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4)

1. 腳氣脈證第六十六

腳氣有四,遲寒數熱,浮滑者風,濡細者濕。

腳氣一證,經名厥,漢名緩風,宋齊後始名腳氣。陳無擇謂風、寒、暑、濕四邪皆能成。今歷診是證,成於寒濕者,十常八九。經曰:清濕襲邪,病起於下,信然哉。其始發也,甚微,發亦易解,故人常忽而不覺,覺亦不速治。及其深久,愈發愈重,甚至痿痹不仁者有之,入腹衝心者有之,身命從此而殞,可哀也。

足三陰、三陽六經,皆有此證,而發於三陽者輕,三陰者重。以三陰屬臟,經絡居里,若非臟氣大虛,邪不易及。其證不論陰陽,初發時,大類傷寒,頭痛發熱,惡寒嘔吐,但足屈伸不能,或痛或紅為異耳。在陽,多惡寒壯熱頭痛,或骨節痛,或嘔吐渴煩,或叫號譫語,或腿腳紅紫極熱,大腫大痛,手不可按,或頑痹麻木。患多在腿外廉陽分。

白話文:

腳氣的古代醫學論述:

腳氣有四,遲寒數熱,浮滑者風,濡細者濕。

意思是說,腳氣有四種,分別是遲寒、數熱、浮滑和濡細。其中,浮滑的腳氣是由風引起的,濡細的腳氣是由濕引起的。

腳氣一證,經名厥,漢名緩風,宋齊後始名腳氣。陳無擇謂風、寒、暑、濕四邪皆能成。今歷診是證,成於寒濕者,十常八九。經曰:清濕襲邪,病起於下,信然哉。

腳氣這個病症,在經書裡稱為「厥」,漢代稱為「緩風」,到了宋齊以後才開始稱為「腳氣」。醫家陳無擇認為風、寒、暑、濕四種邪氣都可以導致腳氣。但根據現代醫學的經驗來看,十個腳氣病人中,有八九個都是因為寒濕引起的。經書裡說:「清濕襲邪,病起於下」,這句話真是說得非常準確。

其始發也,甚微,發亦易解,故人常忽而不覺,覺亦不速治。及其深久,愈發愈重,甚至痿痹不仁者有之,入腹衝心者有之,身命從此而殞,可哀也。

腳氣的初期症狀非常輕微,也容易治癒,所以人們常常忽視它,就算察覺到也往往沒有及時治療。但是,如果拖延時間久了,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導致肢體萎縮麻木、腹部疼痛,甚至危及生命,實在令人痛心。

足三陰、三陽六經,皆有此證,而發於三陽者輕,三陰者重。以三陰屬臟,經絡居里,若非臟氣大虛,邪不易及。

人體的十二經脈,包括足三陰和足三陽六條經脈,都可能出現腳氣,但發病於足三陽經的比較輕,發病於足三陰經的比較重。這是因為足三陰經屬於臟腑,經絡靠近內臟,除非臟腑元氣虛弱,否則邪氣不易入侵。

其證不論陰陽,初發時,大類傷寒,頭痛發熱,惡寒嘔吐,但足屈伸不能,或痛或紅為異耳。在陽,多惡寒壯熱頭痛,或骨節痛,或嘔吐渴煩,或叫號譫語,或腿腳紅紫極熱,大腫大痛,手不可按,或頑痹麻木。患多在腿外廉陽分。

無論腳氣發病於陽經還是陰經,初期症狀都類似傷寒,會出現頭痛、發熱、怕冷、嘔吐等症狀,但不同的是,腳氣病人還會出現足部屈伸困難、疼痛或紅腫等症狀。發病於陽經的,往往會伴隨惡寒、發熱、頭痛、骨節疼痛、嘔吐、口渴、神志不清、腿腳紅腫發熱、疼痛難忍等症狀,而且病竈多集中在腿部外側陽經循行部位。

三陽經所過之處,面光澤,脈多浮。在陰,多惡寒,甚或厥逆,不發熱或微熱,頭不痛,或骨痛筋攣,或嘔逆,或神昏沉默,或腹痛下利,或畏見光明,或大小便閉,或心煩動悸,或小腹不仁,或沖胸悶亂。患處腫痛或不腫,或微赤而熱,或反極冷。患多在腿內廉陰分,三陰經所過之處,面青慘,脈多沉。

