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血脈隧道第一

脈乃血泒,氣血之先,血之隧道,氣息應焉。

水自源而分流曰泒。合分起伏,道各井然。人身之血,猶夫水也。血中之脈,猶夫泒也。泒通則水源活,脈通則氣血行。氣也,血也,其在於人身,渾淪條析,非一非二。設經脈不先為流轉,則潛行默運之機礙矣。呴濡守使,又安望其各盡乃職耶。(《難經》二十二難曰:氣主呴之,血主濡之。

《素問》陰陽應象論曰:陰在內,陽之守;陽在外,陰之使。)隧道,即經脈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隱隧,自成一道。《靈樞》營氣篇云: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營出中焦之義瞭然。)《靈樞》決氣篇云:中焦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白話文:

脈絡是血液流動的通道,是氣血流動的先導,就像血液的隧道,氣息在其中運行。水從源頭分流,叫做泒,如同分流後又匯聚起伏,各條水道井然有序。人體的血液就如同水,血液中的脈絡就如同泒,泒通暢則水源活潑,脈絡通暢則氣血運行。氣和血在人體中,相互交融又彼此分開,非一非二。如果經脈不通暢,就不能流轉,潛行默運的功能就會受阻。氣血滋潤和守護人體,又怎麼能期望它們各司其職呢?經脈如同隧道,隱藏在血液中,精微隱秘,自成一道。營氣的道路,以五穀為寶,五穀進入胃,再傳送到肺,流溢於內,散布於外。精氣專一,行於經脈隧道。中焦吸收食物的精華,變化為紅色,這就是血液。

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壅遏猶言擁迫,使入隧道,而無別道可避也。)《靈樞》衛氣篇云: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

合諸篇論觀之,乃知血為總名,而脈則指營氣流行不息之道耳。若與血二,實無有二。然非呼吸,不能流行,故曰氣息應焉。(仲景平脈篇云:呼吸者,脈之頭也。又《靈樞·動輸篇》云:其行也,以息往來。)

白話文:

營氣被阻礙無法流通,被迫走進經脈,這就是脈。營氣是精氣在經脈中運行的部分,從胃中吸收來的氣,經過中焦的消化、吸收,化為精微物質,上輸肺脈,轉化為血液,滋養全身,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因此專門行走在經脈中。

綜合來看,血是總稱,脈指的是營氣不斷流動的通道。血和脈其實是同一件事,只是不同角度的描述。但脈的流動需要依靠呼吸,所以說氣息與脈相應。

2. 法地合心第二

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天陽地陰,氣陽血陰。人之脈,以血為體,固當配地。然觀其上下周匝,出入臟腑,聯絡貫通,起伏交會,一如大氣之行於地中。故地有脈而山川秀麗,人有脈而形體安全。象之吻合,莫有肖於此者。故曰其象法地,能再因其象而取法焉。則吾醫之識脈,與堪輿之尋龍,無二義也。

府者,藏也,聚也。隧道乃精專所注,故為血之府。充遍人身,應夏火之氣。中焦變赤,得正南之色,故為心之合。肺主皮毛而朝百脈,如部落然,故為皮之部。(《素問》五臟生成篇云: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又六節臟象篇云: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肺者氣之本,其充在皮。

白話文:

脈象如同地脈,是血液的歸宿,與心臟相合,並屬於皮膚的範疇。天地分陰陽,氣屬陽而血屬陰。人體的脈絡以血為本,自然應與地相配。觀察脈絡上下周流,進出臟腑,相互聯繫貫通,起伏交會,如同大氣運行於地中。所以,地有脈絡則山川秀麗,人有脈絡則形體健康。脈象與地脈的相似之處,莫過於此。因此說脈象法地,可以從脈象中得到啟示。這樣,我們醫者診脈,與堪輿家尋龍,就沒有區別了。

府是指藏納、聚集的意思。脈絡如同隧道,是精氣匯聚之處,所以是血液的歸宿。血液充盈全身,應合夏天的火氣。中焦變為赤色,得正南方之顏色,所以與心臟相合。肺臟主宰皮毛,統管百脈,如同部落一般,所以屬於皮膚的範疇。

