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

1. 脹滿脈證第七十一

脹滿脈弦,土製於木。濕熱數洪,陰寒遲弱。

浮為虛滿,緊則中實。浮大可治,虛小危極。

脹,謂脹於外。滿,謂滿於中。排臟腑而廓胸脅,急皮膚而露筋脈,臍凸腰圓,鼓之如鼓,胸腹之疾也。間亦有脹及於頭面四肢者,與水腫大同小異,而此則無水耳。大抵飲食不節,起居失宜,房室過勞,憂思無極,久久皆足以耗其守陰,衰其陽運,致氣壅滯留中,而脹滿之疾漸起矣。故實者少,虛者多。

熱者少,寒者多。成於他臟腑者少,成於脾胃者多。蓋虛則氣空浮,故易鼓而大。寒則氣凝滯,故易壅而堅。脾胃居中,以胸腹為宮城,屬土而化濕,性緩氣屯,故亦易脹易滿。此但言其常耳。至若五臟六腑盛衰之脹,五運六氣勝負之脹,有實者,有熱者,有成於他臟腑者,又不能以此數端盡也。在圓機者自為審別,再宜參看張景岳水脹一論,斯得之矣。

白話文:

脹滿脈弦,代表脾胃虛弱,土氣無法制約木氣。濕熱導致脈象數且洪大,陰寒則脈象遲緩微弱。

浮脈表示虛滿,緊脈表示實滿。浮大脈可治療,虛弱的脈象則非常危險。

脹,指身體外觀腫脹。滿,指內部充盈。排開臟腑,胸脅開闊,皮膚緊繃,筋脈外露,肚臍凸出,腰部圓胖,敲擊腹部聲音如同擊鼓,這些都是胸腹疾病的症狀。也有脹滿延伸到頭面四肢的,與水腫大同小異,只是沒有水腫。大多數是因為飲食不節制,生活起居不規律,房事過度勞累,憂慮過度,長期以往會消耗陰氣,衰弱陽氣,導致氣機壅滯在體內,逐漸形成脹滿的疾病。因此,實證較少,虛證較多。

熱證較少,寒證較多。由其他臟腑引起的脹滿較少,由脾胃引起的較多。因為虛證的氣虛空浮,所以容易鼓起來變大。寒證的氣機凝滯,所以容易壅塞變硬。脾胃居於中焦,以胸腹為宮城,屬土而化濕,性緩氣屯,所以也容易脹滿。這些只是常規情況。至於五臟六腑盛衰引起的脹滿,以及五運六氣盛衰引起的脹滿,有實證,有熱證,也有由其他臟腑引起的,不能僅憑這幾點就概括全部。醫者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辨別,還可以參考張景岳的《水脹論》,就能明瞭脹滿的病理了。

《靈樞》諸脹,則有本神篇所云:腎氣實則脹;(腎主藏。藏已中實,而更加以實,其為脹也,不言可知。)經脈篇所云:胃病,則大腹水腫,(胃屬土而主中焦。土病不能制水,則水氾濫而腹大矣。)又云:胃中寒,則脹滿,寒則氣滯而壅塞故。又云:足太陰虛,則鼓脹;(脾足太陰主運,虛則不運。

不運則脹。虛則空,故如鼓也。)邪氣臟腑病形篇所云: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三焦主氣,為遊行之部。病則氣化滯而遊行阻,故病如是。在太陽者,三焦聯絡膀胱耳。)熱病篇所云:男子如蠱,女子如怚。

白話文:

《靈樞》中關於諸脹的描述,可以從以下幾個篇章中找到解釋

  • 本神篇:提到“腎氣實則脹”。(腎臟主宰收藏,收藏已滿,而更加以實物,就會造成脹滿,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 經脈篇:提到“胃病,則大腹水腫”。(胃屬於土,主宰中焦。土性生病不能制水,水就會氾濫,造成腹大。)又提到“胃中寒,則脹滿,寒則氣滯而壅塞故”。(胃中寒冷,就會導致脹滿,因為寒冷會使氣機停滯,造成阻塞。)

  • 經脈篇:提到“足太陰虛,則鼓脹”。(脾臟屬於足太陰,主宰運化,虛弱則運化失常。運化失常就會導致脹滿。脾虛則虛空,故脹滿如鼓。)

  • 邪氣臟腑病形篇:提到“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三焦主宰氣機運行,為遊行之部。三焦生病,氣化停滯,遊行受阻,故出現腹脹、小腹堅硬、小便不通等症狀。三焦與膀胱相連,故病症會出現在足太陽經脈之外的大絡。)

  • 熱病篇:提到“男子如蠱,女子如怚”。(這描述的是熱病患者的表現,男子像中了蠱一樣,女子則像昏迷一樣。)