此言陰陽之大概。若細別之:太陽則發熱頭痛惡寒,目眩項強,腰脊、身體及外踝後至小指外側皆痛。(宜仲景麻黃湯、桂枝、九味羌活湯、敗毒散、集驗麻黃左經湯之類。)陽明則翕翕發熱,口鼻乾,善欠,腹脹,自髀、膝、臏、胻外廉以下足跗中指內俱痛。(宜得效芎芷香蘇散、大黃左經湯之類。

白話文:

三陽經經過的地方,面色光澤,脈象多浮。在陰的情況下,則多惡寒,甚至出現厥逆,不發燒或微熱,頭不痛,或骨痛筋攣,或嘔吐,或神志昏沉,或腹痛腹瀉,或畏光,或大小便閉塞,或心煩心悸,或小腹麻木,或胸悶氣亂。患處腫痛或不腫,或略微發紅並伴隨熱感,或反常地非常冷。病症多出現在腿內側陰分,也就是三陰經經過的地方,面色青白慘淡,脈象多沉。

這就是陰陽的概略表現。若要更細緻地區分,太陽經的病症則表現為發燒頭痛惡寒,目眩項強,腰脊、身體以及外踝後至小指外側都疼痛。(宜服用仲景的麻黃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敗毒散等,以及集驗的麻黃左經湯等。)陽明經的病症則表現為發熱伴有陣陣寒意,口鼻乾燥,容易打呵欠,腹脹,自髀、膝、臏、胻外廉以下足跗中指內側俱疼痛。(宜服用芎芷香蘇散、大黃左經湯等。)

)少陽則往來寒熱,口苦,脅痛,面垢,頭目眩痛,腋下馬刀腫痛,髀膝外至胻及外踝諸指節皆痛。(宜小柴胡湯、半夏左經湯之類。)三陽併合為病,則憎寒壯熱,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眩暈重著,關節掣痛,手足拘攣,疼痛冷痹,腰腿緩縱不隨,心躁氣上,嘔吐下利,其脈浮弦緊數。(宜大料神秘左經湯、加味敗毒散之類。

)太陰則腹滿,胸膈痞,舌系急,循胻骨下股膝內前廉、內踝過核骨後廉足大指之端內側皆痛。(宜胃苓湯、六物附子湯之類。)少陰則腰脊痛,上衝胸咽,飢不能食,面黑,大小淋閟,善恐,小趾、足心、內踝跟中、膕內廉皆痛。(宜麻黃附子細辛湯、金匱八味丸之類。

白話文:

少陽經的病症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寒熱交替,口苦,脅肋疼痛,面容垢穢,頭昏眼花,腋窩淋巴結腫痛,大腿外側至膝蓋外側以及腳踝外側和手指關節皆疼痛。可以用小柴胡湯、半夏左經湯等方劑治療。

三陽經合病症狀表現為畏寒發熱,自汗怕風,或無汗怕冷,頭昏目眩,關節疼痛,手足拘攣,四肢冷痛,腰腿無力,心煩意亂,氣逆上衝,嘔吐腹瀉,脈象浮弦緊數。可以用大料神秘左經湯、加味敗毒散等方劑治療。

太陰經的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胸膈痞悶,舌頭強直,循著脛骨下行,經過膝蓋內側前緣、內踝骨後緣,直到腳大拇指內側,皆疼痛。可以用胃苓湯、六物附子湯等方劑治療。

少陰經的病症表現為腰背疼痛,疼痛上衝至胸咽部,飢餓卻食慾不振,面色發黑,大小便不利,容易恐懼,小腳趾、足心、內踝後跟、膝蓋內側皆疼痛。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金匱八味丸等方劑治療。

)厥陰則腰脅偏痛,腳攣急,嗌乾、嘔逆、洞泄,足大趾連足趺上廉,上膕至內廉,循股環陰,小腹夾臍諸處脹痛。(宜茱萸木瓜湯、神應養真丹之類。)三陰併合為病,則四肢拘攣,上氣喘滿,小便閉澀,心熱煩悶,遍身浮腫,腳弱,緩縱不能行步。(宜加味敗毒散、追毒湯之類。

)以上六經受病,流注自汗為風勝,(脈多浮滑,宜多羌活、獨活、防風、桂枝。)無汗疼痛為寒勝(脈多遲,宜多桂附姜辛。)熱煩為暑勝,(脈多數,宜多黃芩、黃柏、木瓜、香薷。)重著腫滿為濕勝。(脈多濡細,宜多蒼朮、澤瀉、薏苡、防己、茯苓。