又五臟生成篇云: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又平人氣象論云:藏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又經脈別論云: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

  • 所有的血液都與心臟有關聯。
  • 所有氣息都與肺部相關連。
  • 身體中的能量(藏真)在肺部以上運行,用來調節身體內外的能量平衡。
  • 血液通過經絡系統流通到全身各處,而這些經絡最終匯聚至肺部。
  • 肺是所有血管的聚集地,它把精華物質傳遞到皮膚和毛髮上。
  • 毛細血管會吸收並整合精華物質,並將其轉化為能夠在器官之間流動的能量。

總之,這段文本強調了心、肺等重要器官對於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性以及彼此間相互依存關係的重要意義。

3. 始生營衛第三

資始於腎,資生於胃。陽中之陰,本乎營衛。

營者陰血,衛者陽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腎為十二經脈之根,故曰資始。胃乃生化之源,故曰資生。腎之與胃,蓋有先後天之分焉。《靈樞》經脈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強,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此即資始資生之註腳也。所謂陽中之陰者,蓋本乎營衛耳。

營者營運於中,衛者護衛於外。營為陰血,行脈之中,入隧道也。衛為陽氣,行脈之外,不入隧道也。

白話文:

生命之始源於腎臟,生長之本源於胃。陽氣之中存在著陰血,而營氣和衛氣是陰血的根本。

營氣是陰血,衛氣是陽氣。營氣在經脈內運行,衛氣在經脈外運行。

腎臟是十二經脈的根源,所以稱為「資始」。胃是生化之源,所以稱為「資生」。腎和胃,分別代表先天和後天。

《靈樞經脈篇》記載:人出生時,精氣先形成,精氣形成後,腦髓才會生長。骨骼為身體的支架,經脈為營氣的通道,筋腱提供力量,肌肉賦予力量,皮膚堅韌,毛髮生長。食物進入胃中,經脈暢通,血氣才能運行。這就是「資始」和「資生」的註腳。所謂陽氣中的陰血,就是指營氣和衛氣。

營氣在身體內運行,衛氣在身體外保護。營氣是陰血,在經脈中運行,進入經脈管道。衛氣是陽氣,在經脈外運行,不進入經脈管道。

4. 氣動脈應第四

脈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陰陽之誼。

氣如橐籥,血如波瀾。血脈氣息,上下循環。

氣,陽也。血,陰也。陽主動,陰主靜。脈之行也,必氣為之先。氣行則血行,氣動則脈動。陰陽相應而不相失,如交誼然。橐,圈橐也,無底之器。籥,管籥也,有孔之物。夫陽氣之自頂至踵也,雖固護於外,無間隔於中。其遊行出入,溪谷募腠,又各有竅穴,故如橐如籥。

波,微浪也,湧疊而前。瀾,回瀾也,旋渦而返。血之在氣中也,隴湧流行,亦復回環灌溉,故如波如瀾,若合若分,互為體用。周流上下,無始無終,此則循環之義矣。

白話文:

脈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陰陽之誼。

脈搏不會自行跳動,而是隨著氣血運行而產生。氣血流動,脈搏便隨之跳動,這是陰陽相互作用的關係。

氣如橐籥,血如波瀾。血脈氣息,上下循環。

氣就像一個沒有底部的容器(橐)和一個有孔的管子(籥),不斷循環運行;血就像波浪一樣,湧動向前,又迴流返回。血液依附於氣血運行,上下循環往復。

氣,陽也。血,陰也。陽主動,陰主靜。脈之行也,必氣為之先。氣行則血行,氣動則脈動。陰陽相應而不相失,如交誼然。橐,圈橐也,無底之器。籥,管籥也,有孔之物。夫陽氣之自頂至踵也,雖固護於外,無間隔於中。其遊行出入,溪谷募腠,又各有竅穴,故如橐如籥。