(蠱者,蠱毒也,脹急如蠱蓄。怚者阻也,阻滯如懷孕。皆形容腹之大。)《素問》諸脹,則有脈解篇所云: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亦氣藏而中實,故病如是。)大奇論所云:肝滿、肺滿、腎滿皆實,即為腫。肺之壅,喘而兩胠滿。

肝壅,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腎壅,胠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肺主氣而呼吸應。兩胠肝,主驚主疏泄而經兩胠,腎經脛與髀胻,而少腹乃其部分。故肺壅實則氣喘而兩胠滿,肝壅實胠滿臥驚而艱小便,腎壅實則少腹滿而脛髀胻大跛偏枯。)調經論所云:志有餘則腹脹;(志為腎所藏。

白話文:

古人認為腹脹如同被蠱毒控制,又像是懷孕般阻塞,都是形容腹部膨大的狀態。《素問》提到,太陰病脹是因氣血鬱結於內,如同十一月時萬物皆藏於內。肝、肺、腎滿溢都是實證,會造成腫脹。肺氣壅塞,則會呼吸困難,兩側脅肋部位也會脹滿。肝氣鬱結,兩脅肋脹滿,睡覺時容易驚醒,且排尿困難。腎氣鬱結,則下腹脹滿,小腿有大小腿之分,大腿粗大且跛行,容易出現半身不遂。志氣過盛也會導致腹脹,因為志氣由腎臟所藏。

有餘則實,實則脹,與腎氣實則脹之義同。)脈要精微論所云:胃氣實則脹;(胃脈下膈屬胃絡脾。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實則經脈瀧湧,故脹。)陰陽應象大論所云:中滿者,瀉之於內,(中滿實則從內瀉之,如攻下之類。若虛滿、虛脹,瀉之反成其害也,不可不審。

)又云: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陽上升,濁陰下降,濁不降而陰滯於上,䐜脹生焉。)生氣通天論所云: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氣者榮衛臟腑之氣也。流行如常,何腫之有。設或不調不順,則壅滯而形腫於外。四維乃人之四肢,為諸陽之本,更代俱病,陽氣不從此衰竭乎?即本篇所云失之則外壅肌肉、衛氣散解之義。)太陰陽明論所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白話文:

身體機能過度就會導致實症,實症會讓人感到脹滿,這和腎氣實症導致脹滿的道理是一樣的。《脈要精微論》說:胃氣實則脹滿;(胃脈下行穿過橫膈,連通胃絡和脾絡。胃脈的支脈從胃口下方開始,沿著腹腔內側運行,如果胃氣實,就會導致經脈充盈,因此會感到脹滿。)《陰陽應象大論》說:如果身體感到飽滿,就應該從內部瀉出積聚之物。(身體飽滿,是因為實症,應該從內部瀉出,比如用攻下類的藥物。如果虛滿、虛脹,瀉出反而有害,不可不慎重。)又說:濁氣上行就會導致脹滿。(清陽之氣上升,濁陰之氣下降,濁氣不降而停留於上,就會導致脹滿。)《生氣通天論》說:因為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腫脹,四肢循環受阻,陽氣就會衰竭。(氣血是滋養臟腑的,氣血運行正常,怎麼會有腫脹呢?如果氣血運行失調,就會阻塞,而形成外在的腫脹。四肢是人體四陽之本,如果四肢循環受阻,陽氣就會衰竭,這也就是本篇所說的,氣血運行失調,就會導致肌肉外壅、衛氣散解。)《太陰陽明論》說:飲食無度、作息不規律,就會損傷陰氣。

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䐜滿閉塞;(飲食起居為內傷,內傷則陰受之而入臟。故內則病䐜滿閉塞也。)平人氣象論所云:盛而緊曰脹;(此言脹病之脈也。盛則氣實,緊則氣強。皆中有餘邪,故脹。)異法方宜論所云:臟寒生滿病;(此言脹病生於方土也。北土地寒,乳酪為食。

外寒斂而內滯膩,故滿病生焉。)五常政大論所云:適寒涼者脹;(適,往也。適往寒涼之處,外閉內郁,故脹。)刺熱篇所云:下牙車,為腹滿。(此言外部之色應腹中而知脹滿也。牙車即牙床轉動之處。牙車之下,正應腹中。腹脹者,牙車下當見青白色。青白為寒,寒則凝滯,故脹也。

白話文:

當陰氣入侵身體,就會進入五臟,導致五臟機能阻塞、不通暢。這是因為飲食起居不當造成的內傷,內傷導致陰氣入侵五臟,進而造成阻塞。平人氣象論說:「氣盛而脈緊,稱為脹。」這是指脹病的脈象特徵。氣盛表示氣血充盈,脈緊表示氣血運行強勁,都是因為體內有過多的邪氣,所以才會脹。異法方宜論說:「臟寒會導致滿病。」這是指脹病與居住環境有關。北方地區氣候寒冷,當地人以乳酪等寒涼食物為食,外寒內滯,容易導致脹病。五常政大論說:「前往寒冷的地方,容易導致脹。」因為寒冷會導致身體外閉內郁,所以容易脹。刺熱篇說:「下牙車青白,表示腹脹。」這是指觀察牙床顏色可以判斷腹脹。牙車指的是牙床轉動的地方,下牙車的顏色與腹中狀況息息相關。腹脹時,下牙車會呈現青白色,這是因為寒氣凝滯導致的。

)《金匱要略》論諸脹滿有云: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以溫藥服之。(微弦之脈,陽不能運,腹自當滿。設不滿亦當便難、兩胠痛,正不運、不通故耳。然見於胃足趺陽之脈,則知虛寒自下逆上也。服以溫藥,則能通、能運而愈矣。

如枳實理中湯之類。)又云:病者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正虛於內,按以實其虛,故不痛。邪實於內,按以實其實,故痛。)又云: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得暖必減,如理中湯加丁桂之類。)又云: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提到,如果趺陽脈微弦,就應該會腹滿。如果不滿,那一定會便祕,而且兩胠疼痛,這是虛寒從下往上引起的。可以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微弦的脈象表示陽氣不能運化,所以肚子就會脹滿。即使不脹滿,也會便祕、兩胠疼痛,因為陽氣不運化,不通暢的緣故。從胃足趺陽脈的表現來看,就知道是虛寒從下往上逆行。服用溫熱的藥物,就能使陽氣通暢,運化正常,而痊癒。例如枳實理中湯之類。

書中又提到,病人腹脹,按壓不痛的是虛證,痛的是實證,可以瀉下治療。如果舌頭發黃,尚未瀉下,就瀉下治療,黃色就會自行消失。這是因為內虛,按壓以實其虛,所以不痛。邪氣實於內,按壓以實其實,所以痛。

書中還提到,腹脹時好時壞,時減時復,這是寒證,應該服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因為溫暖就會減輕,可以用理中湯加丁桂之類的藥物。

書中又提到,病人腹脹,發熱十天,脈浮數,飲食如常,可以用厚朴七物湯治療。

又云: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下固可下,要審其滿痛者為何物。)宜大柴胡湯。又云: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以上諸脹諸滿,雖種種不同,然而無一不關於脾胃者。蓋脾胃者,土也。居中而溉四臟,胸腹乃其城府。胸腹脹滿,猶城府崩裂。

未有城府崩裂,而土能獨全者。有諸中,形諸外,此必然之理也。脈若見弦,知木來侮土,更為不吉。若見數洪,必濕熱之郁。若見遲弱,乃陰寒所凝。浮則氣散,外雖滿而中必虛。緊則氣斂,外固堅而中更實。浮而大者,元氣之振作,與病形相宜,故云可治。虛而小者,知元氣之衰微,又與病形相反,故云危極。

白話文:

古人說,如果胸口下方感到飽滿疼痛,這是實證,應該要瀉下。瀉下固然可以,但要先判斷飽滿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另外,如果肚子脹滿,而且減輕的程度微不足道,就需要瀉下,可以用大承氣湯。以上這些脹滿情況,雖然症狀各不相同,但都與脾胃有關。脾胃屬土,居於中焦,滋養四臟,胸腹是脾胃的城府。胸腹脹滿,就像城府崩裂。

城府崩裂,土氣不可能完好無損。內臟有病變,就會表現在外,這是必然的道理。如果脈象呈現弦脈,說明肝木克伐脾土,情況更加不妙。如果脈象呈現數洪,一定是濕熱鬱結。如果脈象呈現遲弱,就是陰寒凝滯。脈象浮則氣散,雖然外觀上看起來飽滿,但內里一定是虛弱。脈象緊則氣斂,表面堅硬,內里反而更實。浮而大的脈象,說明元氣振作,與病症相符,因此可以治療。虛而小的脈象,說明元氣衰微,與病症相反,因此情況非常危急。

外有腸覃、石瘕二種,女子之病也。寶鑑言之甚詳。以其類乎脹滿,故附錄於此。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夫腸者,大腸也。覃者延也。大腸以傳導為事,乃肺之腑也。肺主衛,衛為氣。得熱則泄,得冷則凝。今寒客於大腸,故衛氣不榮,有所繫止,而結瘕在內貼著,其延久不已,是名腸覃也。氣散則清,氣聚則濁。結為瘕聚,所以惡氣發起,瘜肉乃生。小漸益大,至期而鼓其腹,如懷子之狀也。

