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附方

桂枝湯(見第十九)

玄珠茶調散(見第二十二)

麻黃湯(見第十六)

九味羌活湯(見第十六)

瀉青丸(見第四十九)

二仙散(即茶調散)

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五丸。每服加十丸,以利為度。日三服。

白話文:

桂枝湯、茶調散、麻黃湯、九味羌活湯、瀉青丸、二仙散(即茶調散)等方劑中,取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研成細末,加水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丸,溫水送服,可根據病情增加至二十五丸,直到通便為止,一天服用三次。

對金散,治偏正頭風。

大黃,黃芩(各等分)

上二味,為極細末。每服四分,臨睡用好酒調下。仍飲酒儘量一醉,散發露頂臥。令人扇頭數百扇,蓋暖,睡至明日病失矣。不愈,再一服如前法。須大醉扇透,百發百中。

神芎丸(見第十七)

涼膈散(見第十九)

奇效芎術湯,治濕頭痛,眩暈痛極。

川芎,附子(生,去皮、臍),白朮(以上各三錢),桂心(去皮)

白話文:

治療偏頭痛,可用對金散。將大黃和黃芩等量磨成極細粉末,睡前用好酒調服四分,並大量飲酒至醉,散發頭髮,露頂而睡,並用扇子扇頭百餘下,蓋上被子保暖,睡至第二天病就好了。若未痊癒,可再服用一次,用同樣的方法,務必喝醉,扇透,百發百中。此外,濕頭痛、眩暈劇痛可以用奇效芎術湯治療,由川芎、生附子(去皮、臍)、白朮(各三錢)、桂心(去皮)組成。

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七片,棗二枚,煎至一鍾。食遠服。

半夏白朮天麻湯(見第二十二)

瓜蒂散(見第四十八)

紅豆散

麻黃根(炒,半錢),苦丁香(半錢),紅豆(十粒),羌活,連翹(各三錢)

上五味為細末。鼻內搐之。

白話文:

取生薑七片、大棗兩枚,加水兩碗煎煮至一碗,飯後服用。另取麻黃根(炒)、苦丁香、紅豆、羌活、連翹各適量,研磨成細粉,用棉花蘸取藥粉塞入鼻孔。

和劑玉壺丸,治風痰吐逆,頭痛目眩,胸膈煩滿,飲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嘔吐涎沫。

天南星(生),半夏(生,各一兩),天麻(半兩),頭白麵(三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水一大盞,先煎令沸。下藥煮五七沸,候藥浮即熟。漉出放溫,別用生薑湯下。不計時候服。

補中益氣湯(見第三十九)

白話文:

和劑[玉壺丸] 方劑說明: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痰引起的上逆症狀,包括:

  • 嘔吐反胃
  • 頭痛頭昏
  • 胸悶氣脹
  • 食慾不振
  • 咳嗽痰多
  • 口吐涎沫

方劑組成:

  • 天南星(生) 一兩
  • 半夏(生) 一兩
  • 天麻 半兩
  • 頭白麵 三兩

製備方法:

  1.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末。
  2. 加入適量清水,搓揉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
  3. 每服三十丸,用水一大盞煎煮,沸騰後加入藥丸,煮沸五到七次,待藥丸浮起即熟。
  4. 濾去藥渣,放溫後用生薑湯送服。
  5. 不限時間服用。

備註:

  • 生薑湯的方劑請參考第三十九頁的補中益氣湯。

六君子湯(見第十六)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逍遙散(見第五十一)

六味丸(見第十六)

八味丸(見第十六)

白話文:

六君子湯、四物湯、逍遙散、六味丸、八味丸,請分別參考第十六、第二十一、第五十一和第十六章節。

2. 心腹痛脈證第六十三

心腹之痛,其類有九。細遲從吉,浮大延久。

心腹之痛,其類甚多。此僅言有九者,亦舉其要耳。曰飲、曰食、曰風、曰寒、曰熱、曰悸、曰蟲、曰忤、曰疰。飲者,痰飲也。痰飲留中,清陽淆濁,故痛。(兼見氣喘、痞悶等證,其脈滑,宜二陳湯、丹溪海蛤丸、前胡半夏湯之類。)食者,食物也。食物停積,氣礙不行,故痛。