氣屬陽,血屬陰。陽主動作,陰主靜止。脈搏的運行,必須以氣血為先導。氣血流動,血液便隨之流動,氣血運動,脈搏便隨之跳動。陰陽相互作用,彼此依存,就像朋友之間的交誼一樣。橐指的是沒有底部的容器,籥指的是有孔的管子。陽氣從頭頂到腳跟,雖然有外在的保護,但內部沒有阻礙。陽氣在體內循環運行,經過溪谷、肌肉、關節和毛孔,每個部位都有特定的通道,就像橐和籥一樣。

波,微浪也,湧疊而前。瀾,回瀾也,旋渦而返。血之在氣中也,隴湧流行,亦復回環灌溉,故如波如瀾,若合若分,互為體用。周流上下,無始無終,此則循環之義矣。

波指的是微小的浪花,湧動向前;瀾指的是迴旋的浪潮,湧回後方。血液在氣血中運行,如同波浪一樣湧動流淌,也像迴旋的浪潮一樣循環灌溉。血液和氣血就像波浪和迴旋的浪潮一樣,彼此融合,又相互分開,互相依存,共同運作。氣血在體內循環往復,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這就是循環的道理。

5. 寸口大會男女定位第五

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惟手太陰,寸口取決。

此經屬肺,上系吭嗌。脈之大會,息之出入。

一呼一吸,四至為息。日夜一萬,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為準。

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謂關上。

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腎與命門,居兩尺部。

魂魄穀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順男,右大順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神門決斷,兩在關後。人無二脈,病死不愈。

男女脈同,惟尺則異。陽弱陰盛,反此病至。

白話文:

十二經脈與脈診

十二條經脈中,都包含著動脈。其中手太陰肺經,在寸口部位可以取脈診斷。

這條經脈屬於肺,向上連接喉嚨和口腔。脈氣匯聚於此,呼吸也由此進出。

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四次,稱為一息。一日夜共計一萬三千五百息。

一次呼吸,脈搏運行六寸。一日夜共計八百息,約等於十丈。

初次把脈時,要讓病人仰起手掌。手掌後方突出的骨頭,稱為關上。

關上前面是陽,關上後面是陰。陽寸陰尺,從前向後依序推尋。

心、肝位於左側,肺、脾位於右側。腎和命門,位於兩尺部位。

魂魄、穀神,皆可從寸口脈診斷。左側主司臟器,右側主司府庫。

左側脈搏強勁,代表男性健康;右側脈搏強勁,代表女性健康。本命脈和扶命脈,男性在左側,女性在右側。

關上前面一寸,是人命之主。左側稱為人迎脈,右側稱為氣口脈。

神門脈用來決斷病情,位於關上後面。人體沒有這兩條脈搏,則病情難以治癒。

男女脈象基本相同,但尺脈有所區別。陽氣虛弱,陰氣盛旺,與此相反則病情加重。

十二經者,即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肺,手太陰肺注手陽明大腸,手陽明大腸注足陽明胃,足陽明胃注足太陰脾,足太陰脾注手少陰心,手少陰心注手太陽小腸,手太陽小腸注足太陽膀胱,足太陽膀胱注足少陰腎,足少陰腎注手厥陰心包,手厥陰心包注手少陽三焦,手少陽三焦注足少陽膽,足少陽膽注足厥陰肝,足厥陰肝還復注手太陰,是謂一周。其脈數十二經,共長十六丈二尺。

各有長短,亦逐經各有動脈。如手太陰脈動中府、雲門、天府、俠白;手陽明脈動合谷、陽谿;足陽明脈動衝陽、大迎、人迎、氣衝;足太陰脈動箕門、衝門;手少陰脈動極泉;手太陽脈動天窗;足太陽脈動委中;足少陰脈動太谿、陰谷;手厥陰脈動勞宮;手少陽脈動禾髎;足少陽脈動下關、聽會;足厥陰脈動太衝、五里、陰廉之類。既皆有動脈,是皆可即其脈以診病。

