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 (1)
卷二 (1)
1. 附方
黃耆建中湯(見第二十一)
仲景小青龍湯(見第十六)
仲景炙甘草湯,《傷寒論》云: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甘草(炙,四兩),生薑(切,三兩),桂枝(去皮,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阿膠(二兩),麥門冬(去心,半升),麻子仁(半升),大棗(擘,十二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聖濟經》曰:津耗散為枯。五臟痿弱,營衛涸流,濕劑所以潤之。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復脈通心也。
白話文:
【附錄配方】
黃耆建中湯(在第二十一章有詳細說明)
仲景小青龍湯(在第十六章有詳細說明)
仲景炙甘草湯,根據《傷寒論》記載:若患傷寒病,出現脈搏不規則,心悸等症狀,宜服用炙甘草湯。
所需藥材如下:炙甘草四兩,薑片三兩,去皮桂枝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阿膠二兩,去心麥門冬半升,麻子仁半升,大棗十二枚(需撕裂開來)。
以上九種藥材,先用七升清酒和八升水一同熬煮前八種藥材,煮至剩三升時,濾掉藥渣,再加入阿膠讓其完全融化。每次溫熱服用一升,一天三次。此方又名為復脈湯。《聖濟經》記載:津液耗損過度會導致身體乾枯。五臟功能衰弱,營養和血液循環受阻,濕潤的藥物能補充津液。麻子仁、阿膠、麥門冬、生地黃的甘甜性質,能滋潤經絡,補血,復脈,通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