歸,京三稜(炮,各五錢),廣朮(炮),木香,熟地黃,肉桂(各三錢),紅花,貫眾,蘇木(各二錢),血竭(一錢另研)

上十味,除血竭外,同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熱酒一盞調下。食前,忌生冷,及當風大小便。

白話文:

[附方]

枳實理中湯:在第十七條目中有所提及。

金匱厚朴七物湯:使用半斤厚朴、各三兩的甘草與大黃、十枚大棗、五枚搗碎的枳實、三兩桂枝、五兩生薑。加入一斗水煮至剩下四升,溫熱服用八合,每日三次。如果出現嘔吐,可以增加五合的半夏;若發生下痢,應去除大黃;若體寒較重,可增加生薑至半斤。

仲景大柴胡湯:配方包含半斤柴胡與半夏、各三兩黃芩與芍藥、五兩生薑、四枚炙過的枳實、十二枚大棗。將以上七種材料放入一斗二升的水中煮至剩下六升,去渣後再煎一次,每次溫熱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另一版本則會額外添加二兩的大黃。

接著是一些藥丸和散劑的配方:

寶鑑晞露丸:治療因內寒導致氣血凝滯,結於腸道外部形成瘤塊,常伴隨疼痛,腰部無法伸直的病症。配方有京三稜、蓬莪朮、乾漆、川烏、硇砂、輕粉、茴香、青皮、雄黃、穿山甲、麝香等成分,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粒,空腹時以生薑湯送服,也可以溫酒吞服。

寶鑑木香通氣散:針對寒氣結於腹部,造成腹部膨脹且堅硬,疼痛難耐的症狀。配方有木香、戎鹽、京三稜、厚朴、枳實、甘草、乾薑、蓬莪朮等成分,製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前以淡生薑湯送服。

寶鑑見晛丸:治療寒氣侵襲下焦,導致血氣阻塞而形成的瘤塊,堅固且久久不消的病況。配方有附子、鬼箭羽、紫石英、澤瀉、肉桂、玄胡索、木香、檳榔、血竭、水蛭、京三稜、桃仁、大黃等成分,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飯前以淡醋湯或溫酒送服。

最後是_寶鑑和血通經湯_:專治婦女和處女因受寒導致月經不來,惡血積結成堅硬如石的情況。配方有當歸、京三稜、廣朮、木香、熟地黃、肉桂、紅花、貫眾、蘇木、血竭等成分,除去血竭外,其餘成分均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酒調和送服,飯前服用,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及在風中解大小便。

2. 積聚脈證第七十二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實強者生,沉細者死。

《難經》五十五難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陰沉而伏,陽浮而動。又曰: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越人以陰陽分臟腑。既分臟腑,自有五六之名。但歷考《靈》、《素》積聚癥瘕之類,亦不全以臟腑分也。如《靈樞·百病始生篇》云:積之初成,必先身形自虛,而後外邪中傷,始於皮膚、腠理、毛髮,次絡脈,次經脈,次輸,次伏沖,次腸胃,次腸胃之外,募原之間。此言邪氣自淺入深之常道也。

然亦有不必傳至極處。邪之所在,無論淺深,若有積留,即積於彼。故本篇岐伯又曰: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後復詳言留著成積之病狀,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

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䐜脹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飲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

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又云: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又云: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

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又云: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

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又云: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最後黃帝始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此五臟之五傷也。

雖不詳言成積之狀,謂之五臟所生可也。謂之即成肥氣、伏梁、痞氣、息賁、賁豚,五積之因亦可也。據本篇全文,及《素問·脈要精微論》云: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又五臟生成論云: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赤乃其色。

色赤而脈喘堅,則知病為心痹。下文仿此。)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少腹與陰,名曰腎痹。

又平人氣象論云: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又云: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又大奇論云:腎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又云:三陽急,為瘕。又《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腎脈微急,為沉厥奔豚。又衛氣篇云: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又《難經》十八難云: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積微。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又《脈經》云:脈遲而澀,中寒有癥結。又云:弦急疝瘕,小腹痛,又為癖病。

又云:弦小者寒癖。由是觀之,則脈之小也、微也、小急也、弦急也、沉也、沉伏也、遲也、澀也、實也、數絕也、沉橫也、結伏也、長而左右彈也,是皆陰寒斂實之脈。則知積之成也,亦多屬陰寒陰寒則不能溫散,而易於凝著。始則毫釐之留,日以增益,如堆積然。久久則小者大,軟者堅,虛者實,無形者有形。

越人言其始發也,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又云:積者,陰氣也。又云:陰沉而伏,皆中的之語。聚則不然。越人謂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又云:陽浮而動,病發無根,痛無常處。夫無根無常,則氣不留止。偶與氣血相搏,則邪正相干。氣聚而痛,氣散則解,非若積之留止不移不散也。

如腸腹攻衝,疝痃瘕熱,胸腹脹滿,切痛雷鳴等證,皆聚之類也。古人論積聚,分臟腑者,亦不過以沉伏留止不移者屬陰,陰則為臟,浮動聚散不常者屬陽,陽則為腑耳。治之者,當於留止聚散上相機,不當於臟腑二字上作工夫也。其脈實強者,陽脈也。一以徵邪正之相搏,一以徵元本之壯實。

從腑從陽,故曰生。其脈沉細者,陰脈也。一以徵邪氣之深入,一以徵元本之衰微。從臟從陰,故曰死。以上積聚二證,楫引靈素難經金匱諸書,其病因病狀,可謂詳且悉矣。但言證處,不斬然,亦不全屬一證。故雖有成方,不能插入。今歷觀積聚之由,似宜溫行,不宜寒斂,似宜運動樞機,不宜專尚攻克。

是選名方十九首,以便擇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