白話文:

十二經脈,指的是手足三陰三陽的經脈。它們從中焦開始,依次流注到手太陰肺經,手太陰肺經流注到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流注到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流注到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流注到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心經流注到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流注到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流注到足少陰腎經,足少陰腎經流注到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流注到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流注到足少陽膽經,足少陽膽經流注到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再流注回到手太陰肺經,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十二經脈共有十六丈二尺長,每條經脈的長度各不相同,並且每條經脈都有一條動脈相伴。例如手太陰肺經的動脈經過中府、雲門、天府、俠白等穴位;手陽明大腸經的動脈經過合谷、陽谿等穴位;足陽明胃經的動脈經過衝陽、大迎、人迎、氣衝等穴位;足太陰脾經的動脈經過箕門、衝門等穴位;手少陰心經的動脈經過極泉穴位;手太陽小腸經的動脈經過天窗穴位;足太陽膀胱經的動脈經過委中穴位;足少陰腎經的動脈經過太谿、陰谷等穴位;手厥陰心包經的動脈經過勞宮穴位;手少陽三焦經的動脈經過禾髎穴位;足少陽膽經的動脈經過下關、聽會等穴位;足厥陰肝經的動脈經過太衝、五里、陰廉等穴位。

所有經脈都有動脈,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動脈來診斷疾病。

今惟取手太陰寸口動脈,決諸病之死生吉凶者,何耶?蓋手太陰一經,內屬肺臟。其經起於中府,終於少商,其肺繫上連喉嚨吭嗌以通呼吸。肺主一身之氣,氣非呼吸不行,脈非肺氣不布。故仲景云:呼吸者,脈之頭也。又寅初方升之氣,出於中焦。中焦,指胃也。蓋胃為水穀之海,屬土居中。

灌溉四臟以及百骸。所謂灌溉者,無非一水穀之氣。四臟中固有土,而土中亦具四臟。(即胃氣中要有弦、鉤、毛、石,弦、鉤、毛、石中要有胃氣義。)脈之晝夜,五十環周。始於此,亦終於此。始終循環,原無少間。但以一日夜分四時論之,必以寅初為更始也。故《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診法常以平旦。

白話文:

現在為什麼要選擇手太陰寸口脈來判斷疾病的生死吉凶呢?因為手太陰經脈與肺臟相連。這條經脈從中府穴開始,到少商穴結束,而肺臟向上連接著喉嚨和食道,負責呼吸。肺臟主宰著全身的氣,氣必須通過呼吸才能運行,脈絡也需要依賴肺氣才能佈散。所以仲景說:「呼吸是脈象的源頭」。

此外,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剛開始上升的氣,來自中焦。中焦指的是胃,胃是水谷的匯聚之地,屬於土,居於身體的中部。胃氣就像水一樣灌溉著四臟六腑以及全身。所謂灌溉,就是用水穀的氣來滋養。四臟中本來就包含著土,而土中也包含著四臟的精華。(意思就是胃氣中包含著弦、鉤、毛、石等精氣,而弦、鉤、毛、石中也包含著胃氣的精華。)

脈象在晝夜之間循環了五十次,從寅時開始,也結束於寅時。周而復始,永無間斷。如果用一日一夜分為四時來論述,就一定要以寅時作為起點。所以《素問》中的脈要精微論說:「診脈應該選擇清晨。」

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蓋以此時,諸脈更始於胃。其大小虛實,躁靜疾徐,種種畢露。出於胃,即注於肺,最為切近。又必由肺之呼吸以行,此所謂肺朝百脈也。呼出於陽,吸入於陰。一呼脈二至,一吸脈二至,總四至為一息。

一日一夜,約一萬三千五百息,即此一呼一吸,脈氣行去六寸,以一萬三千五百息算來,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脈數之十六丈二尺折算,應得周行於身五十度,此晝夜脈行度數之準則也。(據越人二十三難云:脈數總長十六丈二尺,任督二蹺在內。以一呼一吸行六寸算之,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共行八百一十丈。