白話文:

厥陰經受損,會出現腰部、脅肋疼痛,腳部抽筋緊縮,咽喉乾燥、噁心嘔吐、腹瀉,腳的大拇指連接到腳背上緣,往上到膝蓋內側,沿著大腿環繞到陰部,小腹兩側靠近肚臍部位脹痛。可以用茱萸木瓜湯、神應養真丹等藥方治療。

三陰經同時受病,則四肢僵硬拘攣,呼吸急促胸悶,小便排泄困難,心煩熱躁,全身浮腫,雙腳無力,行走緩慢無力。可以用加味敗毒散、追毒湯等藥方治療。

以上六經受病,如果出現流汗則屬於風邪過盛,脈象多浮滑,可以多用羌活、獨活、防風、桂枝等藥物治療。如果沒有汗且疼痛,則屬於寒邪過盛,脈象多遲緩,可以多用桂枝、附子、生薑、辛溫等藥物治療。如果出現發熱煩躁,則屬於暑邪過盛,脈象多數,可以多用黃芩、黃柏、木瓜、香薷等藥物治療。如果出現沉重、腫脹、滿悶,則屬於濕邪過盛,脈象多濡細,可以多用蒼朮、澤瀉、薏苡、防己、茯苓等藥物治療。

)至如防己、木瓜、米仁、檳榔、蒼朮、黃柏、肉桂、桂枝、巴戟、葳蕤、木通、羌活、枳殼、澤瀉、桑枝之類,各隨其氣所勝者而偏調之,證相宜者而倍用之,又不可拘於一方也。東垣謂此疾,南方卑下,乃寒濕之邪外襲經絡而成。如北方地高,外鮮水濕,發此者皆內傷酒乳,濕熱之邪下注也。

故南則宜作寒濕治,北則宜作濕熱治。此雖發前人之未發,恐未必盡然也。南方固下,豈乏膏粱嗜酒之人?北方固高,豈無踐涉洗濯之事?是在圓機者,謹察證脈而分別之,斯善矣。

白話文:

像防己、木瓜、米仁、檳榔、蒼朮、黃柏、肉桂、桂枝、巴戟、葳蕤、木通、羌活、枳殼、澤瀉、桑枝等等這些藥材,都要根據它們各自的藥性特點,針對不同的病症來調整用量。如果病症適合,可以加倍使用,但也不要拘泥於某一種方法。

東垣先生認為,這種病症在南方多是由於地勢低窪,寒濕之邪從外入侵經絡而引起的。而在北方地勢較高,水濕較少,患此病者大多是內傷酒乳,濕熱之邪向下侵犯所致。

所以,南方治療應該以寒濕爲主,北方治療應該以濕熱爲主。雖然東垣先生的觀點開拓了前人的思路,但也不一定完全正確。南方地勢低,難道沒有嗜好膏粱美食、沉溺酒色的人嗎?北方地勢高,難道就沒有涉水洗濯、遭受溼氣侵襲的人嗎?關鍵在於精通醫理的人,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和脈象,然後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這纔是最好的。

2. 附方

仲景麻黃(見第十六)

仲景桂枝湯(見第十九)

九味羌活湯(見第十六)

敗毒散(見第三十七)

集驗麻黃左經湯,治風、寒、暑、濕流注足太陽經,腰足攣痹,關節重痛,行履艱難,憎寒發熱,無汗而寒,或自汗惡風,頭痛眩暈,並一切癱瘓麻木等證。

麻黃(去節),乾葛,細辛(去苗),白朮(去蘆),茯苓(去皮),防己(去皮),桂心,羌活(去蘆),防風(去蘆),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張仲景的麻黃湯(詳見第十六章)、桂枝湯(詳見第十九章)、九味羌活湯(詳見第十六章)和敗毒散(詳見第三十七章)都有記載。集驗麻黃左經湯用於治療風寒暑濕流注足太陽經,導致腰足攣痹、關節重痛、行走困難、畏寒發熱、無汗而寒,或自汗怕風、頭痛眩暈、以及各種癱瘓麻木等症狀。方劑組成:麻黃(去節)、乾葛、細辛(去苗)、白朮(去蘆)、茯苓(去皮)、防己(去皮)、桂心、羌活(去蘆)、防風(去蘆)、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煎一盞,空心服。自汗去麻黃,加肉桂、芍藥。重著加朮、陳皮。無汗減桂,加杏仁、澤瀉。