或勉食寒涼餒敗之物,擾亂中和,亦痛。(兼見脹滿、嘔噯食臭、惡食等證,其脈緊滑,宜加味枳朮丸、香砂平胃散之類。)風者,風邪也。乘虛內干,邪正相搏,故痛。(兼見自汗、惡風等證,其脈緩,宜香蘇散、參蘇飲之類。)寒者,寒邪也。乘虛內襲,榮脈凝泣,故痛。

白話文:

心腹疼痛的種類很多,這裡只列舉九種,算是重點。分別是飲、食、風、寒、熱、悸、蟲、忤、疰。飲是指痰飲,痰飲停留在身體內,清氣混濁,所以會疼痛。食是指食物,食物停積在胃腸,氣機運行受阻,所以會疼痛。風是指風邪,風邪乘虛而入,與正氣相搏,所以會疼痛。寒是指寒邪,寒邪乘虛而入,侵襲經脈,導致氣血凝滯,所以會疼痛。

(兼見惡寒、嘔逆、喜溫等證,其脈緊,宜五積散、蘇合香丸之類。)熱者,火也。火鬱不發,熏蒸於中,故痛。(兼見惡熱、熱中、嘈雜吞酸等證,其脈數,宜統旨清中湯、越鞠丸、左金丸之類。)悸者,心中動悸也。中氣空虛,乍有所觸,不能持定,故痛。(兼見心慌、心悸、恍惚等證,其脈虛微,痛而欲按,宜黃耆建中湯、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之類。)蟲者,蟲積也。

白話文:

如果同時出現惡寒、嘔吐、喜歡溫暖等症狀,脈象緊,應該使用五積散、蘇合香丸等藥物。

熱證是火氣。火氣鬱結不發,在體內熏蒸,因此疼痛。如果同時出現惡熱、口渴、胃部嘈雜、吞酸等症狀,脈象數,應該使用清中湯、越鞠丸、左金丸等藥物。

悸是指心臟跳動不安。中氣虛弱,稍微受到刺激,就無法穩定,所以疼痛。如果同時出現心慌、心悸、神志恍惚等症狀,脈象虛弱,按壓疼痛,應該使用黃耆建中湯、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等藥物。

蟲是指蟲積,也就是積食。

飲食不節,寒熱不時,以致蟲動。蟲動則攻衝上下,故痛。(兼見面黃白斑駁、嘔吐清水沃沫,或作或止,或痛處動欲痛等證,其脈大小不勻,宜九痛丸、剪紅丸、蕪荑散、仲景烏梅丸、萬應丸、集效丸之類。)忤者,客忤也。不正之邪,一時干忤,亂其清道,撓其運機,故痛。

(兼見吐逆、頭目不清,或妄見妄言,或不知人等證,其脈數動,宜蘇合丸、備急丸、紫金錠、九痛丸之類。)疰者,屍疰也。如蠱如蛀,不識何因。或去或來,痛無定所。此得之亡人所傳,即傳屍氣也。(兼見骨蒸吐血、咳嗽勞損諸證,其脈微弱而數,宜於勞病門選方對證用之。

白話文:

飲食不规律,寒热交替,导致体内虫子活动。虫子活动就会攻击上下,所以疼痛。 (患者可能伴随面部发黄、出现白斑、呕吐清水泡沫,或痛或止,或疼痛部位活动加剧等症状,脉象大小不匀,适合使用九痛丸、剪红丸、芜荑散、仲景乌梅丸、万应丸、集效丸等药物。) 忤者,就是客忤。不正之邪,突然入侵,扰乱人体清道,干扰气机运行,所以疼痛。

(患者可能伴随呕吐、头晕目眩,或胡言乱语,或认不清人等症状,脉象数动,适合使用苏合丸、备急丸、紫金錠、九痛丸等药物。) 疰者,就是尸疰。像中了蛊虫一样,不知道原因,时好时坏,疼痛部位不定。这是从亡人身上沾染来的,就是传染了尸气。 (患者可能伴随骨蒸潮热、吐血、咳嗽劳损等症状,脉象微弱而数,适合在劳病门中选择方剂,对症用药。)