白話文:

當人體陰氣尚未開始運作,陽氣尚未消散,飲食尚未攝取,經脈尚未充盈,絡脈保持平衡,氣血尚未紊亂時,便可以診察出一些異常的脈象。這是因為此時所有的脈象都源於胃部,其大小、虛實、躁靜、疾徐等變化,都能清晰地顯露出來。

從胃部出發,脈象流注到肺部,關係最為密切。而且,脈象必須借助肺部的呼吸來運行,這也就是所謂的「肺朝百脈」。呼氣屬於陽氣,吸氣屬於陰氣。每次呼氣脈搏跳動兩次,每次吸氣脈搏也跳動兩次,總共四次跳動為一次呼吸。

一天一夜約有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每次呼氣吸氣脈氣運行六寸,算下來總共運行八百一十丈。以脈數總長十六丈二尺計算,相當於一天一夜脈氣周行於全身五十圈。這就是晝夜脈象運行次數的準則。

周於身者,得五十度。後又云: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終於足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所謂如環無端者。不知二蹺、任督從何處接入?豈附行於足少陰、太陽耶?附則不能在循環注接之內。當俟知者。)凡初持人之脈,先令仰手。以腕之高骨對平處,謂之關上。關前為陽,後為陰。

陽曰寸,陰曰尺。尺至寸,長一寸九分。即此一寸九分,三部分之,為寸、關、尺也。關居中,若為陰陽界限,而陰陽實互交於此。能先後細為推究,未有不得其病情者。三部中又各有定位。木火居左,金土居右,水居其下。若以相生論之,則左關肝木生左寸心火,左寸心火生右關脾土,右關脾土生右寸肺金,右寸肺金生兩尺腎水。魂為肝神,魄為肺神。

白話文:

人體的經脈循環運行,周天運行一周需要五十個步驟。經脈從中焦開始,流注到手太陰經,最終到達足厥陰經。足厥陰經又回流到手太陰經,如同一個環狀,無始無終。但關於兩條蹺脈、任脈和督脈,它們是如何接入經脈循環的,尚不清楚。它們是否依附在足少陰經和太陽經上運行?如果依附,它們就不能參與循環注接。這需要等待懂得的人來解答。

初次診脈時,先讓病人仰手,在手腕上找到高骨對平的位置,稱為關上。關上的前方為陽,後方為陰。

陽脈稱為寸,陰脈稱為尺。尺至寸的距離是一寸九分,將這一段距離分為三等分,分別為寸、關、尺。關位於中間,如同陰陽的界限,但陰陽其實是相互交融的。能仔細推究脈象的先後變化,就能診斷出病情。這三部分又各有其定位。木火屬左,金土屬右,水位於下方。根據五行相生關係,左關的肝木生左寸的心火,左寸的心火生右關的脾土,右關的脾土生右寸的肺金,右寸的肺金生兩尺的腎水。魂屬於肝的神,魄屬於肺的神。

谷不可言脾神,然其變化資生,生死以之,更神乎神矣。穀神,一魂魄也;魂魄,一穀神也,而又總攝於心君。遊行出入,雖無處不到;而盛衰逆順,未有不從寸口驗焉。左肝、心為木、火,為陽主升,主生長,職多發施,故曰司官。右肺、脾為金、土,為陰主降,主收受,職多聚納,故曰司府。

男子生於寅,以陽為體。左陽也。左大則氣鍾於陽,故在男為順。女子生於申,以陰為體。右陰也。右大則氣鍾於陰,故在女為順。由是男女之本命分系於左右,順則雖病,而本命猶可扶持。關前一分,人命之主者,指魂魄穀神也。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者,指司官、司府也,決斷神門。

白話文:

穀物雖然無法直接言明脾臟的精氣神,但它變化萬千,滋養著我們的生命,生死都與之息息相關,其神奇之處,更是超乎尋常。穀神,就是人體的魂魄;而魂魄,也代表著穀神,最終都由心臟統轄。它們在體內遊走出入,無處不到;而人體的盛衰、逆順,都可以從手腕上的寸口脈搏來觀察。