得效芎芷香蘇散

川芎(七錢),甘草(二錢),紫蘇葉,乾葛,白茯苓,柴胡(各半兩),半夏(六錢),枳殼(炒,三錢),桔梗(生,二錢半),陳皮(三錢半)

白話文:

上等的草藥研磨為粉末。每次服用七錢。取兩杯水,加入五片薑和一枚棗,煎煮至一杯,於清晨空腹服用。若出現自汗現象,則去除麻黃,並加入肉桂與芍藥。若症狀沈重,則需加入白朮與陳皮。若無自汗現象,減少桂的比例,並加入杏仁與澤瀉。

得效芎芷香蘇散

川芎(七錢),甘草(二錢),紫蘇葉,乾葛,白茯苓,柴胡(各半兩),半夏(六錢),枳殼(炒,三錢),桔梗(生,二錢半),陳皮(三錢半)

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大黃左經湯,治風寒暑濕流注足陽明經,腰腳痹痛,行步艱難,涎潮昏塞,大小便秘澀,腹痛嘔吐,或復下利,惡聞食氣,喘滿肩息,自汗譫妄,並宜服之。

大黃(煨),細辛(去苗),茯苓(去皮),防己(去皮),羌活(去蘆),黃芩,前胡(去蘆),枳殼(去瓤、麩炒),厚朴(薑製),甘草(炙),杏仁(去皮尖、麩炒)

白話文:

每次服用藥材三錢,用一杯水,加入三片薑、一個紅棗,煎煮至八分,不限時間,溫熱服用。此方名為大黃左經湯,用於治療風寒暑濕入侵足陽明經,導致腰腿疼痛、行動困難、唾液增多、神志不清、大小便不通、腹痛嘔吐、或腹瀉、厭食、呼吸困難、胸悶、自汗、神志恍惚等症狀,皆可服用。藥材包括煨大黃、細辛(去苗)、茯苓(去皮)、防己(去皮)、羌活(去蘆)、黃芩、前胡(去蘆)、枳殼(去瓤、麩炒)、厚朴(薑製)、甘草(炙)、杏仁(去皮尖、麩炒)。

上各等分,每服七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空心熱服。腹痛加芍藥。秘結加阿膠。喘急加桑白皮、紫蘇。小便秘加澤瀉。四肢瘡瘍浸淫加升麻。(各等分。)

仲景小柴胡湯(見第四十三)

半夏左經湯,治足少陽經受風、寒、濕、暑,流注發熱,腰腳俱痛。頭疼眩暈,嘔吐酸水,耳聾驚悸,熱悶心煩,氣促喘滿,肩背麻痹,腰腿不隨。

半夏(湯洗七次、切片),乾葛,細辛(去苗),白朮(去蘆),茯苓(去皮),桂心,防風(去蘆),乾薑(炮),黃芩,甘草(炙),柴胡(去蘆),麥門冬(去心,各七錢半)

白話文:

所有藥材各取等量,每次服用七錢,用一盞半水,加五片薑和一顆棗,煎煮八分,空腹熱服。如果肚子痛,可以加芍藥。如果便秘,可以加阿膠。如果喘不過氣,可以加桑白皮和紫蘇。如果小便不暢,可以加澤瀉。如果四肢出現瘡瘍浸淫,可以加升麻。

半夏左經湯主要用於治療足少陽經受風寒濕暑侵襲,導致發熱,腰腳疼痛。患者可能伴隨頭疼眩暈、嘔吐酸水、耳聾驚悸、心煩悶熱、氣促喘滿、肩背麻痺、腰腿無力等症狀。

藥方如下:半夏(用水洗七次,切片)、乾葛、細辛(去除苗)、白朮(去除蘆頭)、茯苓(去除皮)、桂心、防風(去除蘆頭)、乾薑(炮製)、黃芩、甘草(炙)、柴胡(去除蘆頭)、麥門冬(去除心),每味藥材取七錢半。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一盞,去滓,空腹服。熱悶,加竹瀝,每服半合。喘滿,加杏仁、桑白皮。