)外有瘀血痛、厥心痛、真心痛三種。瘀血痛者,痛在胃脘。或熱飲食,或極嘔吐,致傷胃脘,絡血迸溢。瘀留於中,氣為所礙,或作或止,或食下痛甚,或飲湯水作呃。其脈澀。(宜二陳湯、桃仁、紅花、五靈脂、玄胡、香附、韭汁、藕汁、紅曲之類。)厥心痛者,因諸臟腑經絡有循胃口上膈者、(手太陰肺。

)有絡肺下膈者、(手陽明大腸。)有下膈屬胃絡脾者、(足陽明胃。)有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者、(足太陰脾。)有絡心下膈抵胃者、(手太陽小腸。)有夾脊者、(足太陽膀胱。)有絡心注胸中者、(足少陰腎。)有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者、(手厥陰心包絡。)有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者、(手少陽三焦。

白話文:

外在的疼痛分為瘀血痛、厥心痛、真心痛三種。瘀血痛,疼痛部位在胃脘。可能是因為吃熱食或劇烈嘔吐,導致胃脘受傷,血管破裂出血。瘀血積聚在胃脘,阻礙氣機運行,疼痛時有時無,飯後或喝湯水時疼痛加劇,甚至會打嗝。脈象沉澀。厥心痛,是由於臟腑經絡循行到胃部上膈或下膈部位引起的,比如手太陰肺經循行到胃部上膈,手陽明大腸經循行到肺部下膈,足陽明胃經循行到胃部下膈連接脾經,足太陰脾經從胃部別上膈注心中,手太陽小腸經循行到心臟下膈抵達胃部,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到夾脊部位,足少陰腎經循行到心臟注胸中,手厥陰心包絡經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手少陽三焦經佈於膻中,散絡心包下膈。

)有下胸中貫膈者、(足少陽膽。)有夾胃上貫膈,布脅肋者、(足厥陰肝。)有循腹裡上關元者、(奇經任脈。)有並於脊裡者、(奇經督脈。)有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者、(奇經衝脈。)有入里維絡諸陰者,(奇經陰維脈。)是諸臟腑經絡及任、督、沖、維之脈。氣有厥逆,則經有偏盛。

而當脈所過如胃口、胸、膈、心包、膻中、脊、脅、臍、腹等處,隨經相引而痛。乃諸經之痛,豈心痛哉。(諸經之痛,則隨經有兼見之證。如肺經痛,惡寒、氣急、脹滿、痛引缺盆,宜參蘇飲、香蘇散、蘇合丸之類。大腸痛,上引膈,腸鳴口乾,宜四七湯、枳桔二陳湯之類。

白話文:

有些經脈從胸部往下貫穿隔膜,這是足少陽膽經。有些經脈夾着胃部向上貫穿隔膜,佈滿脅肋,這是足厥陰肝經。有些經脈沿着腹部內側向上到達關元穴,這是奇經任脈。有些經脈沿着脊柱內側運行,這是奇經督脈。有些經脈夾着肚臍向上運行,到達胸部後散開,這是奇經衝脈。有些經脈深入內部,連接各種陰經,這是奇經陰維脈。這些就是所有臟腑經絡以及任、督、沖、維等奇經。當氣機逆亂時,就會導致某條經脈氣血過盛。

第二段

而當脈所過如胃口、胸、膈、心包、膻中、脊、脅、臍、腹等處,隨經相引而痛。乃諸經之痛,豈心痛哉。(諸經之痛,則隨經有兼見之證。如肺經痛,惡寒、氣急、脹滿、痛引缺盆,宜參蘇飲、香蘇散、蘇合丸之類。大腸痛,上引膈,腸鳴口乾,宜四七湯、枳桔二陳湯之類。

當經脈經過胃部、胸部、隔膜、心包、膻中、脊柱、脅肋、肚臍、腹部等部位時,若氣血運行不暢,就會沿着經脈的走向引發疼痛。這是各種經脈的疼痛,並不是單純的心臟疼痛。(經脈疼痛時,會出現與經脈相應的症狀。比如肺經疼痛,會伴隨惡寒、氣急、胸悶、疼痛引向鎖骨上窩,可以用參蘇飲、香蘇散、蘇合丸等藥物治療。大腸經疼痛,會向上引到隔膜,伴隨腸鳴、口乾,可以用四七湯、枳桔二陳湯等藥物治療。)