左邊的肝臟和心臟屬木、火,是陽性,主升、主生長,職責偏向於發散外達,故稱之為「司官」。右邊的肺臟和脾臟屬金、土,是陰性,主降、主收納,職責偏向於聚合內收,故稱之為「司府」。

男人出生於寅時,以陽性為體,左側為陽。左側較大則氣血集中於陽性,因此對男人來說是順應天性。女人出生於申時,以陰性為體,右側為陰。右側較大則氣血集中於陰性,因此對女人來說是順應天性。由此可見,男女的本命與左右側相聯繫,如果順應天性,即使生病,本命也能夠得到扶持。

手腕關節前的脈搏,是人命之主,指的是魂魄穀神。左側為「人迎」,右側為「氣口」,分別代表著「司官」和「司府」,決定著人體的生死門戶。

註釋

  • **穀神:**指脾臟的精氣神,由穀物所化生。
  • **魂魄:**指人體的精氣神,與生命息息相關。
  • **心君:**指心臟,統轄人體的精氣神。
  • **寸口:**指手腕上的脈搏,是觀察人體健康的關鍵部位。
  • **司官:**指左邊的肝臟和心臟,主升、主生長。
  • **司府:**指右邊的肺臟和脾臟,主降、主收納。
  • **寅時:**凌晨3點至5點。
  • **申時:**下午3點至5點。
  • **本命:**指天賦的命運。
  • **人迎:**指左側手腕的脈搏,代表著「司官」。
  • **氣口:**指右側手腕的脈搏,代表著「司府」。
  • **神門:**指人體的生死門戶,由魂魄穀神和司官、司府共同決定。

關後有兩者,指兩腎也。即應腎間動氣也,即《難經》八難所謂三焦之原,守邪之神,故曰神門。關前穀神、關後神門二脈,即生人之先後二天也。無二者,言無此二脈也。無則根本絕矣,故死。(即無一亦死。)仲景云: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殆亦關前關後之謂乎?男女脈同,同於定位。

惟尺則異,異於盛衰。男子鍾於陽,故陰弱。女子鍾於陰,故陰盛。獨驗於尺者,天一資生之始,陰陽即判於此耳。(尺乃生人之根本,如草木之色香華實皆判定於根荄。)反此,則男得女盛,女得男弱,男女皆失其常,故當病至。

白話文:

在手腕關節後方,有兩條經脈,指的是兩腎。這兩條經脈是腎臟之間的動氣,也就是《難經》中所說的八難之中的三焦之原,守護著人體的邪氣,因此叫做神門。手腕關節前方的穀神脈,和關節後方的神門脈,分別代表了人體先天的陽氣和後天的陰氣。如果缺少這兩條經脈,就如同失去了根基,人就會死亡。這就像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陽氣或陰氣,也會死亡。張仲景說:寸脈向下不到關節處,就叫做陽氣絕;尺脈向上不到關節處,就叫做陰氣絕。這大概也就是指關節前和關節後的經脈吧?男女脈象相同,都是指脈的位置。

第二段

惟尺則異,異於盛衰。男子鍾於陽,故陰弱。女子鍾於陰,故陰盛。獨驗於尺者,天一資生之始,陰陽即判於此耳。(尺乃生人之根本,如草木之色香華實皆判定於根荄。)反此,則男得女盛,女得男弱,男女皆失其常,故當病至。

但尺脈卻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陰陽的盛衰。男人以陽氣為主,所以陰氣較弱;女人以陰氣為主,所以陰氣較盛。唯有尺脈能獨自反映出人體的陰陽盛衰,因為尺脈是人體先天之氣的起始,陰陽的強弱就能在此判別。(尺脈就像植物的根一樣,是生命的根基,就像植物的顏色、香味、花朵和果實都由根決定。)如果男人有女人的陰盛狀態,女人有男人的陽弱狀態,男女都失去了正常的陰陽狀態,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