大料神秘左經湯,治風、寒、暑、濕流注足三陽經。手足拘攣,疼痛,行履艱難,憎寒發熱,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頭眩,腰重,關節攣痛。或卒中昏塞,大小便秘澀。或腹痛,嘔吐,下利,惡聞食臭,髀腿頑痹,緩縱不隨,熱悶驚悸,心煩氣上,臍下冷痹,喘滿氣粗。

麻黃(去節),乾葛,細辛(去苗),厚朴(薑製),茯苓(去皮),防己(去皮),枳殼(去瓤,麩炒),桂心,羌活(去蘆),防風(去蘆),柴胡(去蘆),黃芩,半夏(酒洗七次),乾薑(炮),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上藥煎服,每次七錢,用水一盞半,加入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渣,空腹服用。若感到熱悶,可加入竹瀝,每次服用半合。若出現喘滿,可加入杏仁和桑白皮。

此方名為大料神秘左經湯,主治風寒暑濕流注足三陽經,症狀包括手足拘攣、疼痛、行走困難、怕冷發熱、自汗怕風,或無汗怕冷、頭暈、腰沉、關節攣痛,或中風昏迷、大小便不通,或腹痛、嘔吐、腹瀉、聞到食物臭味反胃,或大腿頑痺、行動不便、熱悶驚悸、心煩意亂、肚臍下方冷痺、喘滿氣粗等。

藥材包括麻黃(去節)、乾葛、細辛(去苗)、厚朴(薑製)、茯苓(去皮)、防己(去皮)、枳殼(去瓤,麩炒)、桂心、羌活(去蘆)、防風(去蘆)、柴胡(去蘆)、黃芩、半夏(酒洗七次)、乾薑(炮)、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煎一盞,去滓,空心服。自汗加牡蠣、白朮,去麻黃。腫滿加澤瀉、木通。熱甚無汗減桂,加橘皮、前胡、升麻。腹痛吐利去黃芩,加芍藥、附子炮。大便秘加大黃、竹瀝。喘滿加杏仁、桑白皮、紫蘇等分。凡有此病,備細詳證,逐一加減,無不愈者。

加味敗毒散,治三陽經腳氣流注,腳踝焮熱赤腫,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

白話文:

  • 上藥咀:將藥材研磨成細末。
  • 生薑:生薑。
  • 棗:紅棗。
  • 牡蠣:牡蠣。
  • 白朮:白朮。
  • 麻黃:麻黃。
  • 澤瀉:澤瀉。
  • 木通:木通。
  • 橘皮:橘皮。
  • 前胡:前胡。
  • 升麻:升麻。
  • 黃芩:黃芩。
  • 芍藥:芍藥。
  • 附子:附子。
  • 大黃:大黃。
  • 竹瀝:竹瀝。
  • 杏仁:杏仁。
  • 桑白皮:桑白皮。
  • 紫蘇:紫蘇。
  • 焮熱:紅腫發熱。
  • 瘧:瘧疾。
  • 惡風:畏風。
  • 惡寒:畏寒。
  • 喘滿:呼吸困難,胸悶氣喘。

註釋

  • 本文中的“盞”為古代的容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200毫升。
  • “錢”為古代的重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3.75克。
  • “炮附子”指的是經過炮製處理的附子,毒性較低。
  • “細詳證”是指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詳細辨別證候。
  • “逐一加減”是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藥方進行加減。
  • “無不愈者”是指此方藥效顯著,治療此病效果良好。

人參(去蘆),赤茯苓(去皮),甘草(炙),芎藭,前胡(去蘆),羌活(去蘆),獨活(去蘆),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大黃(煨),蒼朮(米泔浸,各等分)

上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姜五片,薄荷五葉,煎一盞,去滓熱服。皮膚赤疹,加蟬蛻。

胃苓湯(見第十七)

六味附子湯,治四肢流注於足太陰。骨節煩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氣,小便不利,惡風怯寒,頭面手足腫痛。

白話文:

藥材

  • 人參(去除鬚根)
  • 赤茯苓(去除外皮)
  • 甘草(用微火炙烤)
  • 芎藭
  • 前胡(去除鬚根)
  • 羌活(去除鬚根)
  • 獨活(去除鬚根)
  • 枳殼(去除內瓤,用麩皮炒制)
  • 桔梗(去除鬚根)
  • 大黃(煨制)
  •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所有藥材份量相同)

用法

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約 1.5 - 2.1 克)。用水一盞(約 100 毫升),加入薑五片,薄荷五葉,煎煮至一盞量,去渣後趁熱服用。若皮膚出現紅疹,可加入蟬蛻。

相關方劑

  • 胃苓湯(詳見第十七章)
  • 六味附子湯(詳見第六百零二章),用於治療四肢經脈氣血流注於足太陰脾經,導致骨節疼痛、四肢拘緊、自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怕冷、頭面手足腫痛等症狀。

附子(炮,去皮臍),桂心,防己(去皮,各四兩),白朮(去蘆),茯苓(去皮,各三兩),炙甘草(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七片,煎一盞,去滓,空心溫服。

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去節),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八味丸(見第十六)

茱萸木瓜湯,治腳氣衝心,悶亂不識人,手足脈欲絕。

白話文:

將附子(炮製後去皮臍)、桂心、防己(去皮,各四兩)、白朮(去蘆)、茯苓(去皮,各三兩)、炙甘草(二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杯水,加入七片生薑,煎煮至一杯,去渣,空腹溫服。

另外,將麻黃(去節)、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製)用一斗水先煮麻黃至減兩升,去上層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一日服用三次。

另外,茱萸木瓜湯可以治療腳氣衝心,神志昏迷不識人事,手足脈搏微弱欲絕的病症。

吳茱萸(半兩),乾木瓜(一兩),檳榔(一兩)

上㕮咀,每服八錢。以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神應養真丹,治厥陰肝經受邪,四氣所傷肝臟。或左癱右瘓,涎潮昏塞,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言語蹇澀,頭旋目眩,牙關緊急,氣喘自汗,心神恍惚,肢體緩弱,上攻頭目,下注腳膝,榮氣凝滯,遍身疼痛。兼治婦人產後中風,角弓反張,墮車落馬,打撲傷損,瘀血在內等證。

當歸(酒浸,去蘆),天麻,川芎,羌活(去蘆),白芍藥,熟地(各等分)

白話文:

取吳茱萸半兩、乾木瓜一兩、檳榔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錢,用一盞半水、五片生薑煎煮成一盞,去渣溫服,不限時間服用。此方名為神應養真丹,主治厥陰肝經受邪,四氣所傷肝臟,症狀包括左癱右瘓、流口水、昏迷、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言語不清、頭暈目眩、牙關緊閉、氣喘自汗、心神恍惚、肢體乏力、頭部疼痛、腳膝疼痛、氣血凝滯、全身疼痛等。也適用於婦女產後中風、角弓反張、跌落車馬、打傷跌傷、瘀血內阻等症狀。另取當歸(酒浸去蘆)、天麻、川芎、羌活(去蘆)、白芍、熟地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木瓜,菟絲子煎酒下。腳痹,薏苡仁煎酒下。中風,溫酒、米湯下。一方無羌活,入木瓜、熟阿膠等分。

追毒湯,治肝、腎、脾三經為風、濕、寒、熱毒上攻。陰陽不和,四肢拘攣,上氣喘滿,小便秘澀,心熱煩悶,遍身浮腫,腳弱緩縱,不能行步。

半夏(湯洗七次),黃耆(去蘆),甘草(炙),當歸(去蘆),人參(去蘆),厚朴(薑製),獨活(去蘆),橘皮(去白,各一兩),熟地黃,芍藥,枳實(去瓤、麩炒),麻黃(去節,各二兩),桂心(三兩)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大盞半,姜七片,棗三枚,煎一大盞,去滓,空心溫服。日三夜一。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混合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木瓜和菟絲子煎酒送服。腳痺,可用薏苡仁煎酒送服。中風,則用溫酒或米湯送服。有一種方劑不含羌活,改用木瓜和熟阿膠等量。

追毒湯,專治肝、腎、脾三經因風、濕、寒、熱毒上攻,導致陰陽失調,出現四肢拘攣、上氣喘滿、小便不暢、心煩熱悶、全身浮腫、腳軟無力、無法行走的症狀。

藥材包括:半夏(用湯洗七次)、黃耆(去蘆頭)、甘草(炙)、當歸(去蘆頭)、人參(去蘆頭)、厚朴(用薑製)、獨活(去蘆頭)、橘皮(去白皮,每樣一兩)、熟地黃、芍藥、枳實(去果核,用麩炒)、麻黃(去節,每樣二兩)、桂心(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