胃痛,引脾及膺乳、嘔吐,宜二陳湯、平胃散、東垣溫胃湯、來復丹之類。脾痛,引胃脘、心下,腹脹善噫、善嘔、食不下,宜二陳湯、香砂平胃散、理中湯、來復丹之類。小腸痛,引膈胃,腸鳴,宜二陳湯、四七湯、蘇合丸之類。膀胱痛,引腰脊,惡寒,宜參蘇飲、東垣天台烏藥散。

腎痛,引胸中腰脊,心如飢、上氣、喝喝而喘、善恐,宜半硫丸、烏藥順氣散之類。心包痛,引包絡胸脅,胸脅支滿、心動、心煩、喜笑,宜二陳湯、鐵甕先生交感丹之類。三焦,痛引心包膻中,耳鳴,宜二陳湯、越鞠丸之類。膽痛,引胸膈脅肋、口苦、善太息、振寒,宜二陳湯、溫膽湯、小柴胡湯之類。

白話文:

胃痛

疼痛牽連脾臟及胸骨與乳房,伴隨嘔吐,宜服用二陳湯、平胃散、溫胃湯、來復丹等藥方。

脾痛

疼痛牽連胃脘部及心窩,伴隨腹脹、易打嗝、易嘔吐、食慾不振,宜服用二陳湯、香砂平胃散、理中湯、來復丹等藥方。

小腸痛

疼痛牽連膈膜與胃部,伴隨腸鳴,宜服用二陳湯、四七湯、蘇合丸等藥方。

膀胱痛

疼痛牽連腰部與脊柱,伴隨畏寒,宜服用參蘇飲、天台烏藥散等藥方。

腎痛

疼痛牽連胸部、腰部與脊柱,伴隨心慌如飢、氣喘、呼吸急促、容易恐懼,宜服用半硫丸、烏藥順氣散等藥方。

心包痛

疼痛牽連心包絡與胸脅部,伴隨胸脅部脹滿、心悸、心煩、喜歡笑,宜服用二陳湯、交感丹等藥方。

三焦痛

疼痛牽連心包、膻中穴,伴隨耳鳴,宜服用二陳湯、越鞠丸等藥方。

膽痛

疼痛牽連胸部、膈膜、脅肋部,伴隨口苦、易嘆氣、畏寒,宜服用二陳湯、溫膽湯、小柴胡湯等藥方。

肝痛,引膈胃脅肋,嗌乾、嘔逆、胸滿,宜二陳湯四七湯、來復丹之類。)真心痛者,真臟痛也。蓋心為一身君主,神明所居,邪不易侵,病不易及。必也真臟自虛,神明失守,致心包厥痛之邪,乘虛而入。《難經》言其痛甚但在心。但在心,則毫不控引他處。必兼見神昏舌短,手足青冷。

斯為旦發夕死,夕發旦死之真心痛耳。以上諸痛,若脈見細遲,是氣減舒徐,厥邪衰退之象,理應從吉。設或大浮,知邪方盛。況心腹裡證而得表脈,更非所宜。雖不至於殞軀,亦難愈也。

白話文:

肝臟疼痛,會牽連到隔膜、胃部、脅肋,伴隨喉嚨乾燥、嘔吐、胸悶,這類情況可以用二陳湯、四七湯、來復丹等藥物治療。

真心痛是指心臟本身疼痛,因為心臟是人體的君主,神明所在之處,邪氣不易侵入,疾病也不容易波及。如果出現真心痛,一定是心臟本身虛弱,神明失守,導致心包厥痛的邪氣趁虛而入。《難經》中記載這種疼痛最嚴重時,會集中在心臟。如果疼痛集中在心臟,就不會牽連到其他部位。患者必然會伴隨著神志昏迷、舌頭短縮、手腳冰冷等症狀。

這種情況叫做「旦發夕死」或「夕發旦死」的真心痛。以上各種疼痛,如果脈象呈現細弱遲緩,代表氣虛衰弱,厥邪逐漸減退,預後良好。如果脈象呈現洪大浮緩,代表邪氣正盛。更何況心腹內部的疾病卻在表脈上顯現,這很不正常。雖然不至於立即死亡,但也很難痊癒。