白話文:

在女性疾病中,有兩種外在病症,分別是腸覃和石瘕。醫學典籍《寶鑑》對這兩種病症都有詳細的說明,因為它們與腹部脹滿相似,所以在此附錄說明。

腸覃

指的是寒氣入侵腸道外壁,與人體的衛氣相撞,導致衛氣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卡在腸道內壁形成腫塊,因此產生惡臭,並長出瘜肉。剛開始時,腫塊的大小像雞蛋,逐漸增大,最後發展到像懷孕的腹部一樣。如果病症持續多年,按壓腫塊會感到堅硬,推動它時也能感受到移動,而且月經依然按時來潮,這是腸覃的典型症狀。

(解釋

腸指的是大腸,覃指的是延續,也就是說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傳導食物殘渣,屬於肺臟的腑臟。肺主衛氣,衛氣是人體抵抗外邪的氣,遇到熱就會散發,遇到冷就會凝結。現在寒氣入侵大腸,導致衛氣無法正常運作,卡在腸道內壁形成腫塊,時間久了就叫做腸覃。氣散則清,氣聚則濁,就是說氣散開則清澈,氣聚集則渾濁。因為氣聚集而形成腫塊,所以會產生惡臭,並長出瘜肉。腫塊逐漸增大,最後會導致腹部鼓脹,像懷孕一樣。

此氣病而血未病,故月事不斷應時而下,本非妊娠,可以此為辨矣。晞露丸、木香通氣散主之。)石瘕者,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夫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焉。

今寒客於子門,則氣塞而不通,血壅而不流,衃以留止,結硬如石,是名石瘕也。此病先氣病而後血病,故月事不來,則可宣導而下出者也。《難經》云:任之為病,其內若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此之謂也。非大辛之劑不能已也。可服見晛丸、和血通經湯。)諸脹滿病,腹脹,身熱。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氣病而血尚未病,所以月事雖然不斷,但能按時來潮,這並不是懷孕,可以此來辨別。可以用晞露丸、木香通氣散來治療。石瘕是長在子宮裡的,寒氣滯留在子宮口,子宮口閉塞,氣無法流通,污血應該排出卻排不出來,積聚在裡面,日益增大,形狀像懷孕,月事也不按時來潮,這些都發生在女子身上,可以用藥物導出來。膀胱是津液的貯藏庫,氣化就能排出。現在寒氣滯留在子宮口,氣就阻塞不通,血也瘀積不流,積聚在裡面,結成硬塊,就叫做石瘕。這種病先氣病後血病,所以月事不來,可以用藥物宣導排出。難經說:任脈生病,就會在裡面結成硬塊。男人會得七疝,女人就會得瘕聚,這就是指這種病。不服用辛辣的藥物,就無法治癒。可以服用見晛丸、和血通經湯。各種脹滿病,肚子脹、身體發熱。

或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或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或嘔咳,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或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或腹脹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或手足掌紋不見,或臍凸氣促等證,皆主必死。

白話文:

若患者出現以下症狀,皆為危重病症,預後不佳:

  • 腹部膨脹,四肢冰冷,形體消瘦,腹瀉不止。
  • 腹部脹滿,便血,脈搏有力,時而消失。
  • 嘔吐咳嗽,腹部脹滿,且食慾不振,腹瀉不止,脈搏消失。
  • 面色黝黑,牙齒長而污穢,腹部脹滿,上下不通。
  • 腹部脹滿難以呼吸,經常打嗝嘔吐。嘔吐時氣逆上衝,面部發紅。若不氣逆,則上下不通暢,不通則面色黝黑,皮膚毛髮乾燥。
  • 手掌紋路消失,或者肚臍突出,呼吸急促等症狀。

  • 此段文字描述了多種危重病症,涉及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多個方面。
  • "四末清" 指四肢冰冷,"脫形" 指形體消瘦,"泄甚" 指腹瀉不止,"脈大" 指脈搏有力,"時絕" 指脈搏時而消失,"嘔咳" 指嘔吐咳嗽,"飧泄" 指食慾不振,腹瀉不止,"面黑" 指面色黝黑,"齒長而垢" 指牙齒長而污穢,"腹脹閉" 指腹部脹滿,上下不通,"善噫善嘔" 指經常打嗝嘔吐,"逆" 指氣逆上衝,"面赤" 指面部發紅,"皮毛焦" 指皮膚毛髮乾燥,"手足掌紋不見" 指手掌紋路消失,"臍凸氣促" 指肚臍突出,呼吸急促。
  • 此段文字僅供參考,切勿自行診斷,若有身體不適,